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影碟机音质有捷径.doc_第1页
提高影碟机音质有捷径.doc_第2页
提高影碟机音质有捷径.doc_第3页
提高影碟机音质有捷径.doc_第4页
提高影碟机音质有捷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影碟机音质有捷径 但凡爱玩CD机的朋友们都有这方面的体会,如果用与专业CD机相同价位的DVD机来播放CD唱碟,其音质音色总让人感觉差着老大一截。为解决这一令人烦恼的遗憾,许多朋友们不得不买了DVD机后又去买一台CD机来专门听音乐。然而更多的音响爱好者却企盼能以最小的代价(譬如换几只补品电容电阻或靓声运放)来打摩自己的DVD以希获得令人满意的音质。可音响专业人士都明白,单靠在音频模拟电路上做文章是难以实现提高音质的。有道是“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笔者以为,造成DVD机播放CD碟时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在于: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绝大多数DVD机的数码音频信号处理电路没有真正达到高保真的严格要求,甚至一些中低档的专业CD机在音频信号D/A转换和音频模拟放大输出部份亦没有真正达到高保真的要求。也许你会立即提醒笔者,有没搞错,别忘了时下即使最普通的DVD机所采用的数码音频规格也都是24bit/96kHz的高标准量化取样,那么高的数字采样和量化,难道还不够高保真? 事实上,目前几乎所有的DVD机在播放CD碟时用于CD解码的采样和量化标准仍然是16bit/44.1kHz,因为时下大多CD碟依然是采用16bit/44.1kHz的标准规格录制。理论上,16bit已经可以达到很好的传真度,但实际聆听效果却并非如此。主要问题就出在整个数码量化取样解码和D/A转换电路里的时序很难从头至尾至始至终保持前后一致,因而多多少少总会产生时序误差(Jitter)的现象。何谓时序误差?众所周知,音频数码讯号是以数0与1经人为规定的量化取样并按时序编码业实现记录与还原的。精确的数0与1时序,只有在数码录音过程中由模拟音频讯号转换为数码音频讯号,或者是数码音频讯号还原成原来的模拟音频讯号之际,才可能会发生时序误差。换言之:时序误差就是数字数据流在时序解析度(timing resolution)上的误差程度,它是因为电性改变造成的非同步现象,故而又被称之为数码讯号传输过程中数码时钟的“相位误差”。如果控制数/模转换芯片输出讯号的时序不够精确,即提供时基标准的晶振稳定度和准确度不够高,所输出的讯号就会产生“时域位移”,直接导致数码音频讯号在时间上形成推挤和延伸等失真现象。这种失真的程度越高,人耳越容易察觉出声音的劣变。因为该失真属于添加杂波(additive areifacts)之一。亦即在还原的音频讯号中添加了原本没有的杂质。这种由时序误差所引发的失真会使音乐的解析力大大劣化,并把音乐中最传神的多元泛音大大淡化,从而导致重播的音乐变得刺耳、死板、单薄、干涩,特别高频部份有一种令人讨厌的金属味或数码味。这种现象在国产DVD机上更是楼见不鲜的事实。当然,单纯的CD机一样也会产生时序误差,但据有关方面资料表明,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DVD机的时序误差(Jitter)均大大超过了CD机。第一代DVD机的时序误差比常见的3000元左右的CD唱机高出数百倍,即使在目前的高技术含量条件下诞生的第三代、第四代DVD,其实测时序误差也比普通CD高出十多倍,比Hi-Fi级CD更要高出数十倍不止。由于普通DVD机的Jitter值过高,导致音频解析力实测值仅为12bit左右。即使制作严谨出至名厂的进口中档DVD机也仅能达到16bit左右。这远远低于DVD规格中所承诺的24bit解析力。因此,要提高DVD机的音色,必须想方设法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际的量化取样精度,保证时基的准确度和稳定度以降低它的Jitter失真。 其实,DVD机受消费类家电降价风爆的影响,可谓生不逢时,厂家为保证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成本自然要受到严格的限制,权衡视频和音频的轻重比例,音频模拟放大输出部份难免有偷工减料之嫌,电源供电部份亦选用了有利于集团化生产,成本相对低廉,交流纹波较大,且没有音乐味的开关型稳压电源对整机电路(包括转盘、伺服、数字和模拟电路)实施一体化供电。由于方方面面的损失和影响,注定了它无法与同价位CD机音质相媲美。当然,要解决这种遗憾其实也不难,你只需另买一台Hi-Fi CD机专门用于听CD唱片不就得了。但以工薪族发烧友们企盼的如何用较少投入得到最大回报的观众点来看,提高DVD机播放CD声音效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在DVD机的音频数码同轴或光纤输出端加装一个双声道数字音频解码器。该解码器具备独立的数字滤波、D/A转换、模拟放大输出和数/模分开独立供电系统,且价格相对低廉。因此一般而言,加装一个解码器要比用同样的价格购买一台CD机更能取得令人满意的音质。 简言之,最有效直接的途径就是加外置音频解码器。下面笔者就向各位详细介绍有关音频解码器的具体内容及试听效果: 事实上,一台cd播放机不外乎就是由转盘(读碟系统)和cd解码器两大部分组成。如果说转盘是cd机的眼耳口鼻,那cd解码器就应该是大脑和心脏,可见其地位的重要。玩解码器的目的是要提高cd的音质,其具体过程就是以一台整体性能高于机内解码器的外置式解码器来取代机内解码器以取得整机音质的提高。事实也充分证明了此法的确是行之有效的最佳捷径。其实一台性能优异的音频解码的电路是比较复杂的,甚至不亚于一台中高档cd的复杂程度。比如日本胜利公司的victor xp-da999,日本先锋的pioneer、sp-ar1、著名的金嗓子accuphase da9601、英国著名的dcs elgar等等。其解码芯片都是选用具有24bit/96khz的高取样量化d/a解码芯片,极为精确的时钟和数码时序误差校正电路,高效优质的数码滤波器系统及各项指标和性能都十分优异的阻容器件,模拟放大器部分也采用了相当高级的发烧音频运放或分立元件。因而这类解码器具有极好的高保真效果,音乐的解析力相当不错。当然售价也的确不菲,绝非二、三千元人民币可以搞掂的。为了解决dac音频解码器的性价比,让众多爱乐的工薪族普罗大众都能买得起、用得爽,国内一些HI-FI器材生产企业开始把这类解码器的研制放到了重要的课题来对待。比如国内知名的HI-FI企业XINDAK就于去前年曾鼎力开发了三款效果非常出色的dac解码器。经过近两年来的市场检验和实际使用,该公司最终精选保留了一款,这就是现在仍然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并经常断货脱销、性价比很高的dac-3音频解码器。 dac-3解码器是新德克研制的dac系列中最高档次的机种,它不仅全部地继承了前几款dac优异的音频专用独立超低抖动(supor low jitter)精确主时钟时序电路,其基准振荡源采用了更高级别的石英晶体振荡器经分频后提供d/a转换工作主频,从而大大地减少了时频抖晃,十分有效地把时序误差降低到了可以忽略的最低程度。最值得一提的是该解码器已采用了在新德克xdv2000 cd/dvd双线路播放机中大获成功,类似日本天龙公司dvd5000中的al24 processing技术,由新德克开发、美国制造的delta数字界面音频数码处理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该电路包含数字信号接收,数字信号波形处理、数字运算器、数字信号输出四大部分组成。其中数字信号接收部份设有高稳定锁相环路,能十分稳定地接收信号,数字信号波形处理电路则可使输出的数字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极其陡峭,而其核心技术则是通过一片自行开发的dsp数字运算器按输入信号的采样频率和字长(即比特数)通过两组数码补偿电路将16bit/44.1khz规格转换提升为24bit/96khz,众所调知,一般cd碟片所采用的pcm编码,其采样频率和量化精度越高,频响范围和动态范围就越大,音质就越好。计算方法很简单:用采样频率除以2,就可以得到频率响应范围的上限,用采样精度乘6,就是可以达到的最大动态范围。运用dac-3独家开发的delta数字界技术将普通cd音频信号的16bit/44.1khz规格提升到24bit/96khz后,音频信号上限就是962=48khz,而动态范围理论上也能达到以24 x 6=144bit!因此,采样率提高到96khz之后,不仅可以使dac-3的频率响应上限提高到48k,而且可以使20khz以内人耳所能听到的音乐大幅度提高,使高音失真和所谓的金属“数码声”大大降低。此时也许您的功放就音箱的频响上限可能达不到48k,人耳也绝对听不到这种超高音,但许多发烧友都能通过第六感观,“感觉”到音乐中的许多高频多次谐波之余韵和背景音乐资讯量大大增加,音场明显加宽加深,音乐的动态范围也明显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朋友一提到大动态范围立即就会联想到“震天动地”的巨响,令人胆寒的爆棚等等。却不知道宽阔的动态范围将意味着在小音量时也可以听到更多的细节。如果采样精度不够高,小信号下就会出现“阻塞”,将会使许多音乐的细节丢失遗漏。 接下来,被delta数字界面处理系统提升过后的cd信号再经由美国ad公司最具hi-fi韵味的顶级数字/模拟转换芯片ad1854k进行24bit/96khz d/a转换。ad1854k是ad公司最新研发的采用结构的24bit/96khz d/a转换器(k级是ad1854p/j/k三级中的最高级产品,其性能和bb公司pcm1704非常接近),它可以接收16bit18bit20bit和24bit的音频数据流,并内置性能完美的差分线性还原技术,1024级步进式数字音量控制及静音控制功能。并有极好的产品一致性和耐震性能,从而大大降低了闲置状态的杂音和本底噪声,同时该芯片还内置有多级数码滤波和多比特解码方式及数字去加重处理等高新技术以取得高动态优点。数据低位的转换也采用了线性度极佳的数据转换方式,并以平衡式音频模拟输出。因而在24bit输出时的失真度仅仅为0.0001%(101db thd+n),倍噪比高达112db以上,动态范围同样可达惊世骇俗的113db以上。真正做到了静如山持岳侍,动若雷霆万钧的理想境界,且音色也极为自然亲切。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两款数码音频解码器其内部用料都十分考究,电阻全部选用进口高精密五色环金属膜电阻,电容则选择了来自德国的“魏玛”及日本的elna等高品质音频专用聚丙稀电容组成多阶sellen-key低通滤波器。且线路简洁,设计精良,力求最大限度地化解因使用多阶低通滤波或使用多个电容所带来的相位漂移和固有失真。电源部份也不惜成本地选用了2 x 30w的双环牛,并以多路独立稳压电源方式分别对整机各部份实施按需供电,方方面面都充分贯穿着该厂的发烧理念和务实作风。 实际聆听时笔者先后选用了一台pioneer dv-515 dvd机和一台传统的飞利浦cd-951cd机作为音源,分别以一条高品质的美国cardas 6n数码同轴线dac-3驳接并播放cd碟试听。此番选用了著名的美国krell kav300i合并式功放,搭配英国b&w 804落地式音箱,该hi-fi组合在笔者眼中已属中档,效果不俗。作为音源的pioneer dv-515是日本先锋公司第四代dvd机,无论图像的鲜锐度和声音的保真度方面在价廉物美的进口dvd机中应该算得上是比较出类拔萃物超所值的。但在未接dac解码器播cd碟片时,以笔者的听感定论,无论人声弦乐都显得比较生硬、干瘪。试听云之南时,音乐的高频延伸与背景音乐的细节虽没有明显缺陷,但如弓笛、口笛、藏笛、弯笛、玻璃瓶、钹等等的音色有较明显的毛刺感,数码味较浓。中频部份声音偏薄,低频缺乏重量感和弹性。而接上dac-3时,音乐和人声和线条清晰了许多,高频部份的数码味却淡化了不少,尤其中频部份变得厚润、柔和,音色十分鲜活。而改善最大的地方是音乐背景噪音极其干净,音乐的解析力也令人有十分明显地更上一层楼的感觉。感觉就像近视患者突然拥有了一付合适的水晶眼镜,眼前的朦胧一下子变得非常清晰!此时所播出的高频不仅有极高的频率延展和丰富舒坦。而中频特别是人声的厚度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尤其低频的力度和弹性大大加强,表现电子倍司,低音大鼓的音色简真妙到毫巅! 当将dac-3接入飞利浦cd-951cd机的数码同轴输出端时,笔者惊喜地发现原本略显朦胧、肥肿的音色得到了极好的校正,音乐的层次感、纵深感和声场定位得以明显提升。松散的低频在dac的收敛下凝聚成形,拳拳到肉。音质改善之明显,实在让笔者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