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红军长征讲解.ppt_第1页
第12课---红军长征讲解.ppt_第2页
第12课---红军长征讲解.ppt_第3页
第12课---红军长征讲解.ppt_第4页
第12课---红军长征讲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 红军长征 课标要求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重点 遵义会议 中央红军长征路线难点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的开始 一 长征开始 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1 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0 10 1933 3 原因 采用了正确的作战方针 游击战术 领导人 毛泽东 朱德 周恩来 2 红军长征 1 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问 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会失败 国民党在中央苏区修筑的雕堡 1933年9月 蒋介石调集一百万兵力 对红军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军事 围剿 其中50万兵力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 图为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 围剿 时修筑的雕堡 一 长征开始 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1 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0 10 1933 3 原因 采用了正确的作战方针 游击战术 领导人 毛泽东 朱德 周恩来 2 红军长征 1 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失利的原因 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执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方针和政策 排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2 开始时间 1934年10月 3 出发地点 中央革命根据地 江西瑞金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 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旧址 瑞金城东6公里处的叶坪 中央革命根据地 长征前的红军队伍 江西瑞金武阳渡口 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一 长征开始 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1 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0 10 1933 3 原因 采用了正确的作战方针 游击战术 领导人 毛泽东 朱德 周恩来 2 红军长征 1 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失利的原因 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执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方针和政策 排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 开始时间 1934年10月 3 出发地点 中央革命根据地 江西瑞金 中央红军8万多人 向西突围 4 路线 江西瑞金 突破四道封锁线 付出惨重代价 弃湘西 强度乌江 占领遵义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红军强渡乌江 乌江 1935年时的贵州遵义城 返回 返回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场 遵义会议是何时召开的 问 有何成就和历史意义 二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贵州遵义 1 会议的主要成就 1 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2 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3 增选了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2 会议的历史意义 1 遵义会议结束了 左 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2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3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为什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 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问题 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2 不仅奠定了长征的胜利 而且改变了中国的革命形势 毛泽东 周恩来 张闻天 王稼祥 朱德 参加遵义会议和会后的主要领导人 返回 返回 长征的胜利 三 长征的胜利 长征的艰苦历程 1 转战川黔滇 四渡赤水河 打破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四渡赤水 赤水河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忆秦娥 娄山关 毛泽东 四渡赤水 三 长征的胜利 长征的艰苦历程 1 转战川黔滇 四渡赤水河 打破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2 南渡乌江 巧渡金沙江 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彝海结盟 顺利通过遗族地区 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 皎平渡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渡金沙江时住过的山洞 红军渡江纪念碑 巧渡金沙江 史海拾贝 彝海结盟 刘伯承和小叶丹塑像 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队旗 红军在彝族区留有的标语 中国工农红军在彝族区颁发的布告 史海拾贝 三 长征的胜利 长征的艰苦历程 1 转战川黔滇 四渡赤水河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2 南渡乌江 巧渡金沙江 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3 强度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俯瞰大渡河 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 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三 长征的胜利 长征的艰苦历程 1 转战川黔滇 四渡赤水河 打破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2 南渡乌江 巧渡金沙江 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3 强度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4 翻越大雪山 夹金山 走过烂草地 翻越夹金山 夹金山和青衣江 红军翻越雪山 想象画 红军翻越雪山时穿的鞋 翻越夹金山 过草地 松潘草地 穿过草地 油画 红军用过的防雨蓑衣 过草地 三 长征的胜利 长征的艰苦历程 1 转战川黔滇 四渡赤水河 打破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2 南渡乌江 巧渡金沙江 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3 强度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4 翻越大雪山 夹金山 走过烂草地 5 到达吴起镇 1935年10月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吴起镇 胜利到达陕北 油画 毛泽东 七律 长征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返回 返回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涯暖 大渡桥横铁锁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三 长征的胜利 长征的艰苦历程 1 转战川黔滇 四渡赤水河 打破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2 南渡乌江 巧渡金沙江 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3 强度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4 翻越大雪山 夹金山 走过烂草地 5 到达吴起镇 6 三大主力会师 甘肃会宁 1935年10月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会师楼 甘肃会宁 会宁全貌 2 长征及胜利的历史意义 1 长征 坚苦卓绝的长征 锻炼和考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 保存了红军的基干 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 2 胜利 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 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长征胜利经历了艰苦的历程 江西瑞金1934 10 突破封锁线 占领遵义城 遵义会议1935 1 四渡赤水河 巧渡金沙江 强度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翻越大雪山 走过烂过草地 陕北吴起镇1935 10 甘肃会宁1936 10 湘鄂西根据地 红二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川陕根据地 红四方面军 给你一个秘诀 巧记长征 红军长征二万五 一九三四开始数 四道封锁强渡乌 遵义会 三五初 四渡赤水追剿误 跳出重围金沙渡 大渡河 飞夺泸 雪山草地人烟无 三五十月吴起路 三军会宁在三六 锻炼考验存基干 鼓舞人民推发展 红军长征出发地 江西瑞金 长征中的战役 强渡乌江 遵义会议的地址 贵州遵义 长征中的战役 四渡赤水 长征中的战役 巧渡金沙江 长征中的战役 飞夺泸定桥 翻雪山 过草地 1935年10月陕北第一次会师 会宁会师塔 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 我们一起重走长征路 1 遵义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B政治路线和党的作风C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D组织问题和思想路线 C 2 万里长征是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 这里的 转移 指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B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转移C革命中心地区发生转移D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变化 C 我们一起重走长征路 3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其目的是 A 北上抗日B 将革命进行到底C 保存革命力量 实现战略转移D 实现革命重心转移 C 4 1935年10月 毛泽东在写 七律长征 中有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的诗句 诗中的 三军 指的是 A 陆 海 空军B 红一 二 四方面军C 红一方面军D 红二方面军 C 学习测评 5 你认为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伟大的 长征精神 包含着怎样深刻的内容 答 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主要有 1 毛泽东等为领导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 全党全军和军民之间的大团结 3 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为实现理想不懈的奋斗精神等 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