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声发射正式稿.ppt_第1页
耳声发射正式稿.ppt_第2页
耳声发射正式稿.ppt_第3页
耳声发射正式稿.ppt_第4页
耳声发射正式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纯音测听 言语测听 缺点 主观配合 信息量最大 1 区别中 内耳病变 2 听力损失类型 3 听力损失程度 4 中枢病变 5 高频听力 8kHz 1 中耳病何类型 2 面瘫恢复预测 3 镫肌收缩疲劳蜗后 4 咽鼓管功能 5 响度重振 半客观 中耳手术 中耳分析仪 优点 客观定位 缺点 1 诊断中枢病 必须中耳完好 2 鼓膜穿孔无法鉴别其它病变 1 婴幼儿测听 2 伪聋鉴别 3 耳蜗性 蜗后 4 IHC还是OHC受损 5 响度重振 6 突聋预后 7 脑死亡程度 ABR 优点 客观 缺点 1 不能反应耳蜗各段的功能 2 测试环境要求高 40Hz相关电位 多频稳态反应 短声滤过短声 filteredclick 短音 tonepip logon声短纯音 中期反应颅顶慢反应 OAE 优点 客观 简便 缺点 必须中耳完好 只能是或否 不知好坏程度 听阈 40dB即引不出 婴幼儿听力筛选 直接了解OHC功能 预测老年性聋 与ABR结合诊断蜗后病变 诊断听觉过敏 以条件反射为基础较为真实的预估听力为小孩尽早佩戴助听器以游戏吸引配合 小儿行为测听 缺点 费时费力心理教师 优点 1 可获得频率特异性听力 2 可得真实听力 感音神经性聋 听力康复 助听器 电子耳蜗 电子耳蜗术后语言训练 切除听神经瘤 2 前言 感音神经性聋是难治性疾病 当听力损伤一定程度和一段时间后 即使采用多种治疗方法 其效果也难以令人满意 临床面临着的重要问题是 如何早期发现耳蜗病变 早期治疗 延缓听力下降的时间和程度 减少耳聋的发生 积极预防而不是消极等待 3 纯音测听 言语测听 缺点 主观配合 信息量最大 1 区别中 内耳病变 2 听力损失类型 3 听力损失程度 4 中枢病变 5 高频听力 8kHz 1 中耳病何类型 2 面瘫恢复预测 3 镫肌收缩疲劳蜗后 4 咽鼓管功能 5 响度重振 半客观 中耳手术 中耳分析仪 优点 客观定位 缺点 1 诊断中枢病 必须中耳完好 2 鼓膜穿孔无法鉴别其它病变 1 婴幼儿测听 2 伪聋鉴别 3 耳蜗性 蜗后 4 IHC还是OHC受损 5 响度重振 6 突聋预后 7 脑死亡程度 ABR 优点 客观 缺点 1 不能反应耳蜗各段的功能 2 测试环境要求高 40Hz相关电位 多频稳态反应 短声滤过短声 filteredclick 短音 tonepip logon声短纯音 中期反应颅顶慢反应 OAE 优点 客观 简便 缺点 必须中耳完好 只能是或否 不知好坏程度 听阈 40dB即引不出 婴幼儿听力筛选 直接了解OHC功能 预测老年性聋 与ABR结合诊断蜗后病变 诊断听觉过敏 以条件反射为基础较为真实的预估听力为小孩尽早佩戴助听器以游戏吸引配合 小儿行为测听 缺点 费时费力心理教师 优点 1 可获得频率特异性听力 2 可得真实听力 感音神经性聋 听力康复 助听器 电子耳蜗 电子耳蜗术后语言训练 切除听神经瘤 4 耳声发射的临床意义 是正确认识耳蜗功能的有效窗口听力学发展的里程碑早期发现耳蜗病变的准确诊断依据耳蜗病变治疗效果的客观评估 5 耳声发射的定义及意义 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 鼓膜传导释放于外耳道的音频能量声波传入的逆过程表达了耳蜗的主动机制反映了听觉传出系统的功能状态提供了诊断耳蜗病变的最新理念 6 OAE的分类 自发性OAE spontaneousOAE SOAE 诱发性OAE evokedOAE EOAE 瞬态耳声发射 TransientlyEvokedOtoacousticEmissionTEOAE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istortionProductDPOAE 刺激频率耳声发射 SFOAE 7 耳声发射的分类 应用分类 TEOAE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DP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I O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输入 输出函数图SOAE自发性耳声发射 8 正常耳瞬态耳声发射 9 10 TEOAE的特征 以短声作为刺激 60岁以下的人群100 FFT反映频谱1 3KHz的主频峰或1 数个不相连续峰波形的重复性大于50 频带信噪比大于3dBA B平均大于A B差值大于3dB 11 12 DPOAE的特点 正常耳具有双峰一谷之特征 9 性别差异 解剖及生理因素女性DPOAE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男性 3 响频单一 抗噪性更强 频率特异性 准确定位 与纯音听阈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DPOAEI O一定频率的反应阈及非线性表现 13 畸变产畸物耳声发射I O图 14 15 自发性耳声发射 16 SOAE的应用 正常人群约40 可以引出 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10岁以下68 55岁以上35 70岁以上少见 耳鸣患者40 可引出于耳鸣一致的SOAE 阿司匹林可有效抑制SOAE 对侧噪声可以抑制其幅值 17 耳蜗功能状态 温习1 听力图的异常 感 混 耳蜗疾病的中 晚期如何早期发现 听力正常不等于耳蜗状态正常当 主诉 耳闷 耳胀痛 耳鸣或听觉过敏时 可能听力正常 您已明确除外中耳病变时 是否想到基底膜Corti氏器或传导通路MOC功能出现问题 18 耳蜗功能状态 温习2 强度和频率的辨别非线性机制与重振频率的特异性与调谐曲线听觉系统的适应与疲劳传出系统的反馈机制 19 耳蜗的主动机制 人耳听觉有极其精细的分辨能力1Hz120dB 听觉动态范围听觉神经对声音信号的二次加工过程即 耳蜗在声音信号 机械能 生物电能 转化过程进行干预 加工使调谐更加精细在噪声环境中耳蜗通过基底膜运动的非线性机制和内侧橄榄耳蜗束对传出神经的调节机制能够降低对声音的敏感度以保护耳蜗功能 20 重振学说 温习 响度异常增长的反馈学说OHC通过AF activefeedback 微机械地作用影响IHC的灵敏度OHC反应的非线性程度又取决于OHC的完整性当AF损害时IHC的被动机制正常则表现为非线性减弱 线性增强响度重振与耳蜗的主动机制异常有特定的联系 DPOAEI O对耳蜗的功能评估更直观准确 11 21 听觉传出系统对OHC的调节 改变耳蜗结构的活动状态 借助耳蜗的主动机制对传入信号产生影响在高声强环境中对耳蜗具有保护作用 22 了解MOC的临床意义探测听觉中枢传出通路的病变高级中枢对耳蜗传出系统的影响 注意力集中 睡眠 传出神经抑制 对侧给声刺激 降低强声引起的声损伤增加在噪声环境中对信号的晰取能力听觉过敏的诊断 23 临床应用 听力筛查伪聋的鉴别 结合ABR 蜗性眩晕的鉴别 Meniere s诊断 治疗 蜗性病变的早期发现耳蜗功能状态的评估老年性耳蜗退行性病变的预测 评估 蜗后病变的鉴别诊断听觉过敏诊断 对侧噪声掩蔽 中耳疾病的鉴别诊断 24 婴幼儿听力筛查新生儿出生后第三天以后 TEOAE DPOAE 进食后午睡 有肯定OAE 说明外周听力正常优点 快速 简便 无创 灵敏 环境噪声低于40dBSPL 25 新生儿听力筛查 1 出生后第五天TEOAE检出率100 1 2 DPOAE的检出率1 4KHz 1 2天100 1 2KHz检出率最高 0 75Hz 6和8KHz第三天后逐渐引出 3 反应幅值明显高于正常听力青年人 2 4 新生儿SOAE明显高于成人 26 Meniere s病诊断迷路积水 内淋巴液压力增高 流体动力学和机械动力学改变 毛细胞乏氧 主动机制下降 TEOAE阴性 或主频位移 低频DPOAE 500Hz幅值明显低于正常但听力下降越多 40dBHL OAE检出率减少或消失 27 MD的诊断 MD诊断标准 至少一次的感音性聋 4 由于判断儿童MD 以部分听力正常或听力波动但测听结果正常的成年人之眩晕是否为MD 则有相当的难度 5 观察74例眩晕患者 仅有4例耳声发射无任何改变 继续转神经内科就诊 70例中有31例 57耳 听阈提高 余39例双耳听力正常 101耳DPOAE 500Hz明显改变 函数曲线 500Hz皆未引出 同时出现高频幅值改变的18例 23耳 28 MD的诊断 初次发病 近期 23例 二次发病 间隔时间多年 的19例 反复多次发病28例 有明显MD发病特点的34例 与体位变动有明显关系的17例 年龄8 64岁 女性 男性为63 7 伴有高频听阈提高的17耳 29 Meniere s病诊断 24例 37耳 经过试验性治疗3只至5天后 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13例 18耳 甘油试验 10 30分钟 60分钟后 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5 17dBSPL 7耳引出DPOAEI O曲线 33例进一步除外颈椎性 耳石器脱位等因素 并行治疗后的OAE复查 发现仍有部分OAE出现变化 9例正常耳行甘油试验 低频幅值变化很小 平均3dBSPL 对照组仍继续进行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咽鼓管功能与耳声发射 31例 24耳 的DPOAE示4KHz以上幅值低于正常 纯音测听正常 鼓室压图 As型 11耳 C型8耳 B型5耳 患者主诉为耳闷 耳胀或耳鸣 鼓膜内陷 活动度良好 咽鼓管吹张等 自觉症状减轻后复查OAE 高频OAE幅值明显改善 参阅了中耳因素致感音神经性聋的报道 43 中耳因素与耳声发射 鼓室压A型是否确切咽鼓管静态功能正常 对高频OAE改变的患者不应单纯进行感音神经病变的治疗 可以行中耳的 咽鼓管功能等方面的试验性的综合治疗 44 噪声性聋 药物性聋 老年性聋的监测及辅助诊断 只要当OHC受损 均可使OAE消失或幅度下降 应用于动物实验 探讨其感音神经性聋机理 45 预测老年性聋的起始年龄 耳蜗病变的早期诊断 50 69岁 听力正常 25dBHL 30人 57耳8 47 未记录出TEOAE50 59岁年龄组 6 98 未引出TEOAE60 69岁年龄组 14 29 未引出TEOAE 6 46 蜗后疾病的诊断 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对侧噪声刺激抑制OAE的幅值 13 对侧窄带噪声具有频率特异性MOC的传出神经的频率特征 MOC听觉传导通路疾病和听觉过敏的诊断听觉神经病的诊断 12 纯音听力为上升型 言语识别率下降 镫骨肌反射消失 耳蜗电图未引出 ABR关系较大 OAE幅值大于正常 WN阴性 47 瞬态耳声发射与蜗后病变 48 49 50 双耳低频感音性听力减退 鼓室图正常 双耳镫骨肌声反射消失 ABR在 波后无反应 SP AP 0 4 40HzAERP反应阈左耳35dBnHL 右耳55dBnHL 言语测听辨别不清词表 双耳TEOAE反应远远强于一般正常人 且均不被对侧WN抑制 51 52 双耳渐进性听力减退1年 伴耳鸣 对言语分辨能力差 纯音测听为低频感音性聋 鼓室图正常 但镫骨肌声反射消失 ABR在 波后无反应 CAP可引出 SP明显增大 SP AP 1 阈上功能测试及言语测听均不正常 双耳DPOAEs不被对侧声刺激抑制 53 注意事项 中耳结构及功能状态完好 听力损失不低于40dB 中枢性聋除外 低频中枢性聋应格外注意 外耳道清洁 耵聍太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检查室应安静 低噪声 54 我的工作计划 继续观察单侧耳聋助听器佩戴后 健 侧耳OAE的变化眩晕的鉴别诊断探讨耳蜗病变的TEOAE DPOAE及DPOAE 的相关性 15 蜗性疾病治疗转归的评估正常人各年龄 每10年 组OAE相关数据量化的统计学分析 55 参考文献 1 廖华等 正常新生儿瞬态耳声发射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7 5 1842 BrayP Kemp DT Anadvancedcochlearechotechniquesuitableforinfantscreening BrJAudiol 1987 21 1913 倪道风等 正常耳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性别比较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7 5 1844梅尼埃病的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5 刘博等 耳声发射在诊断梅尼埃病中的应用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8 6 58 56 6 王洪田等 耳声发射对测抑制效应的频率特导性的研究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9 7 7 唐安洲等 279例耳闷胀感的病因分析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1 9 238 刘爱国等 中耳功能状态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影响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0 8 879 李华斌 听力正常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基本特征及频谱变化过程分析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8 6 410 KuboTect Distortion 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andGlycerol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