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 天气与气候易错点1 气压带、风带判断不准确下图为三圈环流中的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完成12题。1若图中气流由于热力因素、气温低冷却下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甲、乙同属一个风带C甲、乙中可能有一个为信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2若甲风带控制地区盛行西北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冬季可能受到甲风带影响B受乙风带控制的地区一定温和多雨C我国夏季会受到乙风带控制D受丙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失分剖析】本题组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不是很熟悉,导致判断失误;二是不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导致错选。【参考答案】1B 2D【详解详析】1若图中气流由于热力因素、气温低冷却下沉,根据图中气流方向,丙是极地高压带,所以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极地东风带),B对;甲、乙风带的风向可能相同,A错;甲、乙中不可能有一个为信风带,C错;丙气压带夏季可能向高纬度移动,D错。故选B。2若甲风带控制地区盛行西北风,则甲为南半球的西风带,乙风带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我国是北半球国家,不可能受甲或乙风带影响,A、C错;乙风带为东南信风带,受乙风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少雨天气,B错;丙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丙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故选D。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1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3)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4)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5)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6)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7)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2读风向,辨南北半球(1)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丙两图。(2)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丁两图。3读气压带位置,辨节气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如下图所示:4读风向,辨气压带高低和名称(1)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气压带。(2)风由两侧向中间吹的为低气压带。下图为三圈环流示意图(局部)。读图完成12题。1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东北季风B形成寒冷干燥气候C是由热力作用形成的D由低压流向高压2当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塔里木河断流B潘帕斯草原绿草茵茵C华北平原正值小麦生长季节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3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形成此时气压分布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三圈环流的季节变化B季风环流的季节变化C天气系统的区域差异D海陆分布的区域差异【答案】1C 2D【解析】1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应为东北信风带,A错;位于30N,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其影响该地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图中位于赤道,受太阳辐射量多,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是由热力作用形成的,C项正确;地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D项错误。2位于30N,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当其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也即大陆上是低压时,北半球为盛夏季节,此时:塔里木河流量大;潘帕斯草原草木枯黄;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答案】3A【解析】3从图中看,赤道低气压带移到赤道以北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也向北移,形成此时气压分布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三圈环流的季节变化。故选A。易错点2 不理解季风环流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完成13题。11月,图中A地盛行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2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3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AA地高温多雨B正值1月份左右CC地形成高压中心DB地寒冷干燥【失分剖析】本题组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不理解季风的形成原因,导致季风分布判断错误;二是不理解南亚季风对南亚地区的影响,导致误选。【参考答案】1D 2D 3B【详解详析】1根据海陆轮廓判断,A位于中国东部,1月盛行西北季风。2B地为南亚季风区,夏季西南风来自热带印度洋地区,高温湿润;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势力强盛;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影响时间长,易产生洪涝灾害。3C地为澳大利亚西北沿海地区,当地盛行西北季风时为1月份左右。季风环流1季风的概念:盛行风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如下图所示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2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改变。例如,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夏季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是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偏而形成的。3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类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气候类型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特点寒冷、干燥炎热、多雨凉爽、干燥炎热、湿润分布区中国东部季风区、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中国云南南部和海南岛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图,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12题。1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BCD2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C 2D【解析】1冬季,甲形成冷高压,即亚洲高压,其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地形成西北季风,地形成东北季风,故都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由于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南,东北季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季风,故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的。夏季,在丙地形成热低压,即印度低压,印度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气压中心,是在印度低压与夏威夷高压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的东南季风,故该地的东南季风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7月为南半球的冬季,澳大利亚陆地形成高压,海洋上为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东南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由于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南半球的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故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的。故选C。2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一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存在着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故选D。易错点3 不会判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图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完成12题。1该地最可能位于A亚欧大陆东岸B亚欧大陆西岸C北美洲东岸D北美洲西岸2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纬度D海陆分布【失分剖析】本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不会根据等值线判断降水年较差的分布特征;二是从图中提取信息能力不足,不能根据降水年较差的分布特征判断区域所处位置;三是对影响降水的因素理解不透彻,不能根据降水年较差的分布特征判断其主要影响因素。【参考答案】1A 2D【详解详析】1由定义可知等降水量年较差越大说明降水的季节变率越大,只有草原气候、季风气候等气候区的降水年较差较大。从图中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等降水量年较差数值自东向西递减说明东部降水变率大,北半球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降水变率比较小,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大陆东岸;再由北美大陆东岸是大陆性气候,降水年较差小,所以判断只能是亚欧大陆东岸。2由上题可知该地应为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年较差大,海陆分布是主要原因。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一、等温线图的判读等温线图是描述某地区气温分布状况的地图,因气温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密切相关性,成为高考综合考查中的重要图类之一,判读的重点是等温线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图1 某城市气温时空分布图图2 某地区年均温分布图图3 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图等温线的判读要从等温线的数值、走向、弯曲、闭合、疏密等方面分析,具体判读内容及方法如下:1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上的数值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如图3为北半球。2判断海陆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3判断月份(1月或7月)1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4判断寒流、暖流寒流流经地区,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暖流流经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凸出。5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地势高: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高处等温线的数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若等温线穿过山脉或高地,则凸向气温高的地区。(如图甲)地势低: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低处等温线的数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若等温线穿过河谷或低地,则凸向气温低的地区。(如图乙)6判断地形名称山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小,如下图中乙为山地。盆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大,如下图中甲为盆地。7判读等温线的疏密情况,比较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1)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2)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3)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4)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锋面天气系统中锋线附近等温线密集,因为温差较大。二、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判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是描述某地区降水量多少及分布的地图,它是等值线图中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一种形式。常考查的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类型如下所示,判读这些类型的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关键是抓住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和变化趋势。图1 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 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图3 某地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1宏观看趋势(1)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2)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一般来说,若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则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减小。2微观看特殊(1)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多;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大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少。(2)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则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3)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判读。3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模式:“从向递减”或“地区降水多,地区降水少”;降水空间差异大(小)。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1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分析分析太阳辐射状况。主要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纬度低气温高;受其影响,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分析大气自身条件。主要分析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等。晴天,空气稀薄,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日较差大。此外,大气环流通过对热量的输送和对降水的影响,也会导致气温的变化。分析下垫面。海洋比热容大,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较同纬度陆地白天、夏季温度低;暖流增温,寒流降温;地势高低、山脉走向和坡向等对气温都有影响;不同地表的反射率差别很大,如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极高,导致地表气温低。分析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条件,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排放温室气体和废热等影响气温。2造成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1)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造成年均温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2)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造成年(日)均温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高大山脉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山地或高原。(3)如果是位于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则气温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4)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3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分析分析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决定着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看是否受季风环流影响。受季风环流影响,降水量有季节差异。分析海陆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受海洋影响的程度就不同,降水的分布存在差异。分析下垫面。山地坡向: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存在着明显差异。海拔:在一定海拔范围内,降水是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多的,但当达到一定的海拔后,降水也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小。森林和水域(湖泊等):有森林和水域的地方降水较多。人类活动:人类通常通过改变下垫面条件来影响降水。4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1)先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2)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风坡、背风坡)的影响。(3)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某地全年逐日逐时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温线图(单位:),这种气候图与其他气候图相比更能反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气温分布实况。据此完成12题。1下列月份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A11月B7月C5月D3月2该地最适合发展A水稻种植B小麦种植C奶牛饲养D葡萄种植【答案】1A 2C【解析】1根据图中等值线数值变化规律,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6时左右,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日较差较小,说明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较小,过横坐标每月作一垂线穿过等温线,可以看到11月直线上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最小,所以气温日较差最小。2该地温度最低的1月在0以上5以下,最高温度在7月,气温在20以上,所以是冬季温和、夏季凉爽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不利于农作物成熟,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易错点4 不会分析气候类型及特征读图,回答问题。据图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失分剖析】本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不知道气候主要包含哪些要素,导致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分析气候差异;二是不会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影响该地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参考答案】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冬季比Q城温和,夏季比Q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城多)。大气环流(海陆位置)。【详解详析】读图可知,B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比Q城都要小。根据图示,两地纬度相当,但B城位于内陆、Q城位于沿海,故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差异导致的大气环流差异。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判断方法1依据气候特征进行判断(1)可根据下表三步进行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第一步:判断所属南北半球气温变化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北半球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南半球第二步: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冷(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为015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为-150 温带气候最热月均温15 寒带气候第三步:确定具体气候类型降水的季节分配年雨型(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2 000 mm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7001 000 mm温带海洋性气候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年降水量1 5002 000mm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7501 000 mm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8001 500 mm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500800 mm温带季风气候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年降水量3001 000 mm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终年少雨)年降水量250 mm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2)几种易混气候类型的比较气候类型相似点不同点热带季风气候气温:终年高温(15 )降水:有明显的旱(干)季和雨(湿)季雨季降水量更集中、更多(7月份降水突破600 mm)热带草原气候相对降水量较少(若能从气温变化上判断该地是南半球,则必是热带草原气候无疑,因为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相对冷干(雨热同期)最冷月均温(关键)0 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0 ,雨季较短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总量有时相当最冷月均温(关键)0 ,各月降水分配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关键)0 ,降水各月不一,一般集中在夏季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冬冷夏热,降水状况都是夏季相对较多均温低于0 的月份少,有明显的雨季,年降水量相对较多温带大陆性气候均温低于0 的月份多,一般无明显的雨季,年降水量相对较少(3)常见的气候类型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1):气温和降水点状图(图2):气温和降水折线图(图3):气温和降水变率范围图(图4: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气温和降水单元格图(图5:a温带季风气候、b南半球季风性湿润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气温和降水雷达图或玫瑰图(图6):气温和降水立体图(图7):气温和降水等值线图(图8):气温和降水“工”形图(图9):降水量和蒸发量组合图(图10):气温和降水曲线图(图11):气温和降水条形图(图12):2利用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首先,根据纬度位置确定所在的半球(南、北)、所属的温度带;其次,根据海陆位置确定位于大陆的东岸还是西岸;最后,结合全球气候类型模式图,确定气候类型。全球气候类型模式图(北半球)见下图。3根据气候成因进行判断成因气候类型及其相关要素受单一气压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气候极地高气压带受单一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带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湿季,赤道低气压带;干季,信风带地中海气候冬季,盛行西风带;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季风影响热带季风气候雨季,西南季风;旱季,东北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东南季风;冬季,西北季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东南季风;冬季,西北季风4其他判读方法:依据典型的植被、动物、知名景观或地名进行判读。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1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果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该农作物在两地生长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B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C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D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2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1B 2D【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地能够达到连续4个月气温在20以上,温度条件适宜;但是该地水分盈亏量均小于0,水分条件不足。地水分条件和温度条件都不足。故选B。2地位于29.7N,纬度较低,但最高气温小于20,最低气温在0以下,说明该地海拔较高,可能为高原和高山气候;地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D。易错点5 锋面气旋判断不准确(2019年天津卷)读图1和图2,回答12题。1在形成图1所示降水分布状况的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是A甲B乙C丙 D丁2图2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A甲B乙C丙D丁【失分剖析】本题组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判读气压形势图的能力不强,一看图太乱不好判断就自乱阵脚;二是对低压槽才能形成锋面不清楚,导致无法判断。【参考答案】1C 2B【详解详析】1从图中可以看到,当天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较强的降水分布。高压区不能形成锋面,多干燥天气;只有在低压区,或者低压的低压槽部位才能形成锋面,形成阴雨区。相对应的区域中心应该是低压分布,结合选项只有丙符合题意。甲处长江中下游附近此时是受高压控制,晴天无降水,A错;乙处长江中游处于高压脊控制,也无降水,B错;丁此时的高压中心在海洋上,虽然东北地区有低压气旋分布,存在降水可能,但是长江中下游处于高压脊控制,无降水,D错。故选C。2北半球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月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符合上述的气压场只有乙。故选B。锋面气旋图的判读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下所示:判读其结构图,应抓住以下几点。(1)判断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2)判断锋面附近的风向与气流性质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处为偏北风,处为偏南风,处为偏南风。偏北风一般形成冷气团,偏南风一般形成暖气团。(3)判断锋面的类型与移动a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西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东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无论南北半球,锋面气旋东侧是暖锋,西侧是冷锋。原因是西侧锋面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运动,是冷空气推动暖空气的运动。东侧为暖锋,因为东侧锋面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运动,是暖空气推动冷空气的运动。b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4)判断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暖锋N锋前处附近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冷锋M锋后处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1)锋面类型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2)正常年份推移规律: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6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9月:雨带南撤。10月:雨季结束。(3)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影响: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推进速度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推进速度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2题。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D沙尘暴天气【答案】1B 2C【解析】1利用图中比例尺可以计算出目前的甲地距图中低压西侧约160千米,该天气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故24小时后,甲地位于高低压系统之间,根据水平气流的受力状况可以判断B项正确。23048小时之间,低压中心将经过甲地,因此会有强对流降雨天气出现。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以北半球为例)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纬度小于直射点移动的纬度,一般只有10个纬度左右。下图反映了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的情况。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规律性的移动使各气压带、风带控制或交替控制的地区具有相应的水热特征,从而形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见下图。(1)从全球看,气压带与风带是相间分布的,即两个气压带之间必定存在一个风带。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作用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作用形成的。(2)从气压带来看,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的,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3)风带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4)低压带和西风带影响的地区多阴雨天气。高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大陆东部因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来水汽,降水较多。(5)三圈环流主要影响大陆西岸。(6)高考试题经常以三圈环流的全部或局部图来考查学生对气压带、风带知识的掌握程度。读图时,先看垂直气流方向,判断是高压带还是低压带;再通过具体的半球或纬度位置,判断具体的气压带;最后通过具体的气压带判断具体的风带。二、季风环流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亚(亚洲)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亚洲)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3季风1月7月东亚季风A西北风C东南风南亚季风B东北风D西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交替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雨季集中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撒哈拉地区、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华北、东北,日本,朝鲜半岛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西欧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湿润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5070之间的大陆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冬长严寒,夏短温暖,降水少寒带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终年寒冷,降水稀少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南极大陆、格陵兰岛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终年严寒,降水稀少2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1)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4)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5)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6)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具体分析如下:(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温度带最冷(最热)月均温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亚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亚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10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风带性质:信风一般是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变为温暖湿润。西风温凉湿润,带来温差小的阴雨天气。极地东风寒冷干燥。季风环流: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3)海陆位置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大陆西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4)地形地势山地由于地势的影响,形成了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的分布特点;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形成了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的分布特点;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异,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部分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寒流:降温减湿,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四、常见天气系统1气团与锋(1)锋面结构示意图(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气团2锋与天气(1)冷锋(2)暖锋(3)准静止锋3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特征比较气旋(低压系统)反气旋(高压系统)气压分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气流与风向向中心辐合向四周辐散气流形成(北半球)风向逆时针流向中心顺时针流向四周北半球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南半球顺时针流向中心逆时针流向四周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垂直气流与天气气流形成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天气状况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我国天气典型实例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1冷、暖气团的形成条件冷气团的温度比经过地区的温度低,多形成于较高纬度地区。因此在锋面系统中,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为冷气团,反之为暖气团。2冷暖气团相对于锋面的位置冷气团温度低,密度较大,位于锋面的下方;暖气团温度高,密度较小,位于锋面的上方。3高低气压中心是形成气旋和反气旋的原始动力地球表面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驱动下,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才形成气旋或反气旋。4低压槽区域常存在锋面的原因低压槽区域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交汇的区域,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从而形成锋面,暖气团上升易形成降水。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雪量小,次数不多,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实时天气形势及天气预报图。读图,完成13题。1图示大陆地区的最大温差可能为A20B25C30D352图示地区暴雪中心最有可能位于A蜀中东部B湘中南部C浙西南部D皖中西部3小雪节气诗“太行初雪带寒风,一路凋零下赣中。”诗句表明A北方冷空气南下降温显著B我国冬季风强弱年际变化大C太行山区是我国寒潮源地D寒潮天气导致许多作物冻死【答案】1C 2D 3A【解析】1由图示等温线条数可知,等温距是5;图示大陆地区最南端温度应是15T20,北端是15T 10;最大温差可能为25T35。选C正确。2由图示的雨雪分界线可知,该线以南以降雨为主,以北以降雪为主;即蜀中东部、湘中南部到浙西南部,都是降雨为主;皖中西部以降雪为主,可能出现暴雪中心。选D正确。3“太行初雪带寒风,一路凋零下赣中。”这句诗描写冷空气过境带来大风、降温、降雪,并一路南下,所到之处降温显著,A正确;小雪节气天气变化,不能说明冬季风强弱变化,B错;寒潮的源地在北冰洋、西伯利亚等地,不在太行山,C错;诗句只是说明冷空气带来寒风、降温,不能说明导致许多作物冻死,D错。选A正确。【点睛】雨雪分界线:一种是固定的,即南岭,1月10等温线和10的7000积温等值线通过南岭南侧,即是雨雪的分界线(为降雪或雨夹雪能达到的最南界线)。另一种是指某次降水过程中降雪和降雨的分界线,在中国雨雪界线以北降雪,以南降雨。随着冷空气南下,气温普遍下降后,雨雪界线南移。早春季节常发生霜冻天气,严重影响名优茶的产量和质量。下图示意某年1月底某科研所对峨眉山市一灌木型茶园进行气温测量的结果(图中 3m、1m 表示距离地面高度的温度曲线)。据此完成45题。4依图可知,该茶园A白天出现了逆温现象B树冠层的日温差可达18C冻害现象发生于白天D夜晚离地面越近温度越低5为提高茶树冠层的温度,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A利用风扇,使上下层空气混合B开辟水塘,增大上下层温差C地膜覆盖,促进空气对流运动D建防护林,阻挡外来气流涌入【答案】4D 5A【解析】4读图可知,8点以前15点以后,茶园3m处气温高于1m处,尤其是入夜以后,二者的气温差异更大,夜晚离地面近,气温低,故D正确。白天基本上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没有出现逆温;树冠层的日温差应该看3m处的日温差,达不到18;冻害现象发生于夜晚。故A、B、C错误。5利用风扇,扰动空气,将高空相对较暖的空气吹向茶丛,而且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对流运动程度,促进茶丛顶部暖空气与近地面冷空气循环流动,从而使茶树减轻或免受霜冻影响,故A正确。水的比热容大,因此开辟水塘会减小增大上下层温差;地膜覆盖不利于空气对流运动;建防护林,可以阻挡外来气流涌入,但是对气温垂直分布影响小。故B、C、D错误。【点睛】这种防冻风扇安装在6米多高的铁杆顶上,利用早春时节一般高空气温比地表气温高35的条件,当风扇探头检测到茶园内茶丛顶部的空气层温度低于结霜临界温度4以下时,就会自动启动风扇,将高空相对较暖的空气吹向茶丛,而且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对流运动程度,促进茶丛顶暖空气与近地面冷空气循环流动,从而使茶树减轻或免受霜冻影响。下图为美国东部地区某月13日天气形势示意图,14日,飓风中心向正北方向移动到华盛顿正东方向。据此完成68题。6图示月份最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7冷锋系统在甲城市附近停留时间较长,是由于A受地形阻挡B冷气团势力强C距飓风中心近D受暖流影响813日至14日,华盛顿风向A由偏北风转为西北风B由西南风转为东南风C由正西风转为西南风D由西北风转为东北风【答案】6D 7A 8A【解析】6根据材料,图中东部海洋上出现飓风,则判断为夏秋季节,排除AB;根据陆地上此时的气压值较高,说明陆地的温度相对海洋较低,则最可能是秋季,排除C,答案选D。7根据图中定位,甲城市中位于美国东南部的阿巴拉契亚山地,冷暖空气或者二者相交形成的锋面受到山脉阻挡,在此徘徊时间较长,A对;若冷空气势力强,冷锋则移动速度会较快,停留时间较短,B不对;飓风移动速度较快,离飓风中心近,则锋面不会持续停留,C不对;甲城市距离海洋较远,受暖流影响较小,且暖流不会影响锋面的移动速度,D不对。故选A。8图示时间为13日,华盛顿的风向为偏北风;根据材料,14日飓风中心位于华盛顿的正东方向,则判断华盛顿风向为西北风;故答案为由偏北风转向西北风,选A。【点睛】飓风是一种强烈发育的热带气旋,往往出现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往往带来狂风、暴雨等天气。北半球,在气旋的东侧常刮东南风,西侧常刮西北风,北侧常刮东北风,南侧常刮西南风。露点温度指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的温度,当封闭式集装箱湿度高的空气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湿空气与集装箱箱壁或装在箱内货物的表面接触,就会形成“箱汗”和“货汗”。箱、货汗水会腐蚀箱体或引起货物霉变。下图为远洋集装箱船上左舷甲板上集装箱上测定的温度状况。据此,完成910题。9集装箱内部的空气“发汗”的时段是A68时B811时C1217时D1722时10集装箱堆仓形成天井,白天形成高温有利于A热压通风B风压通风C采光通风D淋雨通风【答案】9B 10A【解析】9集装箱湿度高的空气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当湿空气与集装箱箱壁或装在箱内货物的表面接触,就会形成“箱汗”和“货汗”。根据图示曲线,货物表面温度、侧壁温度低于露点温度的时间段是811时,集装箱内部的空气“发汗”的时段是811时,B对。A、C、D错。故选B。10集装箱堆仓形成天井,白天形成高温,气温高于仓内温度,气流上升,有利于热压通风,A对。是气温差异形成的通风条件,不是风力、采光、淋雨因素形成的通风条件,B、C、D错。故选A。下图为华北某区域 T1 到 T3 时刻气旋周围锋面的分布与发展过程示意图。T3 时刻卫星云图显示该区域形成很厚的浓云,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据此完成1113题。11T1 时刻 a、b 间气压变化规律是ABCD12甲地从 T1 到 T3 时段的天气现象是A气压不断降低B气温不断升高C天气终未晴朗D风速一直减小13下列图示能正确示意 T3 时刻甲、乙两地间锋面特征的是ABCD【答案】11B 12C 13A【解析】11根据图示信息,a的气压为10001004,b为1004以上,故ba,ab之间的连线的气压值是先降至1000以下后又升到1000以上,符合该变化的是乙图,选B。1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从 T1 到 T3 时段经历了气旋中心天气(阴雨天气)、冷锋后天气(阴雨天气)、准静止锋天气(阴雨天气),因此该时段的甲的天气一直是阴雨状况,始终没有放晴,据此分析选C。13T3 时刻显示甲、乙两地间的锋面是锢囚锋。结合T1 到 T3 时段的锋面发展状况可知,该锢囚锋是冷锋追上暖锋形成的。该锋面特征是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形成的。其中,甲后方为更冷气团,其前方为冷气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保定曲阳县公开选聘职教中心教师18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广西河池市天峨县自然资源局招聘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马鞍山和县公开引进高中教师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班组安全培训经验课件
- 2025年河南省职工医院-国际口腔中心招聘1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广东广州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科医教研岗位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广西凭祥市卫生健康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河南郑州二七区一国企招聘各部门人员9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甘肃金昌市金川区教育系统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招聘12人(第二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大数据分析与客流预测-洞察与解读
- 2.2中国的气候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
- DB11∕T 1130-2024 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与监测技术规程
- 2025电化学储能电站技术监督规程第5部分:化学与环保技术监督
- ppp审计管理制度
- 小儿鼾症麻醉管理要点
- 健康评估(第3版)课件6-2 泌尿系统常见症状评估
- 2025年高考湖南省物理真题(含解析)
- 律师合伙人管理制度
- DZ/T 0275.3-2015岩矿鉴定技术规范第3部分:矿石光片制样
- T/CASTEM 1007-2022技术经理人能力评价规范
- 中国银行校招笔试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