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PPT课件_第1页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PPT课件_第2页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PPT课件_第3页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PPT课件_第4页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1年中国移动通信室内覆盖方案设计规范 京信通信湖南BD 技术部2012年2月 2 提纲 一 说明 二 总体设计要求 三 勘测 四 设备器件配置规范 五 工程设计 六 特殊场景方案设计要求 七 室内信号外泄及室外信号内侵控制 八 BBU RRU编号规范 九 关于WLAN 十 设计文档及图纸要求 3 一 说明 本规范以室内覆盖工程建设前期工程项目中所得经验为依据制订 用于指导2011年室内覆盖工程方案设计及工程建设 4 提纲 一 说明 二 总体设计要求 三 勘测 四 设备器件配置规范 五 工程设计 六 特殊场景方案设计要求 七 室内信号外泄及室外信号内侵控制 八 BBU RRU编号规范 九 关于WLAN 十 设计文档及图纸要求 5 二 总体设计要求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主要包括 信号源 多频段合路器 信号分布系统三个部分 室内分布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对于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和原GSM室内分布系统改造 必须满足CDMA GSM WCDMA TD SCDMA及WLAN等相关业务发展需要 设计应满足服务区的覆盖质量和用户容量的需求 并考虑室内 室外网络的协调发展 6 二 总体设计要求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必须经过现场模拟测试 联通 室内分布系统应做到结构简单 工程实施容易 不影响目标建筑物原有的结构和装修 室内分布系统应实现目标覆盖区域内信号的均匀分布 避免信号的外泄 避免与室外信号过多的切换 避免室外基站布局过多的调整 室内分布系统拓扑结构应易于迭加与组合 方便后续维护调整 7 提纲 一 说明 二 总体设计要求 三 勘测 四 设备器件配置规范 五 工程设计 六 特殊场景方案设计要求 七 室内信号外泄及室外信号内侵控制 八 BBU RRU编号规范 九 关于WLAN 十 设计文档及图纸要求 8 三 勘测 室内覆盖的勘测是深入调查了解目标覆盖点区域内的电磁环境和周围环境 信号情况 从而最终确定工程的覆盖深度以及采用方式 1勘察 用指北针确定方向 GPS确定经纬度 9 三 勘测 弱电管弄的位置 如单层面积大 看是否有两个弱电管弄 如有按实际情况可走两个管设计 机房 弱电管道 到楼层的走线长度勘测准确 设计人员无法确定 可要求工程人员配合勘测 天花板的类型 分块还是整体 整体的话需勘测检修口的位置 2 勘测注意事项 10 6 机房为非通信专用房屋时 应根据设备重量 尺寸及排列方式等对楼面荷载进行核算以便决定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机房 1 GSM WCDMA系统基站信号源设备应优先选择安装在室内分布系统机房 以下简称机房 内 分布式基站的射频单元 RRU 优先安装在弱电竖井内 安装位置可以视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各个通信系统宜共用机房 3 机房应选在管线出入方便 靠近弱电井道的地方 4 给排水管道 煤气管 电力管线等与通信无关的管线不应穿越机房 机房应干燥 灰尘小 5 机房周边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机房不宜设置在地下室 否则应考虑防汛措施 3 机房 三 勘测 11 提纲 一 说明 二 总体设计要求 三 勘测 四 设备器件配置规范 五 工程设计 六 特殊场景方案设计要求 七 室内信号外泄及室外信号内侵控制 八 BBU RRU编号规范 九 关于WLAN 十 设计文档及图纸要求 12 四 设备器件配置规范 WCDMA信源采用BBU RRU分布式基站 根据站点规模及业务需求选择相应信源配置 RRU额定功率为20W 取导频功率10 计算 即以2W 33dBm 进行链路预算 GSM信源采用DCS1800微蜂窝O1及O2 少量为GSM900微蜂窝 怀化 湘西州 张家界采用少量分布式基站 以43dBm计算输出 具体站点信源选取需参考各分公司运维中心意见 联通 蜂窝及干放的输出功率在设计时均预留6个dB的余量 例如 20W蜂窝输出就按37dBm算 优先带平层 电桥二路输出 电信 G网主设备用BBU RRU 额定功率为20W 预留3个dB T网主设备用BBU RRU 输出功率是32dBm 移动 1信源 13 四 设备器件配置规范 1 尽量减少干放的使用 2 干放严禁串联使用 3G系统中也尽量避免直放站再接干放的方式 3 干放额定功率应考虑输出功率需求和业务功率预留WCDMA干放的输出功率按照满功率预留7dB计算 如10W 满功率输出是40dBm 预留7dB后为33dBm 则做链路预算时按照33dBm计算功率输出 在多载波区域内 WCDMA干放需要分别额外考虑10log N dB的功率预留 其中N为后期扩容后达到的载波个数 GSM干放的输出功率按照满功率预留3dB计算 即10W 仍按照40dBm输出计算 联通 电信10W干放就按34dBm 5W干放就按31dBm 最多可带5台干放 剩余部分可采取光纤直放站进行覆盖 电信 移动现已不选用干放 2干放 14 四 设备器件配置规范 1 直放站额定功率应考虑输出功率需求和业务功率预留WCDMA直放站的输出功率按照满功率预留7dB计算 如10W 满功率输出是40dBm 预留7dB后为33dBm 则做链路预算时按照33dBm计算功率输出 在多载波区域内 WCDMA直放站需要分别额外考虑10log N dB的功率预留 其中N为后期扩容后达到的载波个数 GSM直放站的输出功率按照满功率预留3dB计算 即10W 仍按照40dBm输出计算 2 对于市区及其他高话务区域 应尽量避免直放站再接干放的方式 3 根据站点的实际情况 一拖一的直放站能改成一拖二的直放站的话 尽量改成一拖二的直放站 一拖二以上的直放站尽量用数字光前直放站带 3直放站 15 四 设备器件配置规范 1 避免采用8D 10D馈线 2 主干原则上采用7 8馈线 3 平层中长度超过50米馈线原则上采用7 8馈线 联通 主干馈线尽量用用7 8馈线 考虑到施工问题 平层最好不要用7 8馈线 地下室超过20米可考虑用7 8馈线 禁止重复走线 要考虑GPS的安装位置 群楼楼顶或顶楼的南侧 和馈线长度 在50m之内采用1 2馈线 在50m 100m之内采用7 8馈线 且主设备尽量设计在顶楼 电信 平面图上1 2馈线和平面图上的字体颜色用白色表示 7 8馈线用300宽度的白线表示 考虑到施工问题 平层最好不要用7 8馈线 地下室超过20米可考虑用7 8馈线 移动 4 1 2馈线损耗 8dB 100m CDMA GSM 11dB 100m WCDMA TD SCDMA 7 8馈线损耗 4dB 100m CDMA GSM 7dB 100m WCDMA TD SCDMA 4馈线 16 四 设备器件配置规范 合路器损耗 1dB电桥损耗 3dB二功分器损耗 3 5dB三功分器损耗 5dB四功分器损耗 6 5dB5dB耦合器损耗 耦合端5dB 直通端2dB6dB耦合器损耗 耦合端6dB 直通端1 8dB7dB耦合器损耗 耦合端7dB 直通端1 6dB10dB耦合器损耗 耦合端10dB 直通端1dB15dB耦合器损耗 耦合端15dB 直通端0 7dB20dB耦合器损耗 耦合端20dB 直通端0 3dB25dB耦合器损耗 耦合端25dB 直通端0 3dB30dB耦合器损耗 耦合端30dB 直通端0 3dB35dB耦合器损耗 耦合端35dB 直通端0 3dB40dB耦合器损耗 耦合端40dB 直通端0 3dB 5无源器件 17 四 设备器件配置规范 6天线类型选取及布局原则 1 2 3 4 5 根据室内覆盖具体情况 合理选择不同类型 不同波瓣宽度 不同增益的天线 重要场景可采用新型天线覆盖 以使覆盖效果最优化 密闭环境选择室内全向吸顶天线 玻璃幕墙密封除外 半开放环境在窗户或走道等边缘地区使用定向天线 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的环境 应使用平板天线 从幕墙边缘向室内中心辐射 考虑多频段兼容 原则上不选用八木天线 天线类型选取 18 四 设备器件配置规范 联通 移动 6天线类型选取及布局原则 1 4 覆盖范围内较为开阔 基本在视距范围内 如商场 地下停车场等 应减少天线的数量 根据覆盖要求可以合理增加天线功率 覆盖范围内为隔离型空间 如写字楼 酒店宾馆等 采用多天线 小功率方式 通过天线的合理布放减少隔断的穿透损耗 更加均匀的实现室内覆盖 天线位置设置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特点 保证室内良好覆盖同时利于信号泄漏的控制 电梯覆盖建议采用对数周期天线专项覆盖 当电梯和电梯厅采用不同扇区进行覆盖时 需要实现两者的覆盖相互有所交叠 以保证正常切换 宾馆 酒店等多房间多墙壁阻隔的站点天线密度8 10m 会议室必须布放天线 敞开式办公楼 写字楼天线密度10 15m 商场超市等开阔站点天线间距离12 17米 地下车库等场地覆盖天线距离25m左右 殊场合如华天 通程等五星酒店要求天线布放到每个房间的地方 电梯天线覆盖 每天线至少覆盖3层 天线布局 1 2 3 4 5 天线间距 19 四 设备器件配置规范 电信 6天线类型选取及布局原则 1 4 覆盖范围内较为开阔 基本在视距范围内 如商场 地下停车场等 应减少天线的数量 根据覆盖要求可以合理增加天线功率 覆盖范围内为隔离型空间 如写字楼 酒店宾馆等 采用多天线 小功率方式 通过天线的合理布放减少隔断的穿透损耗 更加均匀的实现室内覆盖 天线位置设置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特点 保证室内良好覆盖同时利于信号泄漏的控制 电梯覆盖建议采用对数周期天线专项覆盖 当电梯和电梯厅采用不同扇区进行覆盖时 需要实现两者的覆盖相互有所交叠 以保证正常切换 天线应该尽量考虑安装在办公室和酒店的房间内 对于办公室和酒店房间面积不大的情况下 可以隔一间布放天线 走道内的天线相应应该控制间距在15 20米 对于办公室和酒店房内无法布放天线的情况 走道内布放天线应该控制间隔为15米左右 殊场合如华天 通程等五星酒店要求天线布放到每个房间的地方 电梯天线覆盖 每天线至少覆盖3层 天线布局 1 2 3 4 5 天线间距 20 四 设备器件配置规范 1 电梯内天线WCDMA输出口功率6dBm 2 天线口功率在G网在8 12dBm之间 W网在3dBm左右 不能出现负功率 考虑到后期要合路WLAN 耦合器不能用5dB 7dB 联通 1 电梯内天线口的功率为9 12dBm 2 BNF 5层平层天线口功率为3 5dBm 3 6 15层平层天线口功率为6 8dBm 4 15层以上平层天线口功率为8 10dBm 电信 天线口功率在GSM900在8 13dBm之间 T网在5 12dBm之间 不能出现负功率 平层 弱电井内放置的壁挂天线 和电梯功率在10 14dBm之间 移动 7天线口功率 21 一 说明 二 总体设计要求 三 勘测 四 设备器件配置规范 五 工程设计 六 特殊场景方案设计要求 七 室内信号外泄及室外信号内侵控制 八 BBU RRU编号规范 九 关于WLAN 十 设计文档及图纸要求 提纲 22 1设计原则 五 工程设计 先做局部设计 再做整体设计 尽量利用宏蜂窝 微蜂窝原有输出功率覆盖 宏蜂窝 微蜂窝安装在附近区域 室内覆盖需考虑的因素隔墙的阻挡 5 20dB 楼层的阻挡 20dB以上 家具等其它障碍物的阻挡 2 15dB 当前电磁环境高层建筑 20层以上 孤岛效应 同频 领频干扰严重 手机无法上线 乒乓效应 信号强度理想 但切换频繁 通话困难 23 2方案设计 五 工程设计 具体详见实体操作 24 一 说明 二 总体设计要求 三 勘测 四 设备器件配置规范 五 工程设计 六 特殊场景方案设计要求 七 室内信号外泄及室外信号内侵控制 八 BBU RRU编号规范 九 关于WLAN 十 设计文档及图纸要求 提纲 25 六 特殊场景方案设计要求 电梯一般要求 电梯cell划分及切换 电梯 1 2 3 4 3 2 1 1F电梯必须放置天线 并适当提高其输出功率 以便兼顾覆盖1F大厅 电梯采用覆盖电梯专用的对数周期天线 电梯内天线WCDMA输出口功率6dBm 原则上每3层设计放置一副对数周期天线 移动4层一个 电梯与低层划分为同一小区或将电梯单独划分为一个小区 电梯厅尽量使用与电梯同小区信号覆盖 确保电梯与平层之间的切换在电梯厅内发生 应避免切换发生在在电梯门口 26 六 特殊场景方案设计要求 居民小区 1 对于小区站点 在方案制作时 必须考虑平层覆盖解决方案 并在实际施工中实施 2 在选取美化天线安装位置时 应根据小区内地势特点和住宅楼的排列方式选择其安装位置 使美化天线主瓣指向住宅楼 27 覆盖后信号强度 覆盖前信号强度 六 特殊场景方案设计要求 28 六 特殊场景方案设计要求 隐蔽的特型天线 光纤直放站室外射频分布 29 隐蔽特型天线安装工艺 六 特殊场景方案设计要求 30 一 说明 二 总体设计要求 三 勘测 四 设备器件配置规范 五 工程设计 六 特殊场景方案设计要求 七 室内信号外泄及室外信号内侵控制 八 BBU RRU编号规范 九 关于WLAN 十 设计文档及图纸要求 提纲 31 七 室内信号外泄及室外信号内侵控制 1 外泄定义 室外10m范围内 室内信号强度 80dBm或者5m范围内室内信号 70dBm 或者5m内室内信号强度超过室外信号10dB以上 均认为存在外泄 室内信号外泄的问题相关规定 在制作方案前 方案制作人员要到现场仔细勘察 综合考虑现场环境 建筑结构 墙体材质 周围地理环境 后 谨慎设置易出现信号泄露区域的天线安装位置 输出功率等 在施工过程中 不可随意改变天线安装位置 天线安装高度尽量低 天线发射功率尽量低 当天线安装位置较高时 应尽量避免使用全向天线 使用定向天线时 应合理选择天线地垂直波瓣角和下倾角指标 对于住宅小区覆盖 应根据小区内地势特点和住宅楼的排列方式选择美化天线的安装位置 使美化天线主瓣指向住宅楼 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内 为防止信号过度泄漏 5层以下可以采用定向吸顶天线 在信号可能外泄的位置 门厅 走廊尽头 窗边 特殊墙体如玻璃幕墙等 应尽量采用定向天线代替全向天线 如果楼宇周边有立交桥 过街天桥 可以根据桥的高度适当增加定向吸顶天线的使用楼层 由不同基站覆盖的相邻楼宇 如果距离小于等于20米 需要增加定向吸顶天线 防止泄漏 针对前期工程中 室内信号外泄的问题 现做如下规定 32 七 室内信号外泄及室外信号内侵控制 1 5m范围内室外信号导頻 75dBm或者5m内室外信号强度超过室外信号10dB以上 均认为存在入侵 对于高层建筑物 高层信号普遍较为杂乱 室外强信号的侵入会带来干扰 形成导频污染 可以采取增加天线 增强覆盖的方法 也可以采取异频组网的方式 在方案设计时 对于楼宇的高层临窗部分的天线 可以适当提高其输出功率 以减少室外信号对室内信号的干扰 2 2 室外信号内侵定义是 33 一 说明 二 总体设计要求 三 勘测 四 设备器件配置规范 五 工程设计 六 特殊场景方案设计要求 七 室内信号外泄及室外信号内侵控制 八 BBU RRU编号规范 九 关于WLAN 十 设计文档及图纸要求 提纲 34 八 BBU RRU编号规范 BBU的编号原则 35 八 BBU RRU编号规范 RRU编号原则 2 1 3 36 一 说明 二 总体设计要求 三 勘测 四 设备器件配置规范 五 工程设计 六 特殊场景方案设计要求 七 室内信号外泄及室外信号内侵控制 八 BBU RRU编号规范 九 关于WLAN 十 设计文档及图纸要求 提纲 37 九 关于WLAN 1 WLAN工程建设思路 38 九 关于WLAN 设计指标 2 设计指标 1 2 3 4 5 对有业务需求的楼层和区域进行覆盖 目标覆盖区域内90 以上的位置 接收信号电平 75dBm 目标覆盖区域内95 以上位置 用户终端接收到的下行信号信噪比SNR 10dB 在目标覆盖区域内 对单用户接入AP进行局域网内测试 均要求下行峰值数据传输速率不低于4Mbit s 考虑到WLAN网络多终端接入 本期建议按照每个AP并发用户数15个进行设计和计算 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