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学期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9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纤维(qin) 模样(m) 戏谑(xu) 综合征(zhng) B. 阴霾(mi) 脖颈(jng) 鹰隼(sn) 折跟头(zh)C. 船坞(w) 缂丝(k) 谂知(shn) 卓有成效(zhu)D. 应届(yng) 熨帖(y) 着落(zhu) 创业(chu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辨析 呕气 宣泄 美仑美奂 B. 木炭 文身 申冤 少安毋躁C. 渡假村 嘉奖 抱歉 各行其事D. 通牒 菲薄 班驳 查言观色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车商称,现在的消费者很精明,先上网了解车价,再挨家询价杀价,因此,汽车降价是众望所归。B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勇于推陈出新,十易其稿将梅派代表剧目生死恨改编成韩玉娘,满足了广大剧迷的需要。C29日晚,姚明基金会在休斯顿美术馆举行了盛大的慈善晚宴,随着客人不断增多,宴会接待处人声鼎沸,人言啧啧。D杨振宁的演讲从对中国传记文学的批评开始,他说:曾看过一本华罗庚传,有很多内容纯属无中生有,真是不忍卒读,据说这样的书居然还获过奖!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行阶梯式电价,一方面是调节用电量,起到节能减排合理用电的目的;另一方面,则是要保证低收入群体用电价格不提高。B由于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C“绿领巾”事件和“红校服”事件都应该引起教育部门的反思,教育应该围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中心,教育孩子“成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成才”。D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一个重大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耀出来。这并不是因为他对此没有感觉,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英雄性格的人。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作为诗人,给我们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不朽的诗篇,其中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和书表的编写体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八书、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个部分,共五十二万字。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曾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等,我们学过的祝福选自呐喊。D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候人文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也是欧洲以至世界文学的高峰之一,其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6、根据下列内容,以单句的形式给“悲剧”下定义。(5分)悲剧是主要的戏剧种类之一,为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悲剧的基本特点是表现主人公和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剧的结局。悲剧发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悲剧的内容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答: 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内容。(不超过20字)(4分) 食用油脂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呢?近期中国粮油学会有关专家在参加行业学术讨论会时讲述了食用油与转基因之间的微妙关系:“转基因主要是存在于蛋白质中,各类油料无论是通过压榨还是浸出工艺制油,蛋白最后是分离到油料饼粕中,食用油脂通过精炼处理后基本不含有蛋白,油脂中是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的。”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7分)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释、道三家,对和谐理念都有深刻阐发,都将和谐视为一种重要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和谐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借鉴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与和谐思想,在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古人普遍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儒家指出,人与自然(天)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自然包容万物、永远在发展变化之中,人也应体现这一特点。这就是所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道家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以自然为最高法则,做人处事皆以自然为师,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国传统文化还主张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例如,老子将“俭”作为立身处世的“三宝”之一;儒家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即钓鱼不要用网截住水流一网打尽,打猎射鸟时不要射鸟巢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取物不尽”的朴素生态道德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人与人关系上主张和而不同,寻求人与人之间在保持差异的基础上达成统一与和谐。我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但这种和谐并不等于无原则的调和,更不等于泯灭差别的同一,而是“和”与“不同”的统一,是“和而不同”。国语郑语载史伯语云:“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很显然,和谐是有差别的统一,而不是无差别的同一。只有不同的色、声、味的统一,才能产生和谐;如果只是单一的色、声、味的简单重复,便不能产生和谐。道家强调万物各适其性、各顺其情,互相平等、无分贵贱,倡导“平易”、“恬淡”的人生境界;佛家标举“因缘和合”;墨家提倡“兼爱、非攻”,都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人际交往的和谐理念。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公正平等,寻求建立人人各得其所的大同社会。我国传统文化认为,对社会稳定与和谐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社会不公正,因为它激化社会矛盾,甚至引发社会动乱。因此,我国历代思想家大多主张通过利益调整实现社会的公正平等。儒家强调在财富分配方面做到“均”。孔子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公正平等、互助友爱、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会,被儒家称之为“大同社会”。礼记礼运中对“大同社会”的描述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尽管这种良好的愿望在存在剥削阶级的社会里缺乏实现的可能,但其中蕴涵的和谐理念却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在人的身心关系上主张加强修养,实现自我身心和谐。儒家认为,个体的身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通过个人加强道德修养,实现身心和谐,才能为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打下良好基础。这就是儒家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个体实现身心和谐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加强道德修养的过程,必须坚持“吾日三省吾身”,持之以恒地改造、充实和完善自己。佛家认为,面对生老病死、短暂无常的人生,人只有保持超脱的心态,才能打破现实中的重重围困,超出自我的界限,求得心灵的平静、安宁与淡定。这也从另一个层面揭示了人的身心和谐的重要意义。8、下列对“和谐”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的是( )A和谐是人类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B和谐是在公平正义、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坚持尊重差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维护文明标准化和发展模式一致性,实现各美其美和美美与共的良好状态。C和谐表现在社会中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D和谐是指事物的对立统一,寻求人与人之间在保持差异的基础上达成统一,即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9、下列表述与原文表述相同的一项是( )A儒家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体现了“取物不尽”的朴素生态道德,主张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B国语郑语云:“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强调人是自然的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在保持差异的基础上达成统一与和谐。C道家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家标举“因缘和合”,墨家提倡“兼爱、非攻”,都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人际交往的和谐理念。D人的身心和谐在佛家看来,即面对生老病死、短暂无常的人生,人只要保持超脱的心态,就能打破现实中的重重围困,超出自我的界限,求得心灵的平静、安宁与淡定。10、根据上下文,阐述文中画线句子中“内圣外王”在文中的具体内涵。(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2分 )永远的灯光一晃从东京回来几年了。无论上野公园云蒸霞蔚的樱花,还是银座女孩五彩缤纷的秀发,抑或东大校园浓荫蔽日的银杏树,都已渐渐淡出记忆的围墙,唯有那一窗灯光留了下来。那时我住在东京郊外一个叫川越的地方。住所四周有一条河,河边有一道堤,堤上有一条路。晚饭后我常沿这条荒草路散步。那灯光就是从路旁不远处一户人家的窗口透出来的。它之所以引起我的留意,是由于它四周稀疏的灯光都是清白色的,只有它呈橘黄色。那是一座独门独院的木结构普通日式民居,同其他民居之间有些间隔。木格窗约略凸出,拉着米色窗帘。窗帘大概较厚,使橘黄色灯光显得格外沉稳、静谧和温馨。早春,灯光柔柔地吻着堤坡一片鼓眉弄眼的蒲公英;盛夏,灯光轻轻地抚摩小院里几架绿叶婆娑的黄瓜;仲秋,灯光幽幽地照在门前矮柿树那金灿灿的果果上,相映生辉;冷冬时节则给晶莹莹的白雪镀上一层淡黄色的光晕,平添一丝热意。漫步河堤,或四野烟笼,或日落乌啼,晚霞满天,或晚风送爽,皓月当空。而我的目光往往从很远的地方就擒住了那一点并不显眼的橘黄,邻近了更是久久注视不放。其实我根本不熟悉屋子和灯光的主人,更谈不上登门造访。可是那一窗橘黄色的灯光就是那么奇异地令我神往,撩拨我的遐思、幽情和怀想。我猜想在那橘黄色的灯光下,早已破旧了的榻榻米上一定盘腿坐着一位慈爱的老奶奶,正笑眯眯地看着小孙儿在她膝头爬来爬往,手里拿着针线,慢慢晃着身子哼唱童谣。于是我又联想到一位四处游历寻找幸福的西方人笔下的一段叙说:一日黄昏时分他走进一个村庄,看见一位老人正戴着老花镜坐在葡萄架下的藤椅上借着夕晖看报,任凭一个小男孩趴在他背上调皮。看着看着,他忽然明白了什么是幸福爷孙俩多么幸福啊!多么幸福的一幕啊!也有时那橘黄色的灯光让我记起外祖母家那盏油灯。外祖母住在乡下,那里不通汽车,小时候我和弟弟从县城步行三四十里,替母亲看看她。住了几天要走的时候,外祖母便让我们搭坐生产队进城的马车回往。动身的时候天还没亮,整个村子只外祖母家亮着灯。我和弟弟坐在马车上脸朝后看着,看着那亮灯的窗口,看着窗前外祖母矮小的身影。直到车出村爬上南岭坡路的时候,外祖母仍没回屋,就那样立在窗口灯光下一动不动朝马车这边看着。灯光越来越暗,外祖母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身影模糊了,只剩下豆粒大的灯光固执地守在迷蒙的远处几十年过往了,外祖母早已去世。我远在外地读书,不知道她哪一天过世的,不知道她的坟在哪一块地,甚至她慈爱的面容都已依稀记不清了,惟独曾照过她矮小身影的昏黄的灯光永远凝在了我心房深处的影壁。后来我明白了,那橘黄色的灯光所引起的关于老奶奶的猜想、关于看报老人的联想,以及对于外祖母的回想,实在是同一回事。它可以是对往日亲情的怀念,可以是对真正幸福的向往,也可以是对当下生活的质疑。我也明白了那橘黄色的灯光未必要在日本,也可以在美国、在希腊,还可以在青岛、在香港可以在任何地方。 (选自读者)11、文章开头第一段中,作者说从东京回来很多东西都已经淡出记忆,唯有那一窗灯光留了下来。请简要概括原因。(4分) 12、根据文章的构思,简要分析这句话“可是那一窗橘黄色的灯光就是那么奇异地令我神往,撩拨我的遐思、幽情和怀想。”在结构上的作用?(3分) 1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4、品味文中加点的词,简析它们的意蕴。(4分)(1)擒: (2)固执: 15、文章题为“永远的灯光”,请分析这个标题的妙处。(6分) 三、古文阅读(22分)(一)阅读以下文段,完成16至20题(选择题每题2分,翻译每题4分,共16分)。 甲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逍遥游)乙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选自渔父)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善:擅长B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待:依赖C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弹:拍打D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既:已经17、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何故至于斯B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C彼且奚适也 彼且恶乎待哉D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18、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自令放为?A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B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C此小大之辩也。 D以为莫己若也。19、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认为像宋荣子和列子这样的人之所以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到“无己”。B渔父和屈原的价值冲突体现为面对浊世是坚持理想还是顺势变通。C逍遥游的状态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但却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D渔父中的“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与逍遥游中的“圣人无己”有异曲同工之妙。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4分)译文: (2)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4分) 译文: (二)古诗文默写(6分)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6小题)(1)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思垂空文以自见。(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3) ,禾黍秋风听马嘶。(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水浅而舟大也。(5)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出则不知所如往。(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7)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8)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四、作文(3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30分)青春是一条门缝里的阳光,仔细看时,好多灰尘啊!【要求】选择角度,明确立意。 文体必须为议论文。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字数不少于800字。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1、D(A、“纤维”正确读音为xin,B、“脖颈”正确读音为gng,C、“卓有成效”正确读音为zhu)2、B(A、呕气应改为怄气,美仑美奂应该为美轮美奂 C、渡假村应该为度假村,各行其是应该为各行其是 D、班驳应该为斑驳,查言观色应该为察言观色)3、B(A、众望所归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任,修饰对象错误。C、人言啧啧指人们不满地议论纷纷,含贬义。D、不忍卒读指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4、D(A、“起到目的”搭配不当,一般为“起到作用”或“达到目的”。B、“由于使”使得句子主语残缺。C、“围绕为中心”错误,应为“围绕的中心”或者“以为中心”)5、C(祝福选自彷徨)6、悲剧是发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仪式(1分),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1分),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1分),为各国戏剧家所广泛(1分)采用的一种主要戏剧类型(1分)。7、专家表示食用油脂中是几乎不含转基因成分的。(4分,“专家”1分,“食用油脂中是几乎不含转基因成分的”2分,整体通顺1分,字数超过扣1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7分)8、B9、A10、个人通过加强道德修养,实现身心和谐,为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打下良好基础。(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2分 )11、参考答案:因为它与众不同,它四周稀疏的灯光都是清白色的,只有它呈橘黄色,显得格外沉稳、静谧和温馨;因为它可以指引方向,提供温暖,凝聚深情,让人们在寒冷中重温往昔的记忆,寄托对往日亲情的怀念。(一点2分,答案不通顺可酌情扣分)12、参考答案: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分),由橘黄色的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