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_第1页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_第2页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_第3页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_第4页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毛细支气管炎病例讨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李云珠,病历回顾,杨*,7月10天,男咳嗽2天,发热1天患儿2天前出现咳嗽,有痰咳不出,咳剧时伴呕吐(痰液为主),伴有少量清水涕,无发热,家长自行予艾畅口服,效果不佳;1天前患儿咳嗽加重,呼吸急促,伴体温升高,最高37.9(耳温),继续予艾畅口服,就诊当天患儿 仍有发热,最高至38(耳温),咳嗽无明显好转,病历回顾,查体:神清,精神一般,前囟平软,口唇无青紫,吸凹(),呼吸稍促,50次/分,心率122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双肺呼吸音粗, 可及广泛细湿罗音及喘鸣音, 腹稍涨,肝肋下0.5cm,脾肋下未及,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白细胞 8.24*109/L,中性粒细胞32.12%,淋巴细胞60.21%,单核细胞6.32%SPO2 92%(未吸氧),患儿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6kg,无出生窒息史, 按时接种 疫苗 ,纯母乳喂养,目前添加米粉为辅食,2月大 至今有 湿疹,既往无喘息病史,本次发病前无异物吸入史。母亲有过敏性鼻炎史, 祖母有哮喘史。,病历回顾,问题1. 该患儿初步考虑何诊断?,A 异物吸入B 支气管炎C 毛细支气管炎D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E 哮喘,问题1. 该患儿初步考虑何诊断?,答案:C . 毛细支气管炎,本患儿初步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依据,病史:患儿7月10天,咳嗽2天,发热1天体征:呼吸稍急促,吸凹(), SPO292%双肺呼吸音粗,可及广泛细湿罗音及喘鸣音,毛细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婴幼儿哮喘婴儿的第一次感染性喘息发作,多数是毛细支气管炎;如反复 多次喘息发作,发作时症状严重,患儿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有过敏性 疾病史,则应考虑婴幼儿哮喘的可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鼻塞、流涕、咳嗽或咽痛等症状较重;常伴有拒食、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体检除发现咽部充血外无明显下呼吸道异常 体征异物吸入若无呛咳史,双肺听诊对称,否认异物吸入,胸片未见局限性肺不张及肺气肿,可排除支气管炎以咳嗽为主,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肺部呼吸音粗糙或有不固定的干湿啰音,毛细支气管炎的概念,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2-6个月的小婴儿其病理特征是呼吸道的急性炎症反应、感染累及细支气管,粘膜水肿、上皮细胞坏死和黏液分泌增加,致气道狭窄和阻塞2症状和体征,通常始于流涕和咳嗽,此后可能发展为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时凹陷和/或鼻翼扇动;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和细湿罗音2,1.王卫平主编.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2013:269-270.2. Ralston SL,et al.Pediatrics.2014;134:e1474e1502.,病因,最常见病原体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90%的婴幼儿2岁内感染过RSV,其中约40%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1其他病原体1:鼻病毒、人类偏肺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1. Ralston SL,et al.Pediatrics.2014;134:e1474e1502. 2. Miller EK, et al.Pediatr Infect Dis J.2013 Sep;32(9):950-5.,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04年9月至2008年5月因毛细支气管炎门诊或住院的婴幼儿455例,给予病毒病原学检测。2,注:因存在合并感染,故总患者比例超过100%,RSV感染的好发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较多见,但我国南方地区流行高峰主要在夏秋季左图: 2011年7月至2012 年6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报道北美地区RSV活动情况RSV感染高峰为11月-3月,Ralston SL,et al.Pediatrics.2014;134:e1474e1502,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要点,病史,症状,体征,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4月15日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 2015,53(03): 168-171.,国内外毛细支气管炎指南和共识诊断建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 2015,53(03): 168-171.Ralston SL,et al.Pediatrics.2014;134:e1474e1502,问题2. 该患儿还需进行哪些检查协助诊断?,A. 胸片B. 胸部CTC. 血培养D. 病毒学检查E. 过敏原筛查,问题2. 该患儿还需进行哪些检查协助诊断?,答案:D病毒学检查E过敏原筛查,病毒学检查,过敏原检查,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中 RSV最常见,其次 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 等。近年报道鼻病毒 也是常见病原采用鼻咽拭子或分泌物, 使用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酶技术及分子生物学 技术可明确病原1,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或血清变应原特异性 IgE测定,以了解 患儿的过敏状态2,病毒学和过敏原检查,1.王卫平主编.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2013:269-270.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54-752.,胸片,CT,血培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胸片可出现异常,但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也不确定。因此,临床上不推荐常规胸片检查,胸部CT用于协助异物吸入的诊断,毛细支气管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血培养价值不大,不需常规进行的辅助检查,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Pediatrics.2006,118(4):17741793,问题3. 该患儿如诊断明确,予何种处理?(可多选),对症支持(包括呼吸道护理、摄入足量液体、吸氧等)抗生素 抗病毒药 吸入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素 F. 受体激动剂 G. 抗胆碱能药H. 全身糖皮质激素,问题3. 该患儿如诊断明确,予何种处理?(可多选),答案:对症支持D. 吸入糖皮质激素F. 受体激动剂G. 抗胆碱能药,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对症支持,01,保证液体摄入量,吸氧,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4月15日,对症支持:吸氧,海平面、呼吸空气条件下,睡眠时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88%,或清醒时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者有吸氧指征给氧前宜先吸痰清理气道、摆正体位,以保证气道通畅对有慢性心肺基础疾病的患儿需要更积极用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 2015,53(03): 168-171.,对症支持:吸氧,对于既往健康的患儿,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持续低于90时,要给予足够的氧气吸入使SpO2 升至90或 以上一旦SpO2 达到或高于90、饮食良好、无明显呼吸困难时,可以停止给氧(D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状况改善后,不必继续常规持续 监测SpO2(D级)。,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Pediatrics.2006,118(4):17741793,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药物选择,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 2015,53(03): 168-171.Ralston SL,et al.Pediatrics.2014;134:e1474e1502,因此,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问题4. 如该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仍有咳,夜间加剧,痰液较多,应选择何种药物最合适?,A. 抗生素 B. 抗病毒药 C.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D. 糖皮质激素(雾化或口服) E. 肾上腺素 F. 受体激动剂 G. 抗胆碱能药 H. 其他 (自行列出 )答案:G. 抗胆碱能药,胆碱能神经张力增加是夜间症状的发生机制,Greenberg H,Curr Opin Pulm Med 2012;18:57,病毒感染影响M2受体功能,病毒感染,M2受体功能紊乱,胆碱能激活,对M3受体刺激增加,M3过度表达,Kanazawa H. Current Opinion in Pulmonary Medicine, 2006; 12: 60-67.,抗胆碱能药物,抗胆碱能药物有效改善儿童夜间喘息症状,Thorax. 1982; 37(1): 7274.,两组比较P0.05,夜间症状评分*,*0分表示没有症状,3分表示喘息或咳嗽症状严重,两个4周治疗期,原治疗基础上分别接受异丙托溴铵或安慰剂吸入治疗,问题5. 该患儿以后可能会发展为哮喘吗?,A. 可能 B. 不可能,3岁前RV与RSV感染增加6岁哮喘风险,儿童3岁前病毒感染和6岁后的发生哮喘的相关系数:RSV:2.6 RV:9.8,Daniel J. Jackson, et al. AJRCCM 2008; 178: 667-672.,6岁时哮喘发生率(%),3岁前病毒感染情况,本研究总计259名儿童入组,对他们的随访从出生持续到6岁,对病毒引起喘息的时间和病因学进行了评估。三岁的时候鼻病毒和RSV病毒感染以后,在6岁的时候发生哮喘的相关系数,单独RSV感染的相关系是OR是2.6,单独RV病毒感染的可以达到9.8,两者合并感染的是10.0。,未感染,仅感染RSV,仅感染RV,感染RV&RSV,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患病率高,对2002年1月- 2003年5月住院的11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临床资料统计, 出院后 门诊或电话 随 访5 年,根据5 年内是否发生哮喘, 对各可能因素与哮喘发生之间的关系及相关程度进行回归分析。,邓华等.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9, 24( 4): 274- 276,哮喘预测指数:识别持续性哮喘高危患儿,哮喘预测指数(API):在过去1年喘息4次,并且1项主要危险因素或2项次要危险因素如果哮喘预测指数阳性,则建议开始哮喘规范治疗API阳性:预计6-13岁时哮喘的发生危险度呈4-10倍升高API阴性:95%的API阴性儿童长大后未发展为哮喘,次要危险因素:(1)有食物变应原致敏的依据(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4(3)与感冒无关的喘息,主要危险因素:(1)父母有哮喘病史(2)经医生诊断为特应性皮炎(3)有吸入变应原致敏的依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2. 2014 GINA,I,II,病毒感染,急性期,天,周,(未依照比例),Carballal G et al. J Med Virol 2001,毛细支气管炎的病程,发作频度和严重度非病毒感染可诱发(多因性喘息)如仅在病毒感染期发作,发作间期无症状(单因性), 可予以“间歇控制治疗”(预干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后需要长期管理的对象,中国毛细支气管炎共识(2014版)预防建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 2015,53(03): 168-171.刘恩梅 陈慧中.中华儿科杂志. 2015,53(03):161-163,洗手、环境控制以及母乳喂养是目前最可行的预防RSV感染及院内传播的主要措施2,1.,在母亲怀孕期间或儿童1岁以内避免暴露于吸烟环境,2.,鼓励自然分娩,3.,建议母乳喂养,4.,在1岁以内避免使用对乙酰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