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北地区引进FDI的分析与思考摘要2007年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国。在吸引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投资更好地利用资源,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西部地区作为一个基本单位也在吸引外资。本论文在分析西北地区现今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西北地区所具有的三大优势:动力成本低、国家优惠的投资政策、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文章还提出西北地区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行业控制与市场垄断、利用合资进行品牌控制、对高新技术实行封锁、“制造亏损”逃避税收、转移污染等。最后,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于西北地区,达到发展西北地区经济,缩小东西部差距的目的。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西北地区 现状分析 ABSTRACTSince 2007,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to the country. The eastern region of china in attracting investment in the better use of resources,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as a basic unit of the western region is also attracting foreign investment.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current Northwest region of FDI on the basis of the status quo, that the Northwest region has three major advantages: low cost power, the state preferential investment policies,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Meanwhile, the article also raised the Northwest Territories in the us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industry and market monopoly control of the use of joint control of the brand, the blockade of the high-tech manufacturing loss to evade taxes, transfer pollution. Finally,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se methods, in order to attract more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Northwest Territories, to develop the Northwest regional economy, the purpose of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east and west.Key Word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Northwest Territories analysis 目录一、前言(1)二、西北地区引进FDI的现状(1)(一)西北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方式情况(1)(二)FDI流入行业与领域(3)三、FDI流入对西北地区的作用(5)(一)积极作用(5)1、重要的资金来源,推动了西北地区经济的增长(5)2、引进先进技术,加快了西北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6)3、外商直接投资对西北地区人力资本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7)(二)消极作用(7)1、转移污染(7)2、冲击民族工业发展(7)四、西北地区对引进FDI中的对策(8)(一)西北地区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8)1、管理水平(8)2、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低(9)3、投资环境的限制(9)4、市场体系的不完善(10)(二)解决问题的对策(10)1、利用FDI加强对西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升级改造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环境(11)2、结合加入WTO的进程,尽快向外资进一步开放市场(11)3、进一步改善和建设投资环境(11)4、强化环保意识,完善西部地方立法(12)五、结论体会(13)参考文献(14)致谢(15)西北地区引进FDI的分析和思考一、前言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简称FDI)是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同胞以及我国在境外注册的企业)按照我国有关政策、法规,用现汇、实物、技术等与我国境内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包括外商投资收益的再投资以及在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及资金额内,企业从境外借入的资金)。本文旨在针对FDI在西北地区投资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与西北地区,达到发展西北地区经济,缩小东西部差距的目的。二、西北地区引进FDI的现状(一)西北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方式情况与其它地区相比,西北地区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西北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改革开放相对滞后,自然条件恶劣,投资环境不够完善,这使得长时期以来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相对滞后。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行以后,随着中央与地方制定一系列积极吸引外资的政策措施,西部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但是,与其他地区相比,西部吸引外资的整体能力还有待加强。从20052008年,中国西北地区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以中外合资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的比重为54.02%;以中外合作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的比重为13.34%;以外商独资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的比重为31.38%;以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的比重为1.26%。从表1累计统计数据来看,西北地区以中外合作企业方式进行的外商投资的比重比中部地区更高,而以外商独资企业方式进行的外商投资的比重则比中部地区更低,这充分说明,西北地区较之中东部地区,其市场发育成熟程度更低。在当今引资竞争趋于激烈和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下,西北地区各省市政府面临的改善市场环境的压力也就更大。表1 20052008年西北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式情况 金额单位:万美元投资方式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金额比重%西部总计1788160100中外合资96592454.02中外合作23855313.34外商独资56110231.38外商股份制225811.26数据来源:商务部外资统计。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8年以来,西北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以中外合资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的比重为37.50%;以中外合作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的比重为7.60%;以外商独资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的比重为54.75%;以外商股份制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的比重为0.14%。与累计统计数据相比,从2008年度单独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西北地区以外商独资企业方式进行的外商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以中外合资企业方式进行的外商投资的比重,以中外合作企业方式进行的外商投资的比重也相对较低,这表明,西北地区的整体市场环境正在趋于改善。从长远来看,外商以独资企业方式进行投资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表2 2008年西北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式情况 金额单位:万美元投资方式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金额比重%西部总计194068100中外合资7278537.50中外合作147587.60外商独资10625354.75外商股份制2720.14数据来源:商务部外资统计。(二)FDI流入行业与领域近年来,对工业领域的资项目在外商实际投资额中占主要份额,约占60%,而对第一、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则偏低。2007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其中高能耗产业增长尤其快。外商对西北地区的直接投资存在较为明显的结构性倾斜,使得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幅度过大,第三产业的实际比重不合理下降。西北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大多以中小型项目,外商投资企业结构还基本上停留在引进外资的初级阶段,仍以高耗能型原材料,农牧产品初级加工、饮食服务业居多,高科技含量企业和出口导向性企业很少。具体的行业体现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医药制造业等行业。由于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自然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不便,发展传统的加工贸易没有优势。因此,外商对西北地区的投资动机应多以开发当地市场为主。表3 2008年西北地区按行业分外商直接投资外资额统计2008年12月30日采集行业项目(个)金额(万美元)2007200820072008总计261403417169194558276833农.林.牧.渔业887975176174168804采掘业1491646444838088制造业191062493048846865926985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36185213422147495建筑业256329182281105761旅游业111013083088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29740588354152902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12321716139806166364金融.保险业817861246002房地产业8201316503061721713社会服务业26733418428884498789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39501330525796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2848717410884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962276542953365其他行业302381142511210797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2008总体而言,从表3中可以看出目前西北地区利用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层次较低,中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占绝对优势。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外资投向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次之,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项目较少。第三产业中,房地产、餐饮业占绝对优势。一些较为敏感的领域,如电信、银行、保险,甚至西部地区优势明显的旅游业等服务部门,外商投资微乎其微。二是项目技术含量较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项目占大多数,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项目则很少。外资主要投向于房地产、轻工、纺织、食品、商业饮食等技术水平较低的一般加工业和服务业。三是外资项目中,大项目少,中小项目多。西部地区外商投资项目协议投资额大大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了西部地区外资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的现实状况。西北地区外商投资产业分布状况,符合西北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密集、技术禀赋较低的实际,有利于充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但是,投资结构单一,技术含量过低则不利于西部农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没有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农业比较优势和科教产业优势,也不符合国家优化外商投资结构,鼓励外资投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的基本政策。三、FDI流入对西北地区的作用 (一)积极作用1、重要的资金来源,推动了西北地区经济的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流入,在一定的程度上成为一种重要的资金来源,推动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根据我国社会科学院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工业中外商投资企业资产合计仅占全部工业资产的10.18%,但其提供的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27.39%,工业增加值占23.98%,工业销售收入占26.79%,工业利润总额占29.19%,应交增值税占20.05%。而在我国西北地区,西北的中外商投资企业的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重是7.12%,工业增加值占8.02%,工业销售收入占9.13%,工业利润总额占8.11%,应交增值税占9.01%。注释:来源:黄东泽,罗婉容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分析与思考J商业研究,2007,(6)这说明,在过去的20年,FDI作为外部资金来源对我国西北地区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2、引进先进技术,加快了西北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目前,外商在西北地区投资项目40%以上是引进跨国公司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提高了西北地区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外商投资在西北地区最密集的行业有食品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医药制造业等行业,汽车制造、通讯设备、办公用品、仪器仪表、制药、化工等行业。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提升了我国产业结构水平。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中机电产品所占的比例有27.5是来自西北地区,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41.5。 (来源:西部论坛,文献名: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现状及对策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分析与思考)外商对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投资比重上升,将对一些技术水平、经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较低的产业以及其中的民族工业带来较大的冲击。但从长远看,有利于促进包括多数民族工业在内的整个行业较快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而且,外商对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投资比重的上升,符合我国西北地区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要求,将对我国西北地区工业结构升级的进程起明显的推动作用。3、外商直接投资对西北地区人力资本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资是人力资本集聚和技术变迁的重要源泉,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缺乏现代管理经验和营销技能,外资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可以把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营销经验转移到相对较落后的西北地区,从而改善西北地区的生产效率和要素效率,推动西北地区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二)消极作用1、转移污染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食物链简单,对污染物的消解能力弱,极易造成生态失衡或环境破坏。因此,环境容量相对较小。对我国西部而言,地理环境复杂,抗污染能力弱,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西部发展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一次大转移。一些外商投资以在西北地区设立公司或企业的直接投资方式,将污染企业转移至西北地区。如外商或东部企业往往以在西部设厂办企业的形式,将其本国或我国东部地区因环境标准要求严而提高了设立成本的某些产业投往西部地区,有些甚至被西部地区以种种优惠政策引进。如2007年春天因太湖蓝藻引发供水危机,江苏省无锡市决定在两年内关闭722家化工企业。消息传出,从全国各地涌来大批招商引资团队,招引被关停的企业。目前除东部企业外,中部地区的部分高污染、高能耗的小企业迫于环保压力,也纷纷选择向西部省区转移。国内出现了“产业梯次转移,污染向纵深发展”的局面。2、冲击民族工业发展 外资企业进入西北地区,能够促进西北地区企业的竞争并由此带来效率的提高,但是,按照经济学中的“幼稚产业论”,如果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允许外资企业进入那些西北地区企业刚刚起步的新兴产业,由于跨国公司在规模和技术上已经占有绝对优势,很可能会带来行业垄断,这样反而不利于市场竞争。比如在彩券行业、洗涤用品行业等已经出现了原有品牌丢失、跨国公司垄断或控制全行业的局面。最近几年,外资开始对某些行业通过兼并等方式进行全行业收购,特别是在新一轮并购潮中,跨国公司坚持并购的三原则:必须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未来预期年收益率必须高于35%,这尤其值得关注。外资通过这种极具进攻性的“斩首并购”方式过快进入西北地区关键领域,必将会给西北地区经济埋下安全隐患。因为外资完成并购后,一般会直接消灭内资企业以获得市场份额;或将其变为自己的下属企业,专事加工,但根本无法获得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如此,则不久的将来,西北地区民族工业必将面临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逐步消失、龙头企业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为外资完全掌控的尴尬局面。资本获利能力与水平程度。四、西北地区对引进FDI中的对策(一)西北地区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1、管理水平西部民族地区管理水平普遍不高也是利用外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是政府职能部门管理水平和效率还有待提高,要为外商投资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另一方面是现有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在某些行业或部门管理还是粗放型的,往往在合作的过程中不能和外商形成默契;此外,本地区的科技管理人员普遍缺乏,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体系,要迅速提高管理水平还有一定的难度。2、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低西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度低,未能形成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平台,致使外资对西部的投资倾向低。同时,西北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一方面西北地区利用FDI投资的效应仍然以增长效应为主导,掩盖了外资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西北地区的环境内在化成本低的现实,使外资倾向于投资高能耗、高污染密集型产业。在西北地区,外资投资呈现出很强的产业偏好,90%投在第二产业,制造业所占的比例相对过大,而投资于服务业和农业的项目很少,能源、交通、通讯等潜在优势较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因其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利润率低也不受外商关注。与此同时,在急于谋求发展的指导思想下,西北地区引进外资中仍然存在着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的状况,重复引进现象屡屡发生,加剧了产业结构的趋同化,引进的项目层次低,甚至使用的也是被发达国家淘汰的技术,引进外资对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作用不大。3、投资环境的限制未能得到根本改变的不容乐观的投资环境,降低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动力。长久以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植被难以保护,生态环境脆弱。西北地区严重缺水,平均年降雨量仅为235毫米,个别地区降雨量只有20毫米,这种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西北地区许多城市基础设施贫乏,公共服务能力严重不足,通讯不畅,电力不足,交通运输线路综合密度仅为全国的4.98%,至今有些地区仍不通公路,铁路密度仅为东部地区的19%,注释: (来源:西部论坛,文献名:科学发展观与西部利用外资战略研究)航空设施少,发展速度明显低于沿海地区。此外,西北地区软环境发展缓慢,人们的文化素质较低,商品经济意识缺乏,执行法律的环境也不太完善。4、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完善度和成熟度仍然较低的市场体系,提高了外资获利成本。外商直接投资之所以在全国各个地区分布不平衡,与各个地区的市场规模、市场成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密切相关。东部地区市场规模大,成熟度高,人均GDP大约是西部的两到三倍,有着较强的购买能力,为外商收回投资 成本和盈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西北市场体系的缺失,与东部完善的市场体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西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市场秩序不规范,法律和监管体制不健全,尽管市场潜力大,但是发育程度低,条块分割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市场规模效益,制约了外资的发展。相对低下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水平,使外商投资企业所生产的无论是高档产品还是低档产品,都难以形成规模化需求,引致投资能力低,影响了投资的偏好。政府行为也是影响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西北地区有些政府行为不规范,一些经济水平落后、获取资金渠道单一的地区仍然存在乱收费乱罚款现象,政府职能仍然未能向服务型功能转变,尤其是未能营造适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市场导向环境,建立起公开、公正和廉明的政府行政管理制度,难以保证招商前后服务工作的一致性,影响了外商投资的进入。(二)解决问题的对策1、利用FDI加强对西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升级改造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西北地区投资环境的全面改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因此,我们应当选择一些重点开发地区和增长极,把主要精力和资源放在地区增长上,使之成为带动相关地区发展的引擎。以军工、电力、煤炭、冶金、普通机械、烟草加工、纺织和食品等传统产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它们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科研能力。从长期看,对西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进行升级改造。发展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国有企业中大量的技术人员,是十分可行的。但是,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等因素的共同制约,我国西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在技术和产业上,体制和机制上都相对滞后。在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之后。中央又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建设,必须与西部大开发紧密结合。2、结合加入WTO的进程,尽快向外资进一步开放市场在我国西北地区,我们应当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范围,在有条件的大城市进行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试点,容许外资企业利用、经营利润到西北地区进行再投资。投资比重超过一定水平可以同样享受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在一些行业可以向外资企业开放一部分内销市场,鼓励外商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企业的嫁接和改造。我国东部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政策和人员优势,首先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因此,今后西北地区应当抓住机遇进一步向外资开放市场。 3、进一步改善和建设投资环境首先,应当根据西北地区特有的环境出发,要加强“硬环境”的建设。基础设施是吸引外资的重要物质基础。特别是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电设施系统,更是现代经济发展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外商投资的必要条件。其次,要完善“软环境”的建设。要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这包括健全的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外汇市场等。在完善市场体系的同时,应在保护本国工业工商业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一些国内市场,完善涉外优惠政策,为投资者创造规范的法律环境,加强法制建设,都是非常重要的。4、强化环保意识,完善西部地方立法尽管不少外商投资企业环保意识较强,引进了先进的防治环境污染技术、环境管理思想和方法,在中国环境保护领域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但是我们注意到一些外商投资于污染密集产业,特别是高污染密集产业,将淘汰的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和危险废物等转移到西北地区,对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当加强环保意识,西北地区就产业招商方面,应当严格控制“两高一资”(即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企业的数量,在确保经济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太阳系习题教科版教案(2025-2026学年)
- 讲解和记黄埔房地产成本控制体系合同管理知识教案(2025-2026学年)
-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案(2025-2026学年)
- 春冀教版语文四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教案(2025-2026学年)
- 德州专版中考政治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主题护社会公平正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教案(2025-2026学年)
- PA员岗位培训教案p(2025-2026学年)
- 八年级英语上册AUnitWildAnimalsMainTask教案(2025-2026学年)
- BigHero电影片段配音教案(2025-2026学年)
- HY正压氧气呼吸器培训教案(2025-2026学年)
- 高中数学新人教版A版《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基本概念》教案(2025-2026学年)
- 公文写作培训课件
- GA 1804-2022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反恐怖防范要求
- 公路勘测地形测绘内容与取舍要点有哪些
- WB/T 1066-2017货架安装及验收技术条件
- GB/T 20961-2018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
- GB/T 16930.2-2021盲杖第2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 滚丝机操作指导书
- 商务策划学-(全)课件
- 阀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伊美雅(异帕米星),抗感染的信心之选20130415课件
-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