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诊断与矫治-癔症(ppt33)_第1页
12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诊断与矫治-癔症(ppt33)_第2页
12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诊断与矫治-癔症(ppt33)_第3页
12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诊断与矫治-癔症(ppt33)_第4页
12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诊断与矫治-癔症(ppt3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癔症(情绪障碍),癔症(hysteria),又称歇斯底里,在ICD-10和DSM-IV中称为分离性和躯体形式障碍。该症是有明显情绪因素所诱发的精神障碍现象,起病急,主要表现为感觉、意识、或运动方面的障碍。症状无器质性基础。,发病率,1982年,中国12个地区调查,在普通人群众癔症的患病率为3.35%。南京神经精神防治院报道在1155例住院儿童中癔症59例,占总数的5.1%。儿童癔症早在16世纪即有叙述,18世纪专论儿童癔症,20世纪中叶儿童癔症报道显著增多。,发病年龄,年长儿童比幼儿多见,青春期多见。男女均可犯病,青春期后女孩比男孩发病率高。,病因,通常认为癔症性格与遗传素质有关。癔症性格表现为情感丰富、富有夸张表演色彩、且富于幻想。目前关于癔症有无遗传特性尚无定论,亦有争议。有研究发现一些癔症儿童的父母本身就存在着癔症病史或人格问题。,儿童癔症发作常由于情绪因素所诱发。如委屈、气愤、紧张、恐惧、突发生活事件等均可致发作。加之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更易促发。这类儿童性格幼稚、表现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轻浮、易受暗示。,导致前次发作的雷同情景、事物、谈话内容等因素均具暗示作用,可诱导患儿癔症再次发作。有时首次发作后再次发病时不一定有明显诱因。患儿若有躯体疾病、月经期、疲劳、体弱、睡眠不足等情况也容易促发。,儿童癔症的集体发作往往出现在教室、课堂、操场、集体宿舍或医院病房内。相关诱因可导致集体性恐惧和焦虑发作,如面临考虑、教师过于严厉、疫苗注射、类似病人的表现、同班同学死亡或受伤、脑膜炎流行等。宗教迷信活动、灾难、突发生活事件、战争、社会变迁等也促发集体癔症发作。,临床表现,癔症表现多样,一般分为两大类:1、分离性癔症(dissociative type)呈情感爆发。幼儿期:表现为大哭大脑、四肢乱动、屏气、面色苍白或青紫、大小便失控。,儿童期:烦躁、哭闹、冲动、有的砸东西、有的拔头发、撕衣服、或在地上乱滚、或四肢抽动。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发作后部分遗忘。发作时间长短与周围人的关注态度有关。在人多且易引起周围人注意的地方,持续时间较长。,2、 转换型癔症(Conversion type):表现为躯体功能障碍,以痉挛发作、瘫痪、失明、失聪、失音、失语等为主。如跌倒昏迷状、四肢挺直或角弓反张、四肢瘫痪而不能走路或手不能活动、突然说不出话或声音嘶哑等。,这类症状可在同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或前后出现。儿童转换型癔症发作较少见,如有类似发作多受周围人发作暗示影响。,癔症表现,1、躯体功能障碍:多见于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障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痉挛发作:其发作无一定形式,四肢挺直、或角弓反张、发作时伴有各种动作,捶胸、抓人。发作中与癫痫大发作不同,发作中无咬破舌头、无摔伤、无大小便失禁、无缺氧表现、面色正常、瞳孔对光反射存在。,(2) 瘫痪:以双下肢同时瘫痪多见,也可见到上下肢单瘫。发生突然,好转也突然,不伴有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时的体征,肌张力正常或时高时低,肢体被动活动多有抵抗。(3) 失明、失聪、失音或其他形式的语言障碍,如口吃、耳语、声嘶等。症状可相互转化,如原为下肢瘫痪,可能下次发作转成昏厥,也可能几种临床症状表现在同一患者身上。,2、 精神症状:(1) 情感爆发:表现为号啕大哭、喊叫并伴有肢体乱动及冲动行为,或哭诉不愉快的体验,有的表现为狂笑不止,情绪变化迅速,激烈、有时伴有戏剧样夸张动作和表情。,(2) 意识改变:常见形式是“晕倒”。常主述“开始头晕,后来便不知道了”,发作大多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但先病者有时因为很小的事也会引起发作。晕倒表现为缓慢地倒地,常发生在没有危险的地方,有时在情感爆发如大哭、大笑后晕倒,有的与痉挛发作同时存在,持续时间长短不一,1-2分钟,或数十分钟。有的事后可回忆。,癔症表现多种多样,但具有共同特点:(1) 症状无器质性基础,其症状不能用神经解剖、生理学医学知识所解释。(2)症状变化迅速性反复性亦不符合一般器质性疾病的规律,如突然瘫痪、不到半小时即痊愈,遇到精神因素又可重新发作。,(3) 自我中心性:在别人注目的时间或地点发作,有围观时加重,症状表现夸大性、表演性。(4) 暗示性:容易受周围环境的暗示发病,加重或好转,有的还在自我暗示情况下发病。,因此,有时客观发病因素消除但症状发作并不能消失。在癔症发作时,对患者处理不当,如周围的语言,行为紧张的焦虑的气氛,过分的关切和照顾,不必要的医疗检查措施等,可能引起强化或加重发作的作用,诊断:,诊断癔症时要具备以下特征:1、 心理社会因素与症状存在病因学关系。2、表现为各式各样躯体功能改变、丧失或意识状态改变、遗忘症、神游症、多重人格等分离症状。,3、 暗示和自我暗示在症状发生和消退中起不可忽视的作用。4、并非器质性或躯体疾病所致。,DSM-IV诊断标准:,1、 有自主运动或感觉功能障碍,表现出多种神经系统或全身躯体化症状。2、可以判断有心理因素伴随于这些症状或缺陷,因为在症状的发生或恶化之前都有心理冲突或其他应激。,3、 这些症状或缺陷都不是有意识地产生或伪装的。4、在适当的调查了解后,可以发现这些症状或缺陷不可能用一般躯体情况或某种物质的直接效应来解释的,也不像其文化所认可的行为或体验。,5、 这些症状或缺陷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损,或者要找内科、外科做出评价保证。6、这些症状或缺陷不限于疼痛或功能失调,可以排除在躯体化障碍中发生的,也不可能归于其他精神障碍。,鉴别诊断:,(1) 癫痫大发作:癔症发作亦有四肢抽搐症状,需与癫痫鉴别。癫痫发作无精神诱因,发作前有先兆,发作时意识丧失,痉挛发作有一定规律,发作时间较短,常有大小便失禁,发作后遗忘,EEG呈癫痫样放电,以上癔症不具备。,(2) 癫痫精神运动性发作(复杂部分发作):癔症发作亦可有精神症状。癫痫精神运动性发作,可表现恐惧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无精神诱因,可有先兆,发作时意识丧失,发作时间短、事后不能回忆,EEG颞叶痫样放电。,(3) 精神分裂症:癔症患儿有时可表现为情感、思维及行为紊乱现象,其鉴别要点是:癔症是在强烈精神因素作用下急骤起病,其情感、思维及行为不像精神分裂症那么荒谬离奇,使人难以理解。癔症呈反复发作倾向,多数患儿可获良好缓解。,治疗:,综合治疗心理治疗、环境治疗、暗示治疗和药物治疗。,1、 心理治疗:医生须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通过谈话消除其紧张、不安情绪,并鼓励患儿说出存在的问题和内心矛盾,共同寻找问题的症结,帮助患儿了解疾病原因,讲明此病可以治愈,使患儿建立治病的信心,克服不适当的性格特征和情绪反应,以达到治愈的目的。,2、 暗示疗法:常用语言暗示,即告诉患儿经治疗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并配合针灸、注射用水肌注或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等。暗示疗法是用于急性发作而且暗示性较强的患儿。,3、对集体发作病例,应将首发患儿隔离开来,减少社会强化,及时解除其躯体不适,分散注意力,稳定情绪。然后及时通过讲解和引导消除其他儿童的紧张情绪。,4、 药物治疗:对情感爆发或某些痉挛发作患儿不宜使用暗示疗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