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方法指导_第1页
散文阅读方法指导_第2页
散文阅读方法指导_第3页
散文阅读方法指导_第4页
散文阅读方法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 散文阅读 1 一 散文的特点 2 内容上 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 通过状物 记人 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 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 认识 形式上 1 以个人抒情为主 把抒情 叙述 议论熔为一炉 2 从细处落笔 小中见大 3 从侧面暗示 发挥读者的想象力 4 行文自由 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 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 要透过 形 抓住 神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 文脉 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3 二 散文分类 4 散文有广义 狭义之分 广义散文 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 狭义散文 则专指同诗歌 小说 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里所要谈的是狭义散文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 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 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5 记叙散文 以记人 叙事 状物 写景为主的散文 在这类散文中 有的着重是记写 刻画人物 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 例如朱德同志的 母亲的回忆 鲁迅的 藤野先生 它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 但与小说的区别是明显的 它们不像小说那样多方面地 细致地刻画人物 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 这类散文 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 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 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 以表达一定的思想 抒发一定的感情 6 抒情散文 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 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 如何抒发 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例如茅盾的 白杨礼赞 中炽热的情感 就是当时生活 战斗在国民党统治区广大革命者的共同感情 作品既表达了对坚持抗战的中国共产党 抗日军民的热烈拥护和热情赞颂 又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顽固 倒退派的强烈憎恨 抒情散文的 情 不是虚的 空的 而是有所依据的 即是说 总有一定的人物 事件或景物作为文章抒写的对象 通过对它们的记叙或描写 达到托物言志 寓情于物的目的 白杨礼赞 的思想意义和作者的感情 就是通过对白杨树的描绘与赞美 或隐或露 或曲折或直白地表现出来的 这类散文对具体的 物 的描述而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 抒发一定的感情的 7 议论散文 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 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 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 文学色彩很浓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 要求观点鲜明 概念准确 说理充分 层次明晰 以理服人 但是 它不需要逻辑推理 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 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 皆属此类 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 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 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8 散文阅读一般方法 1 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 中心思想是什么 2 看 形 和 神 的 结合点 是什么 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 3 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 选择了怎样的角度 4 品味散文的语言 9 三 考点分析 10 1 把握文章内容 概括文章主题 散文选材广泛 行文自由 表达的细想感情丰富多彩 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 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 1 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 关键词语 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 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 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 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 态度 感情 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 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1 能利用原文词语 尽可能使用 2 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 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 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11 2 理清文章脉络 把握顺序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会精心组织 选取材料 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 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 层次和分寸感 散文中的顺序 一般包括 选取的材料顺序 段落顺序 句子顺序 词语顺序等 12 1 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 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 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 记叙的脉络 例如 回忆我的母亲 以 母亲勤劳 为线索 藤野先生 以 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 和 我的爱国思想感情 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 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答题要点 找到线索 根据提问灵活回答 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13 14 以人物或事物的形象为线索 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 以时间或空间顺序为线索 以人物活动为线索 朱自清的 背影 鲁迅的 阿长与 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如何理清散文的线索 以事物的成长经历和发展阶段为线索 大多数文章只有一条线索 少数文章有两条线索 技巧 注意题目 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议论抒情的句子 15 2 顺序 考题形式 1 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 为什么 2 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 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答题思路 形式 1 要注意审题 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 有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 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暗示 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 词语之间的关系 不管能还是不能 都要谈为什么 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 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 参照说明文考点分析的顺序分析部分 16 形式 2 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 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 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 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 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 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 这样的题 往往是有选择答案 即使没有选择答案 也不要回答为什么 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 17 18 3 品味语言 在散文阅读中 这是一个大的考点 可以包含很多小项 分析如下 19 1 字词含义 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 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 这个考点是今年的必考题 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 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思路 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 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 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 含义来推断 注意 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 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0 2 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 品评加点词语作用 妙用 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答题思路 解释词语 在语境中 的含义 表达作用 词语的表达作用 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 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 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21 3 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题 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 见考点5分析 有时 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 这样的考题 关键要抓住中心词 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22 如何品味散文的语言 在学过的散文中 有哪些精彩的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并说出你是从哪个角度进行品味的 23 1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春 2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 笑着 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 3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 偷偷地 和 钻 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 写出了不经意之间 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同时 这样写使无意识 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 有了情感 4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紫藤萝瀑布 24 品味的角度 语言的精当 生动 准确修辞的巧妙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对偶 反复 设问 反问含义的深刻 富有哲理 体现中心注意 一定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 25 如 南京中考卷 丁香赋 中的题目 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花如云 花如海 花如霞学生一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特点学生二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轻盈 繁茂和艳丽的特点 过于概括 不够具体 指出了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和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作用 26 不能太概括 应具体 要做到 明确品味的角度 结合具体的语境 指出特定的作用 语言组织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27 4 表达方式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 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 为了表达主题需要 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有时会考 或变相 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 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28 1 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 人物描写等 景物描写 主要考意境描写的作用 答题时 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 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 季节 衬托人物 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 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 神态 动作 心理 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 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9 2 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 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 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0 3 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 一般不单独出题 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31 5 表现手法 泛指写作上的方法 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32 写景类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移情于景 咏物类 托物言志 怀古类 借景抒情 即事抒情 咏史类 借古讽今 借题发挥 送别类 即事抒情 即景抒情 边塞类 真抒胸臆 借景抒情等等 33 有时也见衬托 对比 侧面描写 象征 卒章显志 讽喻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以静衬动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以实写虚 寓虚于实 虚实相生 手法等 34 6 发展性考题 35 1 仿写 此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 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 答题要点 要读懂题旨要求 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 怎么做 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 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 答题 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 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 相同的词语 例如 关键词语是天空 你可以考虑大地 高山 海洋等 联想要丰富 思维开阔 例句的基本思维模式是 XXX对象在XXX条件下 XXX怎么样 例如 没有蓝天的开阔 可以有白云的悠闲 就是这个公式的叠加使用 我们可以考虑 没有海洋的辽阔 可以有河流的彭湃 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 可以有小溪的清澈 没有高山的险峻 可以有土丘的秀气 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 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 36 2 谈感受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 可分为 1 对描写对象 2 对人物情感 3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 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 此考点灵活多变 把握的关键是 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 不能模棱两可 答题时 语言要流畅 不能出病句 语言要有层次性 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37 3 续写 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 让考生续写后半部分 启发考生答题的的思路 往往在原文上 散文阅读的考点归类 38 中考散文阅读要求答题要点 1 把握文章思路 概括文章中心 2 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其态度 3 领略作品的人生哲理 优美意境 4 理清句子的顺序 5 领会修辞手法的运用 表达效果 6 领会精彩词语的妙用 7 能顺着文章意思仿写句子 1 语句的顺序 上下文意 关联词 2 句式的变化 各种句式的作用 3 词语的妙用 含义 描写对象 感情色彩 修辞搭配 4 句子的仿写 结构 修辞 语意 39 考点及答题指导 40 1 表达方式有五种 记叙 议论 抒情 描写 说明 记叙的作用 交代事件 刻画人物 突出中心议论的作用 表明观点 点明中心抒情的作用 表达情感 深化主题 41 第二人称的作用 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更具感染力和亲切感 或 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更充沛 42 2 描写及其作用 人物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有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正面描写 正面 直接 描写 侧面烘托 间接 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 形象准确地揭示了 人物的 心情 心理 性格 等 43 景物 环境 描写 作用 渲染了 的气氛 氛围 烘托了 人物的 心情 性格等 推动情节的发展 为下文 情节 做铺垫 深化作品的 主题 暗示社会环境的 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 环境 44 3 议论的作用 抒发作者 情感 画龙点睛 突出 中心 深化主题 45 4 修辞手法及作用 常见修辞 比喻 排比 对比 反复 反问 反语 借代 设问 引用 夸张 拟人 对偶 46 比喻的作用 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物的 特点 表达了作者的 感情 排比的作用 强调了 物的 特点 增强了文章的语言气势 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 拟人的作用 赋予 物以人的动作 情感 写出了 特点 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 对比的作用 通过 与 相比 突出了 的 特点 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 47 五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结合修辞本身及句子本身作用作答 5 设问 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6 反问 加强语气7 对偶 句式整齐 音节和谐 8 引用 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增加趣味性 增强文采 增强说服力 48 5 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 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 对比衬托 画龙点睛 卒章显志 铺垫 引出下文 铺陈夸张 想象 联想 象征 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 以物喻人 以小见大 欲扬先抑 设置悬念等 49 6 结构上的作用 1 点题2 总起下文 或引出下文 3 设悬4 呼应 前后呼应 首尾呼应 5 铺垫6 过渡 承上启下 7 对比8 总结上文9 提示中心 深化主题 50 6 结构方面关键句的作用 首段或段首 篇首 开篇点题 开门见山 开宗明义 总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