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排水规划汇报_第1页
宿迁排水规划汇报_第2页
宿迁排水规划汇报_第3页
宿迁排水规划汇报_第4页
宿迁排水规划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宿迁市中心城市排水规划修编 方案汇报 2014年07月 汇报内容 概述 城市概况 宿迁市位于北纬33 8 38 34 东经117 56 119 10 是东陇海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苏北地区新兴中心城市 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 成立了地级宿迁市 下辖宿豫 沭阳 泗阳 泗洪四县及宿城区 总面积8555km2 2004年3月现辖沭阳 泗阳 泗洪三县和宿豫 宿城两区 2010年底 宿迁规划区范围内总人口165 86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125 45万人 农村人口40 41万人 概述 1 1地质地貌宿迁市地处鲁南丘陵与苏北平原过渡带 境内地形呈西高东低 地势起伏较大 最高点位于宿豫区晓店镇嶂山林场峰山顶 海拔71 2m 根据地貌类型 宿迁市平原可分为运西平原 运东平原及废黄河高地 平均地面高程20m左右 一般地面高程为16 25m 宿迁市境内行洪骨干河道较多 是历史有名的 洪水走廊 1 2水文水系宿迁地处淮河和沂沭泗两大水系下游 承泄上中游地区21万km2面积的洪水 全市境内河湖交错 拥有洪泽湖 骆马湖两大天然淡水湖 新沂河 京杭大运河 淮河 古黄河等10条流域性河道 向阳水库等39座小水库 水域面积达350万亩 概述 1 5中心城区概况中心城区范围中心城区 东至宿新公路 南界徐宿淮盐高速公路 西抵耿车镇 蔡集镇一线 北止骆马湖 新沂河 面积约346 21km2 1 6洋河新城范围及规模洋河镇镇域面积45 8km2 全镇人口6 4万人 其中镇区建设用地6 3km2 人口5 1万人 根据洋河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洋河镇域周边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调整后洋河镇总面积87 2km2 总人口10 1万人 而洋河新城主城区范围为 东至外环东路 南至外环南路 西至经十四路 北至北一路 西环路一线 规划用地面积37 7km2 至2030年 考虑周边乡镇人口转移到洋河新城 规划洋河新城人口30万人 相关规划简介 城市总体规划 1 城市人口规模近期 2015年 中心城区城市人口82万人 远期 2030年 中心城区城市人口126万人 2 城市性质长三角北部的先进产业基地 东陇海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生态型滨湖宜居城市 3 建设用地规模近期 2015年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103 49平方公里 人均126 21平方米 远期 2030年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143 99平方公里 人均114 28平方米 总规供水规划 相关规划简介 总规排水规划 相关规划简介 宿迁中心城区供水规划 相关规划简介 1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 宿迁市中心城区及洋河新城主城区 总面积约400km2 中心城区范围 东至宿新公路 南界徐宿淮盐高速公路 西抵耿车镇 蔡集镇一线 北止骆马湖 新沂河 总面积约346 21km2 洋河新城范围东至外环东路 南至外环南路 西至经十四路 北至北一路 西环路一线 规划用地面积37 7km2 2 规划年限基准年 2010年近期 2015年远期 2030年 需水量预测统计表 宿迁中心城区供水规划 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一览表 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一览表 尾水导流可研 截污导流二期线路 截污导流一期线路 1 现状供水量宿城 宿豫两区现状共有集中式供水工程284处 其中中心城区供水工程3座 宿城区村镇供水工程94座 宿豫区村镇供水工程187座 全市集中供水工程总规模28 17万m3 d 现状实际供水规模10 87万m3 d 不含企业自备水 据统计 城区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160L cap d 农村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约55L cap d 2 水源厂及水厂现状 1 骆马湖取水泵站骆马湖取水口位于骆马湖南堤北侧200米的湖区 设计总规模35万m d 其中一期工程20万m d 以骆马湖水为水源 分别向宿迁市的第一水厂和第二水厂输送源水 第一水厂的京杭大运河取水泵房作为备用泵房 2 第一水厂第一水厂始建于1958年 位于城市东北部幸福北路 以骆马湖为主水源 运河为备用水源 水厂设计供水能力为8万m d 主要供水区域为宿迁市老城区 3 第二水厂第二水厂始建于2009年 位于宿城区双庄镇 以骆马湖为水源 水厂设计总规模12万m d 一期工程规模6万m d 4 新源水厂新源水厂位于湖滨新城北部 环湖大道以南 以骆马湖为水源 水厂设计总规模6万m d 目前已建处理规模4 0万m3 d 供排水现状 供水现状 排水现状 污水厂分布 苏宿工业园污水处理厂 耿车污水处理厂 宿迁城北污水处理厂 河滨污水处理厂 河西污水处理厂 运东污水处理厂 宿豫张家港污水处理厂 湖滨新城南区污水处理厂 城南污水厂 洋河污水厂 湖滨新城北区污水厂 翔盛粘胶污水处理厂 陆集污水厂 排水分区 分区现状 苏宿工业园污水处理系统 耿车污水处理系统 城北污水处理系统 河滨污水处理系统 富春紫光污水系统 宿豫污水处理系统 张家港工业园污水处理系统 新源污水处理系统 城南污水系统 洋河污水厂 宏信污水处理系统 陆集新城污水系统 排水现状 1 宿豫污水处理系统该片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污水管网已基本形成完整的系统 已建污水管网管径d500 d1500 总长约82 0km 片区现状污水主干管主要江山大道由北向南排入运东污水处理厂 片区内已建污水提升泵站3座 排水现状 2 陆集新城污水处理系统该片区为宿豫近年来规划建设区域 规划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区域内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较少 仅漓江路与经十二路建设有部分污水主干管 管径d600 d1200 总长约4 2km 漓江路污水主干管由西向东排入污水处理厂 经十二路污水主干管分别由南北两侧向漓江路污水主干管汇集 陆集新城污水处理厂现状污水管网一览表 排水现状 3 张家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系统该片区为宿豫新规划建设区域 规划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区域内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较少 仅龙虎山路与泯江路建设有部分污水主干管 管径d600 d800 总长约4 0km 虎山路污水主干管由西向东排入泯江路污水主干管 然后由南向北排入污水处理厂 张家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现状污水管网一览表 排水现状 4 城南污水处理系统该片区为老城区 规划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现状排水体制部分为分流制 部分为截流式合流制 片区内地势变化较大 地势由北向南坡降 北部幸福路最高标高32m 两侧一般地面标高为20m左右 城南中部幸福路最高处27m左右 西侧最低22m 东侧最低19m 环城南路以北至发展大道片区以幸福路为界形成东西两个污水排放体系 片区内污水主管网已形成完整系统 片区内现状污水管网主有 马陵河 古黄河污水截流管 马陵河两岸污水截流管管径DN400 DN800 由北向南排入城南污水处理厂 中途设置运西污水提升泵站一座 黄河路污水主干管 管径DN600 DN1000 由北向南沿黄河路 卫生路 饮马堤路 杨公路排入城南污水处理厂 中途设置污水提升泵站一座 该污水处理系统内已建污水管网总长约21 3km 污水提升泵站2座 排水现状 5 城北污水处理系统该区域位于古黄河与大运河之间 区域内现状以农田 村镇 防护绿地为主 片区内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 配套污水处理系统基本空白 内仅宿支路东侧及发展大道建有污水管道 管径DN400 污水管道沿宿支路向东然后沿发展大道向南排入古黄河 目前区内已建污水管网总长约5 6km 排水现状 6 河滨污水处理系统该片区位于市府新区 主要为宿迁市行政办公区域 区域内市政污水管网建设较完善 已形成完整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片区内排水体制按雨污分流设计实施 但仍存在雨水混接现象 片区内已建污水管网总长约10 8km 主要沿骆马湖路 世纪大道 洪泽湖路 发展大道等道路铺设 主要道路污水管管径DN400 进厂管径DN500 排水现状 7 富春紫光 河西 污水处理系统该片区市政污水管网建设较完善 大部分区域已形成完整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片区内市政排水管网按雨污分流设计实施 但仍存在雨污混接现象 片区内已建污水管网总长约130 5km 污水提升泵站4座 污水主干管主要沿开发区大道 厦门路 黄海路 发展大道等道路铺设 管径DN400 DN1650 排水现状 8 苏宿工业园污水处理系统该片区市政污水管网建设较完善 大部分区域已形成完整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片区内市政排水管网按雨污分流设计实施 片区内已建污水管网总长约52 5km 污水提升泵站4座 污水主干管主要沿威海路 红海路 爱因斯坦路 牛顿路等道路铺设 管径DN400 DN1200 排水现状 9 耿车污水处理系统该片区为宿城经济开发区 片区开发建设较晚 配套污水管网建设较少 尚未形成完整系统 片区内已建污水管网总长约3 5km 污水主干管主要沿科兴路 复旦路 隆锦路铺设 管径DN400 DN800 详见下表 排水现状 10 新源生活 湖滨南区 污水处理系统该片区为湖滨新城白扬路以南区域 片区内污水管网按雨污分流制建设 道路建设同时大多配套建设污水管网 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片区内污水管网已形成完整系统 片区内已建污水管网总长约82 0km 污水主干管主要环湖大道 玉兰路 白果路等道路铺设 管径DN400 DN1200 详见下表 排水现状 11 宏信 湖滨北区 污水处理系统该片区为湖滨新城白扬路以北区域 片区内污水管网按雨污分流制建设 道路建设同时大多配套建设污水管网 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片区内山东河以西区域污水管网已形成完整系统 山东河以东片区污水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 湖新北区污水处理系统内已建污水管网总长约33 8km 污水主干管主要环湖大道 黑松路 发展大道等道路铺设 管径DN400 DN1200 详见下表 排水现状 12 洋河污水处理系统该片区为洋河新城服务 新建城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老城区为雨污合流制 片区内主城区部分已形成完整系统 已建污水管网总长约10 2km 污水提升泵站3座 污水主干管主要沿科兴路 复旦路 隆锦路铺设 管径DN400 DN1200 详见下表 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1 排水体制 新建地区按雨污分流制建设 但仍存在混接现象 老城区部分地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雨季污水溢流至附近水体 污染水体 局部区域仍为雨水合流制 2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部分区域超出总体规划范围 排水管道建设缺少市域范围内统一规划 3 排水管网缺少养护 造成管道淤积 排水断面缩小 4 部分企业污水未处理达标 直排市政污水管网 对污水管道腐蚀严重 5 排水口多且位置不清 部分排水管道出水口标高过低 6 行政管理部门较多且相对独立 实现污水处理系统资源共享相对困难 7 污水处理设施总体规模较小且分散 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宿迁市中心城市及洋河新城现状已建污水管网总长约434 8km 管径DN400 DN1650 污水提升泵站21座 供排水现状 规划依据 1 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2010 2030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 宿迁统计年鉴 2011 宿迁市人民政府 3 宿迁市各分区规划及相关资料 4 宿迁市防洪规划 5 宿市市市域建制镇污水处理设备全覆盖规划 等相关规划 6 有关标准 规范 规划依据 原则及目标 规划原则 1 结合宿迁市实际情况 与总体规划相协调 合理确定污水量指标 科学预测污水量 2 以控制污染 保护环境为目标 合理划分污水收集片区 污水系统布置应考虑城区近 远期发展 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 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水质应满足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 2002 一级A标准 3 工业废水必须达到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 1999 后才能排入城市污水系统 超过排放标准的必须在厂内进行预处理 严禁对污水生物处理产生毒害作用的工业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 排污量较大的大型企业污水自行处理 达标排放 不得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4 收集系统尽量减小污水管道管径 减少污水提升泵站座数及规模 污水管道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 尽量减少与河道交叉 并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的影响 5 考虑污水干管沿线污水逐步接入的可能性 污水管道一般以重力流为主 当管道无污水接入或穿过道路 河流及其它障碍物时 局部考虑采用压力流 6 结合地形条件 尽量减少管道埋深 少建中途提升泵站 一般情况下 根据城市地质及施工条件 干管起点埋深控制在2米左右 管道终端埋深控制在6 0 7 0米 当埋设深度超过7 0米时考虑设置污水提升泵站 7 污水干管尽量靠近产生污水量较大的生活区 企业 一般沿城市主要道路布置 尽量结合老路改造与新路建设敷设 8 近期老城区局部地区根据水域功能确定污水截流倍数 建设污水截流管道 将污水接往污水厂 远期结合老城区改造逐步建设分流制污水管道 规划依据 原则及目标 规划目标 1 近期目标污水以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率 缓解地表水体污染趋势为目标 加快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 逐步建立起污水治理法制健全 监督管理有效 体制合理 工艺技术可靠 基础设施完善 适应宿迁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特点的城市污水系统 使被污染的河道及水体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 2 远期目标污水以提高城市污水综合治理能力 实现污水资源化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要求为目标 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统一 恢复市内河道水体的生态功能 近期污水集中处理率90 中远期95 近期污水再生利用率不低于20 中期不低于30 远期不低于30 规划依据 原则及目标 规划范围 由于现状城市建设范围已超出总体规划城市规划范围 排水规划应在 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 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但考虑到城市排水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 应充分考虑污水系统的现状 并为远期发展预留空间 本次排水规划范围以现状污水处理系统服务范围为基础 总规划面积约413km2 城北污水处理系统 富春紫光污水系统 宿豫污水处理系统 张家港工业园污水处理系统 新源污水处理系统 洋河污水厂 宏信污水处理系统 陆集新城污水系统 苏宿工业园污水系统 耿车污水处理系统 规划期限 规划年限基准年 2011年近期 2015年中期 2020年远期 2030年 规划依据 原则及目标 污水工程规划 1 规划人口宿迁中心城市人口近期 至2015年 为82万人 中期 至2020年 为103万人 远期 至2030年 为130万人 洋河新城近期10万人 中期15万人 远期20万人 污水工程规划 2 规划指标 1 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 2 工业园区用水指标 污水工程规划 2 规划指标 4 单位人口综合用水指标 单位人口综合用水指标近期2015年为300L 人 d 中期2015年为350L 人 d 远期2030年400L 人 d 5 污水量指标城市污水量可根据城市用水量进行折算 按以下公式计算 Q q 1000 k Q 污水总量 m3 d q 城市用水量 m3 d 污水排放系数 取0 8k 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变化系数 取1 2 5 截流倍数 近期局部暂不能实施雨污分流的地区 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污水截流倍数n根据排放水体取1 2 污水工程规划 污水片区划分 苏宿工业园污水系统 耿车污水处理系统 城北污水处理系统 富春紫光污水系统 宿豫污水处理系统 张家港工业园污水处理系统 新源污水处理系统 宏信污水处理系统 陆集新城污水系统 洋河污水厂 污水工程规划 4 污水量预测 表6 4 2 1宿迁市中心城市近期 2015 污水量预测 污水工程规划 4 污水量预测 表6 4 2 1宿迁市中心城市中期 2020 污水量预测 污水工程规划 4 污水量预测 表6 4 2 1宿迁市中心城市远期 2030 污水量预测 污水量预测 3 城市污水量根据以上污水量预测结果 确定宿迁市城区污水量预测结果如下 近期污水量 31 6m3 d 其中 中心城区 28 4万m3 d 洋河新城 3 2万m3 d中期污水量 47 0m3 d 其中 中心城区 42 0万m3 d 洋河新城 5 0万m3 d远期污水量 56 7m3 d 其中 中心城区 50 1万m3 d 洋河新城 6 6万m3 d4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量近期收集处理量 27 8m3 d 其中 中心城区 25 0万m3 d 洋河新城 2 8万m3 d中期收集处理量 49 1m3 d 其中 中心城区 43 9万m3 d 洋河新城 5 2万m3 d远期收集处理量 59 2m3 d 其中 中心城区 52 3万m3 d 洋河新城 6 9万m3 d 污水工程规划 污水厂规划 苏宿工业园污水处理厂 耿车污水处理厂 城北污水厂 河西污水处理厂 宿豫污水处理厂 宿豫张家港园区污水处理厂 新源污水处理厂 城南污水厂 洋河污水厂 宏信污水厂 陆集新城污水厂 污水工程规划 污水厂规划 耿车污水厂 河西污水厂 洋河污水厂 湖滨污水厂 陆集污水厂 污水工程规划 尾水排放 苏宿工业园污水处理厂 耿车污水处理厂 宿迁城北污水处理厂 河西污水处理厂 运东污水处理厂 宿豫张家港污水处理厂 湖滨新城南区污水处理厂 城南污水厂 洋河污水厂 湖滨新城北区污水厂 耿车污水厂 污水工程规划 尾水排放 耿车污水厂 河西污水厂 运东污水处理厂 洋河污水厂 湖滨污水厂 陆集污水厂 截污导流二期线路 截污导流一期线路 污水再生利用 污水再生利用 污水 污泥处理工艺 6 1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技术路线 污泥处理工艺比较 6 3污泥处理工艺比较 从污泥处理工艺组合中 选择以下方案进行比较 1 浓缩 脱水 方案一 2 浓缩 厌氧消化 脱水 方案二 3 浓缩 厌氧消化 脱水 加热烘干 方案三 4 浓缩 脱水 加热烘干 方案四 污泥处理工艺比较 6 3污泥处理工艺比较 污水 污泥处理工艺 污泥处理处置宿迁市建近 中 远期污水处理总量分别为万31 6万m3 d 47 0万m3 d和56 7万m3 d 近 中 远期每天处置的污泥量分别约为160t 240t和300t 含水率80 若按最终处置含水率要求60 计 则每天处理污泥量分别约为80t 120t和150t 宿迁市正着手编制宿迁市域的污泥处置和综合利用规划 统筹指导市域的污泥处理处置 宿迁市污泥处理最终以市域污泥处置和综合利用规划为准 污水管网规划 1 宿豫污水收集系统规划 近中期 宿豫污水收集片区内无山丘分布 地势平坦 平均海拔多在17 8 18 5m 区域内水系较丰富 有马河 阿里山河及多条东西向排洪渠道 黄山路以北主要为行政及居住用地 黄山路以南为工业用地 该污水收集系统 污水主干管已基本形成完整的系统 现状d500 d1500污水主干管沿长江路 江山大道 黄浦江路由北向南排入运东污水处理厂 中途设置3座污水提升泵站 本次规划在现有污水管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片区内污水管网 污水管网规划情况见下表 污水管网规划 近中期 2 陆集新城污水收集系统该片区为宿豫区近年来新规划建设的经济开发区 区域内地势较平坦 区域内污水管网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 规划污水主干管沿漓江路 经五路 纬三路铺设 管径DN400 DN1200 分别由周边向污水处理厂汇集 管网具体走向详见附图 中途无需设置污水提升泵站 污水管网规划情况详见下表 污水管网规划 近中期 3 宿豫张家港工业园区污水收集系统该片区北至六塘河 南至三支渠 西到牡丹江路 东至洋新高速公路 服务面积约31km2 为新规划建设的经济开发区 区域内地势较平坦 区域内污水管网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 规划污水主干管沿嫩江路 天目山路 虎山路铺设 片区内设置污水提升泵站2座 污水管网规划 近中期 4 城南污水收集系统该片区地势高差较大 中间幸福路地势较高 两侧地势较低 为宿迁市老城区 片区内污水收集系统建设较完善 本次规划对片区内管网进一步完善 污水管网规划情况见下表 污水管网规划 近中期 5 城北污水收集系统该片区主要为宿迁古黄河与中运河之间新规划的生活区服务 该片区原规划为生态绿地 现新规划三个集中居住区 但仍以生态绿地为主 各集中居住区距离较远 片区内现状基本无污水管网 规划沿宿支路铺设污水主干管 分别由两侧向中间排入城北污水处理厂 污水管网及泵站规划详见下表 污水管网规划 近中期 6 富春紫光 河西 污水收集系统富春紫光 河西 污水收集系统主要为市经济开发区服务 片区内污水主管网大多已建设完成 现状污水主干管主要沿开发区大道 广州路 发展大道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