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自然资源表.doc_第1页
龙陵自然资源表.doc_第2页
龙陵自然资源表.doc_第3页
龙陵自然资源表.doc_第4页
龙陵自然资源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陵县旅游发展规划_资源表龙陵县旅游发展规划资源表序号景点名称景观类型基本类型基本概要级别开发利用情况1古城寺山地文景观名山位于县城北部,距县城26公里,海拔2421.7米,山体东西长39公里,南北宽37公里,因山顶古寺而得名。未开发2达摩山地文景观名山地处镇安镇,海拔2409.5米,永昌府文征卷载,相传达摩祖师于山腰结庵故名。未开发3大雪山地文景观名山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4公里,山体南北宽24公里,东西长29公里,海拔2779.3米,动机积雪故名。植被有针、阔叶幼成林覆盖,覆盖率45%。未开发4大松山地文景观名山位于县境东北,距县城32公里,海拔2019米。因山被松林覆盖故名。未开发5雪山地文景观名山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4公里,海拔3001.6米,东西长29公里,南北宽21公里。冬季积雪故名。主山脊自北东向西南走向,蜿蜒如蟠龙。未开发6小黑山地文景观名山位于县城中部,与雪山并列为姊妹山。距县城24公里,海拔2794.5米,山高谷深,森林覆盖率达80%。自然资源丰富,珍禽异兽繁多。是“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理想之地。现已完成中荷合作FCCD项目实施计划。西侧山下,正在兴建茄子山水库,坝高100多米,水面海拔1800米,蓄水量1.2亿立方米,整个库区水域面积4.74平方公里,有滇西千户岛之称。坝前有龙陵温泉中出水量最大的大硝温泉。水库建成后,库中心单程游线约15公里,库内岛屿众多,将与小黑山连为一体,互为补充,将是开展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科考旅游的宝地,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省级自然保护区未开发序号景点名称景观类型基本类型基本概要级别开发利用情况7老将卡地文景观名山位于高黎贡山山脉南端,处县境中部,海拔2325.2米,呈北东至西南走向。东西长22公里,南北宽15公里。清朝同治年间,在此驻兵设卡得名。植被有针、阔叶幼林覆盖,覆盖率为40%。未开发8花篱笆大坡山地文景观名山地处县境西部。东西长34公里,南北宽13公里,海拔2243.7米,主山脊自东向西南方向延伸。植被有阔、针叶林覆盖,覆盖率35%。未开发9光坡大山地文景观名山位于县境南部,高黎贡山山脉南端,海拔2857米。东西长51公里,南北宽37公里。植被有40%的面积为阔、针叶林覆盖,其中原始森林约占20%,其余为荒山草场,是畜牧业基地之一。初步开发10大尖山地文景观名山位于县境东南部,象达乡勐蚌村境内,海拔2559.6米。东西长49公里,南北宽11公里。因山体高大呈圆锥形而得名。植被有针、阔叶林覆盖,覆盖率35%。未开发11怒江水域风光风景河段怒江流进县境处为勐梅河汇入怒江点,经腊勐、天宁、平达、勐糯、木城5个乡。流经木城乡为19.71公里,为中缅国界线。怒江入境出海拔680米,出境海拔535米。两岸山势险峻,气势磅礴,山脉、河流东西相间,大有“水无不怒石,山有欲飞峰”之势,是我国西南天堑。平均气温20C,年降雨量1524毫米。土地肥沃,经济作物繁多,胜产甘蔗。可植双季稻,部分地区可产三季稻。两岸温泉出露10余处,尤以西岸较多。未开发序号景点名称景观类型基本类型基本概要级别开发利用情况12苏帕河水域风光风景河段名称源于傣语,以为洗菜河,流域径流面积664.4平方公里。流域内有耕地10.5万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90人。河道总高差约1700米。独特的天然优势上游径流面积大,产水量大,下游落差集中,水量集中且较稳定,水能蕴藏量丰富,滞留蕴藏量为31万千瓦,是境内发展水电事业的最佳资源地。意见成小电站5座。部分开发13勐梅河水域风光风景河段位于境内东北部,为境内第二大河,流域径流面积为25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150人。水能资源丰富,建有电站4座,总装机容量1570千瓦。中游有一瀑布,名为热水塘瀑布,因旁有温泉而得名。河水飞泻,热气蒸腾,云雾弥漫绕山谷,两岸断崖,岩石嵯峨。左侧有温泉,右侧500米悬崖有孔明碑,千米之外可闻瀑声。碑、崖、热泉、瀑布奇景互映,世间少有。部分开发14公养河水域风光风景河段位于境内南部,全长35公里,流域面积194平方公里,年产水量19.4亿立方米,灌溉面积6600余亩,蕴藏电能5.8万千瓦,建电站两座。流域内森林植被保护较好,沿岸诸山森林茂密,河水清澈透明,山清水秀。部分开发15龙川江水域风光风景河段也称龙江,流经境内全长55公里。江中有鲤、细鳞等鱼类,美味可口。未开发16香柏河水域风光风景河段因两岸多香柏树而得名。位于境内西部龙山镇境内。全长35公里,流域面积131平方公里,中下游沿岸有温泉出露多处,其中以黄草坝、邦纳掌两温泉较大且出名。未开发序号景点名称景观类型基本类型基本概要级别开发利用情况17邦洪温泉水域风光温泉位于龙山镇核桃坪村民办事处凯木寨村西北1.5公里龙川江左岸。海拔1080米,水温50C,流量约每秒3升,季节性出露,夏季将被江水淹没围岩为混合岩。未开发18养喜坝温泉水域风光温泉位于龙江区弄岗乡养喜村西北龙江养喜坝中南部,海拔1160米。水热区戏距龙川江左岸仅160米,出露于稻田之中,西片泉口集中,并被围砌成水池,池底为灰色细沙,泉眼滴水出细沙翻滚,水温30C。流量小,偶见气泡逸出;其东20米处的泉眼散布在田间,最高温度34C。附近有稻田,据说因有温泉水灌溉,早稻可提前10天成熟。初步开发19清塘温泉水域风光温泉位于龙江区郝等乡清塘村,海拔1580米,为一面积为1630平方米的大泉塘,水温21C,流量每秒35升,水色澄碧,因而得名清塘。主泉口在清塘东岸,泉水自上新世玄武岩裂隙涌出,塘深约1米,塘内水草丛生,整个塘面水草从生,无华,泉水目前用于灌溉。未开发20龙井温泉水域风光温泉位于龙江区郝等乡郝等街村东北。海拔1580米,泉水自第三季玄武岩裂隙涌出,温度20C,流量每秒3升,主泉口处已砌成水塘,用于洗涮,因泉水常变为乳白或黑色,因而被神化为龙井。初步开发21蚌别大澡塘水域风光温泉位于龙江区新寨乡邦别村,海拔1280米,主泉口处为一水塘,水温48.5C,流量每秒0.2升,塘底为灰色细沙,偶见气泡冒出。未开发22荷花温泉水域风光温泉位于龙江区新寨乡蚌别村西南3公里,海拔1260米。泉口最高温度为44C,流量每秒1升,主泉口已砌成水塘,偶见气泡冒出,因塘中种过荷花而得名。未开发序号景点名称景观类型基本类型基本概要级别开发利用情况23邦纳掌地热田,大塘子温泉,香柏河温泉水域风光温泉位于龙山镇香柏河村民办事处邦纳掌垭口村西南香柏河下游南北两岸,海拔1280米,邦纳掌为滇西著名的地热田之一,距县城7公里,距腾冲龙陵公路仅1.2公里。已建成拥有400余床位的疗养基地。初步开发24上硝,北岭汤泉水域风光温泉位于热田东段,香柏河右岸,是邦纳掌面积最大显示区,最高温度98C,总流量每秒7-8升,区内仙人澡堂塘水忽而清澈见底,忽而乳白转呈黑浑,因而远近驰名。泉水对治疗风湿,皮肤,心脏以及妇女不孕等症均有明显疗效,李若曲作龙陵竹枝词咏香柏河温泉一诗中有“温泉水滑涤沉疴”等赞语。已开发25中硝水域风光温泉位于上硝西北香柏河两岸。沸泉群多集中在右岸松散坡积物上,温度96C,流量每秒3-4升,河床里也有泉眼出露。陡坡上土质疏松,泉水顺坡流入香柏河,沿河床径流路线将砾石胶结成岩,形成几十米长一段较平整的不渗漏河床。已开发26下硝水域风光温泉位于中硝西北香柏河下游左岸。水热爆炸、沸泉和热泉等显示多分在山坡上及河岸边,泉口温度98C,流量3-4升每秒。本区仅在沸泉塘附近见有洁白的新生钙华,与上、中硝的大面积泉华相比,推测下硝水热活动历史较短,活动范围也较小。已开发27伏龙寺温泉水域风光温泉位于龙山镇云山村民办事处伏龙寺山西0.8公里。海拔1530米,水温25C,流量每秒0.8升。显示区附近地势平坦,距县城龙山镇仅2公里,因而龙陵县人民政府曾计划在此钻取热水,以供给居民洗澡用水。未开发序号景点名称景观类型基本类型基本概要级别开发利用情况28三关澡塘,凹子地温泉水域风光温泉位于龙山镇龙山村民办事处坝湾河左岸。海拔1320米。泉区呈北东向展布,在22米长的显示地段上有泉口4处,泉水沿花岗岩裂隙涌出,每泉流量均有每秒1升左右泉口温度62C,总流量4.5绳每秒。由于地处深山沟谷,人烟稀少,未利用。未开发29龙江硝水塘水域风光温泉位于龙江区硝塘乡硝塘村西公路旁。海拔1920米。水温20C,流量每秒4升,泉口附近“皮硝”遍地,故名硝水塘。当地居民言过去可以系洗澡,水温当不低于40C,近几年来水温下降,因此只能用于农灌。未开发30钻水河温泉,老户蚌温泉水域风光温泉位于龙山镇白家寨村民办事处老户蚌村东北,钻水河与香柏河交汇处东南0.1公里处,香柏河两岸。海拔1480米。泉口沿香柏河右岸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温度59C,流量每秒2.5升。永昌文府征载龙陵八景咏北坪温泉一诗,有句云“春风一到香河边”香河即香柏河。未开发31大竹林温泉,高头寨温泉水域风光温泉位于龙山镇白家寨村民办事处大竹林村南香柏河中游左岸边。海拔1640米,水温62C,流量每秒3升,当地居民说常饮大竹林泉水可治胃病。春冬季节来此就浴者络绎不绝。未开发32象达温泉水域风光温泉位于象达区象达乡象大街村东南端象达河北岸。海拔1660米。主泉口已用石板砌成梯形水塘,塘面水温71C,塘底水温76C,流量每秒3升。此区因地处交通要道,故有扩建浴室和兴建疗养院之良好前景。未开发序号景点名称景观类型基本类型基本概要级别开发利用情况33烧炭田坡遗址古迹与建筑人类文化遗址遗址在河头乡户孔村榨地社西北约四公里,面积为5000平方公里,三次调查收集石器23件,以磨制梯形石斧为主;夹砂陶片200余片,以夹砂黑陶为主;纹饰素面居多。文化层堆积约70公分。白羊村类型。现状基本完好。县文物保护单位未开发34豆地坪遗址古迹与建筑人类文化遗址遗址在龙山镇核桃坪村北约5公里,面积1500平方米,收集石器32件,以磨制梯形、条形石斧为主;收集夹砂黑、红、灰陶片120余片;文化层厚约50厘米。白羊村类型。现表层和部分文化层已遭破坏。县文物保护单位未开发35船口具遗址古迹与建筑人类文化遗址遗址在毕寨乡城墙山寨东约5公里,面积24000平方米,收集石器213件,以打制有角石斧为主。夹砂陶片270余片,以红陶,褐陶为主,纹饰以绳纹居多。文化层堆积厚约30-200厘米。属忆怀类型。现因开挖公路和开田,文化层大部分已遭破坏。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未开发36大花石遗址古迹与建筑人类文化遗址遗址在勐糯乡大田具寨东北约5公里,面积16800平方米。1990年初发掘该遗址,出土遗物2500余件,陶片30000片件。遗址文化层上层热释光测定距今3335160年;文化层中层测定距今3532170年,文化层下层测定距今4017190年。发掘遗址面积为480平方米。现基本完好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未开发37三江口遗址古迹与建筑人类文化遗址遗址在平达乡下小田具村东北,面积2000平方米,以打制有肩石斧为主;夹砂陶片20余片,以黑陶为主;文化堆积厚30厘米,属忆怀类型,现因本地人开垦甘蔗地,文化层上部已遭破坏。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未开发序号景点名称景观类型基本类型基本概要级别开发利用情况38马鞍山遗址古迹与建筑人类文化遗址遗址在村西南约4公里,面积5000平方米,收集石器170件,以琢制磨光弧肩石斧为主;夹砂陶片100余片,以红褐陶为主,纹饰素面居多。文化层堆积约20-40厘米。该遗址属龙陵地方型文化类型。现因开垦耕地,大部分遗址已遭破坏。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未开发39乐善庵遗址古迹与建筑宗教建筑与礼制建筑群又名崇善寺,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代嘉庆九年曾修茸。1976年地震,大部分建筑倒塌,现存大殿残架一间,明代所植古柏一株。“常住碑记”一块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未开发40侵华日军碉堡古迹与建筑军事遗迹1942年5月,日军侵占龙陵县后,为控制滇缅公路要道,修筑的堡垒之一。该堡用钢筋水泥浇注而成,占地13.2平方米,南北西三面有射孔,东面为转角入口,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证之一。现基本完好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未开发41松山战役遗址古迹与建筑军事遗迹1944年5月中旬,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向盘踞松山日军发起总攻9月7日攻克松山。现遗址内弹坑密布,战壕纵横,情况基本完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未开发42惠通桥古迹与建筑桥与军事建筑总长120米,宽5.6米,1935年修桥成功。1942年中国远征军为阻止日军东进,炸断惠通桥,凭怒江天险,拒敌于怒江以西。1944年,松山战役结束,修复该桥,成为中国远征军反攻的起点和战时物资运输的枢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未开发43龙陵避暑山庄消闲求知健身类休疗养和社会福利设施位于龙陵县城西南两公里处,占地面积460亩,320国道依旁而过,距芒市机场30公里,内有一碧波荡漾的人造湖,四周青山连绵、风景古朴秀丽,冬无严寒,夏无暑热,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已开发序号景点名称景观类型基本类型基本概要级别开发利用情况44龙陵邦纳掌旅游度假区消闲求知健身类休疗养和社会福利设施位于龙陵县城西北方向,距县城11.8公里,内有宏大的热矿泉群,出露泉眼600余孔,水温最高达104C。泉水颜色随气候和地壳运动而变化,被专家们誉为“地球的一个穴位”。目前可一次接待千余人,使邦纳掌成为旅游观光、疗养度假、地震地热科研和会议商务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很好地发挥了其在龙陵旅游中的龙头和窗口作用。已开发45龙陵八0八湖山公园消闲求知健身类公园位于龙陵县城东30公里的镇安镇八0八村,景区内的八0八水库,地处温凉地带,库区范围已建成用才林500多亩,近期又在水库径流面积内新造林3000多亩。库内的三个天然岛屿,绿树成荫,风光秀丽,是天然的水中乐园。未开发46龙陵勐糯仙人洞地文景观洞穴位于龙陵东南方的勐糯乡,距县城127公里,离红勐公路300米,交通便利,该洞曲折神奇,洞中有洞,胜似迷宫,洞中有河,宛若“龙宫”景点密布,使人目不暇接,是观赏探奇的好地方。已开发47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景观树林位于龙陵近东隆起的山脊上,山顶海拔2784米,丰沛的雨水,温暖的气温,低纬度和高海拔,造就了山上9000多亩特殊的生物群落。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原始阔叶雨林。以珍稀木种和数量较多而显得珍贵。省级自然保护区未开发48龙陵小黑山茄子山生态旅游区生物景观树林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位于高黎贡山山脉南端,龙陵县境内。扩大保护面积:7390.2公顷,核心面积:3454.1公顷,实验区面积:3936.1公顷,属南亚热带西部帚状山系中典型而完整的中山温性长绿阔叶森林生态系统,有大量珍稀树种和野生动物,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未开发序号景点名称景观类型基本类型基本概要级别开发利用情况49三锅腔年会民族风情民间习俗傈僳族以农历2月初8为信念,称为“阔时节”。每年阔世界来临,平达、木城、象达的傈僳族群众,都要到三乡交界处的三锅腔集会,并开展各种民族体育文化活动。三锅腔因有三座似可支锅的低矮岗峦得名。未开发50刀杆节民族风情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元宵节后,龙新乡响鼓、小米地两村的傈僳族常举行祁丰求祥的“上刀杆下火海”活动。未开发51刮欠民族风情音乐舞蹈龙陵傈僳族的舞蹈交“刮欠”,又叫“打歌”。男婚女嫁,老人生日,新屋落成,村里的男女老少,远来的亲朋,都要到办事人家的院子里“刮欠”,同时自乐。未开发52篾葛民族风情音乐舞蹈龙陵傈僳族中流传着多部长篇古诗,叫做篾葛。因傈僳族原来没有文字,这些古诗后靠演唱形式流传,所以又叫“篾葛调”。篾葛古歌是傈僳族特有的一份内容极其丰富,艺术性很高的文学遗产。对研究傈僳族的历史、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它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未开发53祭墙、撒花、和求雨民族风情民间习俗每年农历二月初八,香堂人聚居的村庄都要举行祭墙活动以祈求丰收。祭墙后的第一件农活是撒花撒播棉花籽神,以祈求丰收。春末夏初若久旱不雨,物化播种插载,香堂老人和孩子便在村里较为宽敞的场地上举行求雨活动。未开发序号景点名称景观类型基本类型基本概要级别开发利用情况54火把节民族风情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是香塘人的火把节,火把节的实际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庄稼,除晦防病。未开发55常新节民族风情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香塘人的常新节,这天香塘人用新谷喂牛喂狗,以感谢天神对人的恩赐。未开发56三弦与“虎咬老大哥”民族风情音乐与舞蹈三弦是香堂人最主要的传统乐器,在流传至今的三弦曲调中,有一首叫“虎咬老大哥”的器乐曲,表现了一个香堂民间故事说明香堂人祖先不但有发明创造三弦的能力,还有用三弦交流的娴熟技巧。未开发57窝乐节民族风情民间节日阿昌族和汉族一样用阴历纪念,每年春节后的第四天,聚居于蛮旦等五个村寨的阿昌族群众,都要举行“阿昌大祭”,纪念人类的始祖,天神遮帕玛和地母遮米玛。因祭祀中要跳“窝乐”,所以这一天又叫“窝乐节”。未开发58蹬窝乐民族风情音乐与舞蹈阿长大祭时跳的窝乐,是阿昌族原始舞蹈则勒玛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第一部分把套昆和第二部分把松昆,在龙陵已经失传,只有第三部分蹬窝乐流传下来。蹬是跳的意思,窝乐是欢乐的意思。蹬窝乐反映出阿昌族祖先猎取猎物是欢乐激动的心情。未开发59山歌民族风情音乐与舞蹈阿昌山歌是男女青年们建立友情的纽带,通向爱情的桥梁。由于内容丰富,思想健康,情趣高尚,语言优美,表情表意奇巧,很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未开发60泼水节民族风情民间节日傣族新年又叫泼水节,是一年中最热烈隆重,充满祥和气氛的节日。泼水节历时3-4天,人们白天互相泼水,晚上到状房嘎光跳舞。近年,泼水节已变成整个坝子各族人民的共同节日。未开发序号景点名称景观类型基本类型基本概要级别开发利用情况61傣家春节民族风情民间习俗汉族的春节,勐糯傣族也过得十分隆重,且有一定特色。大年三十这一天,人们便不再干活,居于家中过年。常年在家料理家务的妇女,从此连续三天都处于全休状态,所有家务,全由男人负责。据说,这是代价汉字特别关心体贴女人的缘故。未开发62关门节和开门节民族风情民间节日关门节和开门节是勐糯傣族的两个民族宗教节日。关门节为农历6月15日,开门节为农历9月15日,在此期间,中耕追肥等农活以大部分完成,人们可以精心的从事一段时间的佛事活动。未开发63嘎光民族风情音乐与舞蹈傣族称本民族舞蹈嘎光。多在庆典的开首和节日期间进行。动作并不复杂,但民族特色浓郁,十分优美,独具风韵,适于群众自娱。未开发64等“亲爹”民族风情民间习俗龙陵汉族称干爹为亲爹。以前,各地都尤为新生孩子找亲爹的习俗。先进乡下不少农村,折椅习俗海流行着。也有一些人的亲爹不是人,而是一座桥,或一块石头。每年春节,这些人也带上糍粑糖食和香钱纸火,去向这些没有知觉的亲爹拜年。未开发65唱灯民族风情民间习俗唱灯是龙陵汉族中流传的一种民间演唱艺术,属花灯的原始形态,但内容却丰富多彩。每年大年初一以后,灯班便开始游村串寨演出,直到元宵节后才封灯,结束。未开发66唱书民族风情民间习俗唱书是龙陵汉族民间的一种有手抄本可据,并有一定文学性的说唱艺术。唱书很受人们欢迎。在农闲季节的晚上,常数十人记在某家屋里,静静的听一位识字先生说唱,直至深夜以至东方发白。未开发序号景点名称景观类型基本类型基本概要级别开发利用情况67讲古民族风情民间习俗龙陵汉族群众,把讲历史,神话,传说等故事统称为“讲古”。农村中那些讲故事的能手,被人称为讲古老师。他们都是受人欢迎的任务。未开发68茶叶购物类地方产品品种有大树茶,糯米茶,红茶。年平均产量在180万公斤上下。目前已开发出系列茶产品。初步开发69龙陵瓷器购物类地方产品建立了国营黄草坝磁厂,生产日用瓷器、耐火材料和琉璃瓦等产品。初步开发70竹器购物类地方产品龙陵有竹类17种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目前有蓝筐等竹编织器,并可造纸。初步开发71龙陵黄山羊购物类地方产品属皮肉兼用性地方产品,肉质细嫩,膻味少;板皮面积大。建成品种羊繁育基地,核心种群42群。初步开发72勐糯高峰牛购物类地方产品是云南珍贵瘤牛之一,是当地主要肉牛。初步开发73香果购物类地方产品香果为樟科的一种常绿小乔木,果实于秋末成熟,是制造肥皂的原料。对肠胃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疗效。年产45万公斤左右。初步开发74地方风味小吃购物类地方产品有龙陵豌豆粉、龙陵大烧、龙陵辣腌菜、酸大笋和软糯笋、香笋、油鸡纵、骨头糁、猪头鲊、猪肝鲊、酸肝、干腌菜、酸杷菜、平达菜鱼、江水煮江鱼、龙陵香豆鼓、梭梭糖、桔饼等。已开发75珍稀树木生物景观古树名木珍稀名木有:黄楠,黑楠、木莲、秃杉、滇楸、肖楠、香樟、虎皮楠、贺得木、大树花生等。未开发76珍禽异兽生物景观其它生物景观有懒猴、苏门羚、岩羊、原鸡、犀鸟、雪鸡、绿孔雀、叶子雀、葫芦雀、灵雀、冬至雀等。未开发77奇花异草生物景观奇花异草有兰花,杜鹃,野丁香,原生稻,草八角等。未开发78珍虫奇鱼生物景观其他生物景观有酸蚂蚁、江虫、鸡蛋虫、野蜂蛹几虎头鱼、蛇鱼、石扁头、石滚子、青鱼、白鱼、挑手鱼等。未开发序号景点名称景观类型基本类型基本概要级别开发利用情况79“醉香含笑”树王生物景观古树名木位于小黑山原始森林中上部。树高30余米,胸径达2.45米,树龄400余年,被视为镇山之宝。国家保护树种未开发80桫椤群生物景观珍稀树种龙陵一碗水桫椤群位于龙陵县西部山地,总面积191.4公顷,是国内罕见的桫椤科植物集中分布地点之一,不仅物种资源丰富,种群数量大,而且生态系统完整,具有科学研究,考察和观赏价值,被称为“活化石”,1995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未开发81赖土舍疆域碑古迹与建筑类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