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周鹏 第一章 基本资 料 0 横隔梁内力计算及配筋设计方案毕业论文横隔梁内力计算及配筋设计方案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 基本资料 1 1 1 概况 1 1 1 1 地质条件 1 1 1 2 水文条件 1 1 1 3 气象条件 1 1 2 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2 第二章 方案比选 3 2 1 比选方案的主要标准 3 2 2 方案编制 3 2 3 方案比选 4 第三章 主梁设计 5 3 1 设计资料 5 3 2 横截面布置 7 3 2 1 主梁间距和主梁片数 7 3 2 2 主梁跨中截面细部尺寸 8 3 3 梁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9 3 3 1 截面几何特性 9 3 3 2 检验截面效率指标 11 第四章 行车道板计算 12 4 1 恒载及其内力 12 4 2 汽车荷载产生的内力 12 4 3 内力组合 14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周鹏 第一章 基本资 料 1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15 5 1 恒载内力计算 15 5 2 主梁活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18 5 2 1 跨中的横向分布系数 mc 18 5 2 2 支点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24 0 m 5 2 3 横向分布系数汇总 25 5 3 活载内力计算 26 5 3 1 主梁跨中截面弯矩及剪力 26 5 3 2 主梁 L 4 截面弯矩 28 5 3 3 主梁支点截面剪力 29 5 4 主梁内力组合 31 5 5 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其布置 33 5 5 1 跨中截面钢束的估算及确定 33 5 5 2 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34 5 5 3 非预应力钢筋截面积估算及布置 38 5 6 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39 5 7 持久状况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41 5 7 1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1 5 7 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42 5 8 钢束预应力损失估算 43 5 9 应力验算 50 5 10 抗裂性验算 54 5 11 主梁变形 挠度 计算 57 5 12 锚固区局部承压计算 58 第六章 横隔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61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周鹏 第一章 基本资 料 2 6 1 确定作用在横隔梁上的计算荷载 61 6 2 绘制中横隔梁的内力影响线 62 6 3 绘制剪力影响线 63 6 4 截面内力计算 64 6 5 内力组合 64 6 6 横隔梁截面配筋与验算 64 第七章 桥面结构设计 68 7 1 桥面布置及铺装 68 7 2 桥面防水和排水设施 69 7 2 1 防水层的设置 69 7 2 2 泄水管和排水管的设置 69 7 3 桥面伸缩装置 70 7 4 人行道 栏杆和灯柱 71 第八章 支座的设计 73 8 1 支座分类 原则及布置 73 8 2 支座的计算 73 8 2 1 确定支座平面尺寸 73 8 2 2 确定支座厚度 74 8 2 3 验算支座的偏转情况 76 8 2 4 验算支座的抗滑稳定性 77 总结 78 参考文献 80 附录 81 致谢 82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周鹏 第一章 基本资 料 3 第一章 基本资料 1 1 概况 贵溪大桥位于鹰潭至贵溪的雄鹰大道上 而贵溪市处于信江河拐弯处 河流把半个城市都包围了 贵溪西 南地区往市里走的路线被河流截断 原先 架设的一座桥连通市区 现在已经饱经风霜 所以现在为减少原有拱桥的压力 就必须另外再建造一座桥 用来缓解原桥的交通压力 使交通更为畅通无堵 该公路建成后 形成该地区的公路主骨架和快速通道 改善该地区的交通状况 和投资环境 有力地支援江西西部落后地区的工业建设 1 1 1 地质条件 贵溪地质条件比较好 地质条件为 亚粘土部分分布 厚度 3 4m 强风 化砂岩 全场分布 厚度 8 10m 弱风化砂岩 全场分布 厚度 6 10m 弱 风化断层角砾岩 部分分布 厚度 3 4m 变质砂岩以及弱风化片岩 分布至 探测深度 1 1 2 水文条件 根据水文站多年历史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 该桥桥位处百年一遇水位为 2 80m 该地区不需要通航 该地区降水量多年平均值为 1465 1mm 最大年为 2121 7mm 最小年为 940 3mm 丰 枯年降水量之比为 2 26 其中 3 9 月的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周鹏 第一章 基本资 料 4 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 79 主要降水量为春雨 梅雨和台风雨 而流域的大洪 水主要由春雨和台风雨所形成 1 1 3 气象条件 贵溪市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 具有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雨量 丰沛 日照充裕 无霜期长的特点 在春季因冷暖交替 天气多变 汛期常有 暴雨 有时酿成水灾 盛夏酷热 秋季天高气爽 往往有伏 秋旱发生 冬季 较温暖 霜雪较少 按气候标准分季 则冬夏长而春秋短 春季 70 天 夏季 120 天 秋季 62 天 冬季 113 天 年平均气温 18 1 最热月 7 月 平均 29 7 最冷月 1 月 平均 5 6 年极端最高温度 41 0 1991 年 7 月 23 日出现在鹰潭 年极端最低温度 15 1 1991 年 12 月 29 日出现在余江 0 以上的正积温平均为 6586 4 10 的有效积温达 5705 6 持续天数 平均有 252 天 无霜期平均达 264 天 年平均降水量为 1889 2 毫米 平均降水 日数有 186 天 汛期 4 至 6 月 降水占全年的 48 3 旱季 7 9 月 占 20 一日最大降水量为 281 2 毫米 最长连续阴雨日数为 17 天 最长无降雨 日数为 51 天 1 2 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1 设计荷载 公路 II 级 2 桥梁宽度 全桥采用双向 4 车道 由 7 片预应力混凝土 T 型梁组成 每片 T 型梁宽 1 6 m 梁间缝宽 0 6 m 主梁间距 2 2 m 人行道宽 1 5 m 2 3m 行车道 14 m 路肩 1 2 2m 所以桥宽为 19 0 m 3 桥面铺装及坡度 桥面采用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 厚 6cm 桥面设双 向横坡 坡度为 2 0 为了排除桥面积水 桥面设置预制混凝土集水井和 10cm 铸铁泄水管 布置在拱顶实腹区段 双向纵坡 坡度为 1 5 4 截面形式 T 型梁 5 材料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周鹏 第一章 基本资 料 5 砼 梁体砼标号 C50 封端砼标号 C50 钢筋 纵向预应力钢筋采用15 2 钢绞线 极限抗拉强度 1860MPa s 普通钢筋采用 HRB335 钢筋 锚具 OVM 型预应力张拉锚固体系 选用与之配套的 YWC 型千斤顶 支座 采用板式橡胶支座 6 设计洪水频率 1 100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二章 方案比选 6 第二章 方案比选 2 1 比选方案的主要标准 桥梁方案比选有四项主要标准 安全 适用 经济与美观 其中以安全与 经济为重 积极采用国内外的新结构 新材料 新工艺和新设备 以便于桥梁 的建造和架设 减少劳动强度 加快施工进度 提高施工效率 保证工程质量 和施工安全 桥梁设计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满足交通功能要求 符合 地区的发展规划 桥梁结构造型简洁 美观 尽量采用有特色的新结构 桥型 方案要保证受力合理 施工技术可靠 施工方便 反映新的科技成果 2 2 方案编制 1 悬臂桥 图图 2 1 悬臂桥悬臂桥 2 T 型钢构桥 图图 2 2 T 型钢构桥型钢构桥 3 先简支后连续梁 T 型梁桥 图图 2 3 先简支后连续梁先简支后连续梁 T 型梁桥型梁桥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二章 方案比选 7 4 斜拉桥 图图 2 4 斜拉桥斜拉桥 2 3 方案比选 表表 2 1 方案比选表方案比选表 悬臂桥T 形刚构桥 预应力混凝 土简支 T 形 梁桥 斜拉桥 适用性 1 桥墩上为单排 支座 可以减小 桥墩尺寸 2 主梁 高度可较小 降 低结构自重 恒 载内力减小 超静定结构容易受温度 混凝土收缩徐变作用 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影响 容易造成行车不顺 1 施工方便 2 适合中小 跨径 3 结 构尺寸标准 化 跨越能力大 安全性 1 在悬臂端与挂 梁衔接处的挠曲 线折点不利行车 2 梁翼缘受拉 容易出现裂缝 雨水浸入梁体成 为安全隐患 建国初期大量采用 目前国内大 量采用 安 全 行车方 便 1 行车平稳 2 索力调整工序比 较繁复 施工技术 要求高 美观性 做成变截面梁较 漂亮 结构美观结构美观 具有现代气息 结 构轻盈美观 经济性支架昂贵 维修 费用高 用钢量大 费用大 造价较低 工期较短 安装简便 造价最高 按桥梁的设计原则 造价低 材料省 施工难度小 劳动力少和桥型美观 的方案应优先采用 纵观桥梁的发展 悬臂桥已经基本不采用 由于是跨线桥 跨度不大 斜拉桥一般用于大跨度的跨海 跨河大桥 经过上述方案的比较 决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 T 形梁桥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三章 主梁设计 8 第三章 主梁设计 3 1 设计资料 1 设计跨径 标准跨径 墩中心距离 36 00 m 简支梁计算跨径 相邻支座中心距离 36 0 5 35 50 m 主梁全长 36 0 04 35 96 m 桥长 六跨 L 36 6 216 m 2 荷载 公路 II 级 人群 3kN m2 每侧栏杆 人行道的重量分别 为 1 50kN m 和 3 6kN m 3 设计速度 60 km h 车道数 双向四车道 不设中央分隔带 桥 面净空 设为 5 m 4 材料及工艺 混凝土 主梁 C50 混凝土 钢绞线 预应力钢束采用15 2 钢绞线 每 s 束 7 根 全梁 7 束 钢筋 直接大于等于 12mm 的采用 HRB335 直径小于 12mm 的采用 HPB235 钢筋 采用后张法施工工艺制作主梁 预制时 预留孔 道采用内径 70mm 外径 77mm 的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型 钢绞线采用 TD 双作 用千斤顶两端同时装啦 锚具采用夹片式群锚 主梁安装就位后现浇 600mm 宽的湿接缝 最后施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 5 基本数据 见表 3 1 表表 3 1 材料及特性材料及特性 项目符号单位数据 cu k fMPa50 00 c EMPa 4 3 45 10 C50 混凝土 立方强度 弹性模量 轴心抗压标准强度 ck fMPa 32 40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三章 主梁设计 9 表表 3 1 材料及特性 续表 材料及特性 续表 项目符号单位数据 tk fMPa2 65 td fMPa22 40 轴心抗拉标准强度 轴心抗压设计强度 轴心抗拉设计强度 cd fMPa 1 83 容许压应力 0 7 ck fMPa20 72 短暂 状态容许拉应力 0 7 tk f MPa1 76 容许压应力0 5 ck fMPa16 20 标准荷载组合 容许主压应力 0 6 ck f MPa19 44 容许拉应力 ctpc MPa0 00 C50 混凝土 持久 状态 短期效应组合 容许主拉应力0 6 tk fMPa1 59 pk fMPa1860 p EMPa 5 1 95 10 pd fMPa1260 15 2 s 钢绞线 标准强度 弹性模量 抗拉设计强度 最大控制应力 con 0 75 pk fMPa 1395 抗拉标准强度 sk fMPa335 HRB335 抗拉设计强度sd fMPa280 抗拉标准强度sk fMPa235 普通 钢筋 HPB235 抗拉设计强度sd fMPa195 1 3 kN m25 00 材料 重度 钢筋混凝土 钢绞线 2 3 kN m 78 50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三章 主梁设计 10 3 2 横截面布置 3 2 1 主梁间距和主梁片数 主梁间距通常应随梁高与跨径的增大而加宽为经济 同时加宽翼板对提高 主梁截面效率指标很有效 故在许可的条件下应适当加宽 T 梁翼板 但标准设 计主要为配合各种桥面宽度 使桥梁标准化而采用统一的主梁间距 交通部 公路桥涵标准图 78 年 中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简支 T 形 梁跨径从 16m 到 50m 在吊装起重量允许时 主梁间距采用 1 8 2 2m 为宜 过去 我国较多采用 1 6m 的主梁间距 在主梁间距为 2 2 m 的标准图 JT GQS 025 84 中 其预制宽度为 1 6 m 吊装后接缝宽为 0 6 m 考虑 人行道适当挑出 0 95 m 人行道宽为 2 1 5 3 0 m 行车道宽 7 2 14 m 右侧路肩 1 2 2 m 所以桥宽则用八片 T 型梁 如图 3 1 行车道 行车道 图图 3 1 T 型梁桥横断面图 单位 型梁桥横断面图 单位 cm 加宽过渡区 支座处 图图 3 2 T 型梁桥纵断面图 单位 型梁桥纵断面图 单位 cm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三章 主梁设计 11 3 2 2 主梁跨中截面细部尺寸 1 主梁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主梁高度与其跨径之比通常在 1 14 1 25 本设 计取 2 0 m 主梁截面细部尺寸 为了增强主梁间的横向连接刚度 除设置端横隔梁外 还设置 4 片中横隔梁 间距为 4 5 92m 共 6 片 T 型梁翼板厚度为 15cm 翼板根部加到 19cm 以抵抗翼缘根部较大弯矩 为了翼板与腹板连接和顺 在 截面转角处设置圆角 以减小局部应力和便于脱模 在预应力混凝土梁中腹板处因主拉力很小 腹板厚度一般由布置孔管的构 造决定 同时从腹板本身的稳定条件出发 腹板厚度不宜小于其高度的 1 15 标准图的 T 梁腹板厚度均取 20cm 腹板高度 1460cm 马蹄尺寸基本由布置预应力钢束的需要来确定 实践表明马蹄面积占截面 面积的 10 20 为合适 这里设置马蹄宽度为 50cm 高度 20cm 马蹄与腹 板交接处做成 45 斜坡的折线钝角 以较小局部应力 这样的配置 马蹄面积 占总面积 15 75 按上述布置 可绘出预制梁跨中截面 如图 3 3 所示 马蹄 在离支点支点 3m 逐渐抬高 在距梁端一倍梁高范围内 200cm 将腹板加厚 到与马蹄同宽 变化点截面 腹板开始加厚区 到支点的距离为 300cm 中间 还设置一节长为 200cm 的腹板加厚的过渡段 见图 3 2 主梁端部截面图 主梁中间截面图 图图 3 3 主梁主梁 T 型梁横截面图 单位 型梁横截面图 单位 mm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三章 主梁设计 12 2 横隔梁 预应力梁的横隔梁与马蹄的斜坡下端齐平 其中部可挖空 以减少质量和 利于施工 横隔梁的厚度一般为 15 18cm 本设计中横隔梁厚度取 15cm 横 隔梁的刚度越大 梁的整体性越好 在荷载作用下个主梁越能更好的共同努力 受力 端横隔梁是必须设置的 跨中的横隔梁将随跨径的大小宜每隔 5 0 10m 设置一道 本设计中 每隔 5 92m 设置一道 3 3 梁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3 3 1 截面几何特性 预制时翼板宽度为 1 60m 使用时用 2 2m 分别计算这二者的截面特征 可以采用分块面积法和节线法 计算公式如下 毛截面面积 mi AA 各分块面积对上缘的面积矩 iii SA y 毛截面重心至梁顶的距离 sii ySA 毛截面惯性矩计算用移轴公式 2 miiis IIA yy 式中 分块面积 i A 分块面积的重心至梁顶的距离 i y 毛截面重心至梁顶的距离 s y 分块面积对其自身重心轴的惯性矩 i I 中主梁跨中毛截面的几何特性在预制阶段如图 3 4 及表 3 2 图图 3 4 预制梁跨中横截面 单位 预制梁跨中横截面 单位 mm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三章 主梁设计 13 表表 3 2 跨中截面跨中截面 跨中与跨中与 L 4 截面同截面同 毛截面几何特性毛截面几何特性 分 块号 分块面积 2 i A yi cm Si Ai yi Cm3 ys yi cm Ix ys yi 2 i A Cm4 Ii Cm4 24007 51800073 475 129 54 1050 45 105 11216 31825 664 675 4 684 1050 000995 105 330097 5321750 16 025 8 4744 10574 869 105 22517038250 89 025 17 8322 1050 0281 105 1000190190000 109 025 118 8645 1050 333 105 5 282 395 10 x I 5 75 681 10 i I 合 计7037 m Ai A 80 975 200 80 975 119 02 i s m x S y A y 569825 6 i S 5 358 076 10 mxi III 中主梁跨中毛截面的几何特性在使用阶段如图 3 5 及表 3 3 图图 3 5 使用阶段跨中横截面 单位 使用阶段跨中横截面 单位 mm 边主梁截面与中主梁的翼缘宽度有差别 翼缘 190cm 如图 3 6 图图 3 6 左边主梁 单位 左边主梁 单位 mm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三章 主梁设计 14 表表 3 3 中主梁跨中毛截面的几何特性中主梁跨中毛截面的几何特性 分 块 号 分块 面积 2 i A yi cm iii SA y Cm3 ys yi cm Ix ys yi 2 i A Cm4 Ii Cm4 33007 52475065 144 140 043 1050 6187 105 11216 31825 656 344 3 5556 1050 000995 105 330097 5321750 24 856 20 388 10574 869 105 22517038250 97 356 21 3259 1050 0281 105 1000190190000 117 356 137 7243 1050 333 105 5 323 037 10 x I 5 75 849 10 i I 合 计 7937 m i A A 72 644 200 72 644 127 356 i s m x S y A y 576575 6 i S 6 39 8886 10 mxi III 3 3 2 检验截面效率指标 以跨中截面为例 5 358 076 10 42 76 7037 119 m a ix I Kcm A y 上核心矩 5 358 076 10 62 84 7037 80 975 m x is I Kcm A y 下核心矩 42 7662 84 0 5280 5 200 sx KK h 截面效率指标 根据设计经验 预应力混凝土 T 型梁在设计时 检验截面效率指标取 0 45 0 55 且较大者亦较经济 上述计算表明 初拟的主梁跨中截面是 合理的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四章 行车道板计算 15 第四章 行车道板计算 T 梁翼板构成铰接悬臂板 荷载为公路 级 桥面铺装 6cm 沥青混凝土 4 1 恒载及其内力 以纵向 1m 宽的板条进行计算 1 每延米板上的恒载 g 桥面铺装层 1 0 06 1 0 23 1 38 gkN m T 梁翼板自重 tan ef hhs 式中 e h 自承托起点至肋中心线之间板的任一验算截面的计算高度 f h 不计承托时板的厚度 s 自承托起点至肋中心线之间的任一验算截面的水平距离 承托下缘与悬臂板底得夹角 当tan 1 3 时 取 1 3 2 tan 0 04 0 150 380 204 0 28 0 204 1 0 255 1 ef e hhs hm gkN m 合计 1 385 1 6 48 i ggkN m 2 每延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 弯矩 22 11 6 48 1 13 9204 22 Ago MglkN m 剪力 6 48 1 17 128 Ago QglkN 4 2 汽车荷载产生的内力 将加重车后轮作用于铰缝中轴上 见图 4 1 后轴作用力为 P 2 120kN 轮压分布宽度如图 4 2 所示 对于汽车后轮的着地长度为 2 0 2am 2 0 6bm 由 桥规 查得 则得 12 12 20 202 0 060 32 20 602 0 060 72 aaHm bbHm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四章 行车道板计算 16 p 2 图图 4 1 悬臂板计算图式悬臂板计算图式 图图 4 2 汽车计算图式汽车计算图式 荷载对于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 10 20 32 1 4 1 1 23 92aadlm 式中 d 最外两个荷载的中心距离 冲击系数 11 0 3 1 3 在桥面板内力计算中通常为 0 3 作用于每延米宽板条上的弯矩为 1 0 2400 72 1 1 3 1 1 444 3 924 18 31 AP bP Ml a kN m 作用于每延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 240 1 1 3 44 3 92 19 90 AP P Q a kN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四章 行车道板计算 17 4 3 内力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 表 4 1 表表 4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 ud 1 21 43 920 1 2 18 31 1 430 34 AgAp MMMkN m 基本组合 ud 1 21 41 2 7 128 19 90 1 436 414 AgAp QQQkN 所以 行车道板的设计内力为 ud 30 34MkN m ud 36 414Q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 表 4 2 表表 4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 ud 0 73 920 18 31 0 716 74 AgAp MMMkN m 基本组合 ud 0 77 128 19 90 0 721 06 AgAp QQQkN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18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5 1 恒载内力计算 1 主梁预制时的自重 一期恒载 g1 此时翼板宽 1 60 m 按跨中截面计算 主梁每延米自重 即先按等截面计算 中主梁 0 7037 25 17 5925 0 7037 为 Am 25 为 50 号混 1 g kN m 凝土的容重 单位 3 kN m 内 外边梁 1 0 79372519 8425 gkNm 由马蹄增高所增加的重量折成每延米重 2 11 4 0 350 5 0 1525 19 96 32 0 1182 g kNm 由梁端腹板加宽所增加的重力折算成恒载集度 主梁端部截面如图 5 1 3 1 2 1 170 7037 20 15 21 15 0 35 2 0 15 6 25 35 96 2 1 420 g kN m 5 1 主梁端部截面 单位 主梁端部截面 单位 mm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19 边主梁的横隔梁 内横隔梁体积 见图 5 2 3 111 1 8 1 001 000 15 0 15 222 0 3 1 1 0 15 0 1797m 0 15 0 150 28 0 04 1 1 0 7 图图 5 2 内横隔梁图 单位 内横隔梁图 单位 mm 端横隔梁体积 见图 5 3 3 11 0 151 8 0 85 0 85 0 150 01857 0 13 22 0 3 1 1 0 15 0 1449m 1 1 0 7 图图 5 3 端横隔梁图 单位 端横隔梁图 单位 mm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20 4 12 0 17974 0 1449 25 35 96 1 9021 g kN m 每延米自重总和 中主梁 4 1 17 59250 1182 1 9021 1 42021 0332 i i gkN m 1 g 内 外边梁 19 84250 1182 1 4200 5 1 9021 22 3318 kN m 2 g 2 桥面板间接头 第二期恒荷载 2 g 中主梁 2 0 6 gkN m 外边梁 2 0 6 0 5 gkN m 3 栏杆 人行道 桥面铺装 三期恒载 3 g 桥面坡度以盖梁做成斜面坡找平 桥面铺装厚度取 6cm 沥青混凝土的重 力密度取 23 3 kN m 一侧栏杆 1 5 一侧人行道 3 60 kN m kN m 外边梁 3 3 6 1 5 1 5 0 06 23 7 17 gkN m 中梁 3 2 2 0 06 23 3 036 gkN m 4 主梁恒载总和 见表 5 1 表表 5 1 主梁恒载总和主梁恒载总和 荷载第一恒载 1 g第一恒载 2 g第一恒载 3 g 总和 g 外边梁22 33811 1257 1730 6331 中主梁21 03322 253 03626 3192 5 主梁恒载内力计算 见图 5 4 设为计算截面离左支点的距离 并令 则 x x l 主梁弯矩和剪力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2 1 1 2 1 1 2 2 a Ml g Q a lg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21 M影响线 Q影响线 l l 图图 5 4 恒载内力计算图恒载内力计算图 恒载内力计算见表 5 2 5 2 主梁活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5 2 1 跨中的横向分布系数 mc 主梁间在翼缘板及横隔梁采用湿接 而且桥宽跨比为 19 36 0 527 当小 于或接近 0 5 时 可选用偏心压力法来绘制横向影响线和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mc 1 计算几何特性 主梁抗弯惯距 由上表 3 2 可得 64 x 39 8886 10 cm I 主梁的比拟单宽抗弯惯矩 64 xx 39 8886 10 220 181311 82 cm cmJIb 主梁的抗扭惯距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22 对于 T 型梁截面 抗扭惯矩可近似按下列公式计算 表表 5 2 恒载内力计算恒载内力计算 2 1 1 2 Mlg kN m 1 1 2 2 Qlg kN m 项目 跨中四分点 支 点 跨中四分点支点 0 50 2500 50 250 1 2 1 0 1250 09380 1 2 1 2 00 250 5 边梁 g1 22 3381 3518 9492640 61900198 251396 50 第一期 恒载 kN m 1 g 中梁 g1 21 0332 3313 3862486 36500186 670373 34 边梁 1 125 2 g 177 223132 988009 98519 97 第二期恒 载 kN 2 g m 中梁 2 25 2 g 354 445265 9760019 96939 94 边梁 7 17 3 g 1129 499847 5760063 634127 27 第三期 恒载 kN m 3 g 中梁 3 036 3 g 478 265358 8900026 94553 89 边梁 g 30 6331 4825 6713621 18300271 869543 74 总和 1 g 2 g 3 g kN m 中梁 g 26 3192 4146 0963111 23100233 583476 17 3 x 1 m ii i i Icbt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23 式中 相应为单个矩形截面宽度和厚度 i b i t 矩形截面抗扭刚度系数 i c 梁截面划分为单个矩形截面的个数 m 对于翼板 查表 1 1 b220 14 666 t15 1 1 3 c 对于梁肋 查表 2 2 153 5 7 675 20 b t 2 0 3057c 对于马蹄 查表 3 3 50 1 818 27 5 b t 3 0 2181c 矩形截面抗扭刚度系数计算表 b t1 01 51 752 02 53 04 06 08 010 c0 1410 1960 2140 2990 2490 2630 2810 2990 3070 3130 33 故主梁抗扭惯矩为 3333 44 1 220 150 3057 153 5 200 2181 50 27 5 3 849689 520 00849689 Tii i Icbt cmm 抗扭修正系数 由于偏心压力法忽略了主梁的抵抗扭矩 导致了边梁受力的计算结果偏大 为了弥补不足 采用考虑主梁抗扭刚度的修正偏心压力法 抗扭修正系数 2 Ti 2 ii 1 I l 1 12a I G EI 其中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24 8 22222222 1234567 1 22222 22 2 3 2 2 1 1 2 2 2 1 1 2 2 1 12 1 1 2 2 1 1 2 2 2 1 1 3 2 2 1 1 203 28 i i aaaaaaaa m 对于简支梁桥 主梁的截面均相同 即 梁数 n 8 并取 i iTT II II G 0 425E 代入公式的表达式 得 2 1 0 968 0 42535 57 0 00849689 1 1239888603 28 E E 计算横向影响线竖标值 对于 I 号边梁考虑抗扭修正后的横向影响线竖标值为 407 0 28 203 7 7 968 0 8 11 2 1 2 2 1 11 n i i a a n 22 1 18 2 1 117 7 0 9680 1250 2820 157 8203 28 n i i a n a 所以可得 计算所得的值列于表 5 3 内 ij n 表表 5 3 横向影响线竖坐标值横向影响线竖坐标值 梁号 e m 1 i 8i I II III V 7 7 5 5 3 3 1 1 0 407 0 269 0 177 0 131 0 157 0 019 0 073 0 119 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I 号边梁的横向影响线和布载图式如图 5 5 所示 设影响线零点离 I 号梁轴线的距离为 x 则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25 7 2 2 0 4070 157 xx 解得 11 11 xm 则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为 汽车荷载 I IIIII IV V VIVII r 汽车荷载 I号梁 号梁 号梁 号梁 II III IV IIIV 图图 5 5 修正偏压法修正偏压法 mc 计算图式计算图式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26 11 12345678 11 m 22 10 407 10 91 9 11 7 81 6 014 712 91 1 61 0 2 211 11 0 785 cqqqqqqqqqq xxxxxxxx x 按 桥规 4 3 1 条 当车道数大于 2 时 需要进行车道折减 三车道折减 系数为 0 78 四车道折减系数为 0 67 但折减后的值不小于两行车队布载时的 计算结果 4 车道 4 0 67 0 7850 526 cq m 3 车道 3 0 78 0 4000 3340 2860 2200 173 0 107 0 593 cq m 2 车道 2 0 5 0 4000 3340 2860 220 0 62 cq m 所以 I 号梁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取 432 max 0 62 cqcqcqcq mmmm 人群荷载 0 407 11 11 0 30 75 0 445 11 11 crr m II III IV 号梁的横向分布系数同理计算得 见表 5 4 II 号梁 汽车荷载 11 12345678 11 m 22 10 269 14 18 12 38 11 089 287 986 184 883 08 214 38 0 646 cqqqqqqqqqq xxxxxxxx x 人群荷载 0 269 14 380 30 75 0 297 14 38 crr m III 号梁 汽车荷载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27 11 12345678 11 m 22 10 177 26 0124 2122 8121 01 19 71 17 91 16 61 14 81 226 21 0 551 cqqqqqqqqqq xxxxxxxx x 人群荷载 0 177 26 21 0 30 75 0 184 26 21 crr m IV 号梁 汽车荷载 11 12345678 11 m 22 10 131 167 92 166 12 164 32 162 52 161 22 159 42 2168 12 158 12 156 32 0 505 cqqqqqqqqqq xxxxxxxx x 人群荷载 0 131 168 120 30 75 0 132 168 12 crr m 表表 5 4 II III IV 号梁的横向分布系数号梁的横向分布系数 汽车荷载作用点相应影响线竖标值 qi 梁号 1q 2q 3q 4q 5q 6q 7q 8q cq m cr m 10 4000 3340 2860 2200 1730 1070 0590 00730 620 445 20 2650 2320 2070 1740 1490 1160 0910 0580 4390 297 30 1760 1630 1540 1420 1330 1210 1120 1000 3690 184 40 1310 1290 1280 1270 1260 1240 1230 1220 3380 132 5 2 2 支点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0 m 如图 5 6 所示 按杠杆原理法绘制荷载横向影响线并进行布载 1 号梁活载 的横向分布系数可计算如下 对于 I 号梁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28 0q 1 m 2 0r m 1 523 对于 II 号梁 0q 1 m 2 0r m 0 可知 III IV V VI VII 号梁与 II 号梁横向分布系数相同 对于 VIII 号梁 汽车和挂车的横向分布系数与 I 号梁相同 0q m 0r m 1 523 I IIIII IV V VIVII 汽车荷载 II号梁 I号梁 汽车荷载 IIIV 图图 5 6 支座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图支座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图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29 5 2 3 横向分布系数汇总 横向分布系数汇总 见表 5 5 表表 5 5 横向分布系数汇总横向分布系数汇总 I 号梁II 号梁III 号梁IV 号梁 荷载类别 c m 0 m c m 0 m c m 0 m c m 0 m 车辆荷载0 620 5010 4390 7960 3690 7960 338 0 796 人群0 4451 5230 29700 18400 132 0 5 3 活载内力计算 在活载内力计算中 这个设计对于横向分布系数的取值做如下考虑 计算 主梁活载弯矩时 均采用全跨统一的横向分布系数 mc 采用影响线直接加载 求活载内力 计算公式为 1 iii Sm Py 式中 S 所求截面的弯矩或剪力 汽车冲击系数 挂车按 1 计算 1 多车道桥涵的汽车荷载折减系数 沿桥跨纵向与荷载位置对应的横向分布系数 i m 车辆荷载的轴重 i P 沿桥跨纵向与荷载位置对应的内力影响线坐标值 i y 汽车冲击系数 102 4 22 503 45 10 0 398886 17 5925 9 811 7933 c c CENm Im mG gKN sm 其中 混凝土取 由上面计算可得 10 223 3 143 45 100 398886 f 22 35 5 17 5925 9 81 10 3 45z c c EI lm H 0 1767ln0 01570 1767 ln3 450 01570 203f 则 1 10 2031 203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30 5 3 1 主梁跨中截面弯矩及剪力 在计算主梁弯矩时 对跨中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与跨内其他他各点上 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是采用相同的值 图 5 8 为简支梁中跨截面弯矩影响线 c m 和车道荷载的最不利位置图 图图 5 8 跨中弯矩计算跨中弯矩计算 公路 II 级集中荷载计算 k P 计算弯矩效应时 360 180 0 75302226 5 505 k PkN 计算剪力效应时 1 2 226 5271 8 k PkN 车道均布荷载 10 5 0 757 875 k qkN m 人群荷载标准值为 3 0 当桥梁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 50m 时 2 kN m I 号梁跨中弯矩 汽车荷载 2 2 1 1 1 0 203 1226 5 8 8757 87535 5 8 2424 60 lcqkkk q MmP yq kN m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31 由式 并且不考虑冲击力的影响 则人群荷载 1 pckkk Sm P yq 跨中弯矩为 2 2 1 3 0 35 5 8 315 46 lcrr r Mm q kN m II 号梁跨中弯矩 汽车荷载 2 2 1 1 2030 439226 5 8 8757 87535 5 8 l q M kN m 1716 77 人群荷载 2 2 1 3 0 35 5 8 210 54 lcrr r Mm q kN m 跨中剪力计算 I 号梁跨中剪力 汽车荷载 2 1 11 1 2030 6235 50 62 22 lckiki q Qm qm P y kN 127 43 人群荷载 2 11 3 0 35 5 22 lck q Qm qkN II 号梁跨中 汽车荷载 2 11 1 2030 43935 50 439 22 l q Q kN 98 56 人群荷载 2 11 3 0 35 5 22 lck q Qm qkN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32 5 3 2 主梁 L 4 截面弯矩 可按同样的方法作出 L 4 处截面的弯矩影响线 如图 5 9 所示 将荷载布 置在最不利位置来计算 图图 5 9 L 4 弯矩计算弯矩计算 I 号梁 L 4 弯矩 汽车荷载 4 2 1 3 1 0 203 1226 5 6 6567 87535 5 32 1818 41 lcqkkk q MmP yq kN m 人群荷载 2 4 3 3 0 35 5236 59 32 l r MkN m II 号梁 L 4 弯矩 汽车荷载 2 4 3 1 2030 439226 5 6 6567 87535 5 32 l q M kN m 1287 55 人群荷载 2 4 3 3 0 35 5157 91 32 l r MkN m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33 5 3 3 主梁支点截面剪力 I 号梁支点截面剪力计算 图 5 10a 为主梁纵断面图 图 5 10b 为汽车荷载作用下支点剪力的荷载横 向分布系数沿跨长分布图 图 5 10d 为支点见面剪力影响线图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变化区段附加三角重心处对应的支点剪力影响竖标为 1 1 035 55 92 35 5 0 944 3 y 图图 5 10 汽车支点荷载支点剪力计算汽车支点荷载支点剪力计算 汽车荷载的支点剪力为 1 1 2 11 0 501 271 8 1 00 62 7 87535 5 1 05 92 22 0 501 0 62 7 875 0 944 oqoqkkcqoqcqk Vm P yma mmq y kN kN 不考虑冲击力的影响 则人群荷载支点剪力为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34 1 2 11 0 445 1 5 3 035 5 1 0 1 5230 445 1 5 3 0 0 944 22 49 10 orcrrorcrr Vm qa mmq y kN 人群荷载 图图 5 11 人群荷载支点剪力计算图人群荷载支点剪力计算图 II 号梁支点截面剪力计算 汽车荷载的支点剪力为 1 1 2 11 0 796 271 8 1 00 439 7 87535 5 1 05 92 22 0 7960 439 7 875 0 944 oqoqkkcqoqcqk Vm P yma mmq y kN kN 人群荷载支点剪力为 1 2 11 0 297 1 5 3 035 5 1 0 00 297 1 5 3 0 0 944 22 19 99 orcrrorcrr Vm qa mmq y kN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35 5 4 主梁内力组合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 当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 作 用效应组合按表 2 3 1 桥梁工程 规定采用 预应力简支梁中 I 号边梁的内力汇总见表 5 6 表表 5 6 I 号边梁的内力汇总号边梁的内力汇总 弯矩 M kN m 剪力 Q kN 序号荷载类别 梁端四分点跨中梁端跨中 1 结构自重03621 184825 67543 740 2 汽车荷载01818 412424 60264 92127 43 3 人群荷载0236 59315 4649 108 89 4 1 2 1 04345 425790 80652 490 5 1 4 2 02545 773394 44370 89178 40 6 0 8 1 4 3 0264 98353 3254 9910 00 7 S 4 5 6 ud 07156 179538 561078 37188 40 预应力简支梁中 II 号中梁的内力汇总见表 5 7 表表 5 7 II 号中梁的内力汇总号中梁的内力汇总 弯矩 M kN m 剪力 Q kN 序号荷载类别 梁端四分点跨中梁端跨中 1 结构自重03111 234146 10476 170 2 汽车荷载01287 551716 77 285 57 98 56 3 人群荷载0157 91210 5419 995 93 4 1 2 1 03733 484975 32571 400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第五章 主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36 5 1 4 2 01802 572403 48399 80137 98 6 0 8 1 4 3 0176 86235 8022 396 64 7 S 4 5 6 ud 05712 917914 60993 59144 62 5 5 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其布置 5 5 1 跨中截面钢束的估算及确定 公桥规 规定 预应力梁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应力要求和承载能 力极限状态的强度要求 以下就跨中截面在各种作用效应组合下 分别按照上 述要求对主梁所需要的钢束数进行估算 并且按照这些估算的钢束数确定主梁 1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应力要求估算钢束数 对于简支梁带马蹄的 T 型截面 当截面混凝土不出现拉应力控制时 则得 到钢束数 n 的估算公式 1 k Ppksp M n Cfke 式中 持久状态使用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标准组合值 k M C1 与荷载有关的经验系数 对于公路 II 级 取 C1 0 51 钢绞线截面积 一根钢绞线的截面积是 1 40 即 p A 2 cm 8 4cm2 p A 钢绞线的标准强度 1860 pk f pk fMPa 上核心距 在前以算出 42 76cm s k s k 钢束偏心距 初估 15cm y e y a 已计算出前面出 则钢束偏心距为 127 36 x ycm 127 36 15112 36 yxp eyacm 按最大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Starter Unit 1 Hello!Section A (1a~2d)课件(内嵌音频) 人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 《杭州市城市桥梁工程档案移交书(2025年版)》
- 特定行业员工职业资格认证与培训用人劳动合同范本
- 离婚协议公证文本格式规范及范本模板
- 个人消费抵押借款合同:信用评级与消费权益保障协议
- 气井地震勘探手册
-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指导手册设计报告方案分析校验专家访谈
- 工控系统设计实施流程规范
- 信息系统管理与商业智能练习题
- 如何在学习中培养创造性想象
- DLT 572-2021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 妇科医生进修汇报课件
- 《无线通信基础及应用》课件第3章
- 《科室管理方案》课件
- 农业机械操作安全的培训课程
- 综合医院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发生意外情况应急预案
- 电镀行业环境保护现状课件
- 烹饪美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最全看图猜成语 课件
- 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课件
- 柔性传感器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