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十大典型案例 PPT课件_第1页
交通事故十大典型案例 PPT课件_第2页
交通事故十大典型案例 PPT课件_第3页
交通事故十大典型案例 PPT课件_第4页
交通事故十大典型案例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人 居守福交通事故十大典型案例 1 01 交警部门对事故责任未作认定的 如何确定赔偿责任 2 案情简介 2014年6月2日11时25分许 被告蔡建立驾驶豫A号小型轿车沿郑州市农业南路由南向北行驶至金水东路交叉口处时与沿金水东路由西向东行驶的原告叶青松驾驶的载有曾庆侠的爱玛牌电动车相撞 致原告叶青松及爱玛牌电动车受损 该事故经郑州市交警六大队出具的事故认定书认定交通事故成因无法查明 事故发生后原告受伤住院治疗确诊为锁骨骨折 法院裁判 本院认为 在道路交通过程中 各方参与人员均应尽到相应的注意义务 以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本案中虽然事故责任无法认定 但对于原告的受伤 原告与被告蔡建立均有一定的责任 应由双方分担此事故的民事责任 因原告驾驶的系非机动车 故本院酌定超出交强险限额部分 由被告承担60 的赔偿责任 点评 机动车交通事故中 对于一些无监控录像 无目击证人 且双方当事人对于事故原因又各执一词的情形 人民法院如何认定事实是一大难点 3 02 机动车借用人驾车造成事故 出借机有过错情形 如何确定承担责任比例 是连带还是按份 4 案情简介 2013年9月24日凌晨 童甲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后驾驶童乙所有的轿车碰撞停放在道路路缘的变型拖拉机尾部 造成两车不同程度损坏及王某等三人不同程度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 王某将童甲 童乙等诉至法院 法院裁判 法院认为 童乙作为肇事车辆所有人 在童甲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情形下仍然向其出借车辆 未尽到对借用人驾驶资格审查义务 主观上存在过错 应当为事故损害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故而判令童乙对超出交强险限额部分的损失承担15 的赔偿责任 点评 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的规定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 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 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 并适用 侵权责任法 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确定其相应的赔偿责任 一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 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 二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 三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 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 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 四 其它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5 03 挂靠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 对属于该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被挂靠企业应否承担责任 为什么 6 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的规定 以挂靠形式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 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 当事人请求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的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司法解释之所以做如此规定 原因在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第六十四条 第六十七条明确禁止客运经营者 货运经营者 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擅自向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人非法转让 出租道路运输许可证 而所谓挂靠 一般是指具有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被挂靠人向不具备道路运输经营资格的人或单位变相转让 出租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被挂靠人明知或应知其该行为非法而仍然为之 存在明显的过错 同时 该行为也是对挂靠人进行道路运输经营可能给第三人带来危险的放任 其次 国家对道路运输经营设定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公共安全 降低车辆运输经营活动给他人造成的危险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经营主体具有承担风险的能力 保证第三人的权利可得到有效救济 为打击被挂靠人出卖 出租营运资质的非法行为 使我国对道路运输经营所采取的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真正得以实施 让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确有必要 再次 被挂靠人是法定的责任主体 挂靠只是挂靠人和被挂靠人之间的内部关系 包括受害人在内的第三人对此无从知晓也没有需要知晓的义务 发生事故后 受害人要求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符合民法上的外观主义原则 因此 与其说被挂靠人是因为 挂靠 需承担连带责任 毋宁说其是因为转让 出借 出租了需特许的道路运输经营资质而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7 04 定损价格与修理发票数额不一致 保险公司主张以定损价格赔偿 该如何处理 8 案情简介 2013年4月4日下午 龙某驾驶大型普通客车行经瓯海大道双南线路口时 与丁某驾驶的吴某所有的轿车发生追尾碰撞 造成大型普通客车的车头及轿车的车尾损坏 交警部门认定龙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丁某无责任 2013年4月12日 天安保险公司对轿车进行估损并提出承修报价 要求吴某自负差价 吴某不同意保险公司的方案 于同月19日将轿车送修理厂维修 并支出修理费72510 31元 法院裁判 法院认为 吴某已实际支出车辆修理费用72510 31元 对方当事人未提供证据证明该费用支出存在不合理部分 故对吴某实际支出的车辆修理费用 予以支持 点评 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五条第 一 项的规定 维修因道路交通事故而被损坏的车辆所支出的费用 当事人请求侵权人赔偿的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该维修费用应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如果有证据证明维修费用中确有不合理支出的 应当予以剔除 本案中 侵权人及保险公司以维修费用高于定损价格而认为维修费用不合理 但没有举证证明 应承担诉讼中的不利后果 在审判实践中 经常出现修理发票数额高于定损价格的情况 侵权人和保险公司往往以此为由对超出部分拒赔 对此 应审查维修费用发票是否已附维修费用各个明细项目的清单 如果各项维修费用的支出情况明确 一般应当认定为合理维修费用 除非对方当事人确有充足的理由或证据证明维修费用中有不属于碰撞部位的维修费用或者其他的不合理费用 9 05 交通事故赔偿和解协议是否可以撤销 若是 需要单独提起撤销之诉还是 10 法院裁判 关于赔偿协议问题 经审查 该协议是双方在公安机关事故责任认定书作出前协商达成的 被上诉人刘应波已经按赔偿协议约定全部履行了义务 此后庞杰提起本次诉讼 在一审 二审诉讼中 庞杰及其法定代理人主张协议是在不知道事故责任大 小的情况下达成的 存在误解 被上诉人刘应波亦主张该协议存在乘人之危 胁迫等行为 认为协议属于可撤销协议 本院认为 协议存在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的情形 虽然没有单独提起撤销之诉 但在协议履行后 庞杰提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诉讼 其行为及其在一 二审中的主张 表达了撤销协议的意思 被上诉人刘亦要求撤销协议 其他各方当事人亦未提出异议 为避免当事人讼累 该协议依法应予以撤销 一审以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对本案裁判中 未对双方协议作出认定 处理 而又判决庞杰返还刘应波以该协议已支付的赔偿金 并告知刘应波对是否撤销协议另行主张权利的认定处理 适用法律错误 本院予以纠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四条规定 下列合同 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 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 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本案中 双方订立协议时均认为李某的伤情较轻 但李某在后续的治疗中发现自己的伤情比较严重 以上事实表明李某对自己伤情确实存在错误认识 而伤情严重与否直接影响到其对赔偿款数额的认识和判断 而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71条的规定 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 对方当事人 标的物的品种 质量 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 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 并造成较大损失的 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 故应认定李某系因重大误解而订立调解协议 对其撤销协议的诉请应当予以支持 可见 当事人就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所达成的调解协议 如果存在重大误解 显失公平或者一方以欺诈 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调解协议的 可以请求撤销 但当事人需要特别注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五条第 一 项关于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 撤销权消灭的规定 以免行使撤销权超过请求撤销期间 11 06 未及时清障 道路管理者对事故承担怎样责任 12 案情简介 2012年10月13日晚 樊某驾驶的二轮摩托车沿富华路由东向西行驶至瓯龙小区南门处 摩托车与堆在路面上的石子堆相撞致原告受伤 摩托车损坏 经鉴定 樊某身上多处构成伤残 交警部门无法查清该处石子堆的所有人或行为人 该处道路属于城市道路 樊某遂将东海县城市管理局告上法庭 法院裁判 根据 国务院道路管理条例 第六条 第十二条 第十三条的规定 结合现查明的事实 东海县城市管理局负有对事发路段管理养护及保洁的职责 无论该石子是他人故意堆放还是其他原因所致 作为城市道路的管理养护及保洁部门均应对此及时处理 根据最高法院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六条规定 道路上堆放物品等妨碍通行行为应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证明自己没有过错 被告东海县城市管理局未能证明其管理无过错 结合案情 酌定承担30 的赔偿责任 点评 最高法院 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条规定 因在道路上堆放 倾倒 遗撒物品等妨碍通行的行为 导致交通事故造成损害 当事人请求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的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道路管理者不能证明已尽到清理 防护 警示等义务的 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本案事故的发生地属城管局养护范围 城管局在诉讼中不能证明已尽到清理 防护 警示等义务 存在过错 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13 07 多辆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他人损害 侵权人如何承担责任 14 案情简介 2012年3月22日19时许 东海县某一路段发生交通事故 导致骑自行车路过此地的周某死亡 在该事故发生的时间段 张某驾驶的三轮汽车 谭某驾驶的变型拖拉机 两车装载树木一前一后经过事故发生地 交警部门无法查清交通事故成因 另查明 张某 谭某的车辆均投了交强险 法院裁判 被告张某 谭某的车辆从事货物运输先后途经周某死亡的事故现场 但不能确定谁是致害者 由于上述两辆车均存在致害的可能性 在被告张某 谭某未能举出各自为非致害人的充分证据的情况下 应当推定为共同危险行为 综上 判决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承担赔偿责任 被告张某 谭某连带赔偿交强险之外的损失 点评 根据法律规定 数人之间无意思联络 共同实施危险行为 一人或数人的行为已造成损害结果 加害人不明的 依法构成共同危险行为 本案属特殊的多辆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他人损害的情形 应按照共同危险行为判令被告在交强险范围之外承担连带责任 15 08 车祸诱发疾病 疾病导致死亡 交强险是否全赔 16 案情简介 2013年10月25日 被告某医院司机贾某驾驶一小型专用客车沿236省道未按交通信号灯规定通行 闯红灯 与陈某驾驶的一小型轿车发生交通事故 小型专用客车的前部与小型轿车右前侧发生碰撞 致专用客车上乘车人刘某死亡 其他7人受伤 经交警部门认定 贾某负事故主要责任 陈某负事故次要责任 经南京医科大学司法鉴定所鉴定 认为受害人刘某的根本死因为高血压病突发脑干出血致死 头部外伤为辅助死因 考虑交通事故外伤参与度为30 法院裁判 本案之中 虽然受害人的个人体质状况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 但这并不是 侵权责任法 等法律规定的过错 在确定保险公司的交强险责任时不应考虑该损伤参与度 另外 受害人刘某对于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也没有过错 不存在减轻或者免除加害人赔偿责任的法定情形 综上 保险公司应对原告方的全部损失在交强险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 点评 受害人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伤残或死亡的损害结果虽有其自身疾病的因素 但交强险责任是一种法定赔偿责任 相关的法律 法规并未规定在确定交强险责任时应考虑损伤参与度 保险公司仍应在交强险限额内作出全额赔偿 上述见解为最高人民法院第24号指导性案例所肯定 17 09 避让无名氏 将车上同乘人甩出车外 保险公司应否赔偿 18 案情简介 2012年7月20日4时许 刘某某驾驶其父刘某所有的重型半挂牵引车拉货从湖北到连云港 刘某在车的卧铺位置休息 当车行驶至323省道与东海县峰泉公路交叉路口处 看到前方10米左右有一个人睡在路上 刘某某为避让该无名氏 匆忙中本能地向右猛打方向 因车辆自身重量较大且转换方向过急 造成车辆失控翻倒 撞到路右侧的护栏上 刘某某被甩出车外 趴在路上5 6分钟才站起来 急忙在路上拦了一辆面包车 请求报警 突然发现父亲刘某不见了 当施救车将半挂车车厢吊起后 才发现刘某被压在货物及车厢下面 已死亡 根据尸检报告 刘某系因外力撞击致死 经交巡警部门认定 躺在路面上的无名氏系被另一车辆撞击致死 该车辆肇事后逃逸 法院裁判 依据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第21条规定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 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 财产损失的 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在本案中 受害人刘某是属于 第三者 还是属于 车上人员 判定标准应当以该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当时这一特定时间是否身处保险车辆之上为依据 在车上即为车上人员 在车下即为第三者 据此 法院结合当事人诉求 组织双方调解 保险公司同意在交强险范围内向受害人家属支付22万元赔偿金 点评 交强险条例 所称的 本车人员 会因特定时空条件发生变化 法院综合案情认定刘某已由车上人员转化为车外 第三者 符合交强险设立本意 有利于保障受害人亲属的权益 19 10 违章停放车辆 造成交通事故 是否承担责任 20 案情简介 2012年9月1日 文先生将其驾驶的农用运输车长时间停放在非机动车车道 且文先生未在车内 穆先生驾驶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与文先生车辆发生碰撞 造成穆先生死亡 事故经交通队认定文先生在禁止停放车辆的路段停放车辆 穆先生驾驶电动自行车未确保安全 二人对事故负同等责任 文先生驾驶的车辆在保险公司投保交强险 此次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限内 穆先生的继承人认为 事故发生之时正下着大雨影响了穆先生视线 从而对道路观察能力下降 而文先生车辆在非机动车道上违章停放 超出了穆先生对前方道路正常情况的判断 故起诉要求文先生及保险公司赔偿穆先生死亡赔偿金等各项损失 文先生认为 其将车辆停放于非机动车道内并未行驶 属于停止状态 而穆先生在驾驶电动自行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其车辆停放状态并予以避让 且文先生损害后果严重 是因为穆先生驾驶电动自行车速度过快且未确保行驶安全 故认为穆先生过错较大 应当承担更高的责任 法院裁判 法院经审理认为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规定 机动车在设有禁停标志 标线的路段 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 人行道之间设有隔离设施的道路以及人行横道 施工地段 不得停车 文先生占非机动车道停车 且未设置警示标志 使非机动车道的道路变窄 对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的非机动车的通行造成一定的阻碍且增加危险性 尤其是在雨雪雾等视线不佳的天气情况下 更增加了非机动车行驶的危险 对此机动车驾驶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而穆先生在驾驶电动车行驶时速度过快 也是导致损害结果严重的原因 故文先生对穆先生的损失应当承担50 的赔偿责任 点评 随着车辆的增多 许多司机为方便将车辆违章就近停放或者在没有停车位的情况下选择在非机动车道上甚至机动车道上占道停车 这种行为增加了在道路上通行的行人 非机动车以及其他机动车行驶的危险性 如果造成他人损失 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同时该行为亦是违反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的行为 还要接受相应的行政处罚 故应当选择非禁止停放路段且不影响他人通行的位置予以妥善停放车辆 21 11 公交车与乘客的事故责任分担 22 案情简介 2013年5月23日 在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门414路公交车站 范女士从公交车后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