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家庭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_第1页
在世界家庭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_第2页
在世界家庭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_第3页
在世界家庭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_第4页
在世界家庭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世界家庭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值此纪念国际家庭年10周年之际,很高兴20XX年世界家庭峰会在中国三亚召开。在此,我代表中方主办单位,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1994年,开罗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新概念,并高度重视家庭的作用、权利和结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了20XX年前将极端贫困人口减半、遏制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传播、加强妇幼保健、普及基础教育、促进性别平等、制止环境恶化等目标,与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领紧密相联,相互促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明确了目标,也为世界家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10年来,家庭问题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密切的关注,围绕家庭政策、家庭教育、家庭发展以及消除家庭暴力、促进两性平等、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等方面,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特别是世界家庭组织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宣传倡导工作。召开此次世界家庭峰会,对于促进从家庭角度贯彻落实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虽然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法律和政治制度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家庭形式,但家庭仍然是社会最基本和最可持续的单位。家庭联结着个人和社会,家庭的发展影响着人与社会的发展。健康的家庭有利于每个家庭成员自由、平等和健康、全面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因此,家庭必须受到全面的保护和支持。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家庭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华民族有着重视家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曾讲,“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意思就是修身才能齐家,齐家才能治国;个人、家庭和社会息息相关。中国政府将家庭政策和家庭项目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采取切实行动和措施保护家庭,促进家庭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和民间社团形成合力,一起为家庭的健康、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多年来,在全国城乡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弘扬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勤俭持家、保护环境、邻里团结的新道德风尚,通过法制宣传、美德教育以及科技卫生和家庭教育等知识的普及,开展家庭文化建设,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开展对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的救助活动,增强他们的发展能力,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个人、家庭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亿人下降到20XX年的2,900万人左右。上个世纪末,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中国政府注重把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大力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家逐年加大对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开始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社会公益性助学项目的覆盖面日趋扩大。20XX年,中国如期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女性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幅大于男性,男女受教育水平的差异逐渐缩小。公民特别是女性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家庭的发展和子女的抚育,有利于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国政府积极引入“生殖健康”概念,大力开展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将避孕节育、生殖保健和艾滋病预防等知识送入千家万户,努力维护群众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权,强调男性对计划生育的参与和对家庭责任的承担,改进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加强孕产期检查和保健,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以及非意愿怀孕和人工流产的发生率,努力提高公民的健康水平和家庭的生活质量,使本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方案更好地满足家庭发展的需求。中国政府把实现男女平等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重视保护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近10年来,中国在贯彻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基础上,颁布了母婴保健法,修订了婚姻法,制定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划,倡导婚姻自由,禁止买卖婚姻和家庭暴力,严厉打击拐卖妇女、遗弃女婴等社会丑恶现象,促进妇女成才和就业,使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逐步提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作为全国最大的群众性妇女组织,把家庭作为重要工作领域,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积极倡导夫妻平等和睦、尊老爱幼的家庭生活;充分发掘家庭潜能,提高家庭整体素质,特别是通过母亲教育工程的实施,着重提高母亲的素质;大力促进妇女赋权,倡导并帮助新时代的中国女性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努力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进而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过去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迁,对中国的家庭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家庭结构和形式出现很多变化,大家庭向核心家庭的迅速转变,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巨大压力。在农村,贫困家庭仍然为数不少;在城市,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人们就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贫困家庭出现增多趋势。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妇女发展机会依然受到一定制约;在部分农村,妇女在财产分配与继承等方面的权益没有得到切实保证;部分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重男轻女的传统生育观念仍然严重,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以及女性被商业化和拐卖的现象没有杜绝。很多家庭尚未享受到优质的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服务,对青少年、流动人口和边缘人群的相应服务有待进一步改善,遏制艾滋病蔓延、降低意外怀孕特别是青少年的非意愿妊娠和不安全人工流产等任务十分紧迫。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破坏已威胁到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质;同时,中国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尚需要朝着更加节约和环保的方向加以改进。为此,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改善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实现对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承诺,并将上述目标与家庭发展更紧密地结合。在促进性别平等,消除贫困,普及教育,减少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改善生殖健康,关爱青少年、老年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保护环境,加强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将更加重视家庭的基础性地位和特殊需求与作用,开发整合资源,赋权家庭和社区,更好地促进个人、家庭、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家庭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价值和长远价值不会改变,没有家庭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就不会有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各国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家庭的因素与作用;联合国也应将家庭问题纳入“千年发展目标”的5周年审议,从而保证家庭在社会转型和急剧变动的环境中,始终得到维护和发展,始终成为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世界是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的稳定与发展,需要千千万万个小家庭的健康发展做支撑。和睦友爱、尊重理解、宽容信任、互助奉献是家庭生活的基本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