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溧CL-3应急救援预.doc_第1页
常溧CL-3应急救援预.doc_第2页
常溧CL-3应急救援预.doc_第3页
常溧CL-3应急救援预.doc_第4页
常溧CL-3应急救援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溧高速公路CL-3标 项目经理部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常溧高速公路CL-3标项目经理部Chang li gao su gong lu CL-3biao xiang mu jinglibu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An quan sheng chan Ying ji yu an 江苏常鑫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目录一、项目部应急预案编制原则3二、项目部应急组织机构3三、应急救援组织工作职责4四、事故报告程序4五、应急救援程序5六、应急救援通讯联络5七、危险源风险评估6八、触电事故应急预案9九、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2十、食物中毒应急预案21十一、防汛、防台、防暑应急预案24十二、交通事故应急预案26十三、机械伤害应急预案29十四、防冻应急预案34十五、现浇箱梁支架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1十六、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8一、项目部应急预案编制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以安全责任为中心,落实各级的责任制,除了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消除事故隐患,防止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对突发事故的发生,要果断及时处理,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造成不必要损失。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护职工在施工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必须履行的职责,也关乎着每一个员工切身利益及千家万户幸福快乐;关乎着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及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关乎着社会的安定繁荣及人民的安居乐业,所以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认真对待。根据建设部强制性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检查评分标准及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按照167号国际劳工公约施工安全与卫生公约的要求,施工现场不但应该做到安全生产不发生事故,而且施工现场都要组建突发事故的急救队伍,制定健全的急救措施(以下称应急预案)。根据项目工程具有临时设施多,工序环节多,工作量大且复杂,安全生产难度大的特点,所以必须落实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好。现将施工中多发性事故本工程易发性事故(触电、火灾、食物中毒、机械伤害、防汛防台、防冻、沥青烫伤和中毒、交通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作为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日常工作指导,要认真付诸实施,并不断总结,充实完善,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二、项目部应急组织机构安全事故是指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发生群死伤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产生重大影响的各类生产事故。包括因工程质量产生的事故、施工现场毗邻建筑坍塌、土方坍塌、架体倒塌等事故。为加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实施应急救援预案,成立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发生特大事故后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工作的领导,与事故发生地应急救援小组协调,组织成员单位按照预案职责分工,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尽职尽责。当接到特大事故报告后,领导小组成员要迅速到达指定岗位,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岗时,经组长同意,由所在部门按职务高低递补。1、组织机构总 指 挥:翁志新副总指挥:吴 方成 员:高云飞、俞春华、欧阳坚、陈亦松、胡汉明、樊 岩、朱文杰、于小平、钱 河、刘爱平、陈海富、王大祥、吴建刚、于伟华、宋金龙。2、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安全保卫组、医疗救护抢险组、后勤保障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1)综合协调组由办公室负责,承接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通知指挥部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抢险救援进展工作。保障指挥系统与各小组的联络,迅速准确的传达指挥部的命令。(2)安全保卫组安全员负责,组织警力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3)医疗救护抢险组由桥工处负责,配合有关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置,确保伤员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救助需要的医生、车辆等。(4)后勤保障组小车班负责,做好参与抢救伤员工作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5)事故调查组上级主管安全部门、项目部总工、安全部负责,协助上级部门与事发期间有关人员、事发现场单位配合,负责与有关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工作。(6)善后处理组由分管经理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三、应急救援组织工作职责:(1)总指挥负责重大决策和全面指挥。(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工作,负责指挥、协调各部门履行职责,协调动作,实施决策。(3)安全部负责组织事件调查及合理安排各种人员。(4)办公室负责协调所需车辆及信息联络工作。(5)工程技术部和质量监督部负责事件处理过程中伤者和协助人员的安全。(6)小车班负责现场所需急救的货物运输车辆。(7)后场、工程技术部负责安排伤者急救医生。(8)各部室人员负责组织抢救伤员的人力配合,配合相关部门工作。四、事故报告程序(1)报告程序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负责人或有关人员立即报告项目部负责人。同时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简要情况向总公司、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安全综合管理部门等报告,最迟不能超过30分钟。 (2)报告内容a、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b、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c、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d、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e、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救援和处理的有关事宜;f、上报人姓名、联系电话。五、应急救援程序事发现场119110翁志新120上级有关部门抢险组:刘爱平供应组:陈亦松警戒组:刘旭雷通讯组:史建峰事故调查处理事故现场整改落实恢复生产六、应急救援通讯联络序号职能部门姓 名联系电话备 注1总指挥张克忠136061441332副总指挥翁志新139210759443抢险组刘爱平4疏散组俞春华189014914005警戒组刘旭雷182611662926应急器材供应组陈亦松139612263577通讯组史建峰189014914558调查组高云飞139612215789总公司副总张克忠1360614413310总公司安全部王国雄1390611796811火 警11912医 院12013公 安11014儒林医院0519-8269996015上黄医、危险源辨识评估序号作业活动危险源名称危险源评分(LEC)危险级别备注1钢便桥架设坍塌/倒坍6一般2材料堆放坍塌/倒坍6一般3脚手架安拆作业坍塌/倒坍252重大4物体打击54一般5模板安拆、存放作业坍塌/倒坍18一般6高处坠落63一般7物体打击252重大8龙门架安拆作业坍塌/倒坍252重大9物体打击18一般10高处作业高处坠落270重大11物体打击27一般12拌和楼操作机械伤害6一般13触电18一般14水上作业物体打击27一般15高处坠落252重大16溺水27一般17起重机安装和吊装作业高处坠落63一般18机械伤害252重大19物体打击252重大20脚手架搭建和拆除高处坠落252重大21施工场所打扫卫生高处坠落63一般22开挖沟槽2米高处坠落63一般23坍塌/倒坍6一般序号作业活动危险源名称危险源评分(LEC)危险级别备注24电焊作业触电18一般25火灾18一般26职业病伤害18一般27灼、烫伤18一般28气焊、气割作业职业病伤害18一般29火灾18一般30爆炸27一般31化学物品作业职业病伤害18一般32噪音下机械作业职业病伤害54一般33办公室办公职业病伤害1一般34灰土作业职业病伤害9一般35配电操作触电252重大36办公用电触电1一般37手持电动工具操作触电6一般38食堂用火火灾3一般39气瓶存放火灾36一般40办公用电火灾9一般41化学物品使用、存放火灾6一般42爆炸18一般43油库、油罐车火灾63一般44爆炸63一般45宿舍吸烟、取暖火灾3一般46材料堆放物体打击27一般序号作业活动危险源名称危险源评分(LEC)危险级别备注47氧气瓶、乙炔气瓶存放和搬运爆炸18一般48化学物品使用中毒1一般49液化气使用中毒1一般50食物中毒中毒252重大51气焊、气割作业灼、烫伤18一般52液化气使用灼、烫伤9一般53化学物品使用灼、烫伤18一般54运输车辆作业交通事故252重大55机械作业:翻斗车、装载车、搅拌机、压路机、平地机、挖掘机、潜水泵、钢筋机机械、运输车辆交通事故54一般56雨后施工便道交通事故1一般57机械作业:翻斗车、装载车、搅拌机、压路机、平地机、挖掘机、潜水泵、钢筋机机械、运输车辆机械伤害18一般58取土坑溺水27一般59交叉路口施工交通事故252重大60边通车边施工交通事故252重大61民便路边通车边施工交通事故252重大八、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本工程临时用电中,由于电器设备、电缆反复移动,临时用电的作业人员多、环境在不断变化,工地触电事故随时可能发生。所以本工地编制触电应急预案具体如下1、假设险情:假设工地用电人员由于误动作发生低压触电事故;电缆被砸断发生低压触电事故;2、应急准备2.1. 触电抢险指挥组即项目部的安全抢险领导组,下设的抢救组、救护组,防护组,其中抢救人员有如下:抢救组:李银生(电工班长)刘旭雷、朱 芳(安全监督)2.2 .抢救备用器材: 5m绝缘杆1根场地备用的短路接地极两处,用501500钢筋打入地下1.5m,焊好接电线的螺杆,拧上螺帽M12(不拧紧)。备两根70mm2铝芯线各长 50m。备一根20综绳长 30m。备一根12尼龙绳长 30m(存项目部)。急救药箱1个手电 6个(电工、抢险组、防护组、救护组、经理、副经理各1个)。移动电话自备。符合安全的电工工具由电工自带。2.3应急联系电话市急救中心:120常州供电局调度电话:955983、事故 险情内部快速通报如遇触电事故时,在现场的项目人员要立即用对讲机向项目经理汇报险情;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现场人员迅速进行抢救触电者脱离电源。项目经理立即带领抢救指挥组成员赶赴出事现场。抢救、救护、防护组成员携带着各自的抢险工具,赶赴出事现场。4.抢救组到达出事地点,在项目经理指挥下分头进行工作。4.1首先抢救组和项目经理一起查明险情:确定触电者的电源是高压电还是低压电?触电电源是否被切断?是否还有发生触电的可能和危险物?抢救组提出救护方案 ;项目经理主持商定抢救方案。对低压触电事故的处理,采取边抢救边汇报的处理方式。对高压触电事故采取边准备边汇报的处理方式,项目经理向公司主管副总经理请示汇报批准后组织实施。4.2. 防护组负责把出事地点附近的作业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进行警戒不准闲人靠近,对外注意礼貌用语。4.3 抢救组电工负责快速使触电者脱离低压电气线路的电源。其方法:如果事故离电源开关较近,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如果事故离电源开关太远,不即立即断开,救护人员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杆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源线使之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因抽筋而紧握电线,可用干燥的木柄斧、胶把钳等工具切断电线;或用干木板、干胶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4.4.脱离电源后的救护。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尽量在现场救护,先救后搬;搬运中也要注意触电者的变化,按伤势轻重采取不同的救护方法:如触电者呈一定的昏迷状态,还未失去知觉,或触电时间较长,则应让他静卧,保持安静,再旁看护,并召请医生。如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还有呼吸和心脏跳动,应使他舒适地静卧解开衣服,让他闻些氨水,或在他身上洒些冷水,摩擦全身,使他发热。如天冷还要注意保温。同时,迅速请医生诊治如发现呼吸困难,或逐渐衰弱,并有痉挛现象,则应立即进行人工氧合-即用人工的方法,以起到恢复心脏跳动和人工呼吸互相配合的作用。如触电者呼吸、脉搏、心脏均已停止,也不能认为已经死亡必须立即进行人工氧合,进行紧急救护。同时迅速请医生抢救。4.5.人工氧合基本内容和步骤工人氧合是触电急救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工人氧合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即心脏按摩两种方法)。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这两种方法可单独应用,也可以配合应用。4.5.1.口对口(鼻)式人工呼吸法的步骤:使触电者仰卧,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下鄂尖部与前胸大体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触电者颈部下方可以垫起,但不可在触电者头部下方垫枕头或其他物品,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触电者鼻孔(或口)紧闭,救护人深吸一口气后紧靠触电者的口(鼻)向内吹气,为时约S。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鼻),并松开触电者的口(或鼻),让他自行呼气,为时S。 4.5.2心脏挤压的操作方法、步骤:如果触电者呼吸没停而心脏跳动停止了,则应进行心脏挤压。施行胸外挤压是使触电者仰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或地板上,仰卧姿势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的姿势同。操作方法如下: 4.5.2.1救护者脆在触电者腰部一侧,或者骑跪在他的身上,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稍高一点的地方,即两乳头间略下一点,胸骨下三分之一处。 4.5.2.2掌根用力向下(脊背方向)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对成人应压陷34cm。以每秒挤压一次,每分挤压60次为宜。 4.5.2.3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廓自动复原,血液充满心脏。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廓。触电者如系儿童,只用一只手挤压,用力要轻一些,以免损伤胸骨,而且每分钟挤压100次。应当指出,心脏跳动和呼吸互相联系的,心脏跳动停止了,呼吸很快就会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脏跳动也维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脏跳动都停止了,则应当同时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如果现场仅一个人抢救,则两种方法交替进行,每吸气23次,再挤压1015次。急救过程中,如果触电者身上出现尸班或身体僵硬,经医生做出无法救活的诊断后方可停止人工氧合。 4.6 对特殊的触电险情工地无法抢救时,工地只能经领导同意后向常州供电局调度室报警求救,电话95598、请供电局抢险队处理,工地进行配合。 4.7救护组在抢救触电者恢复清醒的情况下,联系救护车,用担架将伤员抬到车上,送往医院继续救护。4.8对发生触电事故的电气线路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修复工作。5、触电事故应急抢险完毕后,项目经理立即召集土建队长、安全员、机械员和有关班组的全体同志进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责任人以及制订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整改措施,并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审、修订。6、项目经理部向公司安质部书面汇报事故调查、处理的意见。九、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贯彻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企业负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施工单位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四)条“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的有关规定,结合企业生产的特性,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1、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2、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分为一、二级编制,总公司和各分公司总部设置应急预案实施的一级应急组织机构,工程项目经理部设置应急计划实施的二级应急组织机构。 总公司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副组长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担任,组员由各部门经理和各分公司经理组成。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为安全部。各分公司和各级项目部成立相应的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分公司经理或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分管生产的副经理或项目副经理担任,组员由各部门负责人和各分公司各专业部门组成。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为工程技术部和安全部。3、一级应急组织机构:3.1、应急总指挥由总公司总经理担任;3.2、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由分管安全副总经理担任;3.3、危险源风险评估部由反应操作副总指挥、公司总部工程部、安全部等联合组成;3.4、应急培训演练部由总公司劳资、综合办公司兼任;3.5、应急物资管理部由公司物资设备部;3.6、应急人力管理部由总公司综合办公室兼任;3.7、应急工程技术服务部由公司总部总工室、工程部专业技术人员兼任;3.8、应急后勤供给部由公司总部总经理办公室、财务部兼任;3.9、应急保卫部由公司总部安全部兼任。4、一级应急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及职责 4.1、应急预案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a、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和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b、指挥、协调应急行动; c、与企业外应急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d、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 e、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f、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组织; g、应急组织的启动; h、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i、通报外部机构; j、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k、决定应急撤离; l、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4.2、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的职能和职责: a、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b、向应急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对策和建议; c、保持与事故现场操作副总指挥的直接联络; d、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e、组织公司总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全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f 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准备状态; g、根据各施工场区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4.3、危险源风险评估部的职能和职责: a、 对各施工现场的特点以及生产全过程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 b、指导生产安全部门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 c、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 d、落实周边协议应急共享资源及应急最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提供及时的应急支援措施; e、确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现场指挥中心位置以便应急时及时启用; f、 制订项目施工场区的应急物质、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储备力量。4.4、应急培训演练部的职能和职责: a、根据工程项目生产的特点,施工场区人员的构成情况,以及施工场区周围环境状态,按照已确定的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应急内容,制订培训和演练计划; b、按照应急预案和公司总部的年度计划规定和各项目经理部的计划安排,按时按计划组织各应急队伍进行各种应急技能的学习和培训,适时组织各应急队伍进行应急技能的演练; c、协助组织各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内的各类应急队伍,建立各项应急机制; d、通过培训和演练,及时修正应急的不足和缺陷,独步完善各项目经理部的项目应急实施机制,培训演练内容和措施; e、收集和整理在应急技能演练和实施中所获得的信息,及时反馈反应操作副总指挥,作好应急的人力资源资料和应急能力资料档案的归档。4.5、应急物资管理部的职能和职责: a、协助各项目经理部制订施工场区应急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按已制订的项目施工场区的应急物资储备计划、检查、监督、落实应急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挡案并归档; b、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应急物资资源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 c、定期检查、监督、落实过期应急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状态; d、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的应急物资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为应急行动的启动,作好物资源的数据储备; e、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周边其它项目经理部的应急物资资源,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应急救援。4.6、应急人力管理部的职能和职责: a、协助各项目经理部制订施工场区的应急行动人力配备计划; b、按已制定的项目施工场区应急行动人力配备计划,协助项目施工场区建立和配置各种应急救援小组; c、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各应急救援小组的人员变更,数量到位状态; d、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项目施工场区的应急行动人力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为应急行动的启动,作好人力资源的数据储备; e、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周边其它项目经理部的应急人力资源,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应急救援。4.7、应急工程技术服务部的职能及职责: a、根据各项目经理部的施工内容及特点,制订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储备; b、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 4.8、应急后勤供给部的职能和职责: a、根据各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的位置,了解落实该项目周边的应急物资供应点分布情况,为及时向应急行动的后勤物资供给作好准备工作; b、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及时赶赴现场,根据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及时提供后勤服务。 9、应急保卫部的职能和职责: a、定期检查项目场区的值班人员数量落实情况; b、协助各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建立应急行动义务消防队伍并登记整理归档,为应急行动的启动,做好义务消防队资源的数据储备; c、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及时赶赴现场,协助组织事故现场的保卫工作,必要时负责组织场区外的居民疏散工作。5、二级应急组织机构 1)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由项目经理部经理、项目经理或公司总部任命专人担任; 2)伤员营救组由项目副经理担任组长,各施工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3)物资抢救组由仓库管理员、各施工队分别抽调施工人员组成; 4)消防灭火组由安全部、施工场区安全员、各施工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5)保卫疏导组由公安人员、后勤人员和各施工队分别抽调施工人员组成; 6)抢险物资供应组由物资部、各施工队物资管理人员组成; 7)后勤供给组由项目部办公室人员组成; 8)现场临时医疗组由现场医护人员和各施工队分别抽调人员组成。6、项目经理部二级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能和职责 1)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职能和职责: a、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 b、现场事故评估; c、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行动的执行; d、控制紧急情况; e、现场应急行动的指挥,与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的协调; f、 作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化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 g、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 2)伤员营救组的职能和职责: a、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b、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3)物资抢救组的职能和职责: a、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b、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 4)消防灭火组的职能和职责: a、启动场区内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 b、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5)保卫疏导组的职能和职责: a、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 b、疏散场区外的居民撤出危险地带。 6)抢险物资供应组的职能和职责: a、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 b、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配备; c、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 7)后勤供给组的职能和职责: a、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 b、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 8)现场临时医疗组的职能和职责: a、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 b、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7、火灾的应急处理 火灾应急响应按照先保人身安全,再保护财产的优先顺序进行,使损失和影响减到最小。具体细则如下:7.1、救人重于灭火: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威胁,首要任务是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7.2、先控制、后消灭: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扩大,在具备了扑灭火灾的条件时,展开攻势,扑灭火灾。7.3、先重点、后一般:全面了解并认真分析整个火场的情况,分清重点。 a) 人和物相比,救人是重点; b) 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和没有这些危险的方面相比,处置有这些危险的方面是重点; c) 易燃、可燃物集中区域和这类物品较少的区域相比,这类物品集中区域是保护重点; d) 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资是重点; e) 火势蔓延猛烈的方面和其它方面相比,控制火势蔓延的方面是重点; f) 火场上的下风方向与上风、侧风方向相比,下风方向是重点; g) 要害部位和其他部位相比,要害部位是火场上的重点。7.4、火灾临界状态的响应 任何员工一旦发现火情,视火情的严重情况进行以下操作: a)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安全、可以马上扑灭的立即进行扑灭。 b)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有可能蔓延扩大的,在不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一方面立即通知周围人员参与灭火,防止火势蔓延扩大,一方面向现场管理者汇报。 7.5、开始蔓延扩大,不可能马上扑灭的,按照以下情况处理 现场最高领导者立即进行人员的紧急疏散,指定安全疏散地点,由安全员负责清点疏散人数,发现有缺少人员的情况时,立即通知项目经理或消防队员.7.6、现场最高领导者马上向公司领导汇报。7.7、现场最高领导者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通报以下信息:a)名称:常溧高速公路CL-3项目经理部b)地址:老金宜线西侧三场办 c)火灾情况:着火物资及火势大小 d)联系电话: 在回答了119的询问后方可放下话筒,并派人在路口接应消防车。7.8、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医院或并拨打救护电话120与医院联系。8、危险源的风险评估 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应依据施工场区周边的具体实际情况,施工场区内建筑物的总平面分布及施工特点,施工方案及组织设计的要求,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的要求,施工项目的内容和规模等,科学地评估出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影响度。综合评估后,提出合理的评估意见,确立最佳的应急方案。结合周边项目应急救援能力,制定出该项目的应急计划。上报总公司总部备案并与总公司总部的预案形成独立的项目总应急预案。9、应急行动的资源配置 应急计划确立后,根据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所在位置的具体条件以及周边应急可用资源情况,按半小时自救的应急能力,配置合理的应急行动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报总公司总部备案。一般现场应配备的应急物资主要有:9.1、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 9.2、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9.3、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9.4、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9.5、交通工具:工地常备一辆值班面包车,该车轮值班时不应跑长途; 9.6、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10、建立危险辩识体系根据施工场区内的特点和设备材料等特性确定危险源的清单,并根据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建立落实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危险辩识体系,定时、定向、定人、交叉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危险源的突显特征。11、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报警机制由应急上报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和汇报程序四部分组成。形式为由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 (1)应急上报机制 通过危险源辩识体系获取危险源突显特征后,第一时间报告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负责人,施工现场负责人应立刻向公司总部汇报,由公司总部主要负责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2)内部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预案启动后,一、二级应急组织启动,并通知公司总部的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状态,一、二级应急组织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 (3)外部应急报警机制 内部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向已经确定的施工场区外部公司内部的邻近项目经理部应急体系,周边已建立外部应急协作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报警。 (4)汇报程序 按地方政府的事故上报规定和行业事故上报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级相关主管部门上汇报。 12、建立应急救援安全通道体系 应急计划中,必须依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建筑物的施工内容以及施工特点,确立应急状态时的救援安全通道体系,体系包括垂直通道、水平通道、与场外连接通道,并应准备好多通道体系设计方案,以解决事故现场发生变化带来的问题,确保应急救援安全通道能有效地投入使用。 13、通讯体系 应急预案中必须确定有效的可能使用的通讯系统,以保证应急救援系统的各个机构之间有效地联系。建立有效的通讯体系,确保以下有关人员的通讯联络畅通: 1)应急人员之间; 2)事故指挥者与应急人员之间; 3)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 4)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 5)应急指挥机构与伤员家庭之间; 6)应急指挥机构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之间; 7)应急指挥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 8)应急指挥机构与认为必要的有关人员和部门之间。 15、受影响区域的疏散机制 在对施工场区周边情况的摸查基础上,应确立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疏散路线和方向,形成行之有效的疏散通道网络。应急状态时,由应急总指挥决定下达应急疏散令。保卫疏导组引领受影响区域的居民从疏散通道网络疏散、撤退。 16、交通管制机制 交通管制机制由事故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两部分构成。 (1)警戒 事故发生后,对场区周边必须警戒隔离。其任务和作用是: 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尽力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安全等。 (2)交通管制 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交警部门,对事故发生地的周边道路实施有效的管制,其主要目的是为救援工作提供畅通的道路。 17、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17.1、应急培训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项目部和施工场区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一级应急组织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2)二级应急组织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 (3)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 17.2、培训的内容: (1)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2)个人的防护措施; (3)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4)事故报警; (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6)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 (7)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 17.3、培训目的: 使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 17.4、应急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应做到,公司总部人员每年演练一次,施工场区人员开工后演练一次,不定期举行演练,施工作业人员变动较大时增加演练次数。 17.5、演练目的: 1)测试预案和计划的充分程度; (2)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性和应急人员的熟练性; (3)测试现有应急装置、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 (4)提高与现场外的事故应急协作部门的协调能力; (5)通过演练来判别和改进应急预案和计划中的缺陷和不足。 18、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恢复工作 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 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 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依据公司总部的劳动奖罚制度,对事故过程中的功过人员进行奖罚,妥善处理好在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尽快组织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 19、火灾的调查处理 火灾扑灭后,保护好火灾现场。 对自行扑灭的火灾由安质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并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对由公安消防部门扑灭的火灾,由公安处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的调查,并执行公安消防部门的整改措施。20、其他 1、预案与各项目经理部的应急计划形成独立的项目总应急预案。 2、预案的培训演练计划按总公司总部年度计划及各项目经理部的培训演练计划执行。十、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特制定本预案。一、组织机构常溧高速公路CL-3标三场办食堂中毒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办公室下设后勤保障组、外围警戒组。(一)、办公室组长:翁志新(二)、后勤保障组组长:姚长海(三)、外围警戒组组长:刘旭雷二、工作职责办公室职责:负责抢救食物中毒人员的组织指挥,通讯联络、值班等综合工作。(一)、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抢救食物中毒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外围警戒组职责:设置事故现场警戒区域,禁止所有人员(除救护人员)入内。三、应急处置工作程序(一)、报警:发生食物中毒时间,在场人员应立即向公安报警中心并通知安保部门、食堂部门负责人。值班电话安机关:110医院急救:120(二)、接警1、一般食物中毒事故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警后,负责启动应急预案,立即组织、指挥相关人员奔赴事发现场救助食物中毒人员,并及时向领导汇报事故应急处理情况。2、重大失误中毒事故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领导进岗工作,听取办公室关于事故性质、发生地点、时间及各项救援工作安排情况汇报。立即组织、指挥相关人员奔赴事发现场抢救食物中毒人员,同时向上级机关和当地政府领导汇报事故情况,请求支援。根据事故性质可亲自或委托分管领导奔赴事发现场指挥协调工作。3、食物中毒的临床发现。食物中毒通常会引起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般餐后少则半小时、多则48小时就可发病。患者除上述急性胃肠炎症状外,还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怕冷、发热、乏力、镗孔散大、视力模糊、吞咽及呼吸困难等,中毒严重者可因腹泻造成脱水性休克或衰竭而死亡。我国对食物中毒制定了详细诊断标准,主要是以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最明显的特征有: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在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也较短:所有中毒病人在临床发现基本相似: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4、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在场人员报警后,要立即进行自救互救,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喉帮助催吐,尽快排除毒物,同时制止在场所有人员就餐。5、救援组赶到现场后负责组织、指挥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救援组人员应冷静分析中毒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三点应急措施:a、催吐。如果进食的时间在1至2小时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无效,可多喝几次,迅速促使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变质的食物,即可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b、导泻。如果病人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时间已超过2至3小时,但精神仍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尽快排除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服用,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体质较好的老年人,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c、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防护剂或饮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救援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开水。6、后勤保障组负责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请求、接待社会救援部门帮助,准备好急救药品等物资。拨打120急救电话,应讲清楚单位全称:事发详细地址:事故性质(最好能讲清引起食物中毒原因):涉及范围:伤亡人数:前救援情况:拨打电话人姓名、所在单位和电话号码:然后派专人在路口等侯急救车的到来,指引急救车到现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到达事发现场。7、外围工作组负责:a、立即划定警戒区,疏散现场人员,封闭所有就餐场所和食堂操作间,禁止所有人员(处工作人员和120救护人员外)入内。b、派专人把守,保护好现场,封存所有中丢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级其原料,对已带出现场的应及时追回。c、采取病人样本,以备送检。d、对事故处理完毕后,对食品、餐具级食品用工具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以免扩大中毒范围。8、在场人员应积极配合120急救机构工作。9、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并通过事件加强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思想教育。10、食物中毒事件的预防。a、从符合国家卫生防疫等相关规定的正规厂家购买原料。购买和使用定型包装食品时,请注意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单位,不要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b、保证操作间和餐厅环境整洁,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农药、杀虫剂、杀鼠剂和消毒剂不得存放在食品加工场所,避免被误食、误用。c、加工储存食物时要做到生、熟分开:隔夜食品在食用前必须加热煮透后方可食用。d、操作间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较差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饮具、用具用后必须洗净,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