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慢性砷中毒.doc_第1页
职业性慢性砷中毒.doc_第2页
职业性慢性砷中毒.doc_第3页
职业性慢性砷中毒.doc_第4页
职业性慢性砷中毒.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性慢性砷中毒【理化性质】砷元素有灰、黄和黑色三种同素异形体,质脆而硬,具有金属性。原子量74.92,密度5.73g/cm3(14),熔点817,沸点615,可升华,不溶于水。砷酸钙及亚砷酸钙仅微溶于水,但砷酸钠及亚砷酸钠则易溶于水。砷在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成三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又名亚砷酐,俗称砒霜、砒石、信石、白砒,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易升华(139【接触岗位】工业生产中,砷化物的用途非常广泛,开采、冶炼和焙烧雄黄矿石或其他夹杂砷化物的金属矿石时,可接触到所生成的三氧化二砷;生产和使用含有三氧化二砷的外用中药、杀鼠药、杀虫剂、消毒防腐剂、玻璃工业的脱色剂,生产一些砷化物特别是三氧化二砷的岗位,如生产某些含砷染料、半导体原材料等,如防护不周,或者意外污染食品、饮水时,常有发生急、慢性砷中毒的可能;此外砷化合物常用语医药,如抗癌药、皮肤用药等。【毒理学简介】三价砷化物及五价砷化物皆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收。职业中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砷化物经皮肤吸收较慢。进入体内的砷,9597即迅速与细胞内血红蛋白的珠蛋白结合,于24小时内分布至肝、肾、肺、胃肠道及脾脏中。五价砷与骨组织结合,可在骨中储存数年之久,但其大部分皆在体内被还原为三价砷。有机砷在体内也转变为三价砷。三价砷甚易与巯基结合,可长期蓄积于富含巯基的毛发及指甲角蛋白中。一次摄入砷化物,于10天内即可排除90。砷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尿中四种代谢物为砷酸盐、亚砷酸盐,以及三价砷在肝脏内经甲基化解毒后生成的甲基砷酸和二甲基砷酸,其中二甲基砷酸占排出代谢物的75,尚有小量进入胆汁由粪中排出。经口中毒者,粪中排砷较多。砷还可通过胎盘损及胎儿。【临床表现】慢性砷中毒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多样性的皮肤损害,常同时存在色素沉着、角化过度或尤状增生三种改变。色素沉着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呈雨点或广泛的花斑状,尤以身体非暴露部位如躯干、臀部、大腿上部多见。皮肤角化过度以手掌及足底为主,除足底胼胝对称性角化增厚外,典型的表现是在手掌的尺侧外缘、手指的根部分布许多小的、角样或谷粒状角化隆起,俗称“砒玎”或“砷疔”。可有脑衰弱综合症的全身症状;半数患者有胃肠功能障碍及肝肿大的体征。也可出现肢端麻木等症状。【诊断】根据较长期间密切观察接触砷化物的业史,出现皮炎、皮肤过度角化、皮肤色素沉着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为主的临床表现,参考发砷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类似疾病;方可诊断。我国将职业性慢性砷中毒分为2级:慢性轻度中毒:除观察对象(具有头痛、头晕、失眠、多梦、乏力、消化不良、消瘦、肝区不适等症状;发砷超过当地正常参考值)的表现外,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皮肤角化过度,尤在掌跖部位出现疣状过度角化;2)躯干部位及四肢出现弥漫的黑色或棕褐色的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斑;3)轻度肝脏损伤;4)轻度周围神经病。慢性重度中毒:在慢性轻度中毒基础上,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1)肝硬化;2)周围神经病伴肢体运动障碍或肢体瘫痪;3)皮肤癌。【处理】砷中毒患者应脱离砷的接触,口服二巯基丁二酸或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或二巯基丁二酸钠驱砷治疗,同时辅以补硒、维生素C等对症治疗。凡诊断为慢性砷中毒者,不得继续从事以前砷工作;重度中毒者应避免化学物质接触。【预防】第一、控制砷化物粉尘的飞扬,对产尘设备要密封,回收、安装通风装置,防止气体逸散。第二、加强个人防护,使用防毒口罩、防护服、工作鞋等。禁止在工作场所饮食,工作后要仔细清洗。第三、水、废弃必须经过处理方可排放。第四、砷作业的工人要定期体检,有呼吸道疾病、肝肾、血液疾病及皮肤疾病者应调离砷作业岗位。【案例】2003年9月7日,位于云南省楚雄市郊区的滇中铜冶炼厂发生了一起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当日中午,一些工人出现了严重的头晕、胸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先后有76人被送进楚雄州人民医院治疗,8人观察治疗。经省、州职业病专家现场调查,确认导致工人中毒的“罪魁祸首”为砷化合物。虽在矿山工作多年,但许多工人仍不知道砷为何物,也不晓得砷是如何进入人体而引起如此严重中毒事件的。其实,砷这种有毒物质大家并不陌生,最古老的毒药砒霜,其化学名称就是三氧化二砷。雄黄、雌黄也是大家地较熟悉的砷化合物,化学名称分别是二硫化砷和三硫化砷,以前有些地方端午节会喝雄黄酒来避邪。这两种砷化合物也是有毒的,只是毒性较低。自然界不存在单独的砷元素,大多以雄黄、雌黄等硫化物形态混杂于铜矿、铁矿、银矿、铅矿、锡矿、铝矿,锑矿等矿石中。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砷化合物,主要包括在矿石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三氧化二砷、砷化氢、砷化铜,砷化钙、砷化铅等剧毒物质。在矿粉的高温冶炼过程中,这些有毒物质以蒸汽、烟尘、粉尘的形式散布在空气中,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症状,即急性砷中毒。砷化物的毒性很大,以三氧化二砷为例,5mg即可引起中毒,60mg即可致死。中毒原因及症状在金属矿冶炼过程中,慢性中毒者比较常见,极少见到急性中毒者。滇中铜冶炼厂发生急性砷中毒,说明工人在短时间内吸入了大量的砷化合物。该厂属于正规铜冶炼厂,冶炼技术与工艺并不落后,但为何会发生了如此严重的砷中毒事故呢?经专家调查,引起此次中毒的原因有以下4个方而这批铜冶炼原料中的砷含量偏高;生产系统中各个工序负荷不平衡,导致鼓风炉在正压状态下工作,使有毒有害烟气外溢,当地连阴雨天气使气压较低,有毒气体下沉;车间现场职工没有佩戴口罩等个体防护用品。急性砷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呈水样且带血、四肢疼痛、痉挛,严重者会出现少尿,溶血、微循环衰竭等危险症状。这些中毒症状,在滇中铜冶炼厂砷中毒的76名工人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其中有4名职工出现了中毒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现象,医生们采用血液灌注疗法(换血),才挽救了他们的生命。慢性砷中毒时,吸收的砷容易积蓄在肝、脾、肾、骨骼及皮肤内,尤以指甲,毛发中含量最高。砷中毒后口中会有金属异味,指甲失去光泽,变得扁平且有白纹,脆薄、易损。慢性砷中毒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头晕、乏力、烦躁、易怒、易激动、忧郁、失眠、记忆减退、四肢疼痛、痉挛、神经麻痹、运动功能受损等。消化系统会出现食欲不振,腹痛,腹泻,消化不良,易发生牙龈炎、口腔炎和结肠炎、肝脾肿大等症状。从事矿物冶炼的工作人员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尿砷或发砷、血砷检测。预防措施1.加强通风,改善作业环境生产工艺要符合劳动卫生要求,有毒物质浓度低于国家规定标准。滇中铜冶炼厂砷化物中毒的原因之一,就是气候异常,冶炼炉在正压状态下工作,通风不畅,使有毒烟气外溢所致。当时工人已经闻到了砷化氢气体特有的蒜臭味,但因缺乏常识,未引起足够重视。2.加强个人防护上班时要戴好口罩、手套,穿好工作服。在冶炼车间不得吸烟和吃零食,以免毒物直接进入消化系统,引发中毒。下班后要用肥皂彻底洗手,漱口、洗澡,勤洗工作服。必要时佩戴含碘的活性炭口罩或防毒面具。滇中铜冶炼厂的工人防范意识较差,大部分人工作时不戴口罩,吸烟也是家常便饭,这些不良的操作习惯为发生中毒事故埋下了伏笔。3.定期体检从事金属冶炼的职工,至少1年要做1次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慢性中毒、尘肺等职业病时,要立即调换工种。滇中铜冶炼厂的工人在冶炼垃程中,曾4次闻到怪味,少数工人(主要是司炉、倒炉渣工人)有明显的恶心、头晕、胸闷症状,但没有人想到是职业中毒。4.职业禁忌患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