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巴音河蓄集峡水利枢纽电站工程调压井开挖应急预案_第1页
青海省巴音河蓄集峡水利枢纽电站工程调压井开挖应急预案_第2页
青海省巴音河蓄集峡水利枢纽电站工程调压井开挖应急预案_第3页
青海省巴音河蓄集峡水利枢纽电站工程调压井开挖应急预案_第4页
青海省巴音河蓄集峡水利枢纽电站工程调压井开挖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巴音河蓄集峡水利枢纽电站工程青海省巴音河蓄集峡水利枢纽电站工程 调调 压压 井井 开开 挖挖 应应 急急 预预 案案 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一七年七月二零一七年七月 批准 批准 审核 审核 编写 编写 目目 录录 一 工程概况及风险分析一 工程概况及风险分析 1 1 1 工程概况 1 1 2 危险与风险分析 1 二 编制依据二 编制依据 2 三 编制目的三 编制目的 2 四 适用范围四 适用范围 2 五 组织机构和职责五 组织机构和职责 2 5 1 应急组织体系 2 5 2 抢险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 六 应急响应六 应急响应 5 6 1 事故等级划分 5 6 2 响应程序流程 6 七 应急处理措施七 应急处理措施 6 八 预防措施八 预防措施 7 九 保障措施九 保障措施 7 9 1 预警电话 8 相关救援单位联系方式 8 9 2 应急物资 8 9 3 其他保证 9 十 培训与演练十 培训与演练 9 10 1 培训 9 10 2 演练 9 十一 奖罚制度十一 奖罚制度 10 十二 事故上报程序十二 事故上报程序 10 12 1 调压井井应急上报程序框图 10 1 一 工程概况及风险分析一 工程概况及风险分析 1 1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为巴音河干流上骨干调蓄工程 其主要功能是对径流进行多年调 节 保障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用水安全 支撑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工程的开发任 务为 以城镇生活和工业供水为主 兼顾发电 防洪等综合利用 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 坝址位于巴音河峡谷出口上游约 6km 处 距海西州德令哈市东北 60km 左右 坝址控制流 域面积 4970km2 坝址多年平均流量 8 73m3 s 年径流量 2 75 亿 m3 占巴音河流域水资 源总量的 54 46 枢纽主要建筑物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溢洪道 引水发电系统 放空洞 生态基流 放水管 前期放空钢管等组成 工程规模属大 2 型 工程等别为 等 大坝为 1 级建 筑物 溢洪道 引水发电洞 放空洞及其进水口为 2 级建筑物 电站厂房为 3 级建筑物 水库正常蓄水位 3468 00m 死水位 3395 00m 水库总库容 1 62 亿 m3 调节库容 1 37 亿 m3 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量 13167 万 m3 供水保证率 96 2 5 电站由主厂房 副厂房 开关站 尾水渠等组成 厂房尺寸 42 8m 28 4m 43 2m 长 宽 高 机组安装高程 3244 12m 厂内安装 3 台单机容量为 11MW 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总装机容量 33MW 多年平均发电量 9977 万 kw h 引水发电洞进口高程 3388 50m 洞长 6440 54m 洞径 3 2m 3 0m 最大引水流量 20 4m3 s 引水发电洞道采用一管三机正向进水的布置型式 在厂房后约 42m 处分岔 分为 3 条支管 采用埋藏式钢管外包钢筋混凝土结构 管径为 3 0m 主管长 685 41m 主管道 5 713 00 6 398 41 主管道为地下埋管段 钢板厚 18 26mm C20W12F50 回填 素混凝土 厚 70cm 其中埋管斜洞段长 102 13m 5 777 00 5 835 65 比降 i 1 1 425 上平段长 84m 下平段长 562 76m 比降 i 1 1000 引水发电洞在 6 398 41m 处设岔管起点 钢管埋管段每 3m 设置一加劲环 调压井位于引水发电洞桩号 5 693 00m 处 与主洞交汇点高程为 3328 37m 井口高 程 3520 00m 竖井高差 191 63m 调压井开挖尺寸为 7 5m 混凝土衬砌尺寸为 6m 连接管高 31 63m 开挖尺寸为 3 3m 混凝土衬砌尺寸为 2 3m 调压井平台由 10 号 施工道路通往 1 21 2 危险与风险分析危险与风险分析 本工程涉及到的竖井开挖风险主要来于井架风险 开挖坍塌风险及自身风险 2 二 编制依据二 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3 国务院关于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4 国务院关于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三 编制目的三 编制目的 为规范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 防止施工生产过程中竖井坍塌事故及吊装事 故的发生 完善应急工作机制 在工程项目发生事故状态下 迅速有序地开展事故的应 急救援工作 抢救伤员 减少事故损失 并确保不产生新的危害和损失制定本预案 四 适用范围四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在本标段在调压井井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坍塌事故及吊装事故做出的 应急准备与响应 五 组织机构和职责五 组织机构和职责 5 15 1 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体系 指挥长 李茂禄 现场抢险组 郝秉成 5 物资设备 张世任 技术组 郝秉成 陈啟云 副指挥长 闫文良 副指挥长 张海龙 现场治安组 郭世杰 综合组 陈啟云 医疗救组 张世任 5 25 2 抢险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抢险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 应急抢险指挥部 指挥长 李茂禄 指挥长 3 副指挥 闫文良 项目总工 张海龙 生产副经理 2 应急抢险队 组 长 郝秉成 组 员 郭世杰 陈啟云 张世任 李守海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所设在各单位工程现场值班室 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办公 室 3 各工作组人员安排及职责如下表 小组名称负责领导小组负责人职责组员备注 陈啟云 掌握现场事故情况 控制事态发展 及时组 织人员进行抢救 李守海 李守 德 郭世杰 对外联系 公安 1 武警 消防 人防 卫 生 各管线单位 保险 公司等应急联动单位 组织事故后保险理赔 2 李守海 李守 德 现场 抢险组 郝秉成 张世任 疏散事故区域和 1 围观人员保护事故现 2 场对重要目标实时保 3 护配合政府治安人员 4 维护施工现场秩序 李守海 李守 德 技术组郝秉成陈啟云 制定抢险方案 1 分析监测数据 及时 2 了解现场 提供最佳抢 险技术方案 李守海 李守 德 4 综合 协调组 陈啟云 落实救援方案上 1 物资 设备到场加强 2 沟通利用社会资源 李守海 李守 德 现场 治安组 郭世杰 疏散事故区域和 1 围观人员保护事故现 2 场对重要目标实时保 3 护配合政府治安人员 4 维护施工现场秩序 紧急疏散组 后勤保障组 善后工作组 信息发布组 医疗 救护组 对伤员进行应急 处置 急救 救护转 2 送合理的医院治疗 物资 设备组 负责现场物资设备 供应 其它 工作组 张世任 对危险区域人员物资 疏散撤离时对各方财 2 产登记汇总提供生活 3 办公条件和后勤保障 处理受伤害人员及家 4 属善后事宜 4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 指挥长 李茂禄 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 复查和评估突发事故 1 事件 可能发展的方向 判断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动 有 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 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 组织人员进行事 故的分析和处理 协助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 接受上级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 处理 紧急状态结束后 在切实做好预防措施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 上报有关上级部门 争取尽快批准恢复工地的正常生产 总工 闫文良 技术组负责人 负责现场方案的制定 监控数据分析 及时了解 2 现场情况 提供最佳抢险技术方案 安全员 郭世杰 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 协助组长进行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 3 5 评估突发事故 事件 可能发展的方向 判断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副指挥长 张海龙 配合组长组织应急所需资源 物资 材料 人员 设备等 负责指挥各小组高效 有序的投入抢险救援工作中 六 应急响应六 应急响应 6 16 1 事故等级划分事故等级划分 根据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三条的规定 生产安全事 故分为四 个等级 一 特别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 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 包括急性工 业中毒 下同 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 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 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 伤 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 较大事故 是指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 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 或者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 一般事故 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 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 或者 1000 万元以 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 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 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 以上 包括本数 所称的 以下 不包括本数 6 6 26 2 响应程序流程响应程序流程 七 应急处理措施七 应急处理措施 1 不论任何人 一旦发现有坍塌的可能性 应立即呼叫在场全体人员进行隐蔽 2 现场人员应迅速通知项目经理或施工员 并打电话及时向公司应急抢救领导小组 领导报告事故的发生情况 请求公司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的支援 3 根据现场情况 若有人受伤 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向医院求救 应务必讲清 受伤人数 地点和人员受伤情况 并派人护送伤员到医院抢救 同时 现场急救人员应 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 4 竖井应加强排水 降水措施 加强支护等 对边坡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 迅速 运走边坡弃土 堆料和机械设备等重物 削去部分坡体 减缓边坡坡度 5 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 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 在确保人 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 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6 现场安全员应对竖井坍塌事故进行原因分析 制定相应的改正措施 认真填写伤 亡事故报表 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 并上报公司应急抢险领导小组 险情发生 立即发出呼救信息 停止作业 启动应急预案 抢险方案确定 物资 设备到位 进行抢险 抢险结束 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 处理 进行总结 预案评估 现场处置 送医院抢救 上报公司 监理 业主 市级应急 7 八 预防措施八 预防措施 1 调压井开挖前先做好降排水措施 将水位降至开挖深度以下 防止开挖时出水 塌方 2 开挖时现场设专人负责按设计分层开挖 为防止基础出水以及阴雨天气基坑积 水过多 准备 2 台抽水泵 随时应急 3 调压井边不宜堆置土方或施工设备和器材 以尽量减少地面荷载 使其不大于 设计的地面超载 否则应验算边坡稳定性 挖土机械停班时 也应停放在放坡线以外 4 调压井边沿处必须设栏杆 危险处应设红色标志灯 5 调压井开挖施工 应实行信息化动态监测 尤其注意加强对周边建筑物的沉降 观测 当施工过程中 发生黄色综合预警时施工单位应加强组织分析 项目技术负责人主 持并组织风险处理 项目总监 第三方监测单位项目负责人 设计单位专业负责人和监 控管理分中心参与风险处理方案的制定和风险处理过程的监督 管理 施工单位 监理 单位 第三方监测单位加强监测和巡视 监控管理分中心监控跟踪 当施工过程中 发生橙色综合预警时施工单位应组织四方会议 项目经理主持并组 织风险处理 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 第三方监测技术负责人 设计单位和勘察单位的 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管理公司有关领导参与风险处理方案的制定和风险处理过程的监督 管理 监控管理分中心加强监控跟踪 项目管理公司加强督查和协调处理 当施工过程中 发生红色综合预警时施工单位应组织专家论证 启动应急预案 施 工单位企业主管领导主持并组织风险处理 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 第三方监测单位技 术负责人 设计单位和勘察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及公司主管副总经理 监控管理中心 项 目管理中心领导参与风险处理方案的制定和风险处理过程中的监督 管理 公司主管领 导和相关部门督促和协调处理 监控管理中心加强监控跟踪 6 施工过程中 安全人员要加强监督检查 及时发现并制止违章施工行为 避免 因施工方法 施工顺序不正确而导致土方坍塌事故发生 7 调压井支护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喷射砼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 70 后方 可开挖下层土方 井壁开挖后应立即挂网喷射砼 防止粘土层崩塌 九 保障措施九 保障措施 一旦发现险情 立即向项目负责人 项目经理 李茂禄 项目经理接到事故报告后 8 立即赶赴施工现场了解情况 对事故进行判定 需启动应急预案的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预警方式 电话报警 对讲机通知 9 19 1 预警电话预警电话 内部应急电话 应急救援人员分组名单一览表 序号应急组名称姓 名职务或岗位联系电话 1 项目经理李茂禄经理3 项目总工闫文良总工5 项目副经理张海龙副经理6 保障组祁薛刚后勤7 抢 自 救组郝秉成施工组8 抢 自 救组郭世杰安全组9 抢 自 救组陈啟云施工组10 疏导组张世任运行组15 调查组张晓龙计划经营18 善后组祁薛刚后勤相关救援单位联系方式 火警 119 急救中心 120 9 29 2 应急物资应急物资 1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 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性质和后果 分析 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 救援机械和设备 交通工具 医疗设备和药品 生活保障物资 主要应急机械设备和物资储备表 序号材料 设备名称单位数量规格型号 1 工字钢根 10I14 2 脚手板块 20 3 装土袋个 200 4 抽水泵台 2JJ2 0 5 9 序号材料 设备名称单位数量规格型号 5 对讲机台 6GP88S 6 发电机台 1 7 应急灯盏 10 8 灭火器个 4 干粉 注 表中应急机械设备和物资均为暂定种类及数量 9 39 3 其他保证其他保证 人力资源部门应根据禁忌的要求 对职业病患者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 并办理相关 手续 公司工会要适时组织员工代表或劳务保护监察人员检查劳动保护或患职业病员工有 关待遇的落实情况 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 十 培训与演练十 培训与演练 10 110 1 培训培训 1 根据受训人员和工作岗位的不同 选择培训内容 制定培训计划 对员工进行 培训 2 培训内容 a 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 b 如何正确处理各种事故 c 自救与互救能力 d 各种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识 e 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 f 工作岗位存在哪些危险隐患 g 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 h 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10 210 2 演练演练 1 项目部按照假设的事故情景 每年 6 月份和 12 月份组织现场实际演练 将演 练方案及经过记录在案 2 预案修订与完善 10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 以及对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 致 预案应进行及时更新 必要时重新编写 对危险源和新增装置 人员变化进行定期 检查 对预案及时更新 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