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诊断与矫治-儿童焦虑症(ppt26)_第1页
06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诊断与矫治-儿童焦虑症(ppt26)_第2页
06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诊断与矫治-儿童焦虑症(ppt26)_第3页
06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诊断与矫治-儿童焦虑症(ppt26)_第4页
06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诊断与矫治-儿童焦虑症(ppt2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焦虑症,儿童焦虑症(childhood anxiety disorder),是在儿童时期无明显原因发生的发作性紧张、莫名恐惧不安,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是常见的情绪障碍。青春期焦虑症发病率2.4%-8.7%,分离性焦虑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特殊恐怖和社交障碍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分三类型:,1、 分离性焦虑:指当患儿与亲人分离时深感不安而产生的焦虑情绪;2、 过度焦虑:指患儿对未来过度担心、忧虑和不切实际的烦恼不安;3、社交性焦虑:指患儿在与他人接触交往时表现过度的不安、害怕、局促,尤其与陌生人接触时表现出紧张不安和企图回避。,病因与机制 :,至今研究不多,多数学者认为主要与心理因素和易感因素有关。,1、 心理社会因素:儿童早期社会化过程的人格形成与塑造受父母影响,尤其受母亲的情绪与教养态度的影响。有焦虑特质或神经质的母亲,往往将不良情绪投射给儿童,使儿童出现“潜移默化”的焦虑倾向。儿童早期社会应付方式单纯而有限,在新情景中遇到各种应激事件时,往往身处矛盾而无法解决,极易产生情绪波动和焦虑,持续压力可使儿童产生“广泛性焦虑”和恐惧。,2、 遗传因素:情绪障碍在双生子中有较高的同病率,单卵双生子尤其明显。并有家族性高发病率,大约20%的焦虑症患儿一级亲属中有焦虑症状。对后者的解释是父母的焦虑情绪对儿童长期投射的结果。有些患儿自幼具有易患素质,表现为不安、易烦躁、难照看、易受惊吓、并逐渐演化为相关人格类型。,青春期后可表现有情绪不稳定和内向,如多愁善感、焦虑不安、严肃古板、保守、悲观、孤僻和安静等特征。年龄大的儿童发病率比年龄小的高,女孩比男孩发病率高。,3、 可能机制:(1) 精神分析学理论:欲望不能得到满足而被压抑,就会引起内在冲突,于是以神经症症状的形式释放被压抑的欲望,内在冲突得以缓解,从而避免了精神崩溃的严重后果。故神经症症状是一种防御机制。,(2) 条件反射理论: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过度紧张或过度交替、其灵活性过度紧张,使已形成的条件反射消失,出现紧张不安等高级神经活动失调的征象。某些焦虑倾向完全是学习得到的结果。,(3) 神经内分泌研究发现:焦虑病人尿中儿茶酚胺(CA)排出增多,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NE),提示焦虑症与外周NE的释放增多有关。有人认为:焦虑症患者倾向具有高警觉水平和高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射性。焦虑发作时血中肾上腺素浓度增加,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心跳加快、皮肤苍白、多汗、口干等。,临床表现:,幼儿期:情绪表现烦躁,好哭泣、吵闹、难以安抚和照料,不易抚养,气质上属于“难养育型”。3岁以后:表现害怕、恐惧、有大祸临头的不详感觉。行为上表现胆小,不愿离开父母,纠缠母亲,上幼儿园表现辗转不宁、惶恐不安、哭泣。晚间入睡困难,夜眠不安,易惊醒,多噩梦或梦魇。,入学后有发作性紧张、恐惧、担心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焦虑不安,唉声叹气、诚惶诚恐、对家庭不满、抱怨、发脾气、拒绝上学、即使勉强上学也很少与同学老师交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学习成绩差。患儿因焦虑、烦躁情绪易与同学发生矛盾和冲突而遭排斥,因此不愿上学,常旷课、逃学。,常伴有恐怖症状、强迫症状,学校恐怖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呼吸急促、胸闷、心慌、头晕、头昏、头痛、出汗、恶心、呕吐、腹痛、口干、四肢酸、腹痛、腹泻、便秘、尿急、尿频、失眠、多梦。,诊断:,1、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修订版(DSM-IV)对惊恐发作的诊断标准:一段时间的极度害怕或不舒服,有下列四种以上症状突然发生,并在十分钟内达到。(1) 心悸、心慌、或心率增快;(2) 出汗;,(3) 颤抖; (4) 觉得气短或气闷;(5) 窒息感;(6) 胸痛或不舒服;(7) 恶心或腹部不适;(8) 感到头昏、站不稳、头重脚轻、或晕倒;,(9)环境解体(非现实感)或人格解体(感到并非自己);(10)害怕失去控制或将要发疯;(11)害怕即将死亡;(12)感觉异常(麻木或刺痛感);(13)寒颤或潮热。,2、广泛性焦虑障碍:DSM-IV诊断标准:(1)至少在6个月以上的多数日子里,对于不少事件和活动(例如工作或学习)呈现过分的焦虑和担心(忧虑的期望);(2)难以控制住自己不去担心;,(3)这种焦虑和担心都伴有以下6种症状之一项以上(在6个月中多数日子里,至少有几种症状):a) 坐立不安或紧张;b) 容易疲倦;,c) 思维难以集中或头脑突然变得空白;d)激惹;e) 肌肉紧张;f) 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或常醒转,或辗转不安的令人不满意的睡眠)。,(4)这种焦虑和担心不仅限于某种精神障碍。如惊恐障碍、社交恐怖症、强迫症、分离性焦虑障碍、厌食症、疑病症,而且这种焦虑和担心并不是发生在创伤的应激障碍之时。(5) 此焦虑并非药物所致,并非躯体疾病(如甲亢)所致。,治疗:,儿童焦虑症以综合性治疗为原则,以心理治疗为手段 1、心理治疗:(1) 查明原因,解除诱发焦虑的心理应激因素,如家庭环境、家庭或学校教育因素、或“母爱”缺乏等因素。,(2) 支持、认知心理治疗: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耐心听取病儿主诉和家长介绍,仔细分析。使病儿认识到是心理疾病。,一般说来,年龄在10岁以上儿童应用认知治疗有效。认知治疗着重于将焦虑思维重新调整至正确的结构,形成适宜的行为方式。认知行为治疗应包括重视自我、榜样、暴露、角色扮演、放松训练和认知增强训练。,(3)家庭辅导治疗:为患儿父母提供咨询,提高对患儿疾病的认识,了解产生疾病的因素,请父母配合治疗、消除家庭环境或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因素,克服父母自身的弱点或神经质的倾向。,(4)生物反馈疗法(松弛疗法):帮助患儿进行全身放松训练,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仪更佳。可使生理性警醒水平全面降低,也有相应的心理效应,借以治疗紧张、焦虑不安。对年长儿和少年效果好。对幼年病儿配合游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