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研究 学期论文.doc_第1页
中国法制史研究 学期论文.doc_第2页
中国法制史研究 学期论文.doc_第3页
中国法制史研究 学期论文.doc_第4页
中国法制史研究 学期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2008 - 2009 学年 第 2 学期)学院(中心、所) 法学院 专 业 名 称: 法律史 课 程 名 称: 中国法制史研究 论 文 题 目: 略论中国民法的近代化 授 课 教 师(职称): 周子良(副教授) 研 究 生 姓 名: 郭瑞昌 年 级: 2008 级 学 号: 200821808001 成 绩: 评 阅 日 期: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院年 月 日略论中国民法的近代化-以民初法人制度的创设为视角 一、 引言中国的近代化,大致言之,有下面三大步骤:第一步,外层的改变。中国文化外层的改变即是开始吸收西方近代文化的器用特征。学习西方文化的“船坚炮利”就在这一层。第二步,中层的改变。中层的改变是制度的改变。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所从事的“变法维新”属于这一层。第三步,内层的改变。内层的改变系指对中国文化的基本前提、基本价值、基本观念以及伦理规范的挑战而言。黄章一,近代中国法人制度的创设以民初大理院的司法实践为中心的考察,近代法研究,2008年第1期 中国法律的近代化,主要体现在这“中层的改变”,法律制度的从无到有,是制度革新的层面。而正是在这种制度变革的实践,孕育了人们先进的法治理念和近代化的历史转型,实现了“内层的改变”。回顾我国法治近代化的历程,以清末修律为开端,历经北洋政府的法官们的艰辛实践,到“六法全书”的颁布,是法制史上一个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中西文化由冲突到融合、先辈们由被动迎合到主动探索的伟大时代,值得我们去研究。关于中国民法的近代化,学者们有广泛的论述。潘维和在中国近代民法史一书中介绍了当时的立法情况,并整编了大清民律草案和民国民律草案原文。黄源盛教授收集了大量资料,作大理院民事判例全文汇编,并探讨了判例在民初的法源地位黄源盛,民初大理院审判独立的制度与实践,为法史学近代法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朱勇教授主编了中国民法近代化研究,较为系统阐述了近代民法的几个方面。就具体制度和问题来看,近代民法的体例、法源、原则,以及物权、典权、契约等制度,均有学者的论著涉及。单就民国初年的法人制度,惟有黄章一先生在近代中国法人制度的创设、略论民国初年法人制度的萌芽_以大理院寺庙判决为中心两篇文章中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民国初年,法人制度在民法实践中得以创设,总是不免被烙上时代的印记。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民初法人制度的分析,寻找具体制度折射出民法近代化的时代特征,试图得到法治变革中的一些一般性的认识。二、 民初法人制度概述 (一)民初法人制度的创设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的基本法律特征,可以归纳为四点:第一,法人是是依法成立的一种社会组织。第二,法人拥有独立的财产或者经费。第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第四,法人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活动 王利明主编,民法75-76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时期19121928),军阀混战,政局动荡,民事立法并不完善。虽然在大清民律草案(1911年)第六十条第一百六十五条和民国民律草案(1925年)第二十七条第九十四条中对法人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定,但这两部法典均停留在“草案”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在民国初期形成民事法典。对民初法人制度的研究,就必须着眼于大理院在这个时期的审判实践。 根据黄章一先生整理的法人判例要旨汇整表 黄章一,近代中国法人制度的创设以民初大理院的司法实践为中心的考察,近代法研究,2008年第1期,可以大致明了大理院法人判例的通盘概况。表中共收入大理院判例47则,分为通则、社团和财团三个部分。其中每一则判例又有序号、案号、案由、法源依据和判例要旨五部分构成。 从案由看,除少数是选举董事及会员入会等法人内部事务外,大部分是关于法人作为独立主体的民事财产关系纠纷。从法源依据看,审理此类案件的主要依据是民事法条理。从判例要旨看,其具体阐述了法人制度产生的原因,规定了法人的设立、法人的分类及法人的民事权利义务。从整体上看,关于寺庙判例居多,达14例。 (二)民初法人制度的特征从法人判例要旨汇整表中可见,民初法人制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民初法人制度的初步创设。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法是不发达的 潘维和著,中国近代民法史,汉林出版社印行,1982。尽管经过了晚清修律的历史变迁,民法的许多制度(包括法人制度)在民国以前并未建立起来。从判例要旨汇整法源依据一栏可见,民初法人制度的实践,既没有法条的明文规定,又没有习惯法作依据,主要是以条理为依。从判例要旨一栏看,法人的相关规定从无到有,已经成为一项制度。由此可见,法人制度在民初是初创阶段。2、寺庙判例占了很大比例。在判例要旨汇整的47个判例中,寺庙判例占了14例。这种现象的出现的原因是:远因清律对寺观寺产的态度,即大清律例对于寺观庵院神祠本身产权归属并未明确表明其立场;近因清末的废庙兴学潮流,寺观神祠被无偿改为学堂,使得庙产纠纷层出不穷。 黄章一,略论民国初年法人制度的萌芽_以大理院寺庙判例为中心,中外法学,2005年第6期 寺庙作为法人制度创设时期的重要主体,与民国初年的经济状况和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关系。3、大理院法官的作用突出。民国初年,大清民律草案随着辛亥革命的炮火在胚胎中丧生,政局动荡,军阀专制,法学家们还未能适时颁布一部新的民法典来维持新秩序。大理院的法官们富有法律实务经验,具有良好的法学素养,他们创制判例和解释例,作用显著。民初法人制度的创设就是很好的例证。三、 中国民法近代化的特征 透过民初法人制度的创设来观察,中国民法的近代化的特征可归结如下: 1、中国的民法近代化起步艰难。中国民法的近代化,发端于大清民律草案,真正意义上的起步是在民国初年。从法人制度的创设可以窥其一二。政局动荡,缺乏传统的民法土壤,没有充足的立法资源,面临着东西文化的碰撞和冲突,民法的近代化是在法律实践者的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中迈出了法制史上重要的一步,可谓起步艰难。2、社会变迁是中国民法近代化的重要原因。寺庙判例要旨的数量大,其原因可进一步归纳为两点:一是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二是社会进步的需求。中国民法的近代化进程,是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政治上,辛亥革命实现了政治体制上有封建专制向民主法制的重大转变;经济上,洋务运动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再加上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私经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文化上,辛亥革命使民主法治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促使大众思想解放,民主自由成为一种潮流。中国民法的近代化,是中国人在西方列强返还领事裁判权的压力和诱惑下、在自身寻求自强独立和学习先进的欲望下,由被动迎合到主动求索的过程。而外在的社会变迁,为民法的现代化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所以,社会变迁是中国民法近代化的重要原因。3、中国民法现代化的过程是对传统的继受和变通。人是历史的囚徒。 王人博,宪政中的儒家传统,中国法律近代化论集136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法律的发展也是根植于传统的发展。法人制度中寺庙判例要旨的数量大的另一个启示,是社会经济的其他组织体的数量较小。中国传统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近代私经济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这些经济成分只是集中在少数沿海城镇和发达地区,中国的广大农村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这导致民初中国具有独立主体的法人组织是为数不多的。中国民法的近代化,受着传统经济的制约。这也是民初民法近代化起步艰难的根本原因。4、法律家在中国民法的近代化中起重要作用。民初的法人制度缺乏广泛的经济基础,大理院的法官们运用自己的经验,以“条理”作法源依据,创设了法人制度,实现了对传统的变通,为民法的现代化做出了卓越贡献。民国初期对民法近代化做出贡献的法律职业者包括大理院院长、民事推事、民律草案的起草者,依其任职资格和法律职业素养可以称他们为法律家。法律家是那些富有法律实务经验,具备相当法学素养,行使国家法律权能的法律职业者。这些法律家是实质意义上的法律创制者,就其经验而言,他们不同于一般的法科学生;就其职业而言,他们不同于法学家。从民初法人制度的创设看,法律家在民法的近代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张生,北洋政府时期民法近代化三题,中国法律近代化论集379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结语民初法人制度的创设,是中国民法近代化画卷中无足轻重的一笔,但其制度背后所折射的时代光芒,值得我们去作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对法人制度创设的特征归纳,总结出中国民法近代化的几个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现代法治的实践。政局动荡,经济基础薄弱,传统与法治冲突和融合,法学家们呕心沥血,共同构作民法近代化的因素。“前进是着眼于过去的后退”。 【美】伯尔曼著,贺卫方译,法律与革命第48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当今社会建设现代化的法治,除了稳定的政治环境,还要注重传统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