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听吹笛ppt课件_第1页
塞上听吹笛ppt课件_第2页
塞上听吹笛ppt课件_第3页
塞上听吹笛ppt课件_第4页
塞上听吹笛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 军旅边塞诗 边塞诗 所谓 边塞诗 是以反映征战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它从南朝开始逐渐为世人所瞩目 到了盛唐 由于边塞战争频繁 统治者重武轻文 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科举考试而进身容易得多 再加上盛唐那种积极用世 昂扬奋进的时代氛围 奇情壮彩的边塞征战诗便大大发展起来 成为诗歌大国的一朵奇葩 边塞诗高产期在 大唐盛世 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 712 762 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 开疆拓土 不少文人 或投笔从戎 或置身幕府 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 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又称为 高岑诗派 高适和岑参sh n 依大家之见 边塞军旅诗通常会表达怎样的情感 A 边塞诗表现的情感内容分类 一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王维 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李贺 马诗 其五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 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李白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 卢纶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征人怨 柳中庸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王昌龄 三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缭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 其二 王昌龄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 岑参 四 渴望建功立业 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南园 李贺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王昌龄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李白 五 厌恶连年战事 批评边将无能 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B 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 借景抒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李益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 表达效果 渲染气氛 烘托情感凄清单调的景 思乡 幽怨的情 奇异壮阔的景 豪壮 昂扬的情 艰苦恶劣的环境 反衬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2 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尽 塞外风沙犹自寒 王翰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李白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表达效果 突出和强调 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 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 虚实结合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表达效果 运用想像 拓展诗歌内容 形成时空的对比 4 用典故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西汉时 楼兰国与匈奴联合 屡次遮杀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臣 傅介子奉命前往 用计刺杀楼兰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 表达效果 使诗歌内容凝练 含义深刻 C 边塞诗的艺术风格豪放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 马鸣风萧萧 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D 边塞诗常见意象1 与战争有关的器物 如 旗 鼓 干 戈 号角 战车 辕门 烽火2 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 事 物 如 楼兰 阴山 瀚海 凉州 长城 受降城 玉门关 单于 吐谷浑 羌笛 胡笳 琵琶 折杨柳 落梅花 关山月 等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高适 700 765 唐代诗人 少孤贫 爱交游 有游侠之风 并以建功立业自期 早年曾游历长安 寻求进身之路 没有成功 安史之乱爆发后 任侍御史 谏议大夫 高适为著名的边塞诗人 与岑参并称 高岑 其诗直抒胸臆 不尚雕饰 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 大多写边塞生活 笔力雄健 气势奔放 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 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有 高常侍集 一 走近作者 旗亭画壁 王昌龄 高适 王之涣三位诗人名声都很大 有一天 三位共诣旗亭 旗亭 即酒楼 不多久 又进来四位妙龄女郎 皆是当时京都著名的歌妓 于是 王昌龄对高适和王之涣说 我们三人都以诗知名 每每分不出高下 现在我们在此偷听诸歌妓歌唱 谁的诗入乐被歌最多 谁就为优 不一会 一位歌妓唱到 寒雨连江夜入吴 于是 王昌龄用手在壁上一画 说到 这是我的诗 又一位歌妓唱到 开箧泪沾衣 见君前日书 于是 高适也用手在壁上一画 说到 这是我的诗 第三位唱的又是王昌龄的诗 但王之涣并不着急 对二人说 这些唱你们诗作的皆是潦倒乐官 只会唱一些 下里巴人 之词耳 我的诗是 阳春白雪 之曲 俗物敢近哉 然后指着其中长得最漂亮的歌妓说 待此子所唱 如非我诗 吾即终身不敢与诸子争衡矣 脱是吾诗 子等当须列拜床下 奉吾为师 三人大笑 在里间等候 这位歌妓唱时 开口便是 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大笑道 乡巴佬 我没有说错吧 于是三人皆大笑 醉饮而归 改诗故事 高适任两浙观察使时 路过杭州青风岭 在一僧房墙上写了一首诗 绝岭秋风已自凉 鹤翻松露湿衣裳 前村月落一江水 僧在翠微角竹房 高适写诗后就出巡去了 正好途经钱塘江 又时值月落 他仔细观察江水 只见月落时江水随潮而退 只剩下半江 才发觉自己的诗写得不够确切 巡察回来他又来到僧房准备改诗 不料诗已被改好 和尚说 有一官经过 读后称此诗佳矣 但 一 字不如 半 字 他改后便去了 后来高适终于得知改诗人是骆宾王 两人遂结为至交 二 背景探寻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十年 722 至十五年 727 高适一度浪迹边关 他两次出塞 去过辽阳 到过河西 边关的风雨铸就了他安边定远的理想 也孕育出他那激昂粗犷的诗情 然而 在他的那些雄浑豪迈的旋律中 塞上听吹笛 一曲 却跳动出别具一格的音符 这给他的边塞诗添上了另一种色彩 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三 走进文本 描述诗意 四 读译文悟情感 塞外的冰雪消融了 胡地又铺展开葱绿的草色 牧马的士兵已归来 一轮圆月映照着辽阔的边塞 戍楼间忽然传出了婉转悠扬的羌笛声 想问一下 是谁在吹奏来自故乡的 梅花落 曲子 这亲切的故乡之曲呵 在春风的吹拂下 一夜之间洒遍了边塞 牵动了多少戍卒的思情 五 合作探究 1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在全诗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2 试分析本诗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在全诗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诗歌一开始是两句实景描写 塞外胡地 冰雪消融 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 天空布满明月的清辉 一片安详宁静 和平静谧的景象 开篇就营造了一种和平宁谧的气氛 这个开端为全诗奠定了一个明朗壮阔的感情基调 试分析本诗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 前两句 雪净 月明 等景是实写 三四句听到笛声而想象梅花飘落是虚景 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 而是片片落梅 一夜之间飘满关山 暗含着故园之思 通感 诗歌运用通感 笛声本是一种听觉形象 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 而想到梅花落满关山 将听觉转化为视觉 化无形为有形 思想感情 既有戍边之豪情 又有思乡之情思 解说 这首诗作者运用诗 画 音乐的完美结合 描绘傍晚时的西北边塞景色 在虚实交错中 表达了边关将士戍边的豪情壮志和浓重的思乡之情以及这种思乡之情给自己所带来的淡淡的忧伤 既为自己能戍守边关保家卫国建功立业而感到自豪 又对故乡充满思念之情 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高考链接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分 诗句中有金河 玉关 青冢 黄河 黑山等边塞地名 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 诗题为 征人怨 通篇却无一 怨 字 但句句有怨情 请作简要赏析 4分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怨气候酷寒 怨景色单调 小结 边塞诗 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 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 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 军旅诗 就是以军队和战争为题材的诗歌 表现现实的或虚拟的军人战时或日常的生活及其心态的诗歌 可以这么说 这些边塞军旅诗折射的是古代军人的生活和心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