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栽培学之二》PPT课件.ppt_第1页
《园林栽培学之二》PPT课件.ppt_第2页
《园林栽培学之二》PPT课件.ppt_第3页
《园林栽培学之二》PPT课件.ppt_第4页
《园林栽培学之二》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林树木栽培学之二 续上篇 3 促进果实发育的栽培措施首先 从根本上提高包括上一年在内的树体贮藏营养的水平 第二 运用整形修剪的技术措施 使树体形成良好的形态结构 第三 保证肥 水供应 第四 根据具体情况适时采用摘心 环剥和应用生长激素来提高座果率 4 落叶与休眠 落叶前叶内发生一系列变化 如叶绿素分解 光合和呼吸减弱 氮磷等养分回流 生理性落叶是由低温和短日照诱导所致 但不良环境如干旱 病虫害等也会引起落叶 这种不正常落叶对树木生长不利 落叶后树木进入休眠 休眠是树木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 处于休眠状态的树木对不良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在气候温暖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常绿树种通常周年生长 没有集中的落叶期 无休眠 5 根系生长 根系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吸收 支持 合成和贮藏的重要功能 还能分泌有机和无机物质 对树木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根系生物量约占全株总量的20 30 有些树种幼年期可能更高 根系活动时间比地上部分早 一般周年生长无休眠 只在土壤水分不足等逆境下根系才会被迫停止生长 根系生长与树种特性 年龄 栽培管理措施有关 与土壤条件密切相关 6 在适宜的土壤条件下 树木的多数根集中分布在地下40 80cm深范围内 根系的水平分布范围 在正常情况下 多数与树木的冠幅大小相一致 所以应在树冠外围于地面的水平投影处附近挖掘施肥沟 才有利于养分的充分吸收 园林生产上将深根性与浅根性树种进行混交 利用它们根系分布上的差异性 取长补短 以达到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及水分和养分的目的 7 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土壤温度 最佳温度为15 20 土壤湿度 土壤含水量达最大持水量的60 80 时 最适宜根系生长 土壤通气 通气良好根系密度大 分枝多 须根也多 城市铺装路面 造成土壤坚实 影响根系的穿透和发展 土壤营养 土壤营养可影响根系的质量 如发达程度 细根密度 生长时间的长短土壤有机养分 有机肥可促进树木吸收根的发生 8 影响树木个体生长发育的因素 内在因素 遗传性 代谢机能 激素水平等 环境因素 光 温 水 养分 各种干扰 自然和人为干扰 9 树木的物候 物候观察的意义 1 了解各种园林树木的开花物候期 可以通过合理的配置 使树种间的花期相互衔接 做到四季有花 提高园林风景的质量 2 为科学地安排生产提供依据 3 为确定绿化造林时期和树种栽植的先后顺序提供依据 4 为育种原材料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10 树木的物候 概念 树木每年随季节气候变化 发生与季节相适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变化 呈现一定的生长发育规律 有顺序的动态时期 称为物候期 如萌芽 开花 结果 落叶等 物候期是树木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同化了原产地环境条件而形成的 各树种的物候期对外界环境各有一定要求 各物候期是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 前一个物候期为后一物候期的基础 11 物候观测 树木物候现象是同周围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反映了过去一个时期内气候和天气的积累 是比较稳定的形态表现 长期物候观测可了解树木生长发育的季节变化与气候几千天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 为树木栽培提供依据 物候的基本规律顺序性 各物候期有严格的时间先后次序 不一致性 同一树种不同器官物候期通过的时间不同 并受环境强烈影响 重现性 因环境变化的影响 同一物候现象重复出现 如二次开花 二次生长 12 物候观测的主要项目 萌动前状态 落叶树的芽形芽色 常绿树的叶色 萌动期 芽膨大 萌发最盛和完结日期 展叶期 展叶的开始和最盛日期 开花期 花芽出现 膨大 初花 盛花 终花日期 传粉时间 枝梢生长期 枝梢生长开始 停止日期 形成层开始活动和终止日期 13 物候观测的主要项目 结果期 果实膨大过程 始熟 正熟 过熟日期 果实脱落期 始落 盛落 终落日期 叶变色期 开始变色 全部变色日期 落叶期 落叶的始落 盛落 终落日期 冬芽形成过程休眠期中对低温的反应 如冻害等 14 A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规律林木群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 内部结构和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均有所不同 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幼树阶段 定植成活后到郁闭前 可分为成活阶段和郁闭前阶段 成活阶段 生长缓慢 个体小 抗逆性弱 采取措施保证成活 提高保存率 郁闭前阶段 树木根系和树冠扩展快 适应性和稳定性渐强 需及时抚育管理 松土除草 灌溉 施肥 间苗 平茬 除萌 其生长为个体生长 林木群体的生长发育 15 幼龄林阶段 林分郁闭后的5 10年 是森林形成时期 由个体生长转向群体生长阶段 栽培上创造良好环境 满足幼林对水 肥 光的需求 必要的修枝 移植 中龄林阶段 经过幼龄林阶段而进入中龄林阶段 形成较稳定的森林外貌 结构基本定型 由高 径速生期转入树干材积速生期 可持续10 40年 A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规律 16 幼龄林阶段 中龄林阶段 成熟林阶段 高生长明显减缓 冠形稳定 材积和生物量生长量达高峰 在后期趋于下降 可持续10 40年 过熟林 衰老 阶段 林木生长显著减缓 健康度下降 抗逆性降低 开花结实量急剧下降 A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规律 17 林分发育阶段及其相应的年龄 18 B林木群体生长量 林分生长与个体生长不同 林分生长通常指林分断面积和蓄积量随着年龄的增加所发生的变化 林分生长量测定通常包括如下几方面 林分平均高 MeanHeight 林分平均胸径 MeanDBH 林分胸高断面积 BasalArea 林分蓄积量 Bole Trunk Volume 林分生物量 Biomass 19 林分生长量指标 总生长量 grossincreasement 林分中全部林木在一定时期内生长的总材积或生物量 通常采用连年总生长量 定期平均总生长量 净生长量 netincreasement 总生长量与该期间内枯损量之差 也叫纯生长量 20 2 3林木生长的协调性 相关性 树木生长的相关性 是指树木个器官生长存在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了解这些关系是制定合理栽培措施的重要依据 1 地下部与地上部的相关性 根深叶茂 本固枝荣 充分说明了地上与地下部分之间的关系 这两者关系可用冠根比表示 即地上部与地下部生物量的比值 地上部与地下部之间存在营养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的交换 21 2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 树木整体可分为营养器官 干 枝 叶 根 和生殖器官 花 果 种子 两者间的关系表现在枝叶生长与花芽分化 果实发育之间 在生长发育中产生对水分和养分的竞争 营养生长为生殖生长奠定物质基础 但营养生长过旺 生殖生长受阻 反过来 生殖生长过旺 消耗养分过多而得不到及时补充 易早衰 使营养生长受到抑制 生殖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量活性物质运至其他部位 对营养生长产生重要作用 在栽培上应根据培育目标均衡两者关系 使其平衡生长 22 3 顶端与侧枝的相关性 顶端优势 是指树木主枝 主根生长强旺 对侧枝 侧根生长所产生的抑制作用 大多数针叶树种的顶端优势比阔叶树强 形成圆锥形树冠 顶端优势弱的树种形成宽广的树冠 顶端优势的产生与生长素类激素的调节有关 在栽培上可采取措施 摘心 轻短截 调节顶端优势 培育理想的冠型结构 对直根性树种在苗期可行截根类抑制其顶端优势 促进侧根生长 23 4 极性与再生 极性 指树木器官 组织的形态学两端具有不同生理特性的现象 称为极性 是分化的基础 通常形态学上端生芽 下端生根 再生 是指树木离体器官 组织具有恢复形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树木各器官的极性强弱不同 通常茎的极性较强 而根 叶的极性较弱 生产应用 在扦插 嫁接时穗条的形态学上端与下端不可颠倒 24 A树木生长的生理学生态学基础光合速率 选择高光合性能的种质资源 创造最有利于光合的环境条件 叶面积 维持最佳叶面积状态 生长期 树种合理搭配 合理结构 维持长生长期 老化过程 使生长期内维持高光效的叶面积 2 4树木生长及其调控 25 树木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除维持本身生命活动外 多转化为初级生产量 光合产物分配对森林的经济产量和收获量产生很大影响 在栽培上所采取的措施应使光合产物有利于经济产量部分的积累和分配 B光合产物的分配 26 选用适当的培育方式 顺应自然 科学培育 即根据具体条件因树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栽培方式 养护管理方法 遗传改良 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要不断通过遗传改良来提高其遗传品质 提高生长量和抗逆性等 C提高树木生长潜力的途径 27 结构调控 群植和林植的情况下 需考虑合理结构 通过密度 配置 组成来维持良好结构 立地的选择和调控 在适地适树的基础上 通过一定的栽培措施改善立地性能 使其能满足树木生长发育的需要 C提高树木生长潜力的途径 28 总之 保证树木个体要有良好的遗传特性 育种与栽培措施保证林木群体要有合理的结构 树种组成 密度与种间关系 栽培措施 保证绿地的生境能满足林木生长的必须条件 光 热 水 气 肥 栽培措施 上述讨论的是个体及林分层次的优化栽培措施 同时还要有景观层次的优化栽培措施等 29 2 5树木营养物质的生产与分配 树木生长发育状况取决于营养条件的好坏 为此有必要了解树木的营养物质生产 分配 积累和消耗等特性 树木营养包括无机营养和有机营养两个方面 无机营养主要来自于空气 土壤 而有机营养则依赖于光合作用 30 A有机营养物质生产 树木有机营养主要依赖成熟叶片 未停止伸展的叶片因本身生长消耗 常养分不能自给 并向其他器官竞争营养 直至成熟 方有营养积累 31 贮藏型代谢 C素代谢 速生期之后树木光合面积达最大 成熟叶多 光合能力强旺 因生长速度减弱 有机质消耗少 积累多 营养代谢基本类型 扩大型代谢 N素代谢 生长初期至速生期 树木对氮素吸收和同化十分强旺 营养器官迅速扩大 有机物消耗多 积累少 32 两种代谢类型的关系 两种代谢类型互为基础 前期的扩大型代谢是以上一年度后期的贮藏型代谢的积累为基础 而前期扩大型代谢扩大了营养器官 为后期的贮藏型代谢创造条件 两者的消长变化支配着树木的营养水平的变化 为提高树木营养水平应促进前期的扩大型代谢强度 使之形成大量的功能叶 后期的贮藏型代谢就稳定提高 积累养分 在栽培上 需保证两类代谢正常协调进行 均衡营养分配 不断提高营养水平 33 B营养物质分配与转运 树木体内营养物质的分配与转运 总的趋势是由源向库 并具有如下一些特性 不均衡性 不同器官间营养分配是不均衡的 通常极性位置高 代谢强旺的部分获得营养多 生长旺 从而造成树木不同部位生长发育进程和功能强度上的差异 在栽培上可以通过修剪调整分枝角度 改变极性位置来调节营养分配 均衡生长 34 异质性 不同器官及不同发育时期的营养物质分配运转存在质的差异 叶片生产的同化产物的分配运转局限性强 受器官类型及代谢强度的制约 根系吸收的养分则受极性影响大 运转的整体性强 两者的养分种类亦不同 同化产物以糖类为主 而根系吸收的养分主要是矿物质 含N有机物 35 局限性 营养物质分配运转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特别是同化产物的分配运转 同化产物不能从一个成长叶进入另一个成长叶 甚至当其中一片叶因遮荫而遭受 饥饿 时也如此 一般情况下多就近供给叶腋中的花芽或果实 36 集中性 营养物质的运转在不同物候期具有分配集中的特性 当某物候期中生长发育最快 代谢功能强盛的器官 获得养分最多 其他器官减少 养分集中分配的器官称为营养分配中心 如萌芽期 养分集中供给萌芽开花 成为养分运转分配中心 37 C营养物质的消耗与积累 营养消耗 树木的生长发育与呼吸等生理过程都消耗大量营养物质 这种消耗在生长环境不适时增加 在生长不协调或树冠配备不合理是造成浪费 结果营养物质消耗大 积累减少 38 营养积累 主要依靠成熟的健壮叶片的同化功能 同时必须节约消耗 栽培管理 增加有效叶 枝 叶 果比例适当 树体强壮 这是增加积累 减少消耗的基础 39 营养物质的种类主要有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等 主要贮存于茎干皮层 韧皮部 薄壁细胞和髓部 根系 叶片衰老时有些物质亦被运出贮存备用 最易被运出的有 N P K S Mg Fe等 糖类 氨基酸等 40 营养物质的类型底质贮藏 营养物质贮存于木质部和髓中 其水平决定着树木的分化水平 适应能力和健康状况 季节性贮藏 营养物质贮存于皮层 韧皮部等组织 主要是调节不同季节物质的供应水平 对器官形成节奏和功能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营养物质积累的类型及意义 41 第三讲园林树木生长环境 42 A德国 立地指植物生长地段作用于植物的环境条件的总和 B美国林业工作者协会 林地环境和由该环境决定的林地上的植被类型和质量 CSpurr和Barnes 森林立地为所有影响森林和其他植被生产力的因素总和 其中包括气候 土壤和生物因素 1立地的基本概念 43 D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林业卷 森林立地是按影响森林形成和生长发育的环境的异同所区分的有林地和宜林地地段 实质上 立地泛指地球表面某一范围的地段的植被及其环境的总和 是自然地理发展的综合体 44 立地质量 sitequality 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它类型植被的生物生产潜力 包括气候因素 土壤因素 生物因素 立地条件 sitecondition 在某一立地上 凡是与树木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的综合 在一定程度上立地质量和立地条件可以通用 45 立地类型 Sitetype 是指地域不一定相连 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自然综合体的集合 园林树木生长环境 Urbantreeenvironment 是指园林树木栽植地上与树木生长发育相关的各种生态因子 与自然森林相比 生长环境更复杂 除自然生态因子外 还有建筑 铺装 灯光 污染等 46 2 1物理环境因子气候 大尺度 水 热组合 决定着植被分布格局 特点 稳定 简单地形 包括海拔 坡向 坡度 坡位 坡形 小地形等 影响水热条件的再分配 并直接影响土壤条件 特点 稳定 直观 易于调查和测定 与林木生长高度相关 各项生态因子的综合反映 2立地因子 47 土壤 土壤种类 土层厚度 土壤质地 土壤结构 土壤水分 养分 腐殖质含量 酸碱度 侵蚀度 石砾含量 成土母质等 特点 全面反映了林木根系生长空间和肥力水平 对水肥气热有调控作用 与树木生长密切相关 容易测定 综合性强 水文 地下水深度 矿化度 盐分组成 地面积水情况等 在平原地区该因子起到重要的作用 而山区则可以不考虑地下水位 2 1物理环境因子 48 植被类型 指示植物种 或种组 建群种 或优势种 林木优势高 生物量 收获量等 这些指标能充分反映立地质量和林木生长的环境特征 2 2植被因子 49 3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光温度水分土壤 50 3 1光因子 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光质 光照强度 光照持续时间三方面 对植物起着重要作用的部分主要是可见光部分 根据树种对光照强度适应范围的差异 阳性树种 阴性树种 中性树种 P51不同树种需要的日照长度 长日照树种 短日照树种 中日照树种 P52 51 光照强度和树木营养生长的关系 地上部分 强光削弱顶芽向上生长 增强侧芽生长 光照不足 枝长且直立生长势强 表现为徒长和黄化 地下部分 光照不足 对根系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根的伸长量减少 新根发生数少 甚至停止生长 光在某种程度上能抑制病菌活动 光照过强会引起日灼 52 光照强度与树木生殖生长的关系 光照不足 不利于花芽分化 座果率低 果实发育中途停止 造成落果 光对果实的品质影响也较为明显 53 3 2温度因子 通过对树木各种生理活动的影响表现出来的 影响种子的发芽 影响光合作用 影响呼吸作用 影响蒸腾作用 影响树木根系对水分和矿质营养的吸收 温度对发育也是重要的 一般温度高 发育快 果实成熟早 7 温度影响果实种子的品质 54 树木的生长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 不同地带生长的树木 对温度在量上的要求不同 一般在O 35 的温度范围内 温度升高 生长加快 生长季延长 温度下降 生长减慢 生长季缩短 对树木起限制作用的温度指标主要是年平均温度 积温和极端最高温度 极端最低温度 55 适栽树种的年平均温度 不同的树种各有不同的适栽年平均温度 如苹果为7 13 梨为7 18 桃为8 17 枇杷为16 17 柑桔类为16 18 56 积温 生长季中生物学有效温度的累积值为生物学有效积温 简称 有效积温 或 积温 生长季是指不同地区能保证生物学有效温度的时期 其长短决定于所在地全年内有效温度的日数 树木在达到一定温度总量才能完成其年生长周期 57 极端低温对树木的影响 不同树种耐寒力大小不同 同一树种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 抗寒力也不同 逐渐降温 树木不易受害 突然的降温会使树木新陈代谢失常 极端高温对树木的危害 破坏树木新陈代谢的平衡 破坏水分平衡 促使植物枯萎 使蛋白质凝固 树皮灼伤和开裂 引起病虫害的感染 当温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 常常引起幼苗日灼 58 园林树木对温度的影响 盛夏 通常树冠下温度比周围裸地低2 5 如果把园林树木配置成较大面积的人工树木群落 降温效果则更佳 冬季 由于树木枝干受热面积比无树地区受热面积大 并且能降低风速 所以园林树木群落内部的气温比空旷地高 59 3 3水分因子 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因子 它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份 树干木质部占树体含水量的50 左右 只有在水的参与下 树木体内的生理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如 水来维持细胞的膨胀压 水是树木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树木主要是通过根系来吸收水分 不断供应叶子的蒸腾 土壤水分过多时 影响根系的吸收 水分不足 会加速树木的衰老 60 树木对水分的需要是指树木在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过程中 所吸收和消耗的水分 树木的需水量常常可用蒸腾强度来表示 蒸腾强度因树种 生育时期和环境条件而不同 按树种对水分的要求可区分为耐旱树种 湿生树种和中生树种 61 耐旱树种指可忍受长期的天气干旱和土壤干旱 并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的树种 生境类型为 沙漠 干草原 干热山坡等干旱地带 形态生理的适应特征 1 根系发达2 高渗透压3 具有控制蒸腾作用的结构或机能 62 湿生树种指在土壤含水量过多 甚至在土壤表面积水的条件下能正常生长的树种 生境类型 潮湿 多水的地带 形态生理的适应特征 1 根系不发达2 根细胞渗透压低3 叶大而薄 栅栏组织不发达4 角质层薄或缺 气孔多而常开放 63 中生树种指介于旱生和湿生树种类型之间的树种 对水分的反应差异性较大 大多数园林树木属于此类 64 树木在年周期生长中的需水特点 1 萌芽期树体需有一定水分才能萌芽 为落叶树木的需水期2 新梢生长期需水量多 此期对缺水敏感 因此称此期为需水临界期 3 花芽分化期水分要适宜 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65 4 开花期此期需一定水分 5 果实发育期果实发育期也需要一定的水分 是又一需水临界期 6 秋季根系生长高峰期此期需一定水分 7 相对休眠期此期需水相对较少 但不能缺水 66 园林树木对水分的影响 净水作用 有毒物质进入园林树木体内蓄积 仅对树木有害 而且有些园林树木还可以降解毒物 67 3 4土壤因子 城市园林配置园林树木除了考虑栽植点的诸气候因子外 还要考虑诸土壤因子 视其肥力状况选择适当的树种 在一些地区由于盐碱化而影响树木的生存 在盐碱地进行园林绿化时既要注意土壤的改造 更要选择一些抗盐碱性强的园林树木 如柽柳 刺槐 白蜡等 68 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土壤温度 最佳温度为15 20 土壤湿度 土壤含水量达最大持水量的60 80 时 最适宜根系生长 土壤通气 通气良好根系密度大 分枝多 须根也多 城市铺装路面 造成土壤坚实 影响根系的穿透和发展 土壤营养 土壤营养可影响根系的质量 如发达程度 细根密度 生长时间的长短土壤有机养分 有机肥可促进树木吸收根的发生 土壤是树木生长发育所需水分和矿质营养元素的载体 更是固定树木的介体 树木通过生长在土壤中的根系来支撑树体 69 3 5风因子 风改变环境温度 湿度 空气中CO2浓度 影响植物光合 呼吸及蒸腾作用 进而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 风对树木生长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 降低树木的生长量 2 对树体具有一定的破坏性 根据城市环境 风的特点 培育抗风性强的树种进行园林绿化 70 4园林树木环境特点 城市气候环境特点平均气温升高 热岛效应明显 风速减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