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法规概述_第1页
建筑法规概述_第2页
建筑法规概述_第3页
建筑法规概述_第4页
建筑法规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築法規概述 林兆群樹德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 高苑科技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林兆群建築師建築師主持人 建築四大母法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建築師法 區域土地之劃分 都市土地非都市土地 都市計畫圖 衛星空照圖 Doyouknowwhatisthiscampus 建築法 建築法之立法目的 為實施建築管理 以維護公共安全 公共交通 公共衛生及增進市容觀瞻 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 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主管建築機關 主管建築機關 在中央為內政部 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 市 為縣 市 政府 建築法之名詞定義 本法所稱建築物 為定著於土地上或地面下具有頂蓋 樑柱或牆壁 供個人或公眾使用之構造物或雜項工作物 本法所稱供公眾使用之建築物 為供公眾工作 營業 居住 遊覽 娛樂及其他供公眾使用之建築物 建築物 建築法之名詞定義 本法所稱公有建築物 為政府機關 公營事業機構 自治團體及具有紀念性之建築物 本法所稱雜項工作物 為營業爐 水塔 瞭望臺 廣告牌 散裝倉 廣播 煙囪 圍牆 駁崁 高架遊戲設施 游泳池 地下儲藏庫 建築物興建完成後增設之中央系統空氣調節 昇降設備 防空避難 污物處理及挖填土石方等工程 建築物 水立方 北京國家游泳中心 建築物 水立方 北京國家游泳中心 建築物 水立方 北京國家游泳中心 建築物 鳥巢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 建築物 鳥巢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 建築物 鳥巢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 建築物 水煮蛋 國家大劇院 建築物 水煮蛋 國家大劇院 建築物 水煮蛋 國家大劇院 建築法之名詞定義 本法所稱建築物之主要構造 為基礎 主要樑柱 承重牆壁 樓地板及屋頂之構造 本法所稱建造 係指左列行為 一 新建 為新建造之建築物或將原建築物全部拆除而重行建築者 二 增建 於原建築物增加其面積或高度者 但以過廊與原建築物連接者 應視為新建 三 改建 將建築物之一部份拆除 於原建築基地範圍內改造 而不增高或擴大面積者 四 修建 建築物之基礎 樑柱 承重牆壁 樓地板 屋架或屋頂 其中任何一種有過半之修理或變更者 建築法之名詞定義 本法所稱建築物設備為敷設於建築物之電氣 煤氣 給水 排水 空氣調節 昇降 消防 防空避難及污物處理等設備 本法所稱建築基地 為供建築物本身所占之地面及其所應留設之法定空地 建築基地原為數宗者 於申請建築前應合併為一宗 建築法之名詞定義 本法所稱建築物之起造人 為建造該建築物之申請人 其為未成年或禁治產者 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申請 本法規定之義務與責任 亦由法定代理人負之 起造人為政府機關公營事業機構 團體或法人者 由其負責人申請之 並由負責人負本法規定之義務與責任 本法所稱建築物設計人及監造人為建築師 以依法登記開業之建築師為限 但有關建築物結構與設備等專業工程部分 除五層以下非供公眾使用之建築物外 應由承辦建築師交由依法登記開業之專業工業技師負責辦理 建築師並負連帶責任 建築法之名詞定義 本法所稱建築物之承造人為營造業 以依法登記開業之營造廠商為限 營造業應設置專任工程人員 負承攬工程之施工責任 營造業之管理規則 由內政部定之 建築執照 建築執照分左列四種 一 建造執照 建築物之新建 增建 改建及修建 應請領建造執照 二 雜項執照 雜項工作物之建築 應請領雜項執照 三 使用執照 建築物建造完成後之使用或變更使用 應請領使用執照 四 拆除執照 建築物之拆除 應請領拆除執照 建築執照 建造執照或雜項執照申請書 應載明左列事項 一 起造人之姓名 年齡 住址 起造人為法人者 其名稱及事務所 二 設計人之姓名 住址 所領證書字號及簽章 三 建築地址 四 基地面積 建築面積 基地面積與建築面積之百分比 五 建築物用途 六 工程概算 七 建築期限 建築執照 工程圖樣及說明書應包括左列各款 一 基地位置圖 二 地盤圖 其比例尺不得小於一千二百分之一 三 建築物之平面 立面 剖面圖 其比例尺不得小於二百分之一 四 建築物各部之尺寸構造及材料 其比例尺不得小於三十分之一 五 省 市 主管建築機關規定之必要結構計算書 六 省 市 主管建築機關規定之必要建築物設備圖說及設備計算書 七 新舊溝渠與出水方向 八 施工說明書 建築執照 建蔽率 建蔽率乃指一塊建築基地內 其建築物之最大水平投影面積 即建築面積 占基地面積之比例 建蔽率是房屋投影面積與基地面積的比率 建蔽率小空地面積大 建蔽率大空地面積小 建蔽率 例 基地面積100坪 建蔽率為60 則建築面積為100坪x60 60坪 建蔽率的設立 旨在規定建地必須留有空地 以維持環境品質 建築物地面上各層樓地板面積之和與建築基地面積的比率 不包括地下層及屋頂突出物 簡言之即建坪與地坪之比 容積率 例 基地面積100坪 容積率為225 則總樓地板面積為100坪x225 225坪 實施容積率的目的 1 有效控制都市建築物之密度及人口分佈 2 增加建築物造型的彈性 使都市景觀豐富有趣3 改善建築基地的實質環境品質 增加空地的有效性 容積率 建蔽率與容積率與的關係 兩者同為都市計劃中控制土地使用強度的法規 容積率是以建築總樓層地板面積和基地面積之比來限定其使用密度 建蔽率則以建築物之最大投影面積和基地面積之比來限制其使用密度 建蔽率與容積率與的關係 在相同的地基上 相同的容積率可以有不同的建蔽率 例如在100坪的地基上 限制容積率為180 設計師卻可以有不同的設計 如果設計為九層樓且每層樓板面積都是20坪 則其建蔽率為20 容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