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短期经营决策下方法的运用PPT课件_第1页
六短期经营决策下方法的运用PPT课件_第2页
六短期经营决策下方法的运用PPT课件_第3页
六短期经营决策下方法的运用PPT课件_第4页
六短期经营决策下方法的运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会计课件 2 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 第一节决策分析概述第二节短期经营决策的相关概念第三节短期经营决策的一般方法第四节生产决策 1 第五节生产决策 2 第六节生产决策 3 第七节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决策第八节定价决策本章复习思考题 3 第五节生产决策 2 生产什么的决策 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是否转产某种产品的决策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4 一 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 如果有关方案均不涉及追加专属成本 可以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直接进行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如果已知业务量 可以采用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进行决策 例6 16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某企业具备利用某种数量有限的甲材料开发一种新产品的生产经营能力 现有A B两个品种可供选择 A品种的预计单价为200万元 件 单位变动成本为160万元 件 消耗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10千克 件 B品种的预计单价为100万元 台 单位变动成本为70万元 台 消耗甲材料的消耗定额为6千克 台 开发新品种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要求 作出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 6 解 A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 200 160 40 万元 件 B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 100 70 30 万元 台 开发A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40 10 4 万元 千克 开发B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30 6 5 万元 千克 5 4 开发B品种比开发A品种更有利 7 例6 17 贡献边际总额法在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仍按例6 16资料 假定企业现有甲材料60000千克 要求 1 计算利用A材料分别开发A B品种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 用贡献边际总额法作出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 解 1 开发A品种的相关业务量 60000 10 6000 件 开发B品种的相关业务量 60000 6 10000 台 2 开发A品种方案可获得的贡献边际 200 160 6000 240000 万元 开发B品种方案可获得的贡献边际 100 70 10000 300000 万元 300000 240000 开发B品种比开发A品种更有利 9 一 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当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方案中涉及追加专属成本时 可以考虑使用差别损益分析法进行决策 10 例6 18 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开发新产品的品种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开发A品种和开发B品种的相关产销量 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等资料均同例6 17 但假定开发过程中需要装备不同的专用模具 相应分别需要追加专属成本8000万元和70000万元 要求 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开发新产品的品种决策 解 依题意 两方案增量成本分别为它们的变动成本 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 15所示 表6 15差别损益分析表价值单位 万元 12 由表6 15可见 评价指标差别损益为 2000万元 大于零 可以据此断定应当开发A品种 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2000万元的利润 13 二 是否转产某种产品的决策 若企业不改变经营方向 利用现有生产经营条件调整个别品种结构 停止某一产品的生产 将其生产能力用于开发其他产品或增加其他产品产量 这类决策一般可采用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例6 19 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在是否转产其他产品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某企业原来生产甲 乙 丙三种产品 它们的变动成本率分别为80 60 和50 它们的年收入分别为20000万元 30000万元和40000万元 如果将生产甲产品的生产能力转移 可分别用于以下用途 1 增产现有产品乙产品 可使其年收入达到45000万元 2 增产现有产品丙产品 使其年收入增加14000万元 3 开发变动成本率为40 的丁产品 每年可实现13500万元收入 要求 1 用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作出是否转产其他产品的决策 并列出各备选方案优劣的排列顺序 2 说明如果企业决定转产 应当转产哪种产品 转产将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解 1 依题意编制贡献边际总额分析表如表6 16所示 16 由表6 16可见 无论是增产乙产品 还是增产丙产品 还是开发丁产品 都比继续生产甲产品有利可图 结论 无论如何都应当考虑转产 由于评价指标贡献边际总额的大小分别为 8100万元 7000万元 6000万元和4000万元 所以各备选方案的依次顺序为 开发丁产品 增产丙产品 增产乙产品和继续生产甲产品 2 应当转产开发丁产品 这样可使企业多获得4100万元 8100 4000 的利润 17 三 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半成品是一个与产成品相对立的概念 是指那些经过初步加工而形成的 已具备独立使用价值 但尚未最终完成全部加工过程的特殊产品表现形式 原材料 半成品 产成品 狭义在产品 狭义在产品 广义在产品 初加工 深加工 直接出售 出售 三 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19 三 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是指企业对于那种既可以直接出售 又可以经过深加工变成产成品之后再出售的半成品所作的决策 无论何种情况下的决策 半成品成本均属于沉没成本 决策中不予考虑 只有追加的加工成本才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 例6 20 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 简单条件 已知 某企业常年组织生产甲半成品 其单位成本为80万元 件 市场售价为100万元 件 年产量1000件 甲半成品经过深加工可加工成市场售价为200万元的乙产成品 每完成一件乙产成品另需追加变动性的加工成本80万元 假定甲与乙的投入产出比为1 1 企业已具备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 且无法转移 本题暂不考虑年度内加工进度问题 要求 1 确定各决策备选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 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 22 解 1 依题意 各决策方案的相关业务量均为1000件 2 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 18所示 表6 18差别损益分析表价值单位 万元 24 决策结论 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 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20000万元的利润 例6 21 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 复杂条件 已知 仍按例6 20的资料 假定企业已具备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 但如果可以将与此有关的设备对外出租 预计一年可获得15000万元租金收入 该设备年折旧为6000万元 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 1 确定 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 方案的机会成本 2 说明设备折旧6000万元是否为相关成本 3 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 26 解 1 依题意 机会成本为15000万元 2 6000万元设备折旧不是相关成本 因为该项成本为沉没成本 与决策无关 3 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 19所示 表6 19差别损益分析表价值单位 万元 28 根据表6 19数据 可作出以下决策结论 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 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5000万元的利润 29 例6 22 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 复杂条件 已知 仍按例6 20的资料 假定企业尚不具备深加工能力 如果每年支付21000万元租入一台专用设备 可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 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 1 确定 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 方案的专属成本 2 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 30 解 1 依题意 专属成本为21000万元 2 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 20所示 表6 20差别损益分析表价值单位 万元 32 决策结论 不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 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1000万元的利润 例6 23 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 复杂条件 已知 仍按例6 20的资料 假定企业已具备将80 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 但可以将有关设备对外出租 预计一年可获得15000万元租金收入 该设备年折旧为6000万元 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 1 分别计算各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 确定 将80 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 方案的机会成本 3 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80 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 34 解 1 依题意 两个方案的相关业务量均为 1000 80 800 件 2 依题意 机会成本为15000万元 3 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 21所示 表6 21差别损益分析表价值单位 万元 36 决策结论 应当将80 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 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1000万元的利润 读者可以结合例6 23的数据考虑如下问题 如果要弥补深加工能力的不足 企业最多可以承受的追加专属成本的上限金额是多少 37 例6 24 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 复杂条件 已知 仍按例6 20的资料 假定企业已具备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 且不能转移 但甲和乙的投入产比为1 0 9 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 1 确定各个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 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 解 1 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 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1000 0 9 900 件 直接全部出售甲半成品 方案的相关业务量为1000件 2 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 22所示 决策结论 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 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8000万元的利润 表6 22差别损益分析表价值单位 万元 40 读者可以结合例6 24的数据考虑如下问题 如果本例中与深加工能力相联系的设备可以对外出租 相关的租金收入至少要达到最多企业才能作出直接出售甲半成品的决策 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的差别损益分析表标准格式 方案 将半成品深加工为产成品 直接出售半成品 差异额 相关收入 产成品单价 半成品单价 两方案相关收入之差 差别收入 相关成本 其中 加工成本机会成本专属成本 加工成本 单位加工成本 相关销售量 0 机会成本 已知 0 专属成本 已知 0 相关成本 以下各项合计 0 0 0 差别损益 差别收入与差别成本之差 与可以转移的深加工能力有关的机会成本 项目 为形成深加工能力而发生的固定成本 产成品相关销售量 半成品相关销售量 0 两方案相关成本之差 差别成本 42 四 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联产品是指通过对同一种原料按照同一工艺过程加工 所产出的性质相近 价值相差不多的多种产品的统称 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就是围绕究竟是选择 深加工联产品 方案还是选择 直接出售联产品 方案而展开的决策 进行此类决策 联合成本为无关成本 不予考虑 可分成本为相关成本 必须考虑 43 四 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原材料 甲联产品 乙联产品 丙联产品 丁产品 直接出售 出售 深加工 例6 25 差别损益分析法在联产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某企业对同一种原料进行加工 可同时生产出甲 乙 丙三种联产品 年产量分别为2500千克 1500千克 1000千克 全年共发生450000万元联合成本 每种联产品承担的联合成本分别是225000万元 135000万元 90000万元 其中丙联产品可直接出售 企业已经具备将80 的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的能力 且无法转移 每深加工1千克丙产品需额外追加可分成本20万元 丙联产品与丁产品的投入产出比例为1 0 7 如果企业每年额外支付22000万元租金租入一台设备 可以使深加工能力达到100 甲 乙 丙三种联产品的单价分别是200万元 210万元和135万元 丁产品的单价为240万元 46 例6 25 差别损益分析法在联产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 计划年度企业可以在以下三个方案中作出选择 将全部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 将80 的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 直接出售全部丙联产品 要求 1 确定各个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 2 用相关损益分析法作出丙联产品是否深加工为丁产品的决策 47 解 1 依题意 将全部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 方案确认相关收入的相关业务量就是丁产品的产销量 为1000 0 7 700 千克 相关收入 240 700 168000 万元 该方案确认可分成本的相关业务量是丙联产品的产量 为1000千克可分成本 20 1000 20000 万元 专属成本为22000万元 将80 的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 方案确认相关收入的相关业务量包括丁产品的产销量和直接出售的丙联产品销量 丁产品的产销量 1000 0 7 80 560 千克 直接出售的丙联产品销量 1000 1 80 200 千克 相关收入 240 560 135 200 161400 元 该方案确认可分成本的相关业务量是丙联产品的产量 为1000千克可分成本 20 1000 80 16000 万元 直接出售全部丙联产品 方案的相关业务量为1000千克相关收入 135 1000 135000 元 相关成本 0 2 依题意编制的相关损益分析表如表6 24所示 表6 24相关损益分析表价值单位 万元 50 决策结论 应将80 丙联产品加工成丁产品后再出售 联产品是否深加工决策的差别损益分析表标准格式 方案 将联产品深加工为其他产品 直接出售联产品 差异额 相关收入 产成品单价 联产品单价 两方案相关收入之差 差别收入 相关成本 其中 可分成本机会成本专属成本 可分成本 单位可分成本 相关销售量 0 机会成本 已知 0 专属成本 已知 0 相关成本 以下各项合计 0 0 0 差别损益 差别收入与差别成本之差 与可以转移的深加工能力有关的机会成本 项目 为形成深加工能力而发生的固定成本 产成品相关销售量 联产品相关销售量 0 两方案相关成本之差 差别成本 原材料 副产品 主产品 其他产品 直接出售 出售 深加工 直接处置 53 第六节生产决策 3 怎样生产的决策 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不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54 一 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如果企业已经有能力自制零部件 则与自制能力有关的固定生产成本就属于沉没成本 在决策中 不应予考虑 55 例6 26 直接判断法在自制或外购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某企业常年生产 每年需要甲零件100000件 该零件既可以自制 又可以外购 目前企业已具备自制能力 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30元 其中 直接材料20元 直接人工4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1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5元 假定甲零件的外购单价为是27元 自制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56 例6 26 直接判断法在自制或外购决策中的应用 要求 1 计算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2 利用直接判断法作出自制或外购甲零件的决策 3 计算有关的成本节约额 解 1 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20 4 1 25 元 件 2 自制甲零件的单外购甲零件的位变动生产成本单价25 27 应当自制甲零件 3 自制比外购节约的成本 27 25 100000 200000 元 58 例6 27 相关成本分析法在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仍按例6 26的资料 假定自制甲零件的生产能力可以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 每年预计可获贡献边际300000元 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 1 确定自制甲零件方案的机会成本 2 用相关成本分析法作出自制或外购甲零件的决策 59 解 1 自制甲零件的机会成本为300000元 2 依题意编制的相关成本分析表如表6 25所示 表6 25相关成本分析表价值单位 元 61 根据表6 25的数据 可作出以下决策结论 应当安排外购甲零件 这样可使企业节约100000元成本 62 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如果企业尚不具备自制能力 且零部件的全年需用量不确定的情况下 可采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 63 例6 28 成本无差别点法在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企业需用的乙部件可从市场上买到 市价为20元 件 如果安排自制 每年将发生相关的固定成本30000元 单位变动成本为14元 件 要求 作出自制或外购乙部件的决策 解 设自制方案的固定成本为a1 单位变动成本为b1外购方案的固定成本为a2 单位变动成本为b2 a1 30000 a2 0b1 14 b2 20 符合应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的条件 64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 30000 0 20 14 5000 件 决策结论 当乙部件全年需用量在0件 5000件之间变动时 应安排外购 当超过5000件时 则以自制为宜 65 二 不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 由于劳动生产率高 劳动强度低 材料消耗少 可能导致较低的单位变动成本 但往往采用较先进的设备装置 导致固定成本高 而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技术时 情况就会相反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采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 66 例6 29 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作出不同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已知 某企业决定生产A零件 有甲 乙两种不同的工艺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的固定成本为240000元 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 件 乙方案的相关固定成本为160000元 单位变动成本为120元 件 要求 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作出采用何种工艺方案的决策 解 设甲方案的固定成本为a1 单位变动成本为b1乙方案的固定成本为a2 单位变动成本为b2 a1 240000 a2 160000b1 80 b2 120 符合应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的条件 68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 240000 160000 120 80 2000 件 决策结论 当A零件的需用量小于或等于2000件时 应选择乙工艺方案 当A零件的需用量大于2000件时 应选择甲工艺方案 69 三 追加任务交给谁独立完成的决策 当公司下属的若干个分厂同时具备独立完成某一生产任务的剩余生产能力时 应将任务下达给哪个分厂 正确的做法是 在不涉及追加专属成本时 以各分厂单位变动成本孰低作为取舍标准 在涉及专属成本时 则应采用相关成本分析法进行决策 70 例6 30 相关成本分析法在追加任务交给谁独立完成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某公司现有在一年内加工1000件A产品的任务 其下属的甲 乙分厂目前均有独立完成该项任务的潜力 甲分厂上报的生产A产品的单位计划成本为15元 其中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 乙分厂上报的生产A产品的单位计划成本为14元 其中单位变动成本为11元 要求 就以下不相关情况作出正确布置该项任务的决策分析 1 甲 乙分厂均不须追加专属成本 2 甲分厂若要完成该项任务 须重新启用一台封存设备 该设备原始价值12000元 使用年限10年 期末无残值 已使用2年 71 解 1 在第一种情况下 只要比较单位变动成本即可 因为甲分厂单位变动成本小于乙分厂单位变动成本 所以应安排由甲分厂生产 这样可为公司节约1000元 11 10 1000 成本开支 2 在第二种情况下 编制相关成本分析表 如表6 26所示 表6 26相关成本分析表单位 元 73 根据表6 26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应由乙分厂完成此任务 这样可为公司节约200元成本开支 74 第七节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决策 概率分析法的应用大中取大法的应用小中取大法的应用大中取小法的应用折衷决策法的应用 75 概率分析法的应用 例6 31 概率分析法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已知 某公司准备开发一种新产品 现有A品种和B品种可供选择 有关资料如表6 27所示 销量资料如表6 28所示 表6 27相关资料 表6 28销量资料 表6 28销量资料 要求 利用概率分析法作出开发何种新产品的决策 解 根据上述资料 可编制期望价值计算分析表 如表6 29所示 表6 29期望价值计算分析表 接上表 82 决策结论 从表6 29中的计算结果可看出 因为A品种的贡献边际期望值比B品种的贡献边际期望值 因此 开发A品种将使企业多获利8840元 35520 26680 83 大中取大法又称最大的最大收益值法 是在几种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中 选择最有利的市场需求情况下的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作为中选方案的决策方法 大中取大法的应用 84 已知 某公司准备开发一种新产品 根据市场调查提出三种不同产量方案 并预计销路好坏不同情况下的贡献边际总额 有关资料如表6 30所示 要求 按大中取大法为该公司作出生产数量的决策 解 依题意编制分析表如表6 31所示 例6 32 大中取大法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 例6 32 大中取大法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 表6 30贡献边际资料单位 元 例6 32 大中取大法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 表6 31分析表单位 元 从表6 31中可见 在大中取大法下 最大收益值均集中在 畅销 栏 而最大收益值中的最大值是58500元 因此应选择产量为3000件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例6 33 小中取大法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仍按例6 32资料 要求 采用小中取大法进行生产数量的决策 解 仍按表6 31 从表6 31中可见 在小中取大法下 最小收益值均集中在 滞销 栏 而最小收益值中的最大值是21500元 因此应选择产量为2500件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例6 34 大中小取法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仍按例6 32资料 要求 采用大中小取法进行生产数量的决策 解 根据表6 30编制后悔值分析表 如表6 32所示 从表6 32中可见 最大后悔值中的最小值是2900元 因此产量为3000件时的方案应作为最优方案 89 第八节定价决策 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以特殊要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定价策略 90 一 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 完全成本法下价格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1 成本毛利率 其中 成本毛利率 利润 非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 例6 36 91 例6 36 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应用 完全成本法 已知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为100元 件 成本毛利率为60 要求 用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目标售价 解 目标售价 100 1 60 160 元 92 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 变动成本法下价格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1 变动成本贡献率 其中 变动成本贡献率 利润 固定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 例6 37 93 例6 37 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应用 变动成本法 已知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80元 件 变动成本贡献率为100 要求 用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目标售价 解 目标售价 80 1 100 160 元 94 二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 边际分析法在最优售价决策中的应用利润无差别点法在调价决策中的应用利润增量法在调价决策中的应用 例6 40 利润无差别点法在调价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当某公司生产经营的A产品的售价为100万元 件时 可以实现销售量10000件 固定成本为300000万元 单位变动成本为60万元 件 实现利润为100000万元 假定企业现有最大生产能力为19000件 要求 利用利润无差别点法评价以下各不相关条件下的调价方案的可行性 1 若将售价调低为85万元 件 预计市场容量可达到16500件左右 2 若将售价调低为80万元 件 预计市场容量可达到20000件以上 例6 40 利润无差别点法在调价决策中的应用 3 若调低售价为80万元 件 预计市场容量可达到23000件 但企业必须追加50000万元固定成本才能具备生产23000件产品的能力 4 若调高售价为110万元 件 只能争取到7000件订货 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5 调价水平与销量情况同 4 但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 可获贡献边际60000万元 解 1 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300000 100000 85 60 16000 件 最大生产能力 1900件 预计市场容量 1650件可望实现销量 1650件 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1600件 应当考虑调价 98 2 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300000 100000 80 60 20000 件 最大生产能力19000件 预计市场容量 20000件可望实现销量 19000件 利润无差别点 20000件 不应调价 99 3 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300000 50000 100000 80 60 22500 件 最大生产能力 预计市场容量 23000件可望实现销量 23000件 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22500件 应当考虑调价 100 4 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300000 100000 110 60 8000 件 最大生产能力 1900件 预计市场容量 7000件可望实现销量 7000件 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8000件 不应调价 101 5 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300000 100000 60000 110 60 6800 件 最大生产能力 1900件 预计市场容量 7000件可望实现销量 7000件 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6800件 应考虑调价 102 边际分析法在最优售价决策中的应用 按照微分极值原理 如果利润的一阶导数为零 即边际利润为零 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此时的利润达到极大值 这时的售价就是最优售价 如果确实无法找到能使 边际利润等于零 的售价 也可以根据 边际利润为不小于零的最小值 这个条件 来判断最优售价的位置 103 例6 38 边际分析法在定价决策中的应用 公式法 已知 某产品售价与销量的关系式为 p 60 2x 单位变动成本与销量的关系式是 b 20 0 5x 固定成本a 70万元 要求 用公式法求销量 售价的最优组合 求最优售价 解 依题意 建立的总收入模型为 TR px 60 2x x 60 x 2x2边际收入MR 60 4x总成本模型为 TC a bx 70 20 0 5x x 70 20 x 0 5x2 边际成本MC 20 x令MR MC 可求得最优销量x0 8 件 将最优销量x0 8代入p 60 2x 可求得最优售价p0 44 万元 件 显然 当企业按44万元 件的价格销售8件产品时 可实现最大利润为 P0 p b x a 44 0 5 8 8 70 90 万元 105 例6 39 边际分析法在定价决策中的应用 列表法 已知 某公司生产的甲产品在不同销售价格水平上的各期销售量资料和成本资料如表6 33所示 表6 33资料价值单位 万元 107 由于销售量突破相关范围 使单位变动成本提高要求 计算相关的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 边际利润和利润指标 并作出最优售价的决策 解 根据上述资料 可编制分析计算表 如表6 34所示 表6 34分析表价值单位 万元 109 从表中计算数据可看出 当售价为17万元 销售量为130件时 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边际利润为零 这时的利润最大达到560万元 因此 最优售价为17万元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当销售单价下降时 如果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 即边际利润大于零 说明降价扩大销售对企业有利 如果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 即边际利润小于零 说明降价不仅不能增加利润 反而使利润降低 对企业不利 110 问题是虽然当售价为17万元时 实现了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边际利润为零的条件 利润达到极大值560万元 但当售价为18万元 销售量为120件时 企业的利润也已经达到了560万元 因此 有人认为当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边际利润为零时 并不意味着可找到最优售价 而仅仅表明继续降价已经没有意义 真正的最优售价应当为18万元 因为继续此时降价既要追加产量 又不增加利润 没有实际意义 我们认为 不能因为在边际利润不等于零的地方找到了与边际利润等于零时一样多的利润 就全面否定微分极值原理 必须承认 当售价分别为17万元和18万元时 都可以找到最优售价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 售价从18万元降到17万元时 可以使市场销售量从120件上升到130件 这样可以满足社会需要 并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降价为什么没有意义呢 另外 如果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