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 康 学 院教 案 2008 2009 学年 第 1学期 课 程 名 称 化 学 工 艺 学 院 系 化 学 化 工 系 教 研 室 应化教研室 适 用 专 业 2006级应用化学 授 课 教 师 袁 光 辉 职 称 讲 师 教 材 名 称 化 学 工 艺 学 2009年4月 20 日教学进度计划周次章次内容学时绪论2-4流体动力学(化工原理已修,复习)2-4精馏(化工原理已修,复习)2-4吸收(化工原理已修,复习)2-4化学反应器6-8硫酸工业8-10合成氨工业8-10石油化学工业6-8其他4教材崔恩选 化学工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参考书1. 化学工艺学概论,黄仲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化学工艺学(第2版),崔恩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 化学工艺学(第二版),米镇涛,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基础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当今化学工业概貌极其发展方向;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工艺过程的方法、原理、流程及工艺条件;了解化工生产中的设备材质、安全生产、三废治理等问题。章节题目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熟悉本课程的学习模式与评分方法、要求熟悉有关化学工艺学的基本概念重点难点化学工艺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化学工业的特点和国内外的现状。实验室工艺研究、中试放大。化学工艺学的类别课时安排2 4 学时教学手段及方法课件、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和图片进行介绍性的归纳总结教学。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化学制药工艺学的研究对象(1) 工艺学 (2) 化学工艺学(3) 化学工艺学的特点、类别二、 化学工艺学的研究内容(1) “三传一反”(2) 分类: 无机化学工业 有机化学工业三、 化学工艺学课程及基本概念(1) 物料衡算(2) 能量横算(3) 平衡关系、(4) 过程速率作业与思考题预习,浏览相关文献,参考书了解化学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及特点。反思从各教授、学者的成就,让学生感受工艺研究对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章节题目第五章 化学反应器教学目的和要求1. 熟悉化学反应器的分类。2. 熟悉化学反应器的操作方法。3. 了解固体流态化现象,及各床层的概念4. 掌握固定床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重点难点1. 反应器的操作方法及浓度变化p112图5-22. 固定床、流化床、移动床3. 停留时间4. 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课时安排6 8 学时教学手段及方法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节 慨述1化学反应器与化学反应工程学反应器是化工生产的核心设备。所谓最适宜的操作条件,最合理的结构和尺寸,就是为了达到同一产量所需的反应器的尺寸最小,生成物中杂志的含量最低,目的产物的产率最大。2化学反应器的分类按反应器的结构类型分类:釜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塔式反应器。按操作方法分类:间歇式反应器、半间歇式反应器、连续式反应器。按反应物形态分类:均相反应器、非均相反应器。概念:固定床、鼓泡床、流化床、沸腾床、移动床、输送床。3 流体在反应器内的流动(1)两种理想的流动状态:理想混合流动、理想置换流动(2)流体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平均停留时间) T = VR / ( F / c)4 反应器内的物料衡算反应物的加入速率 = 反应物的引出速率 + 反应物的消耗速率 + 反应物的积累速率第二节 间歇操作反应釜(了解)特点:反应釜内的物料浓度和温度均匀,可以采用不用的换热方式以调节反应温度,反应物可以达到较高的反应转化率。适用:间歇操作反应釜对于不用生产的适应性较强,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产品的生产。缺点:非反应时间长,设备利用率低;反应条件随时间变化,难以实现自动化,耗人力较多;设备尺寸不宜过大,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第三节 管式反应器(了解)特点:一般连续操作设备的共同优点,反应的温度、浓度只沿着管长方向改变,不随时间变化,易于自动化控制。适用:气相反应和均一液相反应。缺点:单位体积的表面积大,需要加热或冷却的面积和流量较大,会加大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第四节 连续操作反应釜(了解)特点:操作条件稳定,所得产品质量均匀,容易实现自动化,适合大规模生产。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物料量相等以及要求达到的转化率相同的条件下,连续操作反应釜的体积比间歇操作反应釜及管式反应器的体积要大。第五节 均相反应器的性能比较与选择一、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1 达到给定的生产能力而所需反应器的体积要小;1.2 用相同数量的原料所得到的目的产物要多,即收率要大。二、 基本概念选择率s;收率三、 反应器型式的选择参见教材P129第六节 气固相催化反应器一、 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外扩散内扩散化学反应内扩散外扩散概念:控制步骤二、 固定床催化反应器气固相催化反应器分为:固定床、流化床、移动床固定床催化反应器按照换热方式分为:绝热式、多段中间换热式、多段中间冷激式、对外换热式、自身换热式。三、 流化床反应器1. 概念:流化床现象。2. 流化床催化反应器优缺点P134 作业与思考题常见的反应器有哪些?流化床现象及流化床催化反应器的特点?反思反应器的理论知识与工业中反应器设备之间的关系章节题目第六章 硫酸工业教学目的和要求1. 理解接触法制造硫酸的反应原理。2. 了解接触法制造硫酸的生产过程。3. 了解接触法制造硫酸的生产设备。4. 知道制造硫酸的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处理的方法。重点难点硫酸的生产原理;操作条件硫酸生产的主要设备,工艺条件。课时安排8 10学时教学手段及方法课件、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和板书的理论推导进行介绍性的归纳、对其使用进行系统性的讲解。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概述工业生产的硫酸是含有少量杂志的硫酸水溶液和含游离三氧化硫的发烟硫酸。P137 表6-1硫酸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1 农业1.2 有机合成工业1.3 无机合成工业1.4 冶金工业1.5 国防工业硫酸产量硫酸工业发展史(如今的发展特点)我国的硫酸工业。二、生产硫酸的原料和原则流程原料:硫铁矿;硫磺;冶炼厂烟道气。1. 硫铁矿为原料1.1 硫铁矿的种类与性质成分:普通硫铁矿(FeS2);磁硫铁矿(Fe7S8);来源:块状硫铁矿;浮选硫铁矿;含煤硫铁矿1.2 硫铁矿的破碎与筛分矿粒一般直径小于36mm1.3 以硫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主要的化学反应:4FeS2 +11 O2 = 2Fe2O3 + 8SO22SO2 + O2 = 2SO3SO3 + H2O = H2SO43. 硫磺为原料生产硫酸三、二氧化硫炉气的制备大多数硫酸厂是焙烧硫铁矿或硫磺燃烧来制取SO2气体详见P141表6-43.1 硫铁矿的焙烧反应2FeS2 = 2FeS + S2 QS2 + 2O2 = 2SO2 + Q4FeS + 7O2 = 2Fe2O3 + 4SO2 + Q总:4FeS2 +11 O2 = 2Fe2O3 + 8SO2 + 3411kJ3.2 硫铁矿焙烧操作条件(1)温度:一般控制在850950 oC较为适宜(2)硫铁矿粒度:一般控制颗粒直径在36mm以下(3)氧浓度:以空气中氧浓度为适宜注意各操作条件过大和过小的影响 P142。概念:(1)控制步骤(硫化亚铁的焙烧反应是整个过程的控制步骤) (2)宏观动力学的气-固相扩散(硫化亚铁的焙烧反应速率取决于氧气通过硫化亚铁固体粒子表面的扩散速率)3.3 沸腾焙烧炉的构造和操作原理四、炉气的净化和干燥4.1 炉气净化的目的和净化原理4.1.1 炉气净化的目的炉气成分:SO2,O2,N2,As2O3, Se2O3, HF,Fe2O3,Fe3O4,H2O,粉尘等净化的目的:尽可能的除去SO2和O2以外的其他杂质4.1.2 炉气净化的原理重力沉降 旋风分离器 电滤器注意各净化能力大小(P145)4.1 炉气净化的流程与设备4.1.1 水洗净化流程与设备4.1.3 炉气的干燥4.1.3.1 炉气干燥原理和工艺条件炉气干燥剂:浓硫酸淋洒酸的浓度和温度:93%95%的硫酸,温度一般在45 oC 以下淋洒酸的淋洒量:以干燥塔用f50mm*50mm瓷环乱堆计,淋洒酸密度在1215m3(m2h)-1 4.1.3.2 炉气干燥流程和设备炉气干燥流程参见P146图6-4概念:(1)淋洒密度 (2)填料塔,填料五、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5.1 化学平衡和平衡转化率(参见P149150)5.2 催化剂和催化氧化反应速率目前硫酸工业中常用的催化剂钒催化剂主催化剂V2O5;助(辅)催化剂K2O;载体硅藻土(SiO2)。气固相催化氧化过程:(1)(4)P1515.3 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以反应速率最大为准;SO2的起始浓度以硫酸生产总费用最低为准;最终转化率以硫酸生产总成本最低为准。5.3 SO2催化氧化设备接触室5.3 SO2催化氧化的工艺流程1 中间换热式四段转化流程2 两转两吸工艺流程催化剂:五氧化二矾(V2O5)温度:400至500摄氏度压强:常压六、三氧化硫的吸收6.1 吸收原理和操作条件原理:nSO3 + H2O = H2SO4 + (n-1) SO3在硫酸工业中多采用98.3%的硫酸溶液来吸收三氧化硫。条件:(1)吸收酸浓度98.3%,浓度过低导致水蒸气分压过大,SO3易在气相中形成酸雾;浓度过高导致SO3分压过大,不利于吸收。(2)吸收酸温度 进塔温度50 oC,出塔温度 70 oC。(3)SO3气体温度 140160 oC。6.2 三氧化硫吸收工艺流程和设备七、接触法生产硫酸的全流程7.1 接触法生产硫酸的全过程包括:二氧化硫炉气的制备;二氧化硫炉气的净化;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转化);三氧化硫的吸收。7.2 “文、泡、电”水洗净化两转两吸生产工艺流程 详见P158八、硫酸生产的技术经济问题8.1 技术经济指标(1)烧出率:硫矿石中所含硫分在焙烧过程中被烧出来的百分率;(2)净化收率: SO2炉气在净化过程中硫的收率;(3)转化率:SO2转化为SO3的百分率;(4)吸收率: SO3在吸收过程中被吸收生成硫酸的百分率;(5)产酸率:矿石中的硫被制成硫酸部分所占的百分率;(6)硫的利用率:矿石中的硫被利用制成各种硫产品总的百分数;(7)产品的消耗定额:每生产1吨100%的硫酸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总的消耗。8.2 热能的回收利用 P1608.3 “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1)废渣的利用;(2)污水的处理;(3)尾气的消除: 采用两转两吸工艺流程; 采用尾气回收。作业与思考题作业:以黄铁矿为原料,用接触法制硫酸。黄铁矿煅烧时FeS2的利用率为90%,SO2的转化率为95%,SO3吸收为H2SO4时的损耗率为2%。现有含70% FeS2的黄铁矿1 t,可生产98%的硫酸多少t? 在硫酸工业生产中哪些地方涉及到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在硫酸工业生产中哪些地方涉及到了化学平衡知识?反思应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本章体现为物理化学上的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与硫酸生产的的关联。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增加实验和见习、实习。章节题目第七章 合成氨工业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和掌握合成氨中原料气的净化,一氧化碳变换,二氧化碳的脱除,原料气的最终净化,氨的合成等工艺过程的参数、催化剂及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设备。重点难点重点:氨合成塔,氨合成催化剂,一氧化碳变换,二氧化碳的脱除,氨合成的工艺条件难点:氨合成反应动力学,氨合成反应热力学,催化剂的还原与活性保持课时安排8 10学时教学手段及方法课件、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和板书的理论推导进行介绍性的归纳、对其使用进行系统性的讲解。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合成氨工业简介 1909年德国化学家哈伯成功建立了第一套合成氨的实验装置,产量80g/小时。在此基础上1913年德国化学工程专家波施建立了第一个工业规模的合成氨工厂,产量为7000吨/年,所以合成氨的方法又叫做哈伯-波施法。目前,全球氨产量约为650万吨/年。近年来,合成氨装置大型化是世界合成氨发展的主流趋势。现世界最大单系列合成氨装置为阿根廷Profertil公司的2050吨/天装置;而3000吨/天(约100万吨/年)的单系列合成氨装置将于2005年投产,4000吨/天规模的装置也已完成初步设计。二、合成氨生产方法简介原料气的制备 净化(防止催化剂中毒) 压缩 合成 分离 液氨1. 以无烟煤为原料 P1642. 以天然气为原料三、合成氨的生产3.1 造气3.1.1 固体燃料:无烟煤,焦炭气化剂:空气空气煤气;水蒸气水煤气以水蒸气为气化剂为例:C + 2H2O (气) = CO2 + 2H2 DH= -90.2 kJ/molC + H2O (气) = CO + H2 DH= -131.4 kJ/molCO + H2O (气) = CO2 + H2 DH= 41.2 kJ/molC + H2 = CH4 DH= 74.9 kJ/mol温度愈高,愈有利于水蒸气的分解和获得优质的水煤气,但温度不能超过灰熔点,以防煤层熔融结疤。3.1.2 造气设备参见P181 图7-14吹风循环及目的参见P1813.2 变换气(CO变换)3.2.1 基本原理造气车间的气体中CO含量过高(2830%),容易引起爆炸和催化剂中毒。CO + H2O (气) = CO2 + H2 (可逆,放热,体积不变)3.2.2 工艺条件选择催化剂:中温变换催化剂Fe3O4 + Cr2O3, 350500C 低温变换催化剂CuO + ZnO, 180260C操作温度: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内操作压强:中型1.53.0 MPa;小型0.20.8 MPa水蒸气比例:中温变换时H2O / CO = 353.2.3 CO变换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参见P184185 图7-163.3 净化和精制3.3.1 脱硫(半水煤气)半水煤气中的无机硫化物和有机硫化物必须在进入变换、合成系统以前除去。(硫化物的影响参见P186)脱硫方法:氨水中和法;氨水液相催化法;蒽二磺酸钠-钒酸盐脱硫法氨水中和法:NH3H2O + H2S = NH4HS + H2ONH3H2O + H2O = NH4HCO3氨水液相催化法3.3.2 变换气中CO的除净(脱碳)脱碳方法:加压水洗法;低温甲醇洗涤法;碳酸丙烯脂法;氨水吸收法等。参见P1883.3.3 原料气的精制 精制方法:铜洗法(醋酸铜氨液洗涤法);甲烷化法。参见P1893.4 氨的合成3.4.1 合成工艺条件选择催化剂:FeO, Fe2O3 + Al2O3, CaO, MgO, K2O操作温度: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内(450C左右),进入催化剂层的气体应保持较高温度,随着反应进行和氨含量的增加温度则相应的降低操作压强:高压法70100 MPa;550650 C 中压法3050 MPa;450550 C 低压法10 MPa;400450 C空间速度:压强为30MPa的中压法合成氨,空间速度在2000030000 1/h较适宜氢氮比:进塔气中氢氮比为2.72.9,新鲜原料气中氢氮比为3,惰性气体含量一般在0.50.7%之间。3.4.2 合成氨工艺流程及设备四、 氨的加工 阅读P1901964.1 生产碳酸氢铵4.2 氨氧化制硝酸4.3 成产尿素作业与思考题分别写出氨加工生产碳酸氢铵,硝酸,尿素的基本原理。写出工业合成氨的工艺条件和反应设备。反思应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本章体现为物理化学上的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与硫酸生产的的关联。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增加实验和见习、实习。章节题目第七章 石油工业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和掌握辛烷值,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重整与分离等工艺过程的参数、催化剂及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设备。重点难点重点: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重整与分离的工艺条件难点: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重整与分离工艺流程及设备课时安排6 8学时教学手段及方法课件、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和板书的理论推导进行介绍性的归纳、对其使用进行系统性的讲解。教学内容及过程石油化学工业-石油特点:来自地层深处黏稠的可燃液体燃料,通常是黑色,主要成分是复杂的碳氢化合物中的烃(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来源:地质学家认为石油是几百万年前,海底沉积大量的动、植物尸体,且被碎石层所掩沒,这层覆盖阻绝了完全氧化及分解的过程,并增大压力和热量,使有机物部分蒸馏,最后产生油和煤气。石油化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功能性运动服装消费需求变化与品牌战略优化建议报告
- 2025-2030共享汽车商业模式优化与市场增长潜力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护理三基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满分版)
- 新能源行业品牌忠诚度2025年研究报告:案例分析及策略优化
- 2025年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东南亚市场拓展的中医药国际化策略报告
- 2025年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大学警卫学专业题库- 交通管控与违法处理
- 2025年电气仿真操作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消防安全管理员培训考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试题型
- 数字经济与就业
- 2024年-2025年司法考试真题及复习资料解析
- 幼儿园护学岗职责
- 国开电大《组织行为学》形考任务1-4
- 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 【MOOC】化学与社会-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精细化工技术-大学专业介绍
- 餐饮财务问题的研究报告
- 慢性疾病运动干预中心服务要求(征求意见稿)
- 林同炎与美洲银行大厦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