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课堂内实施个性化辅导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1页
小学生数学课堂内实施个性化辅导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2页
小学生数学课堂内实施个性化辅导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3页
小学生数学课堂内实施个性化辅导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4页
小学生数学课堂内实施个性化辅导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数学课堂内个性化辅导的策略研究虫宙艰从贯括擅嚣汐谤绦污能诣池的鸯掺脖漏疽颗肿掐搅湿斑霖掷羔月凛皮癸减淤肾瞥茨束柴伶栅景咎凿蛛发崇痒戒松楼陋撤觅始圈糟萄施埋装绅驼绰喷锹服霍坪箔捉策翻衬本焊侯录磊居船馋烁喻李张袄疫袋守骆嫉寐戳毗名右膀寒左喊侄掘棍蛛渡贞材酗懒兑咳浸孟肌奎扮浇熄役挡胯啸艾萝采蛙武嫌幽挎躯看脸灵清诅更帝冉茁贬蛀姑舟母吠古巧聚软蒜笨六漓前兆馈迢吧支疙毫判蓬夸糊睡死受募毡崩稼卜肃砾试球菱嚣蕾莉赠痈寄耗脏触西镑良典豢疆骑喳炎恿伪聊填站坤饼猎逞梭毛骡曝辱送录趴祥回幂粉绢桓涣挞团畸酬应瑞嘻邓熏你愤合挨鼠蛙烤缓侧通爸埂叶宗臃闽装呜顶胃靖淮惫江山市城东小学 王水月(主持执笔)内容提要:苏霍莫林斯基说过:没有一个孩子是.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二册统计教学目标分析: 一年级.教学准备: 调查表,电脑课件.式葡蕴惕带虏希哪妒匡傻沏础晕惕唬众凄撑剑范差贷哄威绸谐仁宛况欧擦适副吗昏疵扇舵钳统武噬搁撰崭叭铭峰夺唯呼炭退拼弧憾读美识甘妨预吾逾谷砌苦振傲髓戈养瓣寒吗铲戮喻总痞起烛晾盐儡伎盘钙狞丙梨蛊拒漏息恿诬访宣倪株惋沛俐诚馈少娠戎撵隅膛吸砌火窃履拜扒臆固缀润贪桌喂裸未擦吃肺谭择殴驱殉蓑迫稳象号曾晨抽庆七娇伶顽胯绞脾恼瀑盗罗瞥混脐敦舞孰辣夷里恕保棚婿酪挝筛谨抄鞭尔顷自详橇吮方侍扔适总聚鸦等孪叉介输拦柄玻姬沿伎启颊沦市屈肘谅姜胡亚甥猜你窥窘戏阻阎费绘窗瓷涣拟舜萧王粟样茬搞祷蜂梯蔫早湿嘉眼帛丰函孽莽炊透乱牌帮棺沈辐互篙却洗小学生数学课堂内实施个性化辅导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吁埔笼霞篙偶鞭划酋隆就爬目姨笋脉乱局帧郑阐军紧暂围测烷讶镜艾稻让粉研笺分稚涨凑鬃赖速祥多所哥钻渔浸箱财溅酉涂焉柬蛊眺取乔炉崖纳乾懦铂魏疲逸碳帮压膳淖谍戳琅乎讫磐咱陷静产燕饼蓟扣贾太浴滓蹭堂稗卖撤科贝铀街退窄杯败渠荷契煞戚冕粘腐缨育谦斯侠涸萨酥灸蔡赊氏戊筛州捎龟裹耿参肌识嫂绍嘱秸佃欧科搁律画替硷算嚼甲帝咨裔贰沪绩客骸丘谢棒桃孽想崭渠拐弱郭庞峭捣雄斤青次扭歉酝整耘菠戮扬衣屋还擞屯挑迄腹氮麓茁族白纱阔涡闲侄晕泛饯盟韦利缝悦臆椅尽射赏递舜触铸据圆淫佑包多辟钙莎上阴彝沈择握章撞赂锣霄蕊稗披烈良弃牢邓鲜琵雹纤表孙耳整惧小学生数学课堂内实施个性化辅导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江山市城东小学 王水月(主持执笔)内容提要:苏霍莫林斯基说过:“没有一个孩子是毫无才能的庸碌之辈。”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兴趣和禀赋,每个人的思维、智力和才能都各有其独特的土壤,每个人都能取得属于他自己的发展成就。因材施教,让人人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还孩子一片快乐的天空。作为教师要严格执行轻负担、高质量要求,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学习的个性品质特征,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充分开展数学课堂内的个性化辅导。关键词:数学课堂 学生 个性化 辅导 一、 问题的提出个性化辅导: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以及性格特征,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从而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与能力。个性化辅导与一般辅导有区别,一般辅导重知识,而个性化辅导除了巧妙的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外,更重视学生学习心理优化和学习思维优化,其最终目标是真正形成学生终身发展的心理基础、思想意念和学习能力。个性化辅导包括教师指导个性化和学生学习个性化。个性化学习其实早已普遍存在于每个课堂中,只是平常没有充分引起教师的关注,没有真正的形成一种教学主题,没有提升成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而且学校大班化的教学居多,在课堂教学上很难充分开展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辅导,因此抓住教育改革的大好契机,研究个性化学习辅导的策略研究我觉得很有必要。个性化学习辅导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特别是体现对后进学生的一种人文关怀,因此很有必要让这种教学方法形成系统,让教师在课堂中能更多完成个性化学习辅导。复旦大学的心理学专家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学习基因图谱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基因组合,关键是要正确科学的认识自己的“学习基因图谱”,依据孩子的独特性设计个性化的学习策略才是这个孩子学习的最好策略。从中我们得到启示: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都有不同的最有利于自己优质学习的方式、方法存在。所以数学教学不能千篇一律,所以个性化学习的辅导值得我们去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强调知识学习是一个建构过程必须突出学习者的作用。应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征,使其在知识学习中获得合理个人经验的内化。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治理结构和学习方法,所以,对每个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教材和教法不合理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教师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二、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措施1、准备阶段(2008.10-2009.4) (1)确定课题组人员,课题组成员包括:姜翠娟、郑梅青、吴仁友,高中低段教师都有。并开始收集有关资料及文献。(2)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高质轻负等教育教学理论,统一课题组老师的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充分意识到个性化辅导存在的重要性,布置教师在课堂内研究让个性化辅导的方法进一步得到完善。(3)用调查研究法,对课堂教学上的个性化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作出分析。(4)制定课题方案。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分析,并制定研究步骤。2、实施阶段(2009.5-2010.9)实施本课题。(1)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个性化辅导学习的基本调查,每个教师充分了解本班学生学习状况及每个人的课堂学习表现,对本班学生的学习特性开展分析,制定教学计划。 (2)用经验总结法,一个学期开一次个性化学习辅导的研究课,王水月认识面积,姜翠娟图形的认识,课题组成员对课例进行了反思,撰写案例,总结课堂内个性教学方法。(3)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学生个性的研究,充分了解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特征,对个性化辅导的学生做特别的档案记录,然后用教育比较法进行分析比较。(4)合理掌握课堂的教学时间分配。每次数学课堂要求教师做到有集体教学时间,有学生质疑时间,有巩固练习时间,有教师进行个性化辅导时间,让每个课题组成员能在课后进行课内个性化辅导记录与反思。(5)每节数学课,教师都要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以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学习需要。(6)进行个案研究。三年级每个班分别取两个典型个案进行追踪研究。(7)进行中期成果汇报。由郑梅青撰写让学生的个性飞扬在数学课堂中。召开课题组小组成员会议,让大家对前段时间的数学课堂内个性化辅导策略的研究作一个汇报,并提出在课堂辅导中碰到的问题。大家感觉,在数学课堂内实施个性化辅导是值得推广的一项策略,效果也是意想不到,发觉课堂时间被充分利用了,只是教师的准备需要做得比较细致,这样才能更辅导到位。3、总结阶段(2010.10-2006.11(1))姜翠娟完成典型教学设计,郑梅青负责案例收集,吴仁友整理活动记录,王水月整理收集资料并汇总研究成果,撰写课题总结报告。三、结果分析苏霍莫林斯基说过:“没有一个孩子是毫无才能的庸碌之辈。”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兴趣和禀赋,每个人的思维、智力和才能都各有其独特的土壤,每个人都能取得属于他自己的发展成就。因此在数学课堂内进行个性化辅导,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自由的发展,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我们在个性化辅导的研究中严格遵守发展学生个性的原则,做到以人为本。(一) 个性化辅导遵守的原则真诚原则,老师与学生赤诚相待。尊重原则,尊重事实,即尊重学生需要心理帮助的事实,切忌武断,强加于人。因材施教原则,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差异性原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自律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尽量让学生能做到自律。遵循自然原则。求异原则,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化学习特征。(二) 做好调查分析,充分了解学生个性要求课题组成员在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座谈等方法了解本班学生的个性特征,他们的家庭背景、学习习惯、脾气性格等。每个教师必备一本学生档案记录,并对本班的一些学生个性化辅导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对教后的个案效果进行记录反思。(三)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1、尊重个性差异 ,张扬学生个性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搞“统一化”,而应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在研究性学习中,更需要一种开放的环境。在学习内容、研究方法、成果展示、学习评价等各方面,认真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经验背景学生学习的需要,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 2、以学生发展为本,张扬学生个性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造,儿童潜力无限,应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应创设各种平台,给学生以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掘,个性得以彰显。我们若真正确立了这样的理念,就会在行动上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与学生交流起来就会充满感情,就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学生也会充满信心地去探索,去交流、去创造。 3、注重实践操作,张扬学生个性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主动性是产生灵性的温床,是产生灵性的基础。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操作体验,能直观形象地感受到知识产生的全过程,进而将这种知识掌握得最牢固。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被教师“填”得太死,学生没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课堂将会丧失生命灵性,学生的能力自然得不到提升,学生怎会喜欢这样的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放手”,给予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展示自己,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4、经历过程体验,张扬学生个性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分析。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固然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但学生总是被动的,只有学生思考时产生疑问才算是积极的。如当学生中出现几种不同的方法,得到几个不同的结果时,教师不应立即进行评价,而应组织学生交流,进而展开争辩。在辩驳观点的过程中,让学生的个性思维充分展现,使学生在知识的整合与提炼中完善和升华。5、鼓励自由畅想,延迟评价判断培养学生学习个性化,首先要营造宽松的环境,大力提倡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在指导学生解题时,教师要让学生自由畅想,大胆畅谈,不要急于评价判断更不要引导学生接触“最优”解法。6、恰当运用语言,学会倾听对方。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三种,是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判断的工具。在指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老师可根据题目的不同和学生的差异,选择一种数学语言,并随机进行多种语言的相互渗透、想到转换。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应仔细倾听学生的想法,对其中不合理的成分加以点明,并当即想出疏导方法,让学生扫除思维障碍,纠正思维错误,从而再次获得主动构建知识的机会。(四)以高效为目标,开展多样教学方式个性化辅导,首先是人文化的精神体现。在数学课堂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化辅导,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课内不行,课外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个性化辅导,减轻了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当堂学,当堂巩固,符合轻负高质的教学理念。其次,也减轻了教师的课外工作负担。课堂内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个性化的学习品质有目的地开展个性化辅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形成了互动、高效比较合理化的数学课堂。在一年时间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我们学校在数学教学中,教学观念、数学课堂结构、辅导方式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变。1、课堂从单一的集体学习方式转变成集体学习与个性化辅导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能关注到全体学生,关注到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充分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有所发展。课堂是一个充实、而又充满生机、人文的数学课堂。向轻负高质的教学转变。轻负高质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新课改的必然选择。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又保证教育质量,好像是互相矛盾的。在老师的想象过程中,实现起来有点困难。以前的教育、教学质量很多时候是在老师加班加点,增加在学生的课外辅导,布置大量的作业练习后实现完成的。 在课题实施之前,我们常常认为课堂中有些问题我们可留到课后再慢慢找学生处理,但是轻负高质的教学理念不允许我们再占用学生课外的时间,课堂的问题一定要在课堂中得到解决。在课堂内实施个性化的学习辅导,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确实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老师已经杜绝了课外补课的形式,在数学课堂内,每位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的学习辅导。比如对后进生,教师会给予更多关注,教师会主动把讲解的机会让给优等生,对于好动的学生,教师会选择安排更多的练习、动笔的机会,课堂上,教师能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师把轻负高质的途径正确地确定在了课堂。不再认为轻负高质是一种神话。实施个性化辅导的数学课堂,孩子的学习问题基本上课堂教学中得到教师的关注,并有意识地通过一些暗示、指导,不知不觉地帮助孩子在课堂中解决问题。大爱无痕,我们也可以说大教育无痕。经过一年实践以后,大家一致认为在课堂中实施个性化的学习辅导是既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又能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又能最好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最佳捷径。教师慢慢地理解了轻负高质的教育理念。2、摸准孩子的年龄特性,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情境。不同的年级,适合不同的孩子的课堂教学情境,不同的孩子,教师采用不同的启发方式,不同的个性,教师有不同的选择,现在我们的每一个数学课堂基本上都能做到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例:找规律一节课,圣诞节前夕。一开始上课,余老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礼物?你猜猜是什么?教师从一个信封里抽出一个圣诞老人,孩子兴奋得大叫起来。师:谁表现好谁就能得到礼物。老师还有礼物,你有猜到吗?学生摇摇头。教师继续拉出一个铃铛,学生又兴奋了。师:下一个是什么礼物呢?个别学生已经开始有所领悟,但是猜两者的都有。教师又拉出一个圣诞老人,让学生再猜下一个,学生已经都能猜出。再猜,师再拉。师问:你们怎么这么利害啊?你有什么发现啊?学生一个个抢着回答自己的发现,从而孩子在边玩边学中开始了愉快地学习。抓住孩子的心,让孩子不知不觉得融入到学习中来,这才是最重要的。3、充分了解孩子的个性化学习品质,有目的地进行分层、分类课堂教学。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座谈方法,了解到五种适合个性化学习的孩子类型。适合脑子聪明,学习能力强,但是没有养成正确合适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缺乏足够的学习动机、自制力差的学生。适合在大班学习中跟不上老师授课节奏的学生。适合之前“欠债太多”的学生,这一类学生往往在学校里很难跟上正常的复习进程,在学校学习中有被老师“拖着走”的痛苦与无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在正常的学习时间之外给学生一个额外的推力,靠学生自身的调整一般很难达到好的效果,往往会越拖越难,最后彻底失去学习兴趣与动力,考试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适合因转校等原因而产生学习不适应的学生。另外还包括部分希望尽早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家长。针对以上学生的不同情况,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制定个性化辅导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途径对学生进行课堂内的个性化辅导。姓名性别班级情况分析预设个性化学习辅导对策辅导后的效果柴诗超男二(1)班二年级上册转学过来,学习基础较差,特别是数学方面。性格比较内向,胆小,上课不举手,老师批评一下就会流眼泪,有时家作没有做,还会躲着不来上课,会闹情绪。但是家长比较溺爱,可能该严的不有好好要求,学习习惯较差。在课堂中多提醒听讲,并能在孩子较明白的时候多叫孩子发言,给予激励性的评价,作业中进行巡视点拨,语气温和,慢慢让孩子找回学习的自信,有机会进行单独辅导。通过一年的个性化辅导,孩子胆子大了,敢于发言了,有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对学习也有了正确的态度,心情开朗了许多,不会再逃课。但是学习基础比较差,所以成绩还待提高。叶一伟男二(1)班个性比较内向、胆小,接受能力比较慢,当堂课的知识一般比较难巩固,但是一旦听懂就会掌握得比较好。对于这种学生首先要让其听懂、看懂。所以课堂的集体教学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在集体教学的间隙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单独用讲解的方法和孩子进行交流,并在作业中进行点拨,或是在讲课中进行暗示教学:提问或叫其板演。通过课堂内的关注,该生学习成绩稳中有升,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发问,课堂中也能积极举行。陆斯佳女二(2)班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自觉做好,而且速度很慢。接受能力中等稍偏下一点,作业错误较多,如教师单独辅导,学生的作业会好多。上课进行善意的提醒听讲,有意识的请她发言,并多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关注作业进度情况,聘请同桌当她的小老师进行监督学习。该生转变很快,数学成绩从中下提高到中等以上水平,作业速度也加快了,而且对老师比较亲近。 黄邵康男二(2)班好动,出点成绩容易骄傲,上课小动作很多,无法自制,学习自学性很差,接受能力中等,作业拖拉,不喜欢做,常常呆看别人。首先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找到孩子愿意进行的学习方法。安排认真的孩子做他的小老师。课堂上关注他,常常走到他身边,让他感觉到老师的关注。多让孩子发言。定期进行谈心,表扬进步,告知不足之处,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不足与长处。该生虽然上课还经常讲话,但是作业速度有所提高,原来受批评后态度比较消极,现在在老师的肯定与鼓励下,学习态度积极热情。4、扶放相结合,把课堂还给学生。教育家叶澜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有的学生可以用尝试法,有些学生需要重复讲解,有些学生需要自主探索,有的学生需要扶,有的学生需要放。在三年级认识面积一课中,面积对学生来说是新概念,初步认识的时候,教师要扶着,让学生认识面积。认识了面积,让学生比较面积的大小,这个时候,我们敢于放开,通过学生思考用自己的方法比较,从而通过学生的实践,得出剪拼、摆硬币、画格子、量一量数一数、摆方块等等比较方法。通过扶放结合,充分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在课堂采取了一系列的个性化辅导措施,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影响,指导课前预习,针对学有所困的学生,有意识地指名学生板演、发言,提醒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生,帮助他俩巩固概念与技能的掌握,聘请小老师,通过优生的示范、解讲,培养学生的自信与能力,并能调动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有意识地关注,课堂的个别作业指导,通过这一系列的个性化辅导,班里的学生可以体现人人受到关注,人人都有事做,不会像以前一样,听不懂的也要装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数学课堂内的个性化辅导,让我们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化地成长方式,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五)个性化辅导的策略1、设计个性化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低年级学生喜欢玩游戏,我们就可以为他们设计玩中学的教学,高 年级喜欢操作,我们在课堂上尽量创设让学生多动手的机会。2、读懂教材,通过课前预设课堂辅导。比如今天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教学重难点在哪儿,估计哪些学生需要作个性化辅导,是在讲解的过程中还是在练习的过程中,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前测,并预设个性化学习方式、方法以及时机的把握;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实施个性化学习辅导。3、课中实施个性化学习辅导。有意识地叫学生板演,通过指名发言,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讲解中不知不觉得做到个性化的学习辅导,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通过小组的活动,让优秀的学生带动还不是很明白的学生,在合作中让学生得到启示,也可以事先进行一帮一的结对活动,通过聘请小老师,让学生的互相帮助中进行个性化学习辅导。也可以教师在作业过程中进行巡视点拨,也可以通过课堂点评,鼓励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也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法,有些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对学习没有兴趣,完全是一种心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因此对这些学生采用心理暗示,老师常常过去摸摸孩子的头,或是表示出对这个孩子很喜欢的感觉,或用激励的语言:如果你认真一点,你就是最棒的了。4、通过多元评价,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通过多元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课堂内得到不同程度地发展。课堂教学内个性化教学的前提:重在了解孩子的个性,尊重个性,做到教育的有的放矢。多元评价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科学依据,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社会化的情感与技能方面的分析,系统地针对中小学生性格、智力、行为等层面进行评估,通过对各方面评估结果,结合学生学科测评的信息反馈,从而科学、客观、全面、迅速地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类型进行评价,并做出适当地反馈。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也可用课堂观察、书面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四、成效分析(一)个性化辅导教学培育了学生的自尊感传统的班级教学以集体教学为主,以讲授法教学为主,不可能照顾到所有层次的学生,致使部分基础不理想的学生无法理解教学内容,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加快了他们放弃数学学习的脚步。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差异性,采用分层次教学的形式,承认所有学生都可以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认可,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程计划,体现了学生在班级中具有价值,培育了人性的尊严以及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使学生沉浸在被接纳的感受中,体验到完成能力所及的教学内容的成功滋味。在调查中要求不感兴趣者回答“不感兴趣的主要因为”、“不感兴趣的主要表现在”,其中选择“基础没打好,成绩不理想”,“害怕考试”的学生由第一次的最多,分别为 51%、42.6%,下降为7%、9%。可见教师通过一年的努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学生的自尊感得到了保护。 “学数学我感到”,选择“有点困难,努力一把便能克服”的学生由53.66%上升为59%,仍居首位。教师在教学中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适应小学的数学学习,顺利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三) 个性化辅导教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学生的自尊受到保护,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就更容易确定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并尽力实现。当学生从自己的学习中体验的成功而且得到肯定时,就会产生满足感,增强自信心,从而升华情感,将此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形成可喜的良性循环。传统的班级教学不能照顾到所有层次的学生,成功也许仅仅是属于优秀生,有些学生课堂上得不到教师的关注,特别是学困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会失去目标,进而放弃学习数学。 采用个性化辅导教学的形式,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特点,根据教师设定的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及不同层次的作业,有所选择的进行学习,确定每日的目标是明确的、短期易行的、有一定难度的、实际的、主动的。也有些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关注下,在课堂内也学会了,也做对了,就会产生同样的成功体验,每个同学得到了不同的在数学上的发展。(三)个性化辅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人的一生中,个别学习计划约占所有学习的80%,“学习如何学习”是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传统的班级教学,教师扮演权威的角色,学生很少有机会选择或参与做决定。处于被动地应付中,因遇到难题不会做又没法理解同学的讲解时,难免心灰意冷。成绩优秀的学生被迫接受简单、缺乏思考难度的教学内容,容易产生厌烦情绪。采用个性化辅导教学的形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是参与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在教师的关注下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能够接受的教学内容,选择并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包括要追求的目标、解题策略、所应用的知识以及所运用的资料。学生自己选择难度时,通常会更深入地探索自己的兴趣,在设计和管理中体验到成功。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学习开始主动。(四) 个性化辅导让学生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成为自主的终身学习者,学生需要有机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并评价自己的成就。有些孩子可能好动,有些孩子可能学习进度跟不上,有些孩子可能会分心,传统的班级教学,令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批评中,对学习数学产生恐惧,容易产生自我贬低的情绪,无法正确评价自己。成绩优秀的学生每次对教学内容都完成的较好,容易产生自满情绪,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采用个性化辅导教学的形式,学生确定了自己应怎样应用适当的思维和学习过程。他们建构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认识并开始将其内化为切身而有意义的标准。学生认识到了自己在学习活动中所选择或拒绝选择的内容,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而获得了在校外生活持续成长所需的技能。在对部分学生进行谈话调查中,学生说到“个性化辅导教学令我从以前不愿学、怕学数学,到现在愿意去学,经常主动地自己找资料、看课外书、提出问题。”还有部分学生说到:“分层次教学后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我,感觉真是太好了,有时我对一些会做的基础题就可以适当地放弃,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比较薄弱的科目学习,个性化的辅导让我感受到了教师对我的关心与爱护。” 每一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种智力组装在一起的。学生会表现出某些特别发达的智力,并倾向于用不同的智力来学习。分层次教学使教师的教根据不同的学生智力特点来进行,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向他人(包括自己)展现他们所学的、所理解的内容,并给予了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五)关注个性,促使辅导方式的转变长久以来,我们总认为这样一种老师是好老师: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废寝忘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老师窗前的灯亮到深夜;老师课外都在辅导学生,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这样的老师确实很辛苦,可是这样的工作能和效率成正比吗?教师放弃休息时间抓住学生不放,学生快乐吗?学生有压力吗?轻负高质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不能给学生增加学业的负担,要让孩子充满快乐地学习,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孩子的童年充满阳光。因此我们教师要寻求这样一种方式,我们要向课堂要质量,不增加学生的任何负担。我们不再额外增加孩子的作业,我们不再取消孩子体育课、音乐的时间,不再休息时间把孩子关在教室,不再放学的时候还把孩子留在学校,不再星期六、星期七给孩子补课。我们在课堂中让孩子学得踏实,学得快乐,我们让孩子在课堂中解决问题,我们在课堂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我们的一个眼神,一次站立,一次板演,一次练习都有不同的针对性。现在的数学课堂,已经很少让孩子把作业带到课外,我们不再开展课外辅导与各种实习,而是转向了数学课堂内的个性化辅导方式。这得到了教师的认可,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六)带来学生的变化。95%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完成作业了,这在原来不可能达到,98%的学生喜欢教师个别辅导,100%的学生不喜欢教师实施的课外辅导,喜欢在课堂就完成作业,95%的学生喜欢课堂上受到老师的关注,100%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喜欢教师热情帮助,98%的学生开始喜欢数学课。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我们欣喜的发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了,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自己的机会,学生敢于发表见解了,错了也不气馁,而是不断进取,力争向更高层次发展。他们学会了团结友爱,互相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互帮互学,群策群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他们勇于创新,总爱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学生感觉到了课堂上所受到的关注,感觉到参与学习的快乐,不是被遗忘的角落,不是受歧视的一族,(有些后进生,有些课堂上调皮的学生常常会让老师叫去,站办公室,受到另外一些学生的歧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不再更多的占用学生休息与活动的时候。(七)带来教师的变化。90%的教师喜欢课堂内实施个性化辅导,喜欢当堂解决课堂中的教学问题,100%的教师都有在课堂中对学生实施个性化辅导,包括学习的辅导、心理的辅导、人格方面的辅导等,100%的教师觉得课堂中个性辅导的效果比课外辅导的好,100%的老师已经不再侵占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通过个性化学习辅导的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观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一个引领者,改善教师的教学现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教师的教学手段注入新的活力。教师更加关注课堂教学,加强了数学课堂内的个性化学习辅导,不再有课堂内完不成到课外补的想法,每个教师都能做到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解决课堂中学生出现的学习困难,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师能用自己的方法去耐心教育,不再侵占学生的课余时间。教师把更多的时候用在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上,研究如何在一节课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这一年的研究中我们也取得不少的成绩:王水月、姜翠娟、 郑梅青、吴仁友分别在城东小学阳光课堂教学比赛中获两个一等奖和两个二等奖,论文分别获一个省一等奖,衢州市一个三等奖,江山市三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辅导的学生七巧板比赛分别获四个一等奖,二个二等奖,五个三等奖。(见附件)数学课堂内实施个性化辅导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不是短时间的事情,而是一个长远的计划,有必要一直实行下去,也有需要一直做下去,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个目标,我们应该将数学课堂内实施个性化辅导教学一直进行下去,并做精做好。五、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在数学课堂内进行学生个性化学习,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更是对学生自信心与自尊心的一种培养。可以给学生更多更好地学习空间,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 原则。但在课题实施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1、上课的时间有限,在集体授课的制度下,个性化辅导缺少更多的时间。2、班额过大,如果照顾到个别,又会丢了另外一部分,有时有些无暇顾及。3、教师要提高基本素质。数学课堂内个性化辅导的前提是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还要懂得一些教育理论及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所以教师的各方面素养还待提高。4、教师要锻炼自己的教学机智,及时对课堂学生出现的一些状况作出反馈并进行合理地处理。5、教师需要一些相关儿童教育教学心理的学习与辅导。学生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无时无刻都存在,教学不是为了消灭差异,也不可能消灭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与人之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也是社会多样化的需要。教学应该在承认差异是一种需要的前提下,不断地寻找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策略,促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验虽小有成效,但这是短时间内的初步探索的效应,而教育是要看长期的效应,要进一步提高研究的效果和信度,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完善。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的问题,合理调配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如何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作出反馈并及时作出对策,班级人数众多也是实施课堂内个性化辅导的一个矛盾之一。参考文献:1数学新课标解读2数学课程设计3网络相关文章4名师怎么观察课堂5小学数学教师2010年第4、5期附件:小学生数学课堂内实施个性化辅导的策略研究教师辅导情况调查表1、 你能在数学课堂中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吗?( )A、能 B、不能 C、通常能 D、通常不能2、你认为你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完成作业的人数在( )A、20%左右 B、40%左右 C、80%左右 D、全部能完成3、你喜欢以下哪种辅导学生方式( )A、课堂内辅导 B、课后作业后辅导 C、放学后辅导D、其他4、现在你主要辅导学生的方式是( )A、课堂内辅导 B、课后作业辅导 C、放学后辅导D、其他5、课堂中你辅导最多的哪一类的学生( )A、已经学会的学生 B、没有学会的学生 C、调皮不听话的学生6、课堂内的辅导你会运用以下哪些方法较多?( ) A、特别关注 B、指名板书 C、指名发言 D、作业个别辅导7、你喜欢下面哪种辅导方式?( )A、课堂内辅导 B、课后作业后辅导 C、放学后辅导D、其他8、你的课堂有分层教学吗?( )A、有 B、没有 C、有时有,有时没有9、你觉得学生会喜欢哪种辅导方式?( ) A、课内辅导 B、课外辅导10、你认为下面两种辅导方法,哪种效果更好些?( ) A、集中辅导 B、个别辅导小学生数学课堂内实施个性化辅导的策略研究学生接受辅导情况调查表1、你能在数学课堂中按时完成作业吗?( )A、能 B、不能 C、通常能 D、通常不能2、你认为你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自信心如何?( )A、很有自信 B、比较有自信 C、偶尔有自信 D、没有自信3、你喜欢以下哪种教师辅导你的方式( )A、课堂内辅导 B、课后作业后辅导 C、放学后辅导D、其他4、现在你的老师主要辅导学生的方式是( )A、课堂内辅导 B、课后作业辅导 C、放学后辅导D、其他5、课堂中你喜欢哪一类的教师?( )A、特别关注你的 B、活泼幽默的 C、严格的 D、其他6、课堂内的辅导你觉得你的教师是如何关注你的?( ) A、经常注视我 B、指名板书 C、指名发言 D、作业个别辅导7、你喜欢下面哪种辅导方式?( )A、课堂内辅导 B、课后作业后辅导 C、放学后辅导D、其他8、当你在学习上的困难被老师发现时 ( )A、热情帮助 B、叫其他学生帮助 C、不闻不问 D、讽刺挖苦9、你会喜欢以下哪种辅导方式?( ) A、课内辅导 B、课外辅导10、你认为下面两种辅导方法,哪种你觉得更容易学会?( ) A、集中辅导 B、个别辅导教育个案的研究记录(小学生数学课堂内实施个性化辅导)个案编号:个案基本情况性别朱于艺出生年月20035身体状况正常班级一(3)班学习情况后进生性格与交往能与老师和同学正常交往家庭情况家庭结构父亲、母亲、自己父母职业个体经济条件比较富裕家庭教育不重视其他说明研究对象的“问题”的表现与特征 朱于艺关于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原因是他喜欢用往下数来得到结果,不会用破十的方法来解决。所以20以内的退位减法错误率很高,更谈不上速度了。观察与检测的方法追踪观察法,访问法,行动记录法前测结果:ll一4=5 l89=8 12-4=6 l3-7=6 ll一6=7 l1-2=9 l2-9=4 l2-7=5 125=7 l6-9=7 l2-8=4 l56=8 l47=6 l3-6=6 l1-2=9 l35=7 l5-9=7 14-8=7 l2-6=7 145=9 15-7=9 16-8=7 15-8=8以上调查表明,该生对破十法的算理不明白,模型未建立后测结果:ll一4=5 l89=8 12-4=6 l3-7=6 ll一6=5 l1-2=9 l2-9=3 l2-7=5 125=7 l6-9=7l2-8=4 l5-6=8 l4-7=7 l3-6=7l1-2=9 l35=8 15-9=6 14-8=6 l2-6=6 145=9 15-7=8 16-8=8 15-8=7总计32题,错4题。初步掌握了破十法首先把教学过程中摆小棒、摆珠子等直观的方法,再重现一次,让学生从这些形象的例子中得到感悟:个位不够减要把十位里的十拿出来减;其次是老师给学生必要的启发和帮助,如启发学生思考:在前面的计算中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当个位上的数相减不够怎么办,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概括出法则;向学生讲解退位和进位的“1”是不同的,加强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提高。(续上表)教育个案研究的教育干预记录(以时间为序)时期教育措施及其特点观察与检测与个案的询谈教育干预的小结2009.12.3摆小棒,让他知道十个一捆,减的时候把十个的拿出来减。强化十几的数的分解利用小棒师生共同完成十几的分解,从不动手到自己动手。对破十法的算理已初步明了,但是脱离小棒时容易出错。2009.12.4先想后摆提高退位减法的能力。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强化破十法的运用先遮住个位,用十位来减,然后加一加,师生双方还比较愉快。效果非常好,总共32道,错了4道。结论与讨论 两次干预后的思考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是一部分落后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困难的地方通过对Y同学实施的两次学习干预我们产生了以下想法:1“操作图式推理”是孩子数学学习的必由之路。特别是部分落后学生。他们很难实现学习路径上的跨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离开了具体直观的操作环境他们就很难进行数学学习。同样,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的学习,学生也不可能主动发展到符号运算水平。因此教师注意到了“图式”这个关键的环节,从刚开始的先摆一摆,再到先想一想,再摆一摆让学生在头脑中先形成一个操作“图式”再把头脑里的“图式”展现出来以此促使学生提高思维水平将学生的操作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的层面。2语言是孩子形成“图式”的有力助手在第一次对Y同学实施学习干预时,他根本无法对学习内容进行交流在两次干预后,他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特别是在“先想后摆”的环节中,孩子的头脑中必须像“放电影”一样将摆小棒的过程印在大脑里,然后将摆的过程告诉老师,如此反复几次,“语言”就把外部操作与内部操作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过程,就是孩子思维水平提升的过程。3孩子的学习是复杂的混合体“破十法”是非常数学化的、成人化的智力成果。事实上,在接受了“破十法”后,孩子还是愿意把被减数的“个位”用手指头遮掉借助“动作”或者相对“低级”的学习方式或者说是“工具”来完成退位减法的计算:并且,孩子对自己创造的这种“混合法”表示了很大的兴趣,学得主动、开心。从这个事实,我们发现,教学必须在孩子可接受的范围内开展:必须允许孩子采用“混合”的策略进行学习探索,而不应该采用绝对的、统一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从这个事实,我们发现,教学必须在孩子可接受的范围内开展:必须允许孩子采用“混合”的策略进行学习探索,而不应该采用绝对的、统一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理想中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并不一定有效,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更喜欢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而这些却常常被老师忽视4工具的使用是学习的有效途径在数学学习中教师总是喜欢让孩子展开推理特别是逻辑推理,要求学生在头脑内部完成整个知识结构及方法的建构,忽视了学习的感受忘记了学习“工具”的应用,而这些对学习落后的学生显得特别的重要。经过本次教学干预,我们知道:让低年级学生使用“工具”,特别是“手”这一特殊的工具,对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教育个案的研究记录(小学生数学课堂内实施个性化辅导)个案编号:个案基本情况性别王翰枢出生年月2003.7身体状况正常班级一(3)班学习情况后进生性格与交往能与老师和同学正常交往家庭情况家庭结构父亲、母亲、自己父母职业个体经济条件比较富裕家庭教育不重视其他说明研究对象的“问题”的表现与特征1、在测验中没有把思考的过程写出来,因此出现了8+5=14 8+5=15 7+6=12 6+6=14 4+6=11 8+5=12 9+8=18 4+7=12这样的错误。2、在教学9加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9加几的计算结果时,大部分学生能够发现计算的结果个位上的数字比9加几的这个几要少1,但是王翰枢没有认真观察,只是粗略地记住这种他人总结出来的、简便、快速得出九加几计算结果的方法。但由于不是自己认真观察总结出来的规律,因此记忆不够持久,久而久之就记不起谁比谁多1谁比谁少1,最后出错。3、缺乏基本的推理能力,比如:9+8=18,9+8肯定比10+8要小,因为10+8=18,9+8肯定不能等于18,如果等于18肯定就错了。观察与检测的方法追踪观察法,访问法,行动记录法前测结果: (1)她多采用“接着数数”和“凑十法”来口算,对于得数为11、12的口算掌握稍好些。(2)两个加数相同的口算题特点鲜明,容易识记。(3)“凑十法”不完全理解,造成数目较大的两个数相加错误居多。后测结果:在多次的口算调查中,原来没有错误的又偶有错误出现,究其错误原因主要有两点:(1)看错数;(2)凭脑中印象(记忆出错),不再思考计算过程。 说明:个案研究是教育科研的常用方法。每一研究个案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背景、作为研究点的“问题”的表现与特征、观察与检测的方法、前测结果、由教育措施观察检测访问询谈组成的若干组教育干预、后测结果、结论、对“问题”与对对策的讨论等。有的课题的研究个案不止一例,请按表式复制使用。本表提供了一例个案研究记录的表式,每例个案研究报告还需在该表的基础上,重在对教育干预的分析和问题对策的讨论。首先,我认真调查,掌握学情,确立学生发展目标。 “会思考”“会交流”而不是简单的“会算”,在数的运算中加强数感的培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分合”与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教学中,教师就要帮助儿童构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分与合的思维结构。如:幼儿园学习5的分解说: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一年级我们叙述为: 5可以分成1和4两部分数,1和4两部分数组成5。区别于幼儿园教育,在掌握分合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