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此处键入 大学物理 A1 公式 严非男 1 大学物理大学物理 A1A1 公式公式 公式 公式需记得准确需记得准确 再做做作业题 历年期末试卷 期末复习 再做做作业题 历年期末试卷 期末复习 pptppt 课堂例题 期中考题 课堂例题 期中考题 力学力学 一 质点运动学 注意各个物理量的一 质点运动学 注意各个物理量的定义式 分解为分量计算定义式 分解为分量计算 1 位置矢量r 运动方程ktzjtyitxtr 模 222 zyxr 位移矢量 trttrr 注意 rr 2 速度 xyz dr vv iv jv k dt 分量 xyz v v v dxdydz dtdtdt 速度的大小 222 xyz drds vvvvv dtdt v 为速率 速度的方向沿 曲线切线指向运动的前方 平均速度 xyz r vv iv jv k t 分量式 xyz xyz vvv ttt 3 加速度 2 2 xyz dvd r aa ia ja k dtdt 分量式 222 222 y xz xyz dv dvdvd xd yd z aaa dtdtdtdtdtdt 自然坐标系 t evv nntt eaeaa t dv a dt 有正负 2 n v a 此处 v 为速率 为曲率半径 加速度大小 22222 ntzyx aaaaaa 加速度方向用a 与v 之间的夹角表示 4 抛体运动 000 2 000 0cos 1 sin 2 xxxx yyyy avvvxv t agvvgtvgtyv tgt 其中 为起抛角 22 tn aag 5 圆周运动 角位置 角速度 d dt 角加速度 d dt 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Rs Rv t dv aR dt 2 2 n v aR R 6 伽利略变换式 速度变换 ASASS S vvv s sss vv 加速度变换 ASASS S aaa 注意 这是矢量加法 用平行四边形作图或分解为分量计算 注意下标的规律 小结 两类题型 已知r 求导得到av 已知a 分离变量积分得到rv 已知 求导得到 已知 分离变量积分得 在此处键入 大学物理 A1 公式 严非男 2 二 质点及质点组动力学 注意冲量 角动量 势能的计算 各个矢量式子的分量式的应用 二 质点及质点组动力学 注意冲量 角动量 势能的计算 各个矢量式子的分量式的应用 质点质点的角动量守恒 的角动量守恒 质质 点组点组的动量守恒 机械能守恒 的动量守恒 机械能守恒 注意 所有式子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注意 所有式子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1 牛顿方程 Fma 合 或 dp F dt 合 建立坐标系 分解为分量式 若选取非惯性系 则在真实受力的基础上 需添加惯性力 自然坐标系 中 2 ttnn dvv FmamFmam dt 注意 力有正负 与速度同向的切向力为正 反之为负 指向凹侧的法向力为正 反之为负 2 力的时间积累效果 质点 动量pmv 冲量 2 1 21 t t IFdtF tt F 平均冲力 2 1 t i t IF dtI 合合 质点动量定理 12 p pI合 注意 这是矢量式 分解为分量计算 力矩 FrM 大小 sinMrFFd 方向 由叉乘决定 质点的角动量 Lrmv 大小 sinLr mvmvd 方向 由叉乘决定 质点的角动量定理 dL dt M 合 2 1 21 dtLL t t M 合 质点的角动量守恒 当0M 合 时 L 常量 比如 质点受向心力作用 万有引力 弹簧的弹性力和绳子 的拉力 时 就满足这个条件 质点系 质点系动量定理 21 IPP 合外 质点系的动量守恒 当 0 合外 F 时 iic m vMvP 常量 等效为常量 c a 质心保持静止或 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 常常应用分量式 某方向的合外力为零 则某方向的动量就守恒 质心 M i i i c mr r M 为质点组的总质量 c c dr v dt c c dv a dt 质心运动定律 c FM a 合外 质点组的角动量定理 dL dt M 合外 质点组角动量守恒 当0 合外 M 时 L 常量 L为各质点角动量的矢量和 3 空间积累 在此处键入 大学物理 A1 公式 严非男 3 功 b ab a AF dr 功率 cosPF vFv 注意点积中的夹角 注意变力的功用积分计算 保守力的功及系统势能差 21 b abPP a AFdrEE 保保 注意 通过势能差计算保守力作功是最佳方法 例如万有引力的功 弹簧的弹性力的功等 势能 势能零点 保 P P FErd Ep 的表达式取决于势能零点的选择 万有引力 12 2 r mm FGe r 万有引力势能 12 2 a pa r Gmm Edr r 零点 注意 前面有负号 以 r 为势能零点时 12 p Gmm E r 注意 前面有负号 弹性力 Fkx x为弹簧的伸长量 弹性势能 a pa x Ekx dx 零点 以原长为势能零点时 2 1 2 P Ekx 重力势能 p Emgh 动能定理 12 A kk EEAA 外内合 机械能 KP EEE 功能原理 21 AAEE 外非保内 机械能守恒 当0AA 外非保内 时 即只有保守内力做功 E 常量 4 碰撞 完全弹性碰撞 机械能守恒 动量某分量可能守恒 完全非弹性碰撞 机械能损失最大 动量某分量可能守恒 一般非弹性碰撞 机械能有损失 动量某分量可能守恒 注意 若有刚体参与碰撞 则动量必不守恒 但系统的角动量守恒 三 刚体的定轴转动 三 刚体的定轴转动 重点题型 滑轮加质点 细杠摆动 子弹与杠或圆盘碰撞 质点在刚体上相对运动 重点题型 滑轮加质点 细杠摆动 子弹与杠或圆盘碰撞 质点在刚体上相对运动 1 运动学 角量描述 角位置 角速度 d dt 角加速度 d dt 题型 已知 求导得到 已知 分离变量积分得 匀加速转动 222 000 1 2 2 ttt rv 推广为矢量关系式 rvran 22 r 为轴距矢量 小结 尽量分析条件 用守恒定律 动量 角动量或机械能守恒 求解 若不满足守恒的条件 用相应的 定理或牛顿定律求解 注意选择惯性系惯性系 功 冲量的计算要掌握 在此处键入 大学物理 A1 公式 严非男 4 2 关于刚体的几个物理量 转动惯量的计算 2 i ii rmJJ 细杠绕端点 2 1 3 Jml 滑轮 2 1 2 JmR 质点 2 Jml 力矩的功 2 1 AMd 转动动能 2 1 2 K EJ 重力势能 cp mghE 刚体的角动量LJ 3 刚体定轴转动定律 JM 外 M外随时间变化时 用 d J dt M 外 然后分离变量积分 4 角动量定理 dL M dt 外 角动量守恒 当 M外 0 时 L 常量 注意 子弹与杠碰撞时 有相对运动时常用 系统的角动量 iijjj ij LJm v d 其中每一项有正负 5 动能定理 2 22 2121 1 11 22 kk AM dEEJJ 外外 机械能守恒定律 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 重点 质量 能量 动能 功之间的关系 重点 质量 能量 动能 功之间的关系 光速不变原理 光速不变原理 长度收缩 时间膨胀 同时的相对性 必须都能背 长度收缩 时间膨胀 同时的相对性 必须都能背 1 两个基本假设 光速不变原理 在任何惯性系中 光在真空中的速率都相等 等于 c 狭义相对性原理 一切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 2 洛仑兹时空间隔变换式 当 S 系以i vv 相对于 S 系沿 x 轴正向运动时 2 1 xv t x v c 2 2 1 v tx c t v c 逆变换 2 1 xv t x v c 2 2 1 v tx c t v c 3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同时的相对性 S 系中不同地点同时发生 的两件事 在 S 系中观察 必不同时 运动的物体沿 x 轴方向的长度收缩 0 2 0 1lcvll 0 l是静止 长度 称为固有长度 测量l的两端是 几类题目及其解法 滑轮加质点 对滑轮和质点分别做受力分析 分别列方程 对质点 用Fma 对滑轮 用JM 外 然后寻找 a 与 之间的关系 注意受力图和加速度正方向的设定 细杆摆动 用 JM 外 或守恒定律或相应的定理求解 子弹与杠或圆盘碰撞 分两个阶段处理 第一阶段为碰撞 系统 的角动量守恒 另外 若是完全弹性碰撞 则机械能守恒 第二阶段为刚体定轴转动 用JM 外 或守恒定律 或相应的定理求解 质点在刚体上相对运动 系统的角动量守恒 在此处键入 大学物理 A1 公式 严非男 5 同时进行的 对于斜杠 分解为分量讨论 时间膨胀 2 1 t t v c t 是 S 系中同一地点 即物体静止在该处 不同时刻发生的两事件的时间间隔 称为固有时间 4 速度变换式 2 1 x x x uv u v u c 2 2 1 1 y y x u v u v c u c 2 2 1 1 z z x uv u v c u c 以及逆变换 5 质速关系 0 2 1 m m v c 静止能量 2 00 Em c 总能量 2 0 2 1 E Emc v c 动能 22 00 2 1 1 1 k Emcm cE v c 动能定理 12kk EEA 外 动量 0 2 1 m v pmv v c 6 光子 2 00 00 Eh mEEmchpmc c 7 两个粒子碰撞 复合成一个新的粒子 满足系统的能量守恒 动量守恒 热学热学 一 气体动理论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五个统计规律 一 气体动理论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五个统计规律 1 状态方程 pVRT 或pnkT 摩尔数 molA MN MN 分子数密度 n N V NA R 8 31J mol K k 1 38 10 23J K 2 压强公式 2 3 t FI ppn St S 2 1 2 t mv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3 平均平动动能 3 2 t kT 此即温度公式 从压强公式和状态方程可以证明此式 要掌握 4 能量均分原理 在平衡态下 物质分子的每个自由度都具有相同的平均动能 其大小都为 kT 2 分子的平均动能 2 k i kT 其中总自由度 i t r 单原子分子 i 3 双原子分子 i 5 平动自由度 t 3 转动自由度 r 2 多原子分子 i 6 平动自由度 t 3 转动自由度 r 3 mol 理想气体的内能 22 ii ERTpV 5 速率分布函数 f v 小结 每一个公式都要记住 特别是长度收缩 时间膨胀 质能关系式和相对论动能的表达式 在此处键入 大学物理 A1 公式 严非男 6 dN f v dv N 表示速率取值在 v v dv 区间内的分子数 dN 占总分子数 N 的百分比 也称为概率 速率分布 f v v曲线 最概然速率 p v较大的 曲线矮胖 p v较小的 曲线瘦高 所以 f v v曲线形状 随分子质量及温度的不同而不同 归一化条件 0 1f v dv 即 f v v曲线下的面积 1 最概然速率 22 p mol kTRT v mM 平均速率 88 mol kTRT v mM 方均根速率 2 33 mol kTRT v mM 计算平均值的方法 0 vvf v dv 速率取值在 v1 v2区间的分子的平均速率 22 11 22 11 vv vv vv vv vNf v dvvf v dv Nf v dvf v dv 6 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 2 2 Zvdn 平均自由程 22 1 22 vkT Zd nd p 二 热力学 重点 等压 等容 等温 绝热过程中二 热力学 重点 等压 等容 等温 绝热过程中 A A E E Q Q 的计算 画过程曲线 进行定性的判断 的计算 画过程曲线 进行定性的判断 1 热力学第一定律 21 QAEAEE 其中 Q A 与过程有关 是过程量 E 是状态量 E 与过程无关 2 A Q E 的计算 气体对外做功 2 1 V V ApdV 气体膨胀 A 0 气体压缩 A0 气体从外界吸热 Q0 5 循环过程 E 0 21 QQA A 循环曲线所包围的面积 热机循环 正循环 顺时针 A 0 净吸热 吸热 Q1 放热 Q2 对外做功 A Q1 Q2 热机效率 2 11 1 QA QQ 制冷循环 逆循环 逆时针 A 0 净放热 从低温热源吸热 Q2 向高温热源放热 Q1 制冷系数 22 12 QQ w AQQ 卡诺循环 两个等温 高温 T1 低温 T2 和两个绝热过程构成的循环 2 2 11 QT QT 22 112 1 TT w TTT 6 背诵基本概念 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 熵的物理意义 熵增加原理 静电场静电场 一 真空中的静电场 所有公式中 当真空 电介质时 只要将公式中的一 真空中的静电场 所有公式中 当真空 电介质时 只要将公式中的 00 r 即可 重点 点电荷 球即可 重点 点电荷 球 型 柱型或平面电荷分布的各个物理量的计算 型 柱型或平面电荷分布的各个物理量的计算 1 库仑定律 922 12 2 00 11 9 10 44 r q q FeN mc r 2 电场强度的计算 小结 A Q E 效率 的计算 要背公式 定性判断的依据 Q A E A 过程曲线下的面积 E 的 计算与过程无关 各种过程及循环过程的特征 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证明题 反证法 在此处键入 大学物理 A1 公式 严非男 8 电场强度定义 0 F E q 场强叠加法 i i EE EdE 分割成许多电荷元 dq 求出 dq 在场点产生的场强dE的大小和方向 分 解为分量 xyZ dE dE dE后 三个分量分别积分 xxyyZZ EdEEdEEdE 高斯定理法 球对称 2 0 1 4 S Erq 内 轴对称 0 1 2 S ErLq 内 电势梯度法 EU 三个分量 x U E x y U E y z U E z 3 电通量 s E ds 注意 点积 有时可以借助于高斯定理简化计算 4 电场线和等势面 电场线指向电势下降的地方 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 电场线 等势面密集处 场强大 5 电势和电势差的计算 定义式 电势差 2 1 12 r r UUE dr 电势定义式 电势零点的位置 P r P rdEU 电势叠加法 i i UU UdU 将带电体分割 任取一电荷元 dq 求出 dq 在场点的电势dU 然后对 带电体积分UdU 6 电场力做功 abab Aq UU q 在电场中的电势能 aa WqU 静电场能量密度 2 1 2 e wE 静电场能 量 2 1 2 ee VV Ww dVE dV 7 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0 1 s s E dsq 内 s s D dsq 内 其中 电位移矢量 0r DEE 掌握用高斯定 理计算高对称性带电体 球对称 轴对称 面对称 激发的场强分布 注意步骤 计算电通量 8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L l dE0 静电场是保守力场 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证明题中常用反证法 9 各种典型带电体的场强和电势分布 各种典型带电体的场强和电势分布 请画出 E r 和 U r 曲线 点电荷 2 0 4 r q Ee r 0 4 q U r 均匀带电球面 半径 R 总电量 Q r 为场点到球心的距离 2 0 0 4 r rR EQ erR r 4 4 0 0 Rr r Q Rr R Q U 在此处键入 大学物理 A1 公式 严非男 9 均匀带电球体 半径 R 总电量 Q 体密度为 r 为场点到球心的距离 0 2 0 3 4 r r r rR E Q erR r 有限长直导线 长度为 L 单位长度的电量为 r 为场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 12 0 coscos 4 x E r 21 0 sinsin 4 y E r y 为沿着导线方向 x 为垂直导线方向 均匀带电无限长直线 单位长度的电量为 r 为场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 0 2 r Ee r 均匀带电无限长圆柱面 半径为 R 单位长度的电量为 r 为场点到轴线的垂直距离 0 0 2 r rR E erR r 外部空间的电势差 22 12 11 2 001 ln 22 RR RR RR R UUEdrdr rR 均匀带电无限长圆柱体 半径为 R 单位长度的电量为 r 为场点到轴线的垂直距离 2 0 0 2 2 r r rR R E erR r 外部空间的电势差 22 12 11 2 001 ln 22 RR RR RR R UUEdrdr rR 均匀带电无限大平面 0 2 E 二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根据静电平衡后导体的性质 先确定电荷分布 场强满足矢量叠加 电势满足标二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根据静电平衡后导体的性质 先确定电荷分布 场强满足矢量叠加 电势满足标 量叠加 接地的导体电势为零 电容器带等量异号电荷 电介质能使电容增大 量叠加 接地的导体电势为零 电容器带等量异号电荷 电介质能使电容增大 1 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和性质 电荷分布 实心导体以及导体空腔内无带电体时 电荷分布在外表面上 空腔内有带电体时 空腔内表面的电 小结 1 给定电荷分布 要求电势分布与场强分布 应如何选取较为简便的计算方法 首选方法 先用电势叠加法UdU 计算电势分布 再用UE 计算场强分布 其次 电荷分布具有高对称性时 也可先用高斯定理求出E 分布 再用l dEU p p 电势零点的位置 计算 电势分布 但若仅求某一特殊点某一特殊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在工程项目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中的作用报告
- 高校产学研合作2025年技术转移风险管理及成果转化效益分析
- 2025年垃圾处理与发电技术结合的碳减排策略分析报告
- 车床安全管理课件
- 《模具制造工艺(第2版)》-试卷6及答案
- 园艺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化纤组件清理工异常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碳八抽提苯乙烯装置操作工适应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爱卫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手工体验坊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课件 【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北师大版 (含答案)
- 临床职业素养
- 种子学-种子的化学成分课件
- 教学课件-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第二版)
- 手术室无菌技术 课件
- ISO 31000-2018 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分数乘法:分数乘小数-人教版
- 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考察探究》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
- 教育评价学全套ppt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
-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模拟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