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支部书记王庆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2.doc_第1页
农村支部书记王庆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2.doc_第2页
农村支部书记王庆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2.doc_第3页
农村支部书记王庆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2.doc_第4页
农村支部书记王庆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限忠诚显党性,鞠躬尽瘁为人民追记辛正村支部书记王庆玉同志先进事迹一个普通村支部书记的病逝,为什么让村民们如此悲痛?为什么一个平凡的基层党员干部的事迹能引起那么多人关注?这是因为他始终以富裕父老乡亲为己任,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寻找致富的路子;是因为他对群众充满爱心;是因为他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给予人的甚多,却从不索取什么;是因为他平易近人,团结同志,以坦荡的胸怀,包容感化身边的人。王庆玉是在基层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他的事迹平凡却伟大,体现着共产党人立党为公、一心为民的优秀品质,体现着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发展经济、党群一家的精神追求,他,是时代呼唤、群众期盼的优秀基层党员干部。 王庆玉,男,1964年7月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初中毕业, 1982年参军入伍,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6年被推选为辛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爱岗敬业、坚持原则、心系百姓、勤政为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无私奉献,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农村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维护村庄稳定是他的首要任务1995年12月,31岁的王庆玉按照上级党委的安排担任辛正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辛正是个有名的贫困村:班子涣散,村庄管理混乱,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村集体收入一分钱也没有,村容村貌脏乱差,雨天满街泥泞,圩天交通堵塞,是名副其实的落后村。王庆玉带领两委干部从抓队伍建设、抓村级管理,抓干部带头,以身作则做起,村庄秩序实现了由瘫痪项稳定转变。“群众看干部,党员看支部,没有一个团结坚强的核心,群众就会像一盘散沙”。这是王庆玉经常说的一句话。上任后,王庆玉迅速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和全体村民会议,征求村庄管理和发展意见,到每一户村民家中走访座谈,扎扎实实的把握了村情。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迅速组建了新的村两委班子,修订村规民约,凡是村集体的事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理,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团结一心、真抓实干,体现出了很强的凝聚力、带动力和向心力。财务管理是村务工作的重点。辛正村先后有通达齿轮、凯越机械、友谊纸业、建生食品等8个项目落户,村集体积累日益增多。在每一分钱的管理和使用上,他都严格要求,严格执行资金“双代管”制度,按程序公开透明,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每逢有重大开支,都召集理财小组、村民和党员代表集团研究决定。作为村支部书记,最多时年经手资金多达五六百万,但从未因为经济原因出过一点问题。作为“班长”,王庆玉以身作则,廉洁勤政。在全体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干部中树立了一个“行”的高标,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2008年王庆玉走马上任后,在“两委”班子成员会议上直言:“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要为百姓着想,如果谁想在这里贪一点、占一点、混日子、开小差,你就趁早走开。”这一席话,使班子成员看到了王庆玉的决心,坚定了跟着王庆玉一起干的信心。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是他的第一目标要想富,先修路。98年以前的辛正村的交通十分不便,辛正村的落后面貌与行路休戚相关。1998年王庆玉带领村民通过集资、出义务工,修建了连接村庄东西生产路的村中心柏油街;2003年又积极配合修建清源街,拆迁果园和建筑物60余亩,硬化村内道路2000余米;长松路修建需从村子中间穿行,群众拆迁的工作量很大。为了做通部分村民的工作,他趁大家伙吃饭歇息在家,顾不上吃饭,出东家奔西家,磨破嘴皮子,反复解释、做工作,仅仅用了1个礼拜的时间,硬是说得大伙心服气顺,涉及的12户,全部按时搬迁。调整产业结构、引进工业项目是他发展村庄经济的主要手段。从2003年开始,王庆玉就积极带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当年,村内芦笋种植面积达到500亩,山药种植面积达到200余亩,建设高温大棚30余个,带头发展果园400余亩。先后引进了通达齿轮、建设食品等8个进地项目,进地700余亩,清除果园200余亩,建筑物1000余平方。就是在这一个个项目进地过程中,王庆玉同志经常往返于企业和拆迁户之间,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2002年,友谊纸业面临招工难,王庆玉主动牵线搭桥,从村里选拔40多名优秀青年进厂工作。近年来,辛正村已向企业转移劳动力600余人,村民平均年收入由1998年的不足一千元,迅速增长到现在的9000余元。2009年,王庆玉带领村两委瞄准机遇,积极响应街道党委号召投资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早在2007年王庆玉就积极争取社区建设指标,利用友谊纸厂建厂时机,购土将村庄东侧水塘填平,为社区建设提供了土地保障。在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过程中,王庆玉几乎付诸了自己全部的心血,那时也正是他病情恶化的时期,但他时时刻刻盯靠在社区建设一线,2009年10月份长松社区建成并投入运行,社区服务中心教育、医疗、政务服务一应俱全,真真切切的让周边群众尝到了实惠,服务中心每年为村集体增加40余万元的收入。 群众安危、冷暖是他最大的牵挂群众的每件小事,在王庆玉心里都是大事。他心中装着百姓冷暖,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在村民眼里,一项沉默不语的庆玉不讲吃,不讲穿,一件灰色的外套穿得很旧,还舍不得扔掉。庆玉对自己“抠门”,对群众则很大方。 2008年春天,圩河改道以后,辛正村群众饮用水源遭到污染,群众面临饮水困难。王庆玉带领村两委班子把为村民安装自来水提上了日程,那些天,王庆玉没白天没黑夜的往自来水公司和农户家里跑。最终确定每户出100元,村集体配套350元,并以最低的用水价格解决了村民吃水难题。2008年秋天,村民刘伟东发生车祸,伤及大脑,不能说话,医疗费用多达10万余元,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王庆玉得知后,带头捐款500元,筹集资金3万余元送到了刘伟东家里。村民刘志奇突发脑血栓,王庆玉第一时间将其送到医院,并为其支付治疗费3000元,挽救了他的生命。“他家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连晚上也不关死,群众有事找他,随时都可以去他家。他重情重义,能把一颗心捧给别人,没一点个人计较。”每逢过节,他都要到老党员和困难户家里走一遭,就连他去世的前一天,还反复叮嘱村干部说:“快过年了,村里一定要稳定,不用勤来看我,我没问题,要照顾好老党员和困难群众。”自己的病是他最容易忘记的事情村民说,王庆玉是个大好人,谁有困难都去帮;王庆玉又是个大忙人,为村里的事忙,为大家的事忙,却偏偏忘了自己,忘了自己的家,忘了自己身患绝症2008年底,王庆玉被确诊患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家里人吓懵了,都劝他辞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在家好好休息,但他没有被病魔吓倒,仍然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2009年11月,王庆玉的病情加重,被送往潍坊市人民医院医院治疗,治疗后到不3天,他不顾家人和医生的劝阻,回到了村里,那时村里正在进行社区建设,他放不下。身患绝症的他不仅没有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家“休养生息”,反而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起来,默默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更加努力地工作,废寝忘食。他对其他村干部说:“我到底还能活多久自己无法预知,得抓紧时间为村里多办点事。”即使躺在病床,王庆玉也不会关掉自己手中的手机,因为手机的另一头是村委。面对妻子的责难,王庆玉开导说:“作为班长,我有责任,这也是我应该做的。”“至死,他心中还放不下村里的事情”。支部副书记徐立含泪回忆“就在他病逝的前一天,街道的领导和村班子去看望他,他仍然没有透漏自己的病情,而是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