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统部署运维手册目录一、系统基本情况41.系统配置目标42.网络结构图53.服务器IP分配表5二、安装作系统7.启动安装程序7.选择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8.键盘设置9.本地磁盘分区9.安装引导装载程序10.网络设置10.设置时区11.设置根帐号口令12.选择安装类型1210安装确认1311系统安装1412安装完成1513第一次启动15三、磁盘阵列安装21.配置NeoStor服务器22.RAID配置23.扫描物理设备25.创建逻辑资源26.创建SAN客户端30.为客户端创建Target33.为客户端分配逻辑资源35四、集群文件系统安装391.介质准备:392.安装OCFS集群文件系统:393.关于OCFS集群文件系统服务:404.配置OCFS集群文件系统服务:415.配置OCFS集群文件系统管理的节点:426.分别在集群各节点挂载文件系统并测试:447.自动挂载配置448.集群配置中要注意的问题45五、安装Weblogic中间件461.创建Weblogic用户和组和设定用户密码462.启动weblogic安装程序463.设定安装中间件的主目录474.从Oracle技术支持网获取安全更新475.选择安装类型486.设定Weblogic的安装目录487.安装详情498.开始安装Weblogic509.启动Weblogic域创建向导5010.创建新的Weblogic域5111.选择域的来源5212.设置域的名称以及存放位置5213.设置Weblogic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5314.选择服务启动模式和JDK5415.选择可选设置项5416.配置Administrator Server5517.配置详情5618.完成配置5719.验证Weblogic安装结果57六、安装Oracle数据库591.软件环境配置592.Oracle安装603.Oracle测试70七、配置Weblogic集群服务711.创建新的 Domain712.编辑 WebLogic 口令文件783.将整个 WebLogic拷贝到另外两个节点784.启动 WebLogic 服务785.停止 WebLogic 服务796.部署 WEB 应用837.启动 WEB 应用858.Weblogic控制台方式下参数设置869.集群配置中要注意的问题87八、安装TurboLinux HA软件881.系统架构882.系统环境准备893.设置网络心跳IP904.时间校对915.打开root的SSH权限916.关闭不使用的服务917.Turbolinux HA双机软件安装928.前置服务器TurboHA配置939.数据库服务器TurboHA配置10110.前置服务器TurboHA配置10811.银行前置服务器TurboHA配置11612.数据库服务器TurboHA配置124九、应用服务(业务运行平台应用程序)132十、应用服务(服务)133十一、应用服务(运行监管应用程序)134十二、应用服务(运行监管服务)135十三(交易平台服务)140十四、应用服务(银行接口)141十五、数据库部署管理142九、附1:卸载Weblogic中间件146十、附2:卸载Oracle146十一、附3:Linux常用操作命令146一、 系统基本情况1. 系统配置目标实现业务运行平台与运行监管系统各环节均保证系统能高可靠运行,具体配置要求如下:1) 业务运行平台:A. 代理服务器:两台服务器安装TurboLinux操作系统、Weblogic中间件,TurboLinux HA软件,配置成互为热备的工作模式;B. 应用服务器:三台服务器安装TurboLinux操作系统、Weblogic中间件,配置成集群模式,响应代理服务器分发过来的HTTP请求,图片文件统一写到磁盘阵列上;部署业务运行平台应用软件,由集群系统统一分发到各集群服务器上;部署业务运行交易服务通信服务程序。C. 数据库服务器:两台服务器安装TurboLinux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软件、TurboLinux HA软件,配置成互为热备工作模式,数据库系统部署到磁盘阵列上;配置数据库应用实例,构建业务运行平台数据库表结构以及业务初始化数据、业务数据字典等内容。2) 运行监管系统:A.代理服务器:两台服务器安装TurboLinux操作系统、Weblogic中间件,TurboLinux HA软件;配置成互为热备的工作模式;B应用服务器:两台服务器安装TurboLinux操作系统、Weblogic中间件,配置成集群模式,响应代理服务器分发过来的HTTP请求,图片文件统一写到磁盘阵列上;部署运行监管系统应用软件,由集群系统统一分发到各集群服务器上;部署运行监管交易服务通信服务程序。C数据库服务器:两台服务器安装TurboLinux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软件、TurboLinux HA软件,配置成互为热备工作模式,数据库系统部署到磁盘阵列上;配置运行监管系统数据库应用实例,构建运行监管系统数据库表结构以及业务初始化数据、业务数据字典等内容。3) 交易服务平台:A系统间交易服务平台:两台服务器安装TurboLinux操作系统、Weblogic中间件,TurboLinux HA软件;配置成互为热备工作模式;部署交易服务平台三接口服务程序(业务运行平台、运行监管系统、银行通信服务)。B银行通信服务器:两台服务器安装TurboLinux操作系统、Weblogic中间件、Tomcat软件,TurboLinux HA软件;配置成互为热备的工作模式;部署五个银行的请求服务程序(向银行发起请求)和响应服务程序(响应银行发起的请求);部署银行通信服务器与交易服务平台的通信服务程序。2. 网络结构图3. 服务器IP分配表序号设备名称用途IP地址服务地址1.IBM 3850 16G内存业务运行平台数据库服务器212.IBM 3850 16G内存业务运行平台数据库服务器33.IBM 3650 16G内存业务运行平台应用服务器224.IBM 3650 16G内存业务运行平台应用服务器335.IBM 3650 16G内存业务运行平台应用服务器446.IBM 3650 8G内存业务运行平台代理服务器217.IBM 3650 4G内存业务运行平台代理服务器38.IBM 3650 8G内存业务运行平台银行服务器219.IBM 3650 8G内存业务运行平台银行服务器310.IBM 3650 4G内存业务系统交易服务平台服务器4111.IBM 3650 4G内存业务系统交易服务平台服务器512.IBM 3650 4G内存业务运行平台监测服务器0013.IBM 3650 4G内存业务运行平台备份服务器2214.IBM 3650 16G内存运行监管系统数据库服务器2115.IBM 3650 16G内存运行监管系统数据库服务器316.IBM 3650 8G内存运行监管系统应用服务器2217.IBM 3650 8G内存运行监管系统应用服务器3318.IBM 3650 4G内存运行监管系统代理服务器2119.IBM 3650 4G内存运行监管系统代理服务器320.IBM 3650 4G内存运行监管系统监测服务器00二、 安装作系统. 启动安装程序插入第一张安装光盘或DVD光盘。启动计算机后,计算机会自动读取光盘上的引导程序,启动安装程序。启动后的界面如下图:图:安装程序启动界面选择安装模式。如下图:注意:系统默认启动图形安装。图:图形安装. 选择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图:选择语言安装过程中界面语言的选择。. 键盘设置图:键盘配置对于通常的标准键盘,选择默认的 美国英语式 就可以了。. 本地磁盘分区图:分区方式选择建立自定义的分区结构,然后按照用户的分区方案进行分区。. 安装引导装载程序图:安装引导加载程序不需要配置,使用默认配置,下一步即可。. 网络设置图: 网络设置图:网络设置(手动配置IP)主机名中无法输入一些特殊字符或者符号,可以在系统启动后更改。. 设置时区图:设置时区时区选择亚洲/上海。注意:不要选择系统时钟使用UTC。. 设置根帐号口令图:设置账号root密码在安装时可以随意设置一个,部署完成后,将初始密码提供给客户,初始密码:greentea。. 选择安装类型图:选择安装类型要求选择完全安装。不需要的服务,可以在安装完成后统统关闭。10 安装确认图:确认安装 插入安装光盘后点“下一步”图 :确认配置11 系统安装图:正在安装所有的软件包安装完后,安装程序会询问是否有升级光盘,选择否进入后面的步骤。如下图:图:更新光盘12 安装完成图:安装完成至此,Linux安装完成。13 第一次启动如果我们是用图形方式安装的系统,那么在安装完成后,第一次启动时,我们还需要对系统做一些必要的设置。如果是文本方式安装的系统,那么不会出现这个过程。图:欢迎画面图:许可协议图:防火墙设置由于启用防火墙可能会对我们的应用程序带来访问上的限制,所以这里选择已禁用。图 :设置SELinux在这里建议将其禁用。图:设置Kdump设置日期图:设置日期和时间设置日期和时间图:选择网络时间服务器图:创建普通用户图:声卡检测图:附加光盘选择完成后,系统会重新启动以使刚才的设置生效。三、 磁盘阵列安装要对IX3040进行操作,必须先安装NeoStor 控制台,NeoStor 控制台是对NeoStor 服务器进行配置和管理的GUI 界面。管理员通过NeoStor 控制台可以创建、配置、管理和监控存储网络中的存储资源。配置流程如下:图:系统配置流程安装好NeoStor 控制台后,在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IX3040 管理网口的IP地址,系统自动启动NeoStor控制台程序,如下图所示:图:NeoStor控制台. 配置NeoStor服务器在NeoStor 控制台目录树中, 鼠标右键单击“ Neocean NeoStor 服务器” 系统弹出快捷菜单。选择添加菜单项。系统弹出NeoStor 用户登录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IX3040 设备的IP地址、用户名和密码。系统的默认IP地址为,用户名为root,密码为passwd。 如下图:图:NeoStor管理员登录当首次登录NeoStor服务器时,NeoStor控制台将弹出对话框,如下图所示,完成以下3 步初始配置。图:配置步骤在这里将网络设置为和,将服务器名修改为jsb-sc1he jsb-sc2。完成以上 3 步配置后,系统显示下图所示的对话框,单击按钮,关闭对话框,完成初始配置。图:配置完成情况. RAID配置登录到控制台。鼠标右键单击NeoStor 服务器名,选择RAID 管理菜单项。系统启动RAID GUI,如下图所示。图:RAID配置必须先经过初始化磁盘,然后才可将该磁盘用来创建阵列。不能对已经创建阵列的磁盘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磁盘操作步骤如下:步骤1 在RAID GUI 中,按照路径:服务器/DEUs/某个DEU,找到DEU 下某个磁盘。步骤2 右键单击该磁盘,选择初始化菜单项。系统弹出如下图所示提示框,表示磁盘初始化成功。图:磁盘初始化情况磁盘初始化完成之后就可以创建阵列,操作步骤如下:步骤1 在RAID GUI 中,按照路径:服务器/本地RAID 组,选中“本地RAID 组”节点。步骤2 右键单击“本地RAID 组”,选择创建菜单项。系统弹出欢迎对话框,单击按钮。步骤3 为阵列命名,并在“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阵列类型,建设部选择的是RAID5。如下图所示。图:RAID类型选择步骤4 选择创建阵列所用的DEU。在DEUs 列表中选择一个DEU,单击按钮。步骤5 选择该DEU中的一个或多个磁盘来创建阵列。如下图所示:图:选择创建阵列的磁盘步骤6 (可选)添加Hot Spare 磁盘。选择磁盘列表中的磁盘作为 Spare 磁盘。推荐添加Hot Spare 磁盘。图:选择HotSpare磁盘步骤7 确认配置信息,单击按钮,完成阵列创建。可在“本地 RAID 组”节点下,看到新创建的RAID。. 扫描物理设备由于系统不会自动检测物理设备状态,因此当物理设备状态发生改变后,请手动执行重新扫描操作来识别物理设备。步骤如下:步骤1 在控制台中,按照路径:NeoStor 服务器/物理资源,选中“物理资源”节点。步骤2 单击“物理资源”,选择重新扫描菜单项,系统弹出对话框,如下图所示。图:扫描设备步骤3 选择“扫描现有设备”或“扫描新设备”。这里选择扫描现有设备。 “扫描现有设备”:物理设备更改时,选择“扫描现有设备”。 “扫描新设备”:新接入物理设备时,选择“扫描新设备”。步骤4 单击按钮。. 创建逻辑资源创建 SAN 资源步骤如下:步骤1 在控制台上,按照路径:NeoStor 服务器/逻辑资源/SAN 资源,选中“SAN 资源”节点。步骤2 右键单击该节点,选择新建菜单项。系统弹出窗口向导,单击按钮,如下图所示。图:创建SAN资源步骤3 选择“虚拟设备”,单击按钮。图:选择虚拟设备步骤4 选择“ Thin Provision ”选项( 推荐使用),如下图所示,单击 按钮。选择“Use Thin Provisioning”选项,并在“Full Disk Size”微调输入框中指定SAN资源的总大小(最小总容量为10,240MB,最大总容量为16,777,146MB。可直接手动输入容量值。)图:指定SAN资源大小步骤5 选择创建SAN资源创建方法,这里选择“自定义”,单击按钮。 步骤6 选择用于创建SAN资源的物理设备(例如:选择容量为3081MB的物理设备),如下图所示,单击按钮。图:选择用于创建SAN资源的物理设备步骤7 在“部分段”下设置初始空间大小,如1024MB,这里输入1024000MB如下图所示(图中容量为1T): 图:设置初始空间大小步骤8 在文本框中设置SAN资源的名称。如 图所示,单击。这里SAN资源名称分别为:db-sql、quot-sql。图:设置SAN资源名称步骤9 系统弹出确认对话框,确认后单击按钮。. 创建SAN客户端 基本配置流程为:启用 iSCSI 协议添加客户端启用 iSCSI 协议的操作如下:步骤1 在控制台上,右键单击NeoStor 服务器名(jsb-sc1)。步骤2 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选项/启用iSCSI菜单项。系统将启用 iSCSI 协议,并且在“SAN 客户端”节点下自动创建“Everyone_iSCSI”客户端。添加客户端步骤1 在控制台上:NeoStor 服务器/ SAN 客户端,选中SAN 客户端节点。步骤2 右键单击该节点,选择添加菜单项,系统弹出窗口向导。图:添加客户端步骤3 选中“iSCSI”,单击按钮。步骤4 选择为该客户端提供服务的业务口,如下图所示,并单击按钮。如果上一步骤选中“创建缺省iSCSI target”复选框,则系统将自动使用此IP地址为该客户端创建一个Target。图:依据目标IP创建Target步骤5 如下图所示,选择Initiator并单击按钮。图:选择Initiator步骤6 如下图所示,选择SAN客户端的认证方式。这里点选不需要认证。图:选择SAN客户端的认证方式步骤7 单击按钮,设置QoS 选项。Qos 默认设置为“中”,建议使用默认设置,不要修改。步骤8 单击按钮,设置客户端的计算机名、客户端类型、客户端是否为cluster或客户端的IP地址,如下图所示。这里将客户端名称设置为:iqn.sql1和iqn.sql2图:设置客户端的计算机名步骤9 单击按钮,如下图所示,选择是否永久保留分配给SAN客户端的SAN资源。这里点选启用永久保存。图:选择是否保留分配给SAN客户端的SAN资源步骤10 单击按钮,系统显示所做的设置信息,确认无误后,单击按钮,执行iSCSI静态客户端的添加。. 为客户端创建Target创建Target 的步骤如下:步骤1 在控制台上,按照路径:NeoStor 服务器/SAN 客户端/test/iSCSI,选择“iSCSI”节点。步骤2 右键单击“iSCSI”节点,选择创建Target菜单项,如下图所示。图:创建Target步骤3 设置Target 名称,选择NeoStor 服务器的对应IP 地址和该Target 的访问模式。单击按钮。这里Target名称设置为:.h3c-.jsb-sc1.iqn.sql1-0,访问模式选择”非独占式读写”。步骤4 如下图所示,选择分配给该SAN客户端的SAN资源,单击按钮。图:选择分配给SAN客户端的SAN资源步骤5 如下图所示,设置LUN初始号码,为SAN资源分配LUN,单击按钮。图:将LUN分配给Target步骤6 系统显示所做的设置信息,确认无误后,单击按钮,执行Target 的创建。. 为客户端分配逻辑资源只有先把 SAN 资源分配客户端,客户端才能实现对存储资源(即SAN 资源)的访问。以 SAN 资源名称为“SANDisk-00095”为例,操作步骤如下:步骤1 在控制台上,按照路径:NeoStor 服务器/逻辑资源/SAN 资源/ SANDisk-00095,选择该SAN 资源。步骤2 查看信息面板中页签信息。 “常规”页签:虚拟 ID 为95。 “客户端”页签:为空,可知该客户端暂时没有绑定给任何客户端。步骤3 右键单击该SAN资源,选择分配菜单项系统弹出窗口向导,单击按钮,窗口如下图所示:图:选择与主机的通信协议步骤4 选择“iSCSI”单选按钮,单击按钮。步骤5 选择要绑定的Target,如下图所示。单击按钮。图:选择要绑定的Target步骤6 选择资源的LUN number,单击按钮。如下图所示。图:选择资源的LUN号步骤7 系统显示所做的设置信息,确认无误后,单击按钮。步骤8 查看绑定后的SAN 资源的信息面板,其中“虚拟ID”为95,与绑定前SAN 资源“常规”页签中“虚拟ID”相同,表示绑定成功。图:绑定成功信息至此,对IX3040的配置才算完成。此时,要实现客户端对存储资源(即SAN 资源)的访问,还必须要在客户端(两台数据库服务器)上安装iSCSI Initiaor。对iSCSI Initiaor的设置步骤如下:步骤1 首先在服务器上安装iscsi服务,在系统安装光盘有iSCSI安装包。步骤2 修改iSCSI配置文件,在/etc/iscsi/迷路下有来年各个配置文件,注意对其进行修改# cd etc/iscsi/#vi inscsid.conf将存储地址添加进去:isns.address=(这是存储磁盘地址)isns.port=3260(默认使用3260端口)#vi initiatorname.iscsi配置iniator名称,例如:Initiatorname=.h3c-.jsb-sc1.iqn.Ora1-1步骤3 验证 iscsi-initiator-utils 程序包已经安装到两个数据库服务器之后,启动 iscsi 服务,并使其在系统引导时自动启动。我们还将配置 iscsi 服务自动启动,使其在系统启动时自动登录 iSCSI 目标。如下所示:# service iscsid startTurning off network shutdown. Starting iSCSI daemon: OKOK# chkconfig iscsid on# chkconfig iscsi on步骤4 既然iSCSI服务已经启动,下面使用 iscsiadm 命令行接口发现网络存储服务器上的所有可用目标。#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endtargets -p :3260步骤5 找寻到可用目标后,使用下面命令将磁盘挂载到服务器上:# iscsiadm -m node T .h3c-.jsb-sc1.iqn.Ora1-1 -P :3260 -l此时,在服务器使用fdisk l 命令即可看到挂载的存储磁盘了。至此,服务器即可对磁盘资源进行操作。注:业务运行平台的数据库服务器、运行监管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业务运行平台的应用服务器、运行监管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均按以上方法配置即可,不再重复描述。四、 集群文件系统安装注:使用这个命令时,一定要在系统路径中能够找到该程序,否则不能执行。 压力测试完成后,我们从 Managed Server 的控制台上可以看到,ManagedServer_1,ManagedServer_2,ManagedServer_3 都打印出了“OK”字样,这说明,在并发请求的情况 下,集群能够将请求进行分发,以达到负载平衡的目的。注:单独通过浏览器输入地址 :8080/test.jsp 然后刷新,您可能发现服 务器一直将请求转发到单独的一台受管服务器上,这是因为连接数过少所致,并非服务器集 群配置失败;您可以停掉这台服务器,可以看到客户端访问仍能正常进行,而访问则转发到 了另外一台服务器上。配置集群文件系统weblogic部署应用部署于共享存储,为确保集群各节点的并发读写访问,使用Oracle的集群文件系统ocfs对并发读写进行支持。1. 介质准备:OCFS2的发行版包括了2个安装包,一个称为核心模块,另一个叫工具包。核心模块可以从以下链接下载:/projects/ocfs2/files/工具包可以从以下链接下载:/projects/ocfs2-tools/files/对于核心模块,下载时要考虑它的发行号,适用的平台,操作系统内核版本以及内核的类型(比如SMP,HUGEMEM,PSMP等),对于工具包,只要符合发行版本和平台就可以了。工具包又分为两部分,ocfs2-tools命令行工具,ocfs2console图形工具,用户可以选择不安装这部分,但它的确可以令操作简单化。2. 安装OCFS集群文件系统:注:在集群每个节点都进行操作下载下来的安装包为rpm格式,直接使用rpm安装命令进行安装:Rpm -ivh ocfs2*.Rpm以下仅为ocfs包安装示例:rootrac1 oracle_linux_64# ls ocfs2*ocfs2-2.6.9-78.ELsmp-1.2.9-1.el4.x86_64.rpm ocfs2console-1.2.7-1.el4.x86_64.rpm ocfs2-tools-1.2.7-1.el4.x86_64.rpmrootrac1 oracle_linux_64# rootrac1 oracle_linux_64# rpm -ivh ocfs2*Preparing. # 100% 1:ocfs2-tools # 33% 2:ocfs2-2.6.9-78.ELsmp # 67% 3:ocfs2console # 100%rootrac1 oracle_linux_64# rootrac1 oracle_linux_64# ls oracleasm*oracleasm-2.6.9-78.ELsmp-2.0.5-1.el4.x86_64.rpm oracleasmlib-2.0.2-1.x86_64.rpm oracleasm-support-2.1.2-1.el4.x86_64.rpmrootrac1 oracle_linux_64# rootrac1 oracle_linux_64# rootrac1 oracle_linux_64# rpm -ivh oracleasm*Preparing. # 100% 1:oracleasm-support # 33% 2:oracleasm-2.6.9-78.ELsm# 67% 3:oracleasmlib # 100%3. 关于OCFS集群文件系统服务:OCFS2有自己的集群服务结构,叫做O2CB,它包括:NM:节点管理器,它对cluster.conf文件中所有节点进行的监控。HB:心跳服务(Heart beat service),他在节点离开或加入rac时提示up和down的消息。TCP:控制节点间的通讯。DLM:分布式锁管理器,它持续跟踪所有的锁,锁的所有者及状态。CONFIGFS:用户配置文件系统驱动空间,挂节点是/configDLMFS: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DLM的接口。所有这些cluster服务都已经被打包在o2cb系统服务当中,所有的操作,比如format,mount等,都需要cluster可用。在使用format等命令前,要先启动这些服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检查所有服务的状态:# /etc/init.d/o2cb statusModule configfs: Not loadedFilesystem configfs: Not mountedModule ocfs2_nodemanager: Not loadedModule ocfs2_dlm: Not loadedModule ocfs2_dlmfs: Not loadedFilesystem ocfs2_dlmfs: Not mounted通过以下方式启动所有服务:# /etc/init.d/o2cb loadLoading module configfs: OKMounting configfs filesystem at /config: OKLoading module ocfs2_nodemanager: OKLoading module ocfs2_dlm: OKLoading module ocfs2_dlmfs: OKMounting ocfs2_dlmfs filesystem at /dlm: OK4. 配置OCFS集群文件系统服务:rootnode1ocfs2# service o2cb configureConfiguring the O2CB driver.This will configure the on-boot properties of the O2CB driver.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ill determine whether the driver is loaded onboot. The current values will be shown in brackets (). Hitting without typing an answer will keep that current value. Ctrl-Cwill abort.Load O2CB driver on boot (y/n) n: yCluster to start on boot (Enter none to clear) ocfs2: Specify heartbeat dead threshold (=7) 31: Specify network idle timeout in ms (=5000) 30000: Specify network keepalive delay in ms (=1000) 2000: Specify network reconnect delay in ms (=2000) 2000: Writing O2CB configuration: OKO2CB cluster ocfs2 already onlinerootnode2 # service o2cb configureConfiguring the O2CB driver.This will configure the on-boot properties of the O2CB driver.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ill determine whether the driver is loaded onboot. The current values will be shown in brackets (). Hitting without typing an answer will keep that current value. Ctrl-Cwill abort.Load O2CB driver on boot (y/n) n: yCluster to start on boot (Enter none to clear) ocfs2: Specify heartbeat dead threshold (=7) 31: Specify network idle timeout in ms (=5000) 30000: Specify network keepalive delay in ms (=1000) 2000: Specify network reconnect delay in ms (=2000) 2000: Writing O2CB configuration: OKLoading module configfs: OKCreating directory /config: OKMounting configfs filesystem at /config: OKLoading module ocfs2_nodemanager: OKLoading module ocfs2_dlm: OKLoading module ocfs2_dlmfs: OKCreating directory /dlm: OKMounting ocfs2_dlmfs filesystem at /dlm: OKStarting O2CB cluster ocfs2: OK5. 配置OCFS集群文件系统管理的节点:集群节点的配置使用ocfs2console进行用root运行ocfs2consoleocfs2console - Task -Format 选择磁盘阵列输出的共享磁盘进行格式化图:格式化文件系统ocfs2console - Cluster - Node Configuration-把两个节点都添加上,名字就是Hostname, IP部分添私网IP.图:添加私网IPocfs2console - Cluster - Progagate Cluster Configuration 同步node1上的配置到node2上去图:同步两个节点完成后退出ocfs2console6. 分别在集群各节点挂载文件系统并测试:首先创建挂载点;然后使用root执行:mount /dev/sdb9 /ocfs2 -t ocfs2 -o _netdev,datavolume,nointr;分别在2节点对应的挂载目录下读写文件,然后查看各节点是否同步;7. 自动挂载配置将上述挂载命令加入/etc/rc.Local ,另外加上chown -R weblogic:bea /挂载点;确保系统重启可自动挂载并且挂载点可被weblogic读写。8. 集群配置中要注意的问题n Admin Server 只用于集群的管理,而不能参与集群事务。n Web 应用应该部署到集群上(不能部署到 AdminServer 上),文件的同 步是由 WebLogic 来完成的。n 集群的启停需要以weblogic的身份进行; 集群应用应置放于集群文件系统下,同时要确保weblogic为应用的属主。五、 安装Weblogic中间件1. 创建Weblogic用户和组和设定用户密码使用root用户登录桌面环境,打开一个命令行终端,执行:# groupadd -g 600 bea#mkdir /data# useradd -d /data/bea/ -u 600 -g 600 weblogic# passwd weblogic设置weblogic用户密码为1234562. 启动weblogic安装程序# xhost +#su - weblogic切换到weblogic的安装介质目录$chmod u+x oepe111130_wls1032_linux32.bin$./oepe111130_wls1032_linux32.bin这时将启动weblogic的图形安装界面,如下:图:weblogic安装介面3. 设定安装中间件的主目录如下图所示:图:设定中间件安装主目录4. 从Oracle技术支持网获取安全更新在这里取消勾选,暂不获取,点击“Next”继续。图:获取安全更新5. 选择安装类型采用典型的安装方式,点击“Next”继续图:选择安装类型6. 设定Weblogic的安装目录采用默认值即可,点击“Next”继续。图:设定Weblogic安装目录7. 安装详情显示将要被安装的内容,直接点击“Next”继续。图:安装详情8. 开始安装Weblogic直到安装完成,如下图所示,同时确保勾选“Run Quickstart”,然后点击“Done”完成安装并启动Weblogic的Quickstart。图:完成安装9. 启动Weblogic域创建向导在弹出的Quickstart界面中,点击“Getting started with Weblogic Server 10.3.1”启动Weblogic域创建向导,如下图所示:图:Quickstart10. 创建新的Weblogic域图:创建新的Weblogic域11. 选择域的来源默认即可。图:选择域的来源12. 设置域的名称以及存放位置设置domain的名字为base_domain,如下图所示:图:设置域名以及位置13. 设置Weblogic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设置用户名为:weblogic1,如下图所示:图:设置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14. 选择服务启动模式和JDK在JDK的选择框中,选择使用”Production Mode”和JRockit,如下图所示:图:选择服务启动模式和JDK15. 选择可选设置项在这里选择Administrator Server即可图:选择可选设置项16. 配置Administrator Server勾选“SSL enabled”,其它的设置采用默认值即可,如下图所示:图:配置Administrator Server17. 配置详情图:配置详情18. 完成配置图:完成配置19. 验证Weblogic安装结果$ cd /data/bea/Oracle/Middleware/user_projects/domains/base_domain/bin/$ . setDomainEnv.sh $ ./startWebLogic.sh提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为weblogic,密码为weblogic1.切换到root用户,查看7001端口是否打开,如果先类似如下的信息,证明服务启动正常# lsof -i:7001COMMAND PID USER FD TYPE DEVICE SIZE NODE NAMEjava 19981 weblogic 279u IPv6 734163 TCP fe80:230:48ff:fe7c:599e:afs3-callback (LISTEN)java 19981 weblogic 281u IPv6 734164 TCP localhost:afs3-callback (LISTEN)java 19981 weblogic 283u IPv6 734166 TCP localhost:afs3-callback (LISTEN)java 19981 weblogic 286u IPv6 734169 TCP localhost6.localdomain6:afs3-callback (LISTEN)java 19981 weblogic 287u IPv6 734171 TCP fe80:200:ff:fe00:0:afs3-callback (LISTEN)java 19981 weblogic 290u IPv6 734173 TCP localhost.localdomain:afs3-callback (LISTEN)也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localohost:7001/consol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矿解封措施方案(3篇)
- 物业阳台清洗方案(3篇)
- 园林密林栽植方案(3篇)
- 职业中毒的危害及预防讲课文档
- 夏季中型水库保护方案(3篇)
- 考点二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 船体防腐方案(3篇)
- 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 海外业务股东分红方案(3篇)
- 2025至2030牲猪饲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报告
- (完整文档版)体检中心入职体检报告范本
- 2022年4月自考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2023年第七届全国急救中心急救技能大赛理论考试题库-下(多选题汇总)
- 申购物资审批表
- 校服采购投标方案
- 2023上海市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dd5e人物卡可填充格式角色卡夜版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生产管理制度文本普通货运
-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 GB/T 41021-2021法庭科学DNA鉴定文书内容及格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