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及其对策.doc_第1页
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及其对策.doc_第2页
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及其对策.doc_第3页
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及其对策.doc_第4页
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及其对策.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 津 大 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商务管理 专 业 四 班设计(论文)题目:论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及其对策完成期限:注:1. 本任务书一式两份,一份院或系留存,一份发给学生,任务完成后附在说明书内。2.“检查人签名”一栏和“指导教师批准日期”由教师用笔填写,其余各项均要求打印一、设计(论文)原始依据(资料)物流和物流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学界,管理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目前企业实践中普遍关注的问题。而第三方物流作为一种优越的物流模式,是物流业发展的方向,现已成为企业界实践的热点。我国及国外已有很多学者对第三方物流管理做了研究,如下列:1 马颖,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2 刘素昕,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J.甘肃科技纵横,20063 张建卫,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2007-12-24 赵敏,中国物流元,凤凰网财经,2010年4月235 Kensen,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前景/1920320.html,2005年4月166 刘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8 牛鱼龙,第三方物流:模式与运作M.海天出版社,20039 郭晓帆,物流业与海南经济发展M.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10 李彦萍、管政,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环境研究.中国仓储物流设备网,2003-03-1911 祁怀锦、阎正国,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会计,2005,(5)12 郭玉林,以现代物流理念促进物资流通企业的机制创新J.经济研究参考,200013 徐天亮、马永光,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 商贸经济,2002,(10)14 文懿铎,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分析,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6年09月07二、设计(论文)内容和要求:(说明书、专题、绘图、试验结果等)(一)论文内容在现代新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越来越注重区域化、全国化及全球化战略的实施,越来越注重技术、效率、效益的提高。随着生产、经营网络的扩大,生产企业对原材料的采购、产成品的送达、保持合理的库存,产品流通到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是否能够在保持或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企业物流运作的成本,对其核心竞争力的强化至关重要。因此,企业的物流能力正成为企业技术、资源之后的核心竞争力。因为第三方物流正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第三方物流不仅能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而且还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二)写作要求1.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理论正确;2.论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3.层次清晰,语言流畅,符合科技文写作规范;4.杜绝错别字,字数符合要求。附:设 计 进 度 计 划 表序号计 划 完 成 内 容实 际 完 成 情 况检查日期检查人签名1收集资料,研究分析2确定选题,开题报告3拟定论文提纲,提纲的修改4撰写论文5论文的修改和整理6论文答辩,装订成册78天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院名称工商管理学院专业名称商务管理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内容包括:课题的来源及意义,国内外发展状况,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进度安排,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以及主要参考文献等。)一、课题意义: 在现代新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越来越注重区域化、全国化及全球化战略的实施,越来越注重技术、效率、效益的提高。随着生产、经营网络的扩大,生产企业对原材料的采购、产成品的送达、保持合理的库存,产品流通到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是否能够在保持或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企业物流运作的成本,对其核心竞争力的强化至关重要。因此,企业的物流能力正成为企业技术、资源之后的核心竞争力。因为第三方物流正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第三方物流不仅能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而且还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第三方物流在国外蓬勃发展作为物流业的新兴领域,第三方物流在国外的物流市场上已占据了相当可观的份量,欧洲第三方物流比例为76%,美国58%,日本80%;同时欧洲有24%、美国有33%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务以积极考虑使用第三方物流;欧洲62%、美国72%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认为他们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增加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我国现有的物流供给能力略大于我国目前的物流需求水平。近几年来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有四大因素致使第三方物流无方及时响应客户变化需要,1.规模小,实力弱,服务功能不全。2.物流渠道不畅。3.人才匮乏,设施落后,管理水平低。4.制度不健全。另外企业融资制度、产权制度、产权转让制度、市场准入退出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的要求,因而限制了第三方物流快速及时的响应。所以提升第三方物流迫在眉睫。三、研究目标第三方物流在国外蓬勃发展作为物流业的新兴领域,第三方物流在国外的物流市场上已占据了相当可观的份量,欧洲第三方物流比例为76%,美国58%,日本80%;同时欧洲有24%、美国有33%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务以积极考虑使用第三方物流;欧洲62%、美国72%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认为他们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增加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我国现有的物流供给能力略大于我国目前的物流需求水平。近几年来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有四大因素致使第三方物流无方及时响应客户变化需要,1.规模小,实力弱,服务功能不全。2.物流渠道不畅。3.人才匮乏,设施落后,管理水平低。4.制度不健全。另外企业融资制度、产权制度、产权转让制度、市场准入退出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的要求,因而限制了第三方物流快速及时的响应。所以提升第三方物流迫在眉睫。 “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重要理由就是让更专业的物流企业来服务,让物流也成为企业增值得另一个渠道”,专业人士指出。实践证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营运成本和效率,远远优于企业自营物流。它可以帮助企业精干主业,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提高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因而,作为后物流产业和物流市场大国,应树立新观念,立足于高起点,力争实现我国物流业跨越式发展。研究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趋势以及针对我国物流发展的弊端,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使第三方物流更能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使第三方物流成为我国企业的核心。四、研究内容 本文对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以及对策分析,从中找到适合我国物流发展的方式,使第三方物流更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对第三方物流系统的论述,从基本概念到具体实践的描述,和提出一些策略和方案解决不适应我国企业的弊端,使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得到更好的发展。五、研究方法和手段 研究物流管理问题离不开选用正确的研究方法。第三方物流管理本身有跨学科、跨功能、体系结构松散的特征。通过分析目前物流学界使用的物流研究方法,多种研究方法并用,研究角度多样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更加注重使用调查、实验、观察等方法来解释分析问题,角度研究,方法配合使用,以及对研究方法的创新使用可以在物流研究领域中寻找更多研究机会。六、进步安排七、参考文献1 马颖,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2 刘素昕,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J.甘肃科技纵横,20063 张建卫,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2007-12-264 小简,第三方物流特征及其发展对策5 赵敏,中国物流元,凤凰网财经,2010年4月236 文懿铎,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分析,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6年09月077 Kensen,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前景,/1920320.html,2005年4月168 刘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10 牛鱼龙,第三方物流:模式与运作M.海天出版社,200311 郭晓帆,物流业与海南经济发展M.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12 李彦萍、管政,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环境研究.中国仓储物流设备网,2003-03-1913 祁怀锦、阎正国,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会计,2005,(5)14 郭玉林,以现代物流理念促进物资流通企业的机制创新J.经济研究参考,200215 徐天亮、马永光,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商贸经济,2002,(10)摘 要摘 要第三方物流是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论述了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随着市场进一步国际化对我国物流企业及第三方物流业必将形成严峻的形势。针对广阔市场,需要我国物流企业自身具有创新意识,积极开拓市场、提供个性服务、强强联盟、重视物流人才培养,还应当继续加强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及网点建设,同时还应积极利用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扩大物流企业融资比例,通过多种手段达到促使企业快速成长的目的提高自身竞争力。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模式;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对策ABSTRACTABSTRACTThird Party Logistics is the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has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in our country the status quo, existing Problems, an analysis as the market furthe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third-party logistics industry will become a severe situation. On a wide range of markets, the need for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China have their own sense of innovation, and actively develop new markets, to provide personalized service, strong alliances, attention to logistics personnel training should also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t the core and network-building efforts should be made with the active use of the strength of capital markets, corporate finance to expand the proportion of logistics, through a variety of mean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fast-growing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ir own competitiveness.Keywords:Third Party Logistics ;mode;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Development trend;countermeasures 目 录目 录第一章 第三方物流概述11.1 第三方物流概念11.2 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21.3 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意义3第二章 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4第三章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73.1 第三方物流的分类73.2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政策环境83.3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市场环境93.4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状态93.5 第三方物流当前发展的主要特征103.6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第四章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分析134.1 按经济所有制形态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趋势134.2 按业务类型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趋势134.3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趋势分析17第五章 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发展195.1 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思路195.2 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目标205.3 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方式21第六章 案例22参考文献25致谢26第一章 第三方物流概述第一章 第三方物流概述11 第三方物流概念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物流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现代物流认为物流活动不再是单个生产、销售部门或企业的事,而是包括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关联企业在内的整个统一体的共同活动,现代物流已不再是简单的货物搬运,而是集成了网络和信息处理,为提高效率、增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一种新型的物流管理模式: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被引入。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第三方物流,简称3PL,也称TPL,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是由第三方专业企业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3PL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生产、销售和消费,物流活动日益庞大和复杂,而第一、二方物流的组织和经营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要;同时,为参与世界性竞争,企业必须确立核心竞争力,加强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把不属于核心业务的物流活动外包出去。于是,第三方物流应运而生。最常见的3PL服务包括设计物流系统、EDI能力、报表管理、货物集运、选择承运人、货代人、海关代理、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运费支付、运费谈判等。由于服务业的方式一般是与企业签订一定期限的物流服务合同,所以有人称第三方物流为“合同契约物流(contractLogistics)”。 第三方物流内部的构成一般可分为两类:资产基础供应商和非资产基础供应商。对于资产基础供应商而言,他们有自己的运输工具和仓库,他们通常实实在在地进行物流操作。而非资产基础供应商则是管理公司,不拥有或租赁资产,他们提供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专业管理顾客的物流功能。广义的第三方物流可定义为两者结合.第三方物流因其所具有的专业化、规模化等优势在分组担企业风险、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物流产业的形成和再造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已成为21世纪物流发展的主流。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 合同 合同包装装卸其他加工存储运输图 1.1第三方物流与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的合同关系1.2第三方物流的特征(1)关系契约化。首先,第三方物流是通过契约形式来规范物流经营者与物流消费者之间关系的。物流经营者根据契约规定的要求,提供多功能直至全方位一体化物流服务,并以契约来管理所有提供的物流服务活动及其过程。其次,第三方物流发展物流联盟也是通过契约的形式来明确各物流联盟参加者之间权责利相互关系的。(2)服务个性化。首先,不同的物流消费者存在不同的物流服务要求,第三方物流需要根据不同物流消费者在企业形象、业务流程、产品特征、顾客需求特征、竞争需要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提供针对性强的个性化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其次,从事第三方物流的物流经营者也因为市场竞争、物流资源、物流能力的影响需要形成核心业务,不断强化所提供物流服务的个性化和特色化,以增强物流市场竞争能力。(3)功能专业化。第三方物流所提供的是专业的物流服务。从物流设计、物流操作过程、物流技术工具、物流设施到物流管理必须体现专门化和专业水平,这既是物流消费者的需要,也是第三方物流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4)管理系统化。第三方物流应具有系统的物流功能,是第三方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三方物流需要建立现代管理系统才能满足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要求。(5)信息网络化。信息技术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基础。物流服务过程中,信息技术发展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促进了物流管理的科学化、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和物流效益。第三方物流特征功能专业化管理系统化服务个性化关系契约化信息网络化图1.2第三方物流的特征1.3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意义 当前,企业之间的服务竞争和质量竞争倍受推崇,但这些竞争手段都是建立在价格竞争基础上的。低成本所支持的低价格依然是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开展竞争的主要手段。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产品的生产成本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降低,且还在继续降低。而企业用于流通的费用却很高,据有关资料统计,物流成本约占到全部营销成本的50左右,且总额还在迅速增长,与生产成本的不断下降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降低物流成本被企业界视为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对中小企业而言,完善的现代物流将起到节约人力、减少企业内部运作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作用。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围绕物流领域成本与效率的竞争将成为广大中小企业竞争的重点。 中小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降价物流费用、减少成本。2、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3、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4、通过物流改善并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27第二章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模式第二章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模式 在1989年之前,第三方物流这个概念还没有在加拿大出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制造企业里的材料部,运输部,配送部以及各种运输公司,仓储公司,货运代理和报关行。它们所从事的是单一的仓储运输职能。然而在最近的二十几年里,这些企业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广泛的横纵联合,很多都脱胎换骨逐渐成为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加拿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大都起源于五种形式,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有的强项,以不同的方式服务于不同的客户。这五种模式是:企业内部物流模式;配送模式;运输企业模式;货运代理和报关行模式,以及冷冻仓储模式。2.1 企业内部物流模式大企业通常都设有材料部,运输部,配送部或物流部,负责企业原材料采购和成品交付的运输,以及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库存管理。有些企业可能拥有自己的车队,有些企业则使用独立的运输公司。当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刚刚出现在舞台时,这些企业就给予充分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们建立了发达的配送网络和信息系统,以远远高于行业水平的配送速度,成为行业的物流先锋。这些企业看到自己的物流优势,于是将其物流部与母公司分割,成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位于多伦多的 Progistix-Solution Inc.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是加拿大的几个最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之一。 它的前身是贝尔加拿大公司的物流部,负责贝尔零配件的配送,通过与加东,加中,加西三个快递公司的伙伴关系,将它们纳入自己的信息网络,贝尔保证它的现场技术服务人员在电话下订单后的三十分钟内收到所需要的零配件。贝尔意识到将自己的物流专长服务于其它公司的潜能,于是在1995 年将其物流部分割出来,成立了Progistix-Solution Inc.,提供客户最快速反应的零件配送。施乐加拿大公司就是其客户之一。2.2 配送模式 配送模式的企业其实最早起源于运输公司,但由于引入了物流管理的理论,所以较早蜕出其初期的运输外壳,进化成为一个提供配送服务的物流管理公司。它的专长在于拥有成熟的技术,先进的信息系统,专业的物流管理队伍。当它进入新的市场,或获得新的物流外包合同时,它往往只是注入自己的专业队伍和信息系统,在客户企业的固有设施和硬件设备的平台上进行配送运作。它会为每一个客户企业成立一个子公司来专门为其服务。 天美百达公司( Tibbett & Britten) 就是这一模式的佼佼者。它于1958 年在英国创建,主要从事一些运输服务。1984 年是它的转折点,开始转型成为以管理见长的配送公司,为客户提供运输,仓储,配送以及存货管理。当1989 年天美百达进入加拿大市场时,它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物流管理公司。沃尔玛加拿大公司的三个配送中心就是由天美百达的子公司供应链管理公司(SCM Inc.)运作。SCM 负责部分由供应商到配送中心的进向运输,配送中心到所有沃尔玛店的出向运输和配送中心内部流程操作。2.3. 运输企业模式 这一模式大都是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型传统运输公司,经过多年发展,有着非常成熟的运输技术,广阔的运输网络,又对客户的物流需求有深入的了解。它们自然而然地随着客户的物流需求的提高而相应地增加了相关物流服务的设施和技术。虽然运输仍旧占其主导地位,但提供物流服务却逐渐成为其保持老客户,吸引新客户的策略之一,同时为公司增加一个新的利润源泉。在过去,运输企业只是提供将货物由一地运送到另一地的单一模式的运输服务。客户要想完成一项完整的交付,必须通过使用几家不同模式的运输公司和仓储公司才能完成。现在有少数运输企业领先一步,通过收购或投资仓储配送企业和其它模式的运输企业而成为一个完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快递公司UPS 于2000 年收购了总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Livingston公司,这是UPS 在该年内的第 5 宗收购。 Livingston 在加拿大拥有22 个配送中心,在美国拥有6 个专门服务医药企业客户的配送中心,这宗收购使UPS 立即获得了横跨加拿大的配送网络,先进的配送技术,具有物流管理技术专长的团队和强大的客户群。 1997 年马士基(Maersk)收购了在美国与加拿大都有设施的Hudd配送公司,从而成为沃尔玛加拿大公司的另一个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它负责将进口货物从亚洲港口海运到加拿大温哥华港,储存在Hudd 的仓库,分拣后再发送到沃尔玛加拿大的三个配送中心。如果马士基只是一个单纯的海运公司,不能提供“港口到门”的全程服务,沃尔玛的这笔合同也许就落入了其它公司。2.4 货运代理和报关行模式 货运代理和报关行通常没有运输设备,只是作为一个中介为客户提供更优惠的费率以及报关服务,但是当一家货运代理公司发展成为一个跨国大公司时,它雄厚的资本足以支持它在从货运代理公司转型到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大笔收购费用。 Kuehne & Nagel 就是这样的一家具有110 年历史的瑞士货运代理公司,它在全球 96 个国家设立了600 个分支机构。当客户对全程物流需求逐步扩大,为了顺应这一趋势, KN在2000 年与新加坡的Semb Corp. 物流公司建立了联盟关系,2001 年收购了美国的USCO 物流公司。 Semb Corp. 在中国,印度,印尼,台湾,日本;USCO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都设有仓储和配送设施。 这一系列动作使 KN获得了在亚洲和北美为客户提供包括运输,仓储,配送的全程物流服务的能力。 KN的转型努力很快就获得了回报。 2002 年,通讯巨头加拿大北电网络 (Notel) 将其全球的物流运作外包给KN,并将其在全球 18 个国家的原有物流职员都转入KN新成立的子公司。它为北电网络在全球市场上提供进出口流程, 运输,仓储配送和存货管理。 当美国的制造企业打算将其产品打入加拿大市场时,由于其在美国的配送中心很难覆盖加拿大的客户群,并保证及时的交付,许多企业选择了位于多伦多的NLogistics 为其提供物流服务,来完成加拿大市场的产品配送。25冷冻仓储模式 大部分仓储企业在物流市场的发展中被运输企业收购,成为运输企业在提供全程物流服务中的一个环节。然而冷冻仓储企业却可以逆市而上,成为冷冻供应链中的主导者,同上下游运输公司联手为客户提供全程冷链物流服务。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花在厨房里的时间越来越少,各种半成品冷冻食品应运而生。这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节省了时间,只需将食品放进微波炉热2,3分钟就可即食。目前在北美超市里一半的冷冻食品品种在 10 年前根本就不存在。采购冷冻车并不困难,然而要建立一个冷冻配送中心和一个具有冷链物流专长的管理队伍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样的背景下,冷冻仓储企业迅速主导市场,转型成为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 总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Trenton Cold Storage Inc.成立于 1902 年,过去只是一个传统冷冻仓储企业,近年来迅速崛 起成为第三方冷链物流的新星。TCS承担了沃尔玛加拿大冷冻食品的物流服务,负责将货物从供应商运入其冷冻配送中心,进行拣选后装车发送到每一家沃尔玛店。 第三方物流公司虽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但都是紧跟市场的脉搏,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它们以自己的管理专长,或独有的设施,或雄厚的资本为基础,通过收购和建立联盟发展出全面的物流功能。第三章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第三章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3.1第三方物流的分类311第三方物流的服务类型 第三方物流服务有很多类型。比较典型的分类是Ro等(1933)的分类,他们将第三方物流划分为以下五个类型。 单一服务(single services):仅提供搬运、运输或仓储单位一种服务。 独立服务(separated services):提供运输与仓储二选一的服务。 集成服务(integrated services):提供运输与仓储集成的服务。 综合服务(combined services):在供给、仓储、运输功能以外还提供额外的服务,如商业经营和策划服务。 组合服务(complex combined services):提供由不同服务所购成的服务集合,如计划、供给、装卸、仓库管理、仓储、经营、信息及运输等功能。312 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类型细分 第三方物流公司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根据服务客户的数量和服务内容,可以将第三方物流公司分为四类,见图1.3服务内容高集成度第三类第四类少多0服务客户的多寡第一类第二类低上图中的四类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基本情况如下。(1)第一类是针对少数客户提供低集成度的物流服务针对少数客户提供低集成度的物流服务,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作为成长的阶段存在,即物流公司在发展初期,其客户资源有限,且服务能力还处于不完善阶段,能够提供的物流服务集成度有限。同有些第一类的物流公司是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的表现不同,另一些物流服务商的市场地位就是第一类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这些物流服务商因为自身的规模和能力限制,不具备提高集成度物流的能力,同时,由于投入能力的限制,只能为很有限的客户提供服务。(2)第二类是同时为较多的客户提供低集成度的物流服务这也是目前存在比较多的一种第三方物流公司。比较典型的物流公司有宝供物流、宏鑫物流等。宝供物流目前有50多个比较大的客户。但从提供物流服务上看,基本上还是以仓储、运输等环节为主,一般不涉及库存的计划等比较高端的物流服务。从国内物流的发展和国外的实践看,第二类物流公司将是未来物流市场的主流模式。(3)第三类是针对少数的客户提供高集成度的物流服务这也是西方物流服务的典型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大型的物流集团,在操作具体客户的时候,采用同客户共同投资新的物流公司的方式,全面管理客户的物流业务,就这个新公司而言,就是专门为特定客户提供到集成度的物流服务的典型。如联邦快递在欧洲 ,就同某家具公司联合成立了一家物流公司,专门负责该家具公司全球物流业务的管理和运作。TNT在澳大利亚也有这样的物流公司。如TNT的电信物流,就是专门为TELSTR通信公司提供物流服务而成立的一家物流公司。(4)第四类是同时为较多的客户提供高集成度的物流服务在介绍第三类公司的时候我们已经提到,为很多家企业提供到集成度的物流服务是很困难的。即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能够同时为很多家企业提供高集成度的物流服务的公司,目前也没有出现。这种现象有一下几个可能的原因。 高集成度的物流服务不太适合大规模运作。高集成度的物流服务需要个性化定制,资源无法在不同的客户中共享,运作成本比较高,不适合大规模运作。 高度集成的物流服务具有强烈的排他性。高集成度物流服务深入客户内部的战略、计划和管理,同客户是亲密无间的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合作具有排他性,降低了物流服务提供商为同类可户提供服务的可能性。 高集成度的物流服务市场需求不旺。高集成度的物流服务是物流业物的完全外包,客户企业面临的风险巨大。因此,大多数客户对高集成度物流持谨慎的态度。 高集成度的物流服务的供应能力不足。物流在全球范围内还处在发展的中期,物流公司还不具备同时为多家客户提供高集成度的物流服务的能力。3.2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政策环境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物流高峰年会上,国家计委基础司副司长王庆云指出:首先,中国政府对物流业发展采取积极的鼓励性政策,政府将要为发展物流业创造良好环境,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市场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其次,政府要在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制定统一标准、规范行为准则等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第三方物流业在新世纪会有较高的发展速度,其前景看好. 2009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政策密集公布将加速社会物流需求的释放,第三方物流业的黄金周期或将来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进入政府重要议程,转运和多式联运的崛起将为物流行业提供更趋完善的基础环境。中国重化工业渐近尾声,物流业将成为工业化后期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3.3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环境 很多企业眼中,市场上的第三方物流与传统仓储运输企业没有太大区别,在物流外包竞标中,由于具有较低的资源成本和管理成本,资源拥有者更容易取得优势,成为第三方物流的替代者。从行业特点看,第三方物流行业是一个对资本、技术、知识要求较高的行业,第三方物流的投入期一般长达两到三年,投入资本至少五千万到一亿元,这是因为第三方物流只有在拥有相当客户基础,建成广泛的业务网络和操作平台后,才能摊薄其较高的管理费用和系统费用,才能达到为客户降低总体物流费用的目的。尽管进入物流行业的资本和人才门槛较高,由于国内投资市场存在大量冗余资金,企业投资决策缺乏科学基础(据最近一家境外权威机构评价,大陆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位居亚洲倒数第三),加之近几年的物流热,许多企业都盲目地投入到物流行业中,造成市场上物流企业良莠不齐。有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对于物流运作细节的了解,夸大自身的服务能力,以不合理的价格和手段进入市场,破坏了第三方物流在客户心目中的信誉,也对整个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国内物流市场的不断开放,外资物流企业的不断进入,也加剧了市场竞争。难于找到优质供应商和缺乏对供应商的管理能力也是阻碍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一个因素。作为资源的整合者,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供应商的服务水平。由于各种原因,在国内拥有广泛的优质资产、客户服务观念强的全国性供应商甚少。几家大型的资源供应商都面临诸侯割据、设施老化、人才缺乏等问题。如何管理和整合分散的小型供应商将是考验第三方物流管理能力的主要方面。 由以上分析可知,尽管整体物流市场规模发展迅速,但对于每个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市场环境并不乐观。3.4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动态 目前国内物流行业上市公司中,除了业务单一的海运公司和港口公司外,物流上市公司数量较少,国内优秀的物流公司如入选“中国物流示范基地”、“中国物流实验基地”的公司大部分都没有上市。随着新宁物流在创业板的上市,高端物流企业因其市场开阔、客户优质、经营稳定而颇受瞩目,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供应链管理物流企业再次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物流业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支柱产业群,它涉及到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设备制造、物流设施建设、物流管理等多个产业。中国经济信息网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物流费用为54542亿元,占GDP的18.3%。 根据中国产业经济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显示,在物流产业振兴规划的作用下,预计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在2009-2010年增速在15%以上。未来物流需求尤其是第三方物流需求规模将越来越大,预测到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的产值将达到12000亿元。3.5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发展的主要特征 3.5.1 总体规模偏小、发展潜力巨大。总体上讲,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物流和公众物流服务仍然是社会物流的主要形式,严格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短时期难以明显改观。同时,第三方物流在中国已经有了大约十年的探讨过程和发展过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中国正在成为第三方物流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 根据有关分析,预计2012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将达到5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张率达到27%。与此同时,社会物流外包比例不断上升,2006年我国销售物流外包以5%-10%的速度增长,运输与仓储外包以10%-15%的速度增长,运输业务委托第三方的占企业运输业务的67%。这些都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3.5.2 需求的不平衡性较强。不同企业间的物流理念以及物流需求层次差异性很大,先进与传统的物流模式并存。一方面中国日趋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进入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和分销业产生高端的物流需求,第三方物流需求主要集中在外资领域。这些企业物流理念先进、物流外包水平高、供应链管理要求严格且自主性较强,对第三物流服务需求迫切、要求高。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依然较低。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物流形式存在明显的差异。以制造业为例,根据调查,我国内资企业平均使用仓储面积大约是14.1万平方米,平均自有仓储面积8.2万平方米,租用的仓储面积是5.9万平方米,分别是外资企业的4.9倍、3.4倍和12.3倍,也就是说我们的外包明显不足。内资企业的货运车辆平均拥有量为66台,装载设备38台,分别是同期外资企业的3.7倍和1.5倍,明显反映出国内外企业在物流社会化、专业化运作方面的理念和实际运作差距。这种先进与落后物流形态并存的现象。造成我国物流需求的多元化和社会物流结构的不均衡性。3.5.3 行业集中度较低。根据咨询机构的分析,2006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大约有18000多个服务商和终端,排名前十位的服务商占市场总额仅13%(这可能是很粗略的估计),没有一家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2%,说明我国物流行业尚未实现充分的整合。在竞争模式上主要体现在成本与价格竞争,而对第三方物流所带来的供应链增值效应关注不够,低水平的过度竞争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根据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目前利润率为3%-8%左右,行业利润空间尚未完全挖掘出来,和国际上相比差距还是很大。3.6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6.1 我国第三方物流起步晚,经验少 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才开始传到我国,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在工业企业中,82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己和供应方承担,商业企业比例更高,两者相加达到94.1。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多半为原先的仓储、运输企业改造而成,业务多局限于传统范围,机械化程度低、运输方式单一、规模小、市场份额少、融资能力弱、结构单一、货源不稳定、服务功能少、竞争力弱。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缺乏一个高效和广泛的服务网络量设备和计算机网络及管理软件缺乏、高素质人才少。而且,在货物处理、配载、运输计划的制订以及资产管理的实际运作方面,也缺乏切实有效的营运保证。 3.6.2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成结构也不够完善 第一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企业占主导地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如中远国际货运公司、中国储运总公司等,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化。第二是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是现代企业改革的产物,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发展比较快。例如,中海物流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从仓储开始发展物流业务,现发展成能为国际大型知名跨国公司提供包括仓储、运输、配送、报关等多功能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是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它们一方面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另一方面用它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吸引中国企业,逐渐向中国物流市场渗透。如深圳的日本近铁物流公司主要为日本在华的企业服务。第四是民营物流企业,它们由于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发展迅速,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最具朝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物流集团,经过几年的开拓创新,已成为在澳洲、泰国、香港及国内主要城市设有40多个分公司或办事处,为40多个跨国公司和一批国内企业提供国际性物流服务的物流集团公司。 3.6.3 国际态势对第三方物流的影响 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是一个仅有20多年历史的行业。据UPS环球物流公司的调查资料显示,欧洲24%和美国33%的非物流服务用户都有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考虑。由于政策的限制,外企的投资还主要限于物流基础设施,通过独资、合资或合作,涉足驳船、内陆集卡甚至航空货运等。另外,外资进入我国物流业的主要目的是为外商进入中国市场的商品提供分销运输服务,以便保证外商在中国市场流通的效率,从而确保和提高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各国在“商业存在”方面应秉持机遇平等的原则,我国与美国、欧盟所签订的具体协议,外国公司将享有产品分销权,现有的法规限制将取消。另外在物流服务业方面,我国承诺所有的服务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不限制所有服务行业的现有市场准入和活动;在此期间,国外的服务供应商可以建立百分之百的全资拥有的分支机构或经营机构。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年中,国内物流企业将会面临十分严峻的竞争形势,无论哪家企业,只要能够掌握了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不断更新改造物流网络,致力于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并进而在融资市场上获得成功,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都是有可能的。 总之,随着物流热的兴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长足发展,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提高,物流服务功能显著改善,出现像中远集团那样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业。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第四章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分析第四章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