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公司看水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1页
钢铁公司看水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2页
钢铁公司看水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3页
钢铁公司看水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4页
钢铁公司看水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钢铁公司看水技术操作规程1、岗位职责1.1看水班长职责1.1.1负责本高炉看水班安全、生产工作,带领全班人员完成工作任务;1.1.2负责检查、落实本班安全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对违章行为有权制止,保证安全生产;1.1.3负责高炉冷却系统监测、检查、维护及事故处理;1.1.4负责冷却设备的维护及清洗工作;1.1.5负责配合炉前更换风口套及风口开堵工作;1.1.6负责冷却系统备品、备件的准备工作;1.1.7负责所属喷煤设备的检查与配件准备工作;1.1.8负责本区域的现场管理工作;1.1.9高炉冷却设备损坏或水质发生变化时负责实施强化冷却措施的落实;1.1.10负责冷却系统水温差、水压、流量调剂工作的实施;1.1.11负责看水班日志、记录、各类台帐的管理工作;1.1.12负责看水班日常管理工作及班组建设工作;1.2看水工职责1.2.1在当班工长与看水班长的领导下完成本岗位工作;1.2.2负责高炉冷却系统的检查、监测、维护及事故处理;1.2.3负责配合炉前更换风口套及风口开堵工作;1.2.4负责本岗位的现场卫生及工器具的定置摆放工作;1.2.5负责冷却设备维护及清洗、清扫工作;1.2.6负责冷却系统各类备品备件的准备工作;1.2.7负责所属喷煤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1.2.8冷却设备损坏与水质发生变化时负责强制冷却工作;1.2.9负责冷却水温差、水压、流量的调剂工作;1.2.10按时交接班、参加班前后会、记录好各类台帐;1.2.11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的临时任务。2、技术操作规程2.1工艺流程新1#、新2#高炉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高炉整个供水系统分为软水密闭循环系统、高压净环系统和常压净环系统。其中软水系统负责高炉本体冷却壁及炉底冷却;高压净环系统负责风口小套、炉顶打水;常压净环负责大套、中套、十一段冷却壁、布料器、热成像仪、十字测量、TRT、槽下除尘、风机、出铁场、重力除尘器、液压站、出铁场打水及热风炉系统各阀的冷却及其它附属设备的冷却。2.1.1软水密闭循环系统2.1.1.1工艺流程简述高炉软水闭路循环系统由两台电动泵(一开一备)输出,由主管(DN72010)分别供给高炉本体冷却壁和炉底水冷管使用。高炉本体冷却壁共计140根,以步步高的形式由一段串连至十段冷却壁,回至八根集水管。其中128根由环管(DN720)供给,12根由炉底水冷管(DN3258)回水供给,其余部分由炉底回水支管(DN 1086)引至回水总管,回水经脱气罐、膨胀罐回到空冷器降温后,由水泵循环使用。2.1.1.2工艺流程图加药装置脱盐水池补水泵冷却壁炉底水冷管集水总管脱气罐膨胀罐空冷器水泵软水密闭循环流程图2.1.2开路循环系统2.1.2.1高压净环系统简述高压泵组由两台电动泵组成,由单条DN325的管道将工业水加压供给DN273高压供水环管和DN133炉顶打水,由DN273高压供水环管将水供至20根DN32风口小套进水管,经风口小套后排至炉台集水箱。由DN133炉顶打水管将水供至8根DN32炉顶打水枪。2.1.2.2常压净环系统简述常压泵组由两台电动泵组成,由单条DN620的管道将工业水加压供给DN530管道和DN426管道,由DN426管道将水供至热风炉系统的阀门,由DN530管道将水供至DN219管道和DN377管道,由DN377供水环管将水供至DN50重力除尘器、2根DN50炉前液压站、4根DN32出铁场、20根DN32风口大套进水管、20根DN32风口中套进水管。由DN219管道将水供至DN159管道和DN108管道,由DN108管道将水供至7根DN32的11段冷却壁供水管。由DN159管道将水供至炉顶平台供水包,再由炉顶平台供水包将水供至DN50布料器冷却进水管、4根DN50十字测温冷却进水管、DN15料面摄像仪进水管,经各系统使用后回至各自集水箱。2.1.2.3净环系统工艺流程图4水泵房炉顶打水30.6m炉顶平台供水包26块冷却壁26m平台 十一段冷却壁供水包料面摄像仪十字测温冷却布料器冷却重力除尘液压站出铁场风口大套风口中套16m平台 高压供水环管风口小套集水箱热风炉16m平台 供水环管回水高压供水高炉本体区域高压泵常压泵柴油泵常压供水 2.2技术标准2.2.1密闭系统运行水质控制指标控制项目单位标准值PH8.5-9.5悬浮物mg/120Cl-mg/1300总硬度以氧化钙计mg/12总铁mg/13铜mg/10.5总磷mg/12-4电导率Us/cm10002.2.2密闭系统运行控制指标名称水压MPa流量m3/h进水温度备注参数0.4525564022.2.3净环系统水质控制指标控制项目单位控制值PH6.5PH7.5悬浮物mg/1200总硬度mg/110总磷mg/114-16Cl-mg/18002.2.4净环系统运行指标名称水压MPa流量m3/h进水温度备注高压1.0-1.376230常压0.652000302.2.5风口装置控制参数项目流量m3/h温差备注风口小套30-384-7风口中套6-814风口大套6-8132.2.6设备性能序号设备名称设备数量规格备注1脱气罐120m32膨胀罐115m33氮气控制阀1DN254自动放散阀1DN255气动放散阀2DN4006事故旁通气动阀1DN1507音叉液位开关18电容式液位计19翻板液位计110氮气稳压阀111止回阀1DN7001DN35012金属硬密封手动蝶阀2DN7002DN4002.2.7膨胀罐电气仪表设备与阀门控制功能说明序号压力信号及液位信号阀门开闭状态YV1YV2YV3YV4调压电磁阀氮气入口气动阀压力控制阀排放气动阀1压力0.15MPa(可调)闭开闭闭2压力0.15MPa(可调)开开闭闭3高高液位LSAH时(泵房补水泵全停)闭开闭开4高液位LSH时(泵房补水泵全停)闭开闭闭5低液位LSAL时(泵房补水泵启动)闭开闭闭6正常液位LSL时(补水泵全停)闭开闭闭7外部停电时开闭开闭2.2.8各部位热流强度控制标准1)炉底热流强度应3000Kcal/m2h2)炉基热流强度应4000Kcal/m2h3)炉缸下层热流强度应4000Kcal/m2h4)炉缸上层热流强度应7000Kcal/m2h 5)炉腰热流强度应25000Kcal/m2h6)炉腰与炉身下部热流强度应40000Kcal/m2h7)炉身中部热流强度应24000Kcal/m2h8)炉身上部热流强度应7000Kcal/m2h9)测量热流强度要重点测量炉缸,预防炉缸烧穿,防止事故发生:炉缸正常值8000Kcal/m2h炉缸报警值800012000Kcal/m2h炉缸警戒值1200015000Kcal/m2h炉缸事故值15000Kcal/m2h3、技术操作要求3.1水压操作3.1.1 高炉水压要保持正常稳定,常压保持在0.650.85MPa,高压保持在1.001.3MPa之间,水压有变化及时找供水站联系,进行调整,水压波动较大时要注意堵塞和管路脱落现象。3.1.2 发现水压急剧下降或有中断可能时,立即报告值班工长,适当减风,迅速和供水站取得联系,查明原因及时恢复。3.1.3 如发生断水,立即通知工长休风,同时检查风口是否烧坏,如有烧坏应休风组织更换,如风口中小套没有烧坏应将进水门关闭,待水压恢复正常时再逐开各水门,供水正常后,通知值班室送风。3.1.4 高炉休风时看水工操作1)休风前后,必须认真检查所有冷却设备是否漏水,防止休风后大 量水流入炉内。2)根据休风时间进行水压调整,短期休风(4小时),各层冷却强度不调整。3)高炉长期休风,按休风计划规定或炉长指示降低风口,以上各部位水压(一般休风4小时,减少水量1/3,关闭炉皮喷水;8小时减少水量1/2,长期休风,控制水量应在休风40分钟后方能操作;24小时以上休风要将所有水量减至最小1/3,经常检查各层出水头情况,防止断水。)3.1.5 送风前,要全面检查冷却设备是否正常,窥视孔大小盖是否打紧,休风8小时,送风前将水压恢复正常,长期休风送风前将水压开至2/3,在开风半小时以后恢复正常水压。送风后,全面检查冷却系统。3.2水温操作3.2.1 每班测量炉底、炉缸、风口水温两次(应在出铁后测量),特殊情 况按车间要求测量,并详细作好记录。3.2.2 炉腹、炉腰、炉身水温每班测量两次,并作好记录。3.2.3 炉腹以上冷却壁水温差调剂操作1)某一层水温差普遍升高,超出控制温差范围,应及时调节阀门增大该层围管水压。2)个别出水头流量变小,水温差明显升高时,快速转动水门球阀,并用锤敲击水管,若有异物,争取排出,如仍无效时,及时切开,用高压水反复冲洗。3)如现有水已用尽,冷却器出水温差超过规定水平,冷却器损坏数量增多时,应采取以下措施用高压水冲洗冷却(0.8-1.0Mpa)。增开炉外喷淋水冷却。循环水泵站增加供水压力。4)若需采取降低水压操作,必须由炉长决定,并作好记录。5)炉腹以上冷却壁水温差调剂必须通知值班工长监护,方可操作。3.3过滤器操作3.3.1自动水过滤器1)每班必须到炉底检查两次过滤器。2)自动水过滤器清洗程序:当过滤器进水口与出水口前后压差达到设定值时(压差的设定范围0.020.16MPa之间),压差装置便发出信号,使驱动装置接通电源,开始转动,并打开排污阀,驱动装置启动后,带动分度机构运动,驳倒排污反冲吸嘴进行间隙运动,当排污反冲吸嘴与网筒相对应时,具有一定的间歇停留时间(一般设定13秒),使网筒内的杂质在反冲水的压力下充分排放干净,然后再清洗下一个网筒,当完成一个清洗周期后,排污系统停止结束清洗。3.3.2手动过滤器1)高炉过滤器前后压差大于0.03MPa时,必须要进行清洗,一般情况在出铁后进行。2)过滤器清洗程序如下开备用过滤器阀门。待水压稳定后关闭待清洗过滤器阀门。打开待清洗过滤器的清洗孔后,取出过滤网进行清洗,清洗干净后装好过滤网,关闭清洗孔。检查所有冷却器出水,如有断水,立即旋转三通阀门,排除堵塞物。3.4风口与冷却壁漏水检查与处理操作3.4.1风口漏水的判断1)看出水带白,显白色间断线条。风口各套之间往外浸水,有铜锈生成,有时高炉风压表冒尖升高。2)风口大套法兰盘冒煤气火,火焰为红黄色。3)从风口窥视孔看风口挂渣,有蒸汽产生。4)严重时风口发暗,高炉综合煤气H2含量升高。3.4.2 风口漏水应急措施1)停止破损风口喷煤。2 )酌情关小风口进水量,既要保持风口明亮,又要防止风口烧穿。3)出水头水量很小时的处理外部及时打水,将皮管挷扎固定好,设专人监护。拆开排水连接活接,检查是否有异物堵塞,设法排出堵塞物,减少向炉内漏水。及时通知工长,必要时适当减风,尽可能提前出铁,出铁后休风更换。3.4.3 风口小套的更换1)休风前必须将备用风口小套通水试验,并保持存水,禁止上风口前倒出。2)炉前卸风口小套前,看水工将连接活接头卸松(但不准断水),炉前将小套卸下后,看水工及时将供水门关掉,活接头卸开。3)上风口时,分清方向,并把握好角度,按风口标记对准中心。4)小套卸下后,炉前工应清理干净小套内的残铁,方可装小套。5)风水小套装入后及时接通冷却水,通水时必须通知出水头侧人员让开后缓慢开水。3.4.4 冷却壁漏水的处理1)软水系统冷却壁漏水的检查判断与处理判断原因:泵站漏量是否增大;系统是否发生外漏。查水用憋压的方法,应逐根进行,禁止大面积停水。关闭某一根管的进水和回水球阀,观察这根管的压力变化情况,没有损坏的冷却壁水管憋压时压力不变或升高:损坏的冷却壁水管压力下降,判断冷却壁损坏前要进行点火确认。处理方法有穿管恢复、通工业水养护处理和切断水管堵死。2)检查冷却设备漏水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关水检查法:关小冷却设备进水,使煤气能从冷却设备破损处排出,冷却设备出口水管有白线、喘气等可以此开判断冷却设备是否破损,已经破损可适当关小进水。点燃法:关小或短时间关闭冷却设备进水阀门,在冷却设备破损严重时,排出口有煤气,此时可用火点燃,如能点燃说明冷却设备漏水比较严重,应堵死进出口水管。同时该处外部应大量喷水冷却,防止炉壳烧穿事故发生。打压法:由于冷却壁漏水时间长,而且面积又比较大,在短时间很难判定哪块漏水,应组织使用打压的办法检查。将冷却壁出水口水管堵死,将压力泵出水管接冷却壁进水管进行打压,试压压力大于冷却介质压力即可。局部控水法:根据来水、来汽方向部位,水量大小等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后,将认为有可能漏水的冷却壁进水关小,小于该处煤气压力,但不能断水,控水时间不宜过长。控水后观察来水情况,如来水见小,每次打开一块冷却壁进水阀门,之后看来水有无变化,如无变化可打开另一块冷却壁进水阀门,直至查找出漏水冷却壁为止。3.4.5冷却壁结水垢的清洗结水垢是冷却壁的最大祸患,也是水冷的严重缺点,水垢的导热系数只有124.1868KJ/m2hr,因而一毫米厚的水垢就造成50100的温差,因此冷却壁应定期清洗。1)蒸汽清洗(蒸汽压力0.81.0MPa)先反冲,在排水头上接好蒸汽管,拆开进水活接头进行反冲,反冲后立即接好进水活接头,同时拆去蒸汽管。 再正冲,拆开进水管活接头,接上蒸汽管进行冲洗,冲洗后拆去蒸汽管立即恢复通水。2) 高压水冲洗(水压0.81.0MPa)方法与蒸汽冲洗方法相同,但必须注意与原供水线脱开后,必须迅速通入高压水冲洗,防止断水,造成冷却器烧坏。3)砂洗方法安装好压缩空气,接通砂洗机,配备活接头通往要洗的冷却器进行砂洗。4)酸洗方法用1015%盐酸溶液,用手压泵循环冲洗,一个水头一般清洗1015分钟,或用其它酸溶液,如磷酸加缓蚀剂,循环泵清洗一般一个水头要清洗几小时。5) 炉体各冷却器要定期清洗,一般每年一次,特殊情况下,随时清洗。3.4.6高炉开炉、停炉操作1)高炉开炉前后的操作开炉前三天,全部管网要试压,试漏检查然后送水,并做好记录,送水时由下而上进行,设置若干个排气孔,让管道内空气分段排出。检查连接管路及集水箱是否漏水和畅通。烘炉时,冷却器进水控制到最小,但不得断水。开炉前一小时,应打开全部冷却器阀门,做一次全面检查。开炉后注意观察炉缸及炉体周围是否漏气,出水是否正常。2)高炉停炉的操作 在停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