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NST变异减速的临床分析.doc_第1页
产前NST变异减速的临床分析.doc_第2页
产前NST变异减速的临床分析.doc_第3页
产前NST变异减速的临床分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前NST变异减速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胎心监护无负荷试验(NST)中变异减速(VD)出现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潞安集团总医院漳村医院2002年3月至2008年1月749例NST中出现VD的213例监护图形,比较不同图形出现的临床意义和新生儿结局。结果:NST中VD的发生率为28.4%(213/749)。单纯VD中影响因素的发生率63.6%(91/143),不典型VD中影响因素的发生率90%(63/70),差异明显。在分娩的213例新生儿中,1 min Apgar评分7分者195例,7分者18例,其中单纯VD新生儿窒息率0.7%(1/143),不典型VD新生儿窒息率24.3%(17/70),差异明显;单纯VD组剖宫产率5.6%(8/143),不典型VD组剖宫产率62.86%(44/70),差异明显。结论:NST中变异减速的发生受各种因素影响,脐带因素最常见,不典型VD较单纯VD影响因素更明确,更容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率更高。 【关键词】 胎心监护 无负荷试验 变异减速 不典型变异减速产前无负荷试验(NST)是围生期监测胎儿宫内安危重要而常用的方法,已经作为筛选胎儿宫内窘迫的首选检测项目。在胎心监护过程中,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胎心率会出现各种变化图形,其中以变异减速(VD)多见。本文对无负荷试验(NST)中出现的213例变异减速在产前监护中的意义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住院产妇产前胎心监护NST749例,其中出现VD213例,产妇年龄20岁40岁,监护孕周37周42周。1.2 方法孕妇平卧或左侧卧位,采用惠普系列胎儿电子监护仪经腹壁对胎心率、胎动、宫缩情况进行监测,监护时间20 min,出现异常者延长监护时间或24 h内复查NST。1.3 判断标准NST分型和VD采用国内凌罗达等1的标准,根据VD波形特点分为单纯VD和不典型VD两组2。单纯VD即V型:胎心减速快,恢复快,减速持续时间短,呈V型。不典型VD:U型,胎心减速较快,减速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底平,减速时变异消失,呈U型;双相形(W)型:胎心率减速快,底部有一度回升又减速,再恢复原来基线,呈W型;混合形波:指上述波形中的两种以上波形同时出现;LD样减速:胎心减速下降幅度小,持续时间较长,恢复较慢,形似晚期减速样的波形。2 结果2.1 各种变异减速的发生数749例孕妇中出现变异减速213例,其中单纯VD(V型)143例。不典型VD:U型30例;双相形(W型)24例;混合型波10例;VD+LD样减速6例。2.2 分娩所见异常因素脐带绕颈或缠绕肢体121例,脐带相对过短20例,脐带螺旋扭曲10周3例,脐带脱垂2例,胎盘帆状附着2例,羊水过少(7分者142例,剖宫产8例,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的仅有1例;不典型VD者胎儿酸中毒和Apgar低评分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资料中不典型VD70例,1 min Apgar评分7分者18例,剖宫产44例,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者21例。两组相比较,不典型VD组较单纯VD组更具有临床意义、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更高、因胎儿窘迫的手术指征明显增加。3.3 判断与处理分析VD图形时要注意其发生时间、下降幅度、持续时间及是否合并其他异常的胎心率图形。当VD具有正常基线时,胎儿窘迫发生率低,若合并基线过高或基线变异减少时,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高。对于NST中出现VD者,应首先检查探头位置、变换孕妇体位、延长监护时间或吸氧后重复观察。当出现V型波时,经吸氧、改变体位、重复监护后如效果满意可不必处理;如无宫缩、无胎动及低血压等任何情况而出现重度VD,呈现U型、W型或混合型波时,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给与宫内复苏、纠正酸中毒。经过处理后不良图形消失,可结合产科指征经阴道分娩;对伴有产科并发症的应尽快结束妊娠,并放宽剖宫产指征;当出现LD样减速图形并伴胎心率基线变异减少、消失时,多提示胎儿宫内窘迫,结合临床需及时剖宫产,中止妊娠以降低围生儿的窒息和死亡率。NST中VD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根据波形有可能提前预测胎儿宫内储备状况和围产儿预后,正确识别与判断不典型VD图形的出现,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的征象,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的预后。【参考文献】 1凌罗达,顾美礼.难产M.第2版.重庆:重庆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