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龙江”这个名词又有多小人所熟悉?少之又少吧。甚至你去百度搜索,也不一定能搜索到它的历史。聚龙江,一个气势非凡,似乎充满灵气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记得小学三年级写的一篇文章是介绍自己的家乡,我特意问了太婆,她对我说了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我们聚龙江还只是一条大江。江里住着一条神龙。他能呼风唤雨,引雷喷火。在他就快要死去时,他为了不让这好地方沦为其他龙的领地,他打算把所有江水吞没,使大江枯竭。另外两条龙发现后,决定把神龙杀死,把大江占据。最终他们经过一场大战,神龙还是把那两条龙杀死了,可自己却受了重伤,无力再把江水吞没,最终也死在了江上。经过了许多年,三条龙的身体化成了土地,土地的植物一天胜一年地飞快地生长。很快。有人发现了这里,建立家园。于是有了现在我们的聚龙江。究竟这传说流传了多久?还是太婆当时篇出来的故事?已经无从考究了。毕竟,物是人非了。有了这传说,我对这小村充满了探究它历史的好奇。一进聚龙江你就会就感受到一种古朴的气息,村里古榕、小桥透着岭南水乡静谧的美。望牛墩镇有两个市级文物,都藏身于聚龙江村。“说到我们村的文化,就不得不提敬山家塾和谭氏小宗祠,这两个地方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是我们村文化活动的中心。”聚龙江的宣传委员梁照光曾对东莞电视台的记者说。但我第一次看到这新闻时,我还真吃惊,自己村居然能有这么伟大的文化遗产。的确,敬山家塾和谭氏小宗祠是凝聚了聚龙江历史和文化的地方,也是东莞市级文物。于是我再次看看这两个文物,寻找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特别。敬山家塾面对这聚龙江村的小河涌而建,据该村谭氏族谱记载,敬山家塾建于清光绪十三年间(1887年)。听村里的老人说,这个家塾是由谭家的6个寡妇集资筹建的。好像说是当时村里盛传谭家可能风水不好,儿子都养不长,谭家的6位寡妇就请了一位风水先生来看,风水先生让她们建的。为了家业昌盛,她们就集资建起敬山家塾。所以也有把敬山家塾叫为 六家头,是六家公用的地方。了解到敬山家塾的历史后,我得到村里伦伯的热情帮助,他们把敬山家塾的大木门打开了!敬山家塾为传统的三进两院式建筑,门前建有两个鼓台,鼓台上各有两支花岗岩支柱,承托屋顶。前上方左右有各两只狮子。前屋檐下方和大门左右两边均有各种形态的花草动物图案或不同人物的雕刻造型。在家塾正面有梁澄题字的“敬山家塾”四个大字,两侧墙面均绘有山水、人物之图。大厅后的小天井及祠堂的拜厅两处横梁上也均刻有花、鸟、虫、草等吉祥图案。目前,家塾内外木雕基本完好,是望牛墩镇最古老的且保存较为完整的文物,也是东莞水乡片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家塾。2004年,敬山家塾被东莞市列为“不可移动文物”。静静地感受,里面散发出一阵浓郁的古色古香。触摸着腐蚀的砖墙,仰视着斑驳的瓦片,嗅着熏陶几百年的木香。俯视着尘封已久的天井,那布满青苔,黑洞一般诡异的黑暗,仿佛引领穿越到了那个时代,回到那个淳朴,安静,悠闲的年代。没有三聚氰胺,没有孔雀石绿,没有函数,没有英语,没有红楼梦,没有达芬奇,没有汽车,没有周杰伦,没有银行.有人情,是世味,有重来那个我向往的年代。但是,伦伯却笑笑,点燃一根自卷的小烟,对我说,我是错的,而却把事情想象的太美了。他们说:那个时候啊,有这么一间敬山家塾就是十分有钱,有权势的大户人家了。人们多数是住草屋,住泥屋,日出而做,日入而息。哪有那觉得那么好啊。就算你是住在这敬山家塾,那也是住在深宅大院,男孩子还好,可以去私塾,可以做少爷,可以玩,女孩就得三步不出闺门,然后由父母之命,媒酌之言,人生就被安排好了,可自己却身不由己。这样你还想要么?现在的孩子有书读,有玩具玩,不用耕田,不用担心没饭吃。比我们那时好一百倍都不止啊!于是,我默认了。其实他不懂我,要是可以,我愿意,我愿意住草屋,日出而做,日入而息。光一处敬山家塾就让我深深地感受的历史的魅力了。接着,我又品味了旁边的允公雄祠和不远的谭氏小宗祠。边观看,伦伯边跟说起一些聚龙江村的历史。那些革命时的事:日本鬼子曾经要侵占我们的望牛墩镇,于是附近的村都联合好对抗日本兵。我们村有一群年壮的男人,抄起家里的铁铲,锄头冲去了最前线,然后就再也没回过聚龙江了.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一段英勇,壮丽,甚至感人的故事。我相信,虽然未曾被人知道,虽然还未得到流传。那些变迁的事:谭氏小宗祠前面的空地以前是一口鱼塘。有时家里没菜下饭,就带上渔网,来到鱼塘边,光着身子,这边抛一网,那边抛一网。总会一些鱼鱼虾虾。那口鱼塘曾经养活很多人,可现在填埋了。要走的,始终要走的。虽然论古典,论历史,论保存都比敬山家塾略逊色,但各自的艺术,各自的历史背景,使各自带有不同的味道,都值得一看,总会有所收益。或许,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历史的魅力。这就是之所以要将他们列为文物。看完向往已久的文化遗产,我来到神圣的观音庙。可以说,在水乡,每条村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寺庙。而城市里,却并不常见,所以节假日总会有人驾着车,到这座山的寺庙去参神,那座山的寺庙去祈福。虽然是冬天,寺庙里的香火仍然很鼎盛,弥漫着烟雾的寺庙里,有一座观音象矗立在眼前,那么庄严,面容却带有几分慈祥。旁边还有几尊说不出名字的像。我以前以为经常拜神的妇女和老人。还不是拿着香和蜡烛,往香炉里一插,把元宝一烧,再叩三个头,然后说一大堆希望自己怎么样怎么样,希望家里人怎么样怎么样。我甚至听过有人叫菩萨替她把什么人给杀了。但我现在有点明白,拜神是心理的暗示,是文化的传承,是希望的寄托。虽然有些人是太过于迷信了,但我更害怕,我们到我们这聪明的一代,新年不再听见鞭炮声,不再有人冒着雨去给土地公公,给菩萨上香,不再给他们叩头,说几句心理愿望.一个人进寺庙是诡异的,甚至有点恐怖。于是没过多久,就离开了。庙外的一颗大榕树。说起大榕树,我发现村里有几颗这样的大榕树。他们已经是保护树种,都有一块碑牌,庙边的大榕树已经有400多年了,比敬山家塾还要古老。这些树,在以前是不是像我们现在那样,一放学会有小孩子高高兴兴爬山去,被父母沮沮丧丧骂下来。还会有的小孩爬山去不敢下来,在树上抱着树枝,哭着又不敢让其他的小孩让父母求救?在以前,每个周末都会有一个理发佬骑着单车来给人剪发。记得一次母亲早早做好饭,叫我快点吃完饭去排队剪发。让后交给我2元钱,然后我非要拿多五毛不可,然后高高兴兴地走去一边爬树一边排队,剪完一个平头,就拿着那五毛,买几颗糖或者几个玻璃球,然后玩到母亲叫吃饭才回家可是现在,再也没有人来榕树下剪发了。哪怕你拿着两块钱,就算走完整个望牛墩,也不会找到一间理发店外面写着:单剪2元。慢慢地,我已经差不多把村子都走完了,村子的变化,随着祖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富裕。水利工程的兴建,大片工厂的拔地而起,飞檐走壁的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方案
- 新质生产力赛道突围
- 2025年预防兽医学传染病动物疫苗接种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安全标准化培训课件讲解
- 2025年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医技操作技能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老年医学老年失独症护理评估测试答案及解析
- 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
- 2025年骨科创伤抢救技巧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持续激发新质生产力活力
- 山东能源激活新质生产力
-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跨学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工程概算、预算、结算审核报告模板
- 2025至2030年中国不锈钢氢退丝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学习解读
- 江西省防雷减灾白皮书 (2024年)
- 2025年新疆风力发电市场调查报告
- 面向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科技成果转化策略与实践路径
- DB50-T233-2020-道路照明设施维护技术规程-重庆市
- 中卫市第八幼儿园建设项目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 敏感皮肤护理培训
- 2025年食品加工行业智能化升级与智能烘焙设备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