耳疖知识的介绍.ppt_第1页
耳疖知识的介绍.ppt_第2页
耳疖知识的介绍.ppt_第3页
耳疖知识的介绍.ppt_第4页
耳疖知识的介绍.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耳疖 目的要求 1 掌握耳疖的定义及临床特征 2 熟悉耳疖的病因病机 3 掌握耳疖的诊断 分型论治 外治法及预防调护措施 重点及难点提示 重点 掌握耳疖的病因病机为风热邪毒外侵及肝胆湿热上蒸 并根据耳痛特点及检查以明确诊断 难点 耳疖已成脓后 切开排脓时要注意切口必须与外耳道纵轴平行 以防形成外耳道狭窄 一 概述 1 定义 耳疖是指发生于外耳道的疖肿 以耳痛 外耳道局限性红肿 突起如椒目为特征 2 现代医学病名 外耳道疖 二 病因病机 1 风热邪毒外侵多因挖耳 损伤外耳道皮肤 风热邪毒乘机侵袭 阻滞耳窍经脉而为病 2 肝胆湿热上蒸湿热邪毒壅盛 引动肝胆湿热 循经上乘 蒸灼耳道 壅遏经脉 逆于肌肤而致耳道红肿 疼痛 糖尿病 慢性便秘 贫血等为本病最常见的原因 三 诊断 1 病史 多有挖耳史 2 主证 耳痛剧烈 动 张口 咀嚼时加重 则加重 严重者牵引同侧头痛 流脓 耳闷耳聋3 检查 外耳道局限性红肿 触压痛 外耳道有脓 血 外耳道疖 四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脓耳相鉴别 见脓耳节 五 辨证及治疗 一 分型论治 1 风热邪毒外侵症见 耳痛 张口及咀嚼时加重 伴患侧头痛 全身可有发热 恶寒等症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浮数 检查 患侧耳屏压痛 耳廓牵拉痛 外耳道局限性红肿 隆起如椒目状 治则 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方药 五味消毒饮合银翘散加减 2 肝胆湿热上蒸 症见 耳痛剧烈 痛引腮脑 或有听力减退 可伴有口苦 咽干 大便秘结 发热等症 舌质红 苔黄腻 脉弦数 检查 外耳道局限性红肿 肿甚者可堵塞外耳道 若耳疖成脓则顶部可见脓点 若溃破则外耳道可见黄稠脓液 耳前后可有釁核 治则 清泄肝胆 利湿消肿方药 龙肝泻肝汤加减 二 外治法 1 可用内服中药渣再煎 取汁热敷患侧耳部 或用紫金锭调敷 2 耳疖已成脓 未自行溃破者 可用针头挑破脓头 取出脓栓 排出脓血 或切开排脓 排出脓血后局部敷紫金锭或黄连膏 如意金黄散等 三 其他疗法 早期可配合红外线 微波 超短波等理疗 附加 西药疗法 1 抗菌素应用 可酌情选用磺胺类药 青霉素 头孢菌素 如先锋IV号 先锋V号 等 2 局部用药 8 醋酸铝纱条 湿敷患处 不断往纱条上滴药水 有消炎 松软皮肤 减少疼痛作用 2 酚甘油纱条 用法同上 10 鱼石脂甘油纱条 用法同上 2 氯霉素甘油滴耳剂 滴耳或用纱布湿敷患处 每日3 5次 3 脓已形成 则应切开引流 六 预防与调护 1 耳部卫生 戒除挖耳习惯 2 避免污水入耳 若有污水入耳 应外耳道口朝下 单足跳跃 使耳内积水倒出 或用干棉签拭干净 3 保持外耳道清洁 如疖肿成脓溃破 应清除脓液 睡眠时应侧卧 患耳朝下 以利脓液排出 七 预后及转归 一般预后良好 八 病例分析 李某 男 25岁 工人 主诉 右耳疼痛4天 现病史 4天前因挖耳后出现右耳微痛不适 于昨日耳痛加剧 张口和咀嚼时疼痛更甚 伴右侧头痛 微发热 恶风 周身不适 检查 右外耳道后下方可见局限性红肿突起 未见脓头 触痛明显 并有耳廓牵拉痛及耳屏压痛 鼓膜正常 左耳未见异常 体温37 5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浮数 请说出证候分析 诊断 证型 治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