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时起搏器的应用 护理查房重症医学科 1 查房主要内容 2 概念 人工心脏起搏系指用特定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 使心肌除极 引起心脏收缩和维持泵血功能 心脏起搏是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 同时也是治疗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或药物治疗有矛盾的复杂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技术 导管放置时间一般1 2周 最长不超过1个月 如仍需起搏治疗则应植入永久性起搏器 3 心脏电生理基础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点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 4 心脏传导系统 由窦房结 结间束 房室结 房室束 左右房室束支和蒲肯野纤维构成 5 何谓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 cardiacpacemaker 就是一个人为的 司令部 它能替代心脏的起搏点 使心脏有节律地跳动起来 心脏起搏器是由电池和电路组成的脉冲发生器 能定时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 通过起搏电极导线传输到心房或心室肌 使局部的心肌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 兴奋通过细胞间的传导扩散传布 导致整个心房和 或 心室的收缩 心脏的电信号使它跳动 6 起搏治疗历史 体外试验及应用阶段1819年Aldini Italy 电刺激死者停跳的心脏 引起跳动1929年Conld电脉冲刺激心脏 可使心脏随频率跳动1932年Hyman HymanMachineArtificialpacemaker 7 2Kg 由于二次大战 未用于临床1952年Zoll将经胸壁起搏应用于临床 7 永久植入型起搏试验及应用阶段 1958年全球第一例永久植入型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在瑞典完成1967年按需型起搏器问世VVI VVT1977年双腔技术标志着进入生理性起搏时代1978年开发并应用可程控技术1982年频率适应性技术应用于临床1997年自动化技术应用于临床1998年三腔技术应用于临床2003年起搏器全数字化技术开发成功 8 1984年美国职业工程师协会将心脏起搏器与半导体 激光等并列为上半世纪最杰出的十大发明 2001年起搏器和因特网分享美国国立工程院最高奖 9 组成 临时性起搏应用双极导管电极 金属导线用抗折强度较高的不锈钢 外部用塑料包鞘 质地稍硬而有弹性 易经静脉插送 导管顶端电极 端电极或称阴极 为柱形平头状 容易拔除 另一电极 环电极或阳极 距端电极1cm处 呈环状 两个电极的导线在导管内相互绝缘 1 起搏电极导管 双极导管电极 10 2 体外脉冲发生器 pulsegenerator 3 电源 11 NBGCodes 起搏的心腔A atriumV ventricleD dual bothatriumandventricle 第一位字母 感知的心腔A atriumV ventricleD dualO none 感知后的反应I inhibit Demandmode T triggeredD dualO none Asynch V V I Chamberpaced起搏的心腔 Chambersensed感知的心腔 Actionorresponsetoasensedevent感知事件触发的心腔 第二位字母 第三位字母 12 起搏器的功能类型 心室按需 VVI 型起搏器 起搏电极置于心室 起搏器按规定的周长或频率发放脉冲起搏心室 如有自身的心搏 起搏器能感知自身心搏的QRS波 起抑制反应 并重整脉冲发放周期 避免心律竞争 但此类型起搏器只保证心室起搏节律 而不能保证房室顺序收缩 因而是非生理性的 心房按需 AAI 型起搏器 起搏电极置于心房 起搏器按规定的周长或频率发放脉冲起搏心房 并下传激动心室 以保证心房和心室的顺序收缩 如有自身的心房搏动 起搏器能感知自身的P波 起抑制反应 并重整脉冲发放周期 避免心房节律竞争 13 起搏器的功能类型 双腔 DDD 起搏器 心房和心室均放置电极 如自身心律慢于起搏器的低限频率 导致心室传导功能障碍 则起搏器感知P波触发心室起搏 呈VDD工作方式 如心房的自身频率过缓 但房室传导功能是好的 则起搏器起搏心房 并下传心室 呈AAI工作方式 此种起搏器能保持心房和心室的顺序收缩 14 起搏器的功能类型 频率自适应 R 起搏器 起搏器的起搏频率能根据机体对心排血量的要求而自动调节适应 起搏器频率加快 则心排血量相应增加 满足机体生理需要 具有频率自适应的VVI起搏器 称VVIR型 具有频率自适应的AAI起搏器 称为AAIR型 具有频率自适的DDD起搏器 称为DDDR型 以上心房按需起搏器 双腔起搏器 频率自适应起搏器均属于生理性起搏器 15 VVI需要 抑制 起搏器感知自身除极但自身心率低于起搏频率 起搏 16 VOO异步起搏模式 固定 起搏器按固定频率发放脉冲 对自身心率不做反应 17 起搏器临床应用与选择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 窦房结功能障碍而房室传导功能正常者 以AAI最佳 完全性AVB而窦房结功能正常者 以VDD最好 窦房结功能及房室传导均有障碍者 宜选用DDD 需要从事中度至重度体力劳动者 应考虑加用频率自适应功能 18 目前临床已开始使用体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 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 起搏器 以及可提供除颤治疗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起搏器CRTD CRT ICD ICD具备除颤 复律 抗心动过速起搏及抗心动过缓起搏等功能 CRT主要用于纠正由于双室不同步收缩引发的心力衰竭 19 类型 心室起搏 VVI 心房 atrium 起搏 AAI 双腔起搏 DDD 20 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和超速抑制终止快速型心律失常 主要用于心脏手术所致暂时性房室传导阻滞 以维持正常心功能 主要用于心肌衰弱患者 21 安置方法 术前准备 1 药品 皮肤消毒液 局部麻醉用1 利多卡因 2 临时起搏器 包括起搏器备用电池 一次性临时起搏电极 穿刺针 动脉鞘 J型导丝 一次性消毒包 无菌手套 帽子 口罩 无菌纱布 3 抢救仪器 心脏监护仪 心脏电复律除颤器 氧气 气管插管等 4 急救药品 多巴胺 阿托品 异丙肾上腺素等5 向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中需与医师配合的事项 签署知情同意书 6 建立静脉通路 7 通知介入室医护人员 立即做好手术准备 22 手术操作步骤 1 患者平卧于介入室导管床上 连接好心电监护仪作心电监护 2 手术者术前戴帽子 口罩 手消毒 穿无菌手术衣 戴无菌手套 常规消毒手术区皮肤 铺无菌洞巾 3 静脉选择 可采用左或右锁骨下静脉 股静脉 4 局部麻醉 用1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 5 用18号穿刺针穿刺右股静脉或左 右锁骨下静脉成功 在X线透视下沿穿刺针送J型导丝 穿刺锁骨下静脉时 将J导丝送至锁骨下静脉 再进入上腔静脉内 以确保导丝在刺锁骨下静脉 避免误穿锁骨下动脉 撤出穿刺针 在穿刺处做一2mm切口 沿J型导丝植入6F动脉鞘 沿动脉鞘送入一次性临时起搏电极至右室心尖部 23 手术操作步骤 6 电极到位后 嘱病人用力咳嗽 通过咳嗽使病人增加胸内压 使起搏器电极与心室紧密连接 并确保起搏器电极不易移位 7 调整起搏参数 VV 型 电压3V 5V或电流10mA 15mA 感知灵敏度0 5mV 1 0mV 频率超过自身心率10次 分左右即可起搏 一般频率调至60次 分 8 通过心电图或示波器观察起搏效果 若有脉冲信号 其后有固定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和T波 说明起搏有效 9 撤出动脉鞘 固定临时起搏电极于皮下 保护好起搏器正负极连接处 避免脱落 一次性无菌敷贴覆盖穿刺处 24 注意事项 1 术中应建立静脉通路 备好抢救药品 2 应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时 注意观察有无气胸 血胸并发症发生 3 安置临时起搏器时 当心内膜起搏电极进入右心室后 常因机械刺激引起室性早搏和短暂性室性心动过速 电极固定或稍后退出即可使之消失 否则持续的机械性刺激可能诱发心室扑动或颤动 术前应使患者情绪稳定或用少量镇静剂 术中应保持良好的静脉通路以利于抢救 4 临时性心内膜起搏电极与心肌接触不良时 可致间歇起搏或起搏完全失效 适当增加起搏输出值 嘱患者左側卧位 尽量平静呼吸等可能有助于恢复起搏 必要时可在X线透视下重新调整电极位置 25 人工心脏起搏器发出脉冲电流 电极 心肌 引起心脏兴奋收缩 从而替代了原有的心脏起搏点 控制心脏按一定节律收缩 26 连接电缆 电极的连接杆必须完全插入连接器内 旋紧旋钮极性远为负极近为正极 27 心内膜 经静脉电极通过静脉进入心脏心外膜 心肌电极穿过胸壁固定于心脏外 电极类型 28 工作原理 以心室 Ventricular 起搏为例 电极置于右心室 当自身心率低于起搏器设定频率时 起搏器按规定的频率发放脉冲起搏心室心电图表现为心室起搏信号后紧随一宽大畸形QRS波 29 工作原理 以心室 Ventricular 起搏为例 如果有自身心搏 起搏器能感知其QRS波 抑制起搏器发放脉冲 并重整脉冲发放周期 避免发生心室竞争心率当自身心率快于起搏器预定频率时 起搏器脉冲发放功能全被抑制 完全是自身心律 心电图上见不到起搏信号 30 室性融合 Ventricularfusion 波形不定 介于起搏和自身波形之间 31 感知 起搏系统发现心脏自身电活动 灵敏度设置 可以被起搏器感知的最小心内信号 能够触发或抑制起搏器发放冲动 程控灵敏度时 数值越低 则灵敏度越高 32 起搏心电图 33 常见名词解释 感知 起搏系统发现心脏自身电活动感知灵敏度 起搏器在心脏内所能感觉到心房或心室自身电活动的能力起搏 起搏器向心脏发出电刺激信号以使心脏跳动抑制 在感知期内感知到的心脏自发信号阻止了起搏器发放刺激阈值 能够使心脏跳动的最小起搏刺激输出强度融合波 自身和起搏波动融合 34 起搏阈值 起搏频率 电源开关 感知灵敏度 抑制型和触发型 35 1 起搏频率 PacingRates 起搏器连续发放脉冲的频率 一般为40 120次 分 通常取60 80次 分为基本频率2 起搏阈值 Output 引起心脏有效收缩的最低电脉冲强度 心室起搏要求电流3 5mA 电压3 6V 3 感知灵敏度 Sensitivity 起搏器感知P波或R波的能力 心室感知灵敏度一般为1 3mV 起搏器参数由医生根据病情调节 护士每班要观察与记录 36 起搏频率 PacedInterval起搏间期 PacedInterval 37 输出阈值 能够持续夺获心脏的最小输出脉冲 3mA 2mA 1mA 38 感知灵敏度 起搏系统能够看见或感知信号的强度 通过感知灵敏度进行调整 单位为mv 感知灵敏度数值设的越低 起搏器对心脏内信号越敏感 1 25 mV 2 5 mV 5 mV Sensitivity mV 39 1 治疗性起搏 1 缓慢心律 各种原因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 严重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停搏伴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 阿 斯综合征 发作或近乎晕厥者 2 急性心肌梗死 新发生的室内双支或三支传导阻滞 作预防性起搏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出现二度 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经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者 严重心动过缓 窦性停搏伴低血压 晕厥 心绞痛 末梢循环不良而阿托品不能纠正者 40 3 各种原因引起Q T间期延长 并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4 原发性室速 室颤 心脏骤停 5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房纤缠 心房扑动需行超速抑制治疗 41 2 保护性起搏 1 有慢性心脏传导系统功能障碍者进行大手术 妊娠分娩 心血管造影时 2 冠心病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左室造影术 PTCA或瓣膜病患者行球囊扩张瓣膜成形术时 3 心肌病或疑有窦房结功能不全的心脏病患者行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或室上性心动过速电复律时 4 心律不稳定患者在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或更换起搏器时 5 已用大量抑制心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又需电击除颤时 可预先安装临时起搏器 以预防电击后心脏静止 42 6 心脏外科手术 1 预防性应用 如三尖瓣下移畸形 房室共道永存 校正型大血管错位等 在房室交界区附近手术易损及传导束 常在开胸后作临时起搏 2 治疗性应用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修补后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严重心动过缓者 暂时用临时起搏待局部水肿消退后撤除 43 3 诊断性起搏主要用于临床电生理检查 需要安装临时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常见病因有 急性心肌梗死 重症心肌炎以及电解质紊乱 药物中毒 麻醉 手术 电击 雷击 肾功能衰竭 心脏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 治疗性应用等 44 一 心脏穿孔 心脏压塞临时起搏导线为双极导线 较硬 在植入时 动作应轻柔 在影像下无障碍送管 尤其在心脏扩大及下壁 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患者 更应小心 另外导线到位后 避免张力过大 引起心脏穿孔 一旦发生穿孔 可在X线和心电监测下渐退导管 重新调整导管位置 同时做好心包穿刺的准备 必要时进手术修补 二 导管移位临时起搏导线头端为柱状电极 植入后容易发生导线移位 植入术中应固定牢靠 张力合适 张力过大及过小均可引起移位 若经股静脉穿刺途径 则穿刺侧肢体制动 其他血管途径植入也应减少活动 以卧床休息为主 若发生导线移位 应在X线透视下重新调整导管位置 45 三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股静脉穿刺后由于患侧下肢制动 加上导管对血管的堵塞和刺激作用 容易形成患侧下肢的静脉血栓 因此对于预计临时起搏器放置时间较长的患者及有高凝状态的患者 避免股静脉穿刺途径 或者尽可能缩短临时起搏时间 可进行患肢被动运动 必要时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一旦发生患侧下肢静脉血栓 患侧肢体应制动 行静脉溶栓及抗凝治疗 切忌拔除临时起搏导线 此举可引起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 46 四 心律失常 在安置心内膜电极导管电极触及心房壁或心室壁时 可因机械性刺激引起房性期前收缩 早搏 短阵房性心动过速 室性期前收缩 早搏 和室性心动过速 一般将导管电极及时撤离心肌壁的接触即可消失 如果导管撤离后仍频繁出现这些心律失常 应将导管电极游离在心腔中 停止操作片刻 待完全消失后再继续进行 若仍频发 可静脉给予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待心律失常控制后再进行 47 五 阈值增高由于电极周围心肌组织炎症 充血 水肿或缺血 或者电极导线微移位 使起搏阈值增加 可提高输出电压 如仍无效 则需调整导线位置或从其他血管途径重新置入新的临时起搏导线 六 膈肌刺激 主要由于导管电极插入位置过深 电极靠近膈神经所致 患者可觉腹部跳动感或引起顽固性呃逆 打嗝 此时可将导管缓缓地退出少许 症状消失即可 48 七 其他 如股动 静脉瘘 误伤动脉 出血或血肿以及穿刺部位感染 锁骨下静脉穿刺有时可引起气胸等并发症 只要熟悉解剖关系 操作仔细 就可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49 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50 正常心电图心室起搏心房起搏双腔起搏 51 1 持续心电监护 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观察记录起搏器各项参数 做好交接班 交接设置参数 起搏效果 置入途径 穿刺部位 其他特殊问题 2 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注意观察心律与心率的变化 注意心率与起搏频率是否一致 如出现频发室早 应考虑是否与电极位置移动有关 及时报告医生 同时临时起搏电极可因各种原因发生改变而影响起搏带动 如起搏频率 起搏阈值 起搏导线撕裂 电极脱位 电池消耗等 应经常巡视 察看电极连接情况及临时起搏器放置位置是否妥当 52 3 注意起搏和感知功能是否正常 及时发现并处理与起搏相关的心律失常 以及有无打嗝或腹肌抽动现象 4 临时起搏器体外脉冲发生器应固定在床上或患者身上 以防滑脱而牵拉导致脱位 每天应检查接头连接处 确保安全起搏 指起搏器对自身心电信号 P波或QRS波 的识别能力 53 5 患者体位要求 穿刺入口处的起搏导管尽可能固定不动经股静脉放置导管者需要肢体固定 注意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采用颈静脉或锁骨下途径者限制较少6 穿刺部位每日更换敷料 注意观察有无渗血 血肿 皮肤红肿和渗液等情况7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 高维生素饮食 提高机体抵抗力 促进伤口愈合 指导患者多进一些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等食物 预防便秘 54 8 备好备用电池 注意临时起搏器的低电压报警 及时更换 一般为9V的锌汞电池或锌锰电池 更换电池方法 有医师在场时机选择 患者自主心率较快时起搏依赖 先将起搏频率逐渐减慢 观察自主心律能否出现 再迅速更换 55 避免使磁铁靠近起搏器 包括磁疗健身器械 植入起搏器的患者 应远离电台发射站 电视发射台 转播车 发射机 雷达 马达 内燃机 高压电场 变压器 发电厂的发电车间 电弧焊接 医院的磁共振仪等强磁场和强电场 56 起搏器患者应尽量避免手机靠近起搏器 打手机时最好使用对侧手 并使手机与起搏器的距离保持在15厘米以上 57 安全起搏护理 临时起搏器是一个低阻抗 直接与心内膜接触的通路 微小电流通过电极即可引起电击或发生室颤 应注意以下几点 临时起搏器电极的插头应避免接触任何金属或液体 认真检查电极插头是否固定在插孔内 极性是否正确 58 严密观察血钾变化 维持在3 5 4 5mmol L 维持内环境稳定 以免血钾过低引起室颤 血钾过高引起心脏骤停 常规备好抢救的药品和器材如阿托品 多巴胺 利多卡因 异丙肾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主实习第三方协议书
- 2025购房补贴借款合同协议书
- 酶制剂微生物菌种工岗位职业健康及安全技术规程
- tcp ip协议书原理与应用
- 防护护栏协议书
- 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2026届数学九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公司间苯二酚装置操作工工艺技术规程
- 2025沥青采购合同范本
- 天津市武清区名校2026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企业管理资料范本劳动合同样本
- 2025贵州册亨县招聘教师25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煤矿安全规程2025版解读
- 乙型肝炎病毒护理查房
- 高血压与糖尿病防治课件
- 材料进场验收流程标准化管理
- 2025-2030年矿山机械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慢性伤口治疗与护理》课件
- 2024-2025学年劳动五年级上册制作扇子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人教版
- 2025年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插花撒技艺 课件全套 第0-6章 导论、传统插花定枝技法和工具的演变-占景撒和基本撒的结合
- 北京建工集团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