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ppt_第1页
第12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ppt_第2页
第12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ppt_第3页
第12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ppt_第4页
第12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第十二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走向垄断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一 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1 自由竞争是指商品生产者为争夺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 获取高额利润而进行的不受限制的竞争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其中 垄断资本主义又分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时间跨度为16世纪到19世纪70年代 一 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16世纪 工场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 18世纪 工业革命以及工厂制的确立 19世纪70年代 14 15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地理大发现 17世纪 资产阶级革命 封建束缚自然经济限制竞争 为自由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完全确立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束封建割据和行会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一 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 自然力的征服 机器的采用 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 轮船的行驶 铁路的通行 电报的使用 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 河川的通航 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 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卷 95版 第277页 一 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2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 社会资本分散 企业规模较小 竞争的手段主要是价格竞争 部门内 为获取超额剩余价值而竞争 使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 途径是改进技术和提高生产率 部门间 为争夺有利投资机会而竞争 使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途径是资本在部门间的自由转移 一 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资本在部门间自由转移 资本按着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原则瓜分剩余价值 经济运行主要靠市场调节 政府充当 守夜人 一 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3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垄断少数大企业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 控制一个或若干部门的商品生产和销售 垄断形成的原因 生产集中 资本集中 生产资料 劳动力和商品生产日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并控制该部门生产和销售 由于竞争和信用 社会资本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手里的一种趋势 一 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自由竞争导致生产和资本集中竞争和信用 科技革命 经济危机 生产社会化 生产资料的社会化 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产品的社会化 竞争斗争是通过使商品便宜来进行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商品的便宜取决于劳动生产率 而劳动生产率又取决于生产规模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44卷 第722页 一 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生产集中必然导致垄断 资本在部门间的转移受到资本量和需求量的限制 资本自由竞争的条件消失了 为避免竞争引起的两败俱伤 大企业有达成垄断协议 彼此妥协的必要 必然性 可能性 生产和流通掌握在少数大企业手里 相互达成协议成为可能 大企业结成垄断组织 以避免生产集中可能引起的生产过剩 一 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1873年危机 第二次科技革命 重化学工业 生产过剩危机频繁 股份公司创立高潮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1860s 垄断组织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1857年德国出现第一个卡特尔19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了 普尔 的垄断组织 1880s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垄断组织的萌芽阶段 垄断组织的普及和占据支配阶段 出现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垄断组织虽有广泛发展 但不稳固 也未确立统治地位 垄断组织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 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 取代自由竞争占据了统治地位 并作为竞争的对立面而存在 但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 反而使其更加复杂和激烈 这是因为 垄断没有消除竞争的基础和动因 社会生产的复杂性 垄断阶段竞争形式的复杂性 一 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自由竞争与垄断竞争的区别 竞争的强度 竞争的手段 竞争的目的 平均利润或超额利润VS垄断利润 经济手段VS经济和政治手段 竞争的范围 经济 国内VS经济政治文化等 国际 散 小 弱VS大 长 强 一 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卡特尔Cartel 部门领域 控制形式 参与企业的独立性 辛迪加syndicate 托拉斯Trust 康采恩Konzern 3 垄断组织形式是指在一个或多个经济部门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垄断组织的初期形式 一 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二战后的垄断组织形式混合联合公司 Conglomerate 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等巨型组织形式 关联多元化 非关联多元化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实质的和深厚的经济基础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20世纪80年代美国部分行业垄断企业市场占有率汽车 通用 福特 克莱斯勒 85 95 重型电力设备 通用电气 西屋 55 60 石油 埃克森 莫比尔 印第安纳 美孚 50 55 钢铁 美国 伯利恒 国民国际 共和 65 70 飞机 波音 联合技术 麦道 通用动力 75 85 玻璃 PPG工业 利比 欧文 福特 科宁 80 90 炼铜 爱麦克斯 弗尔普斯一道奇 肯尼科特 80 90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美国的大公司和它们所占的资产 产值 销售额 利润的份额也在不断增加和提高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2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的统治 银行的集中和垄断首先 工业集中是银行业集中的基础 工业集中导致对银行信贷的巨额需求 只有大银行才能满足这种需求 同时 垄断企业的剩余资本为银行业集中提供了物质条件 其次 银行业内部竞争也加速了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垄断条件下银行的新作用银行从自由竞争阶段普通的借贷关系中介人 变成垄断阶段的万能的垄断者 体现在 1 银行支配工商业生产经营活动大银行利用存放款等业务 了解和监督企业经营状况 通过扩大或减少贷款影响工商企业可支配的资本数量 通过股份发行使工商业更加依赖银行资本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2 银行促进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银行业务的扩大和长期贷款的增加使银行与工商企业的命运紧密结合 银行信用增加了大资本的实力 在竞争中自发地推动了资本 生产集中和垄断组织的形成 银行有意识地促进有信贷关系的企业之间达成协定 形成垄断组织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金融资本的形成金融资本是由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相互渗透 融合而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形成途径资本参与 是指通过金字塔持股控股 或者交叉持股形成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之间 产业资本之间 金融资本之间密切的资本关系 人事交流 是指垄断企业间通过互派董事相互监督 德国企业各类互派董事 1895 1912 资料来源 CarolineFohlin FinanceCapitalismandGermany sRisetoIndustrialPower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2007 p 135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金融资本的形成及其统治 是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 垄断资本主义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区别 就在于它不是工业资本的统治 而是金融资本的统治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普通的中介人 工业垄断 银行集中和垄断 银行竞争 万能的垄断者 工业资本 银行资本 金融资本 金融资本的形成 银行的新作用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金融寡头的统治是掌握庞大金融资本的最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 主要采取 参与制 实现的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 主要通过与政府的 个人联合 来实现 人事结合 的案例 华尔街利益的代言人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FinancialServicesModernizationAct 和 商品期货现代化法 CommodityFuturesModernizationAct 被认为是导致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两大关键立法 前者废除了1935年制定的 格拉斯 斯蒂格尔法 分割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业务的限制 后者放弃了政府对金融衍生工具和商品期货交易的管制 这都是有利于华尔街利益的立法 它们的通过背后有三位政治人物的积极推动 财政部长部长鲁宾 克林顿的经济政策顾问 萨默斯 鲁宾的继任 格林斯潘 美联储主席 鲁宾离任后去了花旗集团 年薪1500万美元 花期大肆涉足次级贷市场 2009年危机后 花旗集团得到美国政府450亿美元的直接注资和3060亿美元的有毒资产担保 萨默斯离任后分别受雇于高盛 花旗集团和D E Shaw 在Shaw萨默斯的周薪是520万美元 一次讲座费是27万美元 出场费是13 5万美元 维基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3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资本输出的原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生产过剩 垄断部门利润率高但投资门槛高 利润低的部门资本又不愿投入 从而产生过剩资本 落后国家 地价和原材料便宜 劳动储备军规模大 工资便宜 资本有机构成低 利润率高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 资本输出 私人资本输出 国家资本输出 生产资本输出 借贷资本输出 形态 主体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资本输出的后果一方面加速了落后国家封建和落后生产方式的解体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 另一方面 又使落后国家经济高度依赖发达国家 并容易受发达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4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分割世界 国际垄断同盟是资本主义各国占统治地位的垄断组织 为保证获得垄断利润 从经济上分割世界而建立的一种暂时的国际经济协定或联合 主要形式国际卡特尔 国际辛迪加 国际托拉斯 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国际卡特尔 参加国际卡特尔的各国垄断组织 主要在流通领域 通过缔结价格和销售协定 来共同瓜分世界市场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5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从领土上瓜分世界 投资场所 销售市场 原料供应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生产过剩 资本过剩 危机频繁 殖民瓜分 1898年的帝国主义列强势力版图 殖民地占世界土地面积的2 3 殖民地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6 旧殖民主义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新殖民主义 外围 中心 资本输出 工业制成品出口 初级产品市场控制 技术垄断 低附加值农 矿初级产品出口 对发达国家市场 技术 资本 产品的多重依赖 三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 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 长期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2 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和购买生产资料时 凭借其垄断地位制定的 旨在保证最大限度获取垄断利润的一种价格 垄断高价 垄断低价 当代垄断价格新形式价格领先制 目标价格制 成本定价制 生命周期定价制 三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3 垄断价格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垄断价格的确定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 价值仍是垄断价格的基础 垄断价格的制定仍受到市场供求和成本的制约 垄断价格不能改变社会商品的价值总量 只能使剩余价值发生有利于垄断资本的重新分配 从全社会看 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仍然一致 三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4 垄断利润的来源 垄断组织内部 垄断组织外部 以垄断高价出售和低价买入 占有非垄断组织工人所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以国民收入再分配形式 将现有社会一部分价值和剩余价值转为垄断利润 以对外扩张 资本输出和国家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 占有他国一部分财富 归根到底来源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垄断利润 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国家调节经济的手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与局限性 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含义是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 通过国家政权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 来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从而使垄断资本获取稳定的高额利润 形成的原因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化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2 垄断资本主义矛盾加剧的表现 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社会化大生产所需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科学技术研究高度社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利益狭隘性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生产的国际化同民族市场的狭隘界限的矛盾也不断加强 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1929 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 宇航技术 生物技术 新材料 新能源 标志 计算机 海洋工程 二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1 国有垄断资本 含义国家直接掌握和经营的垄断资本 简称国有垄断资本 它以国有企业的组织形式存在 涉及领域主要集中在公共基础设施等私人资本无力也不愿投资的行业和领域 旨在克服这些领域的 市场失灵 形成途径国有化 财政投资新建 以股份制对私人企业并购 性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层次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范围内 生产资料社会化占有的最高形式 为国家调节干预经济提供了物质条件 二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20世纪7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行业国有化最高比例 资料来源 哈佛企业评论 1979年3 4月刊 第161页 二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2 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形成途径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本以资本参与制方式的结合 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创办企业 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而成的新企业 国有企业转由私人租赁或承包经营 目的通过直接控制和扶持 有利于发挥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作用 私人垄断企业更好的享受税收减免 补贴 信贷 政府订货等优惠政策 二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3 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国家对私人垄断资本干预和调节是从企业外部 间接进行的 这种企业在形式上虽然仍保持私人垄断资本性质 资本的运行主体仍然是垄断资本 但受国家监督和控制 国家在企业外部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包括财税 货币金融和 经济计划化 等措施调节社会经济运行 这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典型和基本的存在形式 三 国家调节经济的手段 调节手段 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 经济计划化 对微观主体的直接调控 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行政手段 货币政策 收入政策 国际经济调节 产业政策 三 国家调节经济的手段 1 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是指通过政府税收 政府支出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 进而达到稳定和调控社会经济目标的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的特点 具有逆风向和相机抉择性质 政策刚性和时滞 三 国家调节经济的手段 财政政策 财政收入政策 财政支出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影响总需求 逆风向相机抉择 减少税率 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 税收 政府采购 社会总需求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支出 教育 国防 公益事业 环保 科技 转移支付 社会福利保障 增加税率 减少转移支付和政府采购 三 国家调节经济的手段 货币政策央行以控制货币供应量或者利率为手段 直接影响投资和消费 进而总需求 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 open marketoperations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 微调货币供给量 rediscount ratepolicy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的利息率 调节货币供给量与利息率 Legalreserverate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根据存款所必须持有的最低准备金量的比率 防范信用危机 维持金融稳定 三 国家调节经济的手段 货币政策的调节机制 货币供给量 利率 投资和消费 国民收入 法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