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自治州2020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试题(PDF)答案.pdf_第1页
云南省红河自治州2020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试题(PDF)答案.pdf_第2页
云南省红河自治州2020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试题(PDF)答案.pdf_第3页
云南省红河自治州2020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试题(PDF)答案.pdf_第4页
云南省红河自治州2020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试题(PDF)答案.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年红河州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年红河州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分 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b b d a a b 题号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b c d 二 选择题 本大题共二 选择题 本大题共 8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分 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 14 18 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 19 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 对的得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 对的得 6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 有选错的得分 有选错的得 0 分 分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c d a d b ab cd bd 1 答案 d 解析 癌细胞是能够连续分裂的细胞 其细胞周期变短 d 错误 2 答案 c 解析 线粒体内产生的 h 是还原型辅酶 nadh 用于还原 o2 叶绿体内产生的 h 是 还原型辅酶 nadph 用于还原 c3 故 a b 错误 叶绿体内的 atp 仅用于暗反应 c3 化合物 的还原 d 错误 3 答案 b 解析 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 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a 错 误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 错误 基因突变 是指基因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 增添 缺失 d 错误 4 答案 b 解析 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 应先加 a 液到组织样液 摇匀后再加 b 液 b 错误 5 答案 d 解析 比赛过程中 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 体液调节 a 错误 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 内 b 错误 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 因此奔跑时产生的 co2 和乳酸不会导致内环境的 ph 明显下降 c 错误 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 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故 d 正确 6 答案 a 解析 由 到 应是人工诱变育种过程 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a 错误 a 错误 7 答案 a 解析 乙醇的分子具有很大的渗透能力 它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 打入细菌的内部 使构成细 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凝固 将细菌杀死 75 的乙醇用于消毒 这是因为 过高浓度的乙醇会在细 1 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 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 若乙醇浓度过低 虽可进 入细菌 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 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乙醇消毒利用它能使蛋白 质变性 而次氯酸钠溶液 过氧乙酸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消毒 因此 其消毒原理不同 故 a 错误 聚丙烯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b 正确 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 污染 c 项正确 聚氯乙烯在使用过程中会慢慢释放出氯化氢 能够造成食品的污染 不能代替 聚乙烯使用 故 d 正确 8 答案 b 解析 z 的分子式为 c14h14o2 故 a 错误 x y 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故 b 正确 根 据 y 结构的对称性 苯环上溴原子的位置分别有 2 3 2 4 2 5 2 6 3 4 3 5 共有 6 种 故 c 错误 x 和 z 含有酚羟基 属酚类物质 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y 中含有碳碳双键 能使酸性高 锰酸钾溶液氧化 它们褪色原理不同 故 d 错误 9 答案 c 解析 常温下 ph 2 的 h2a 溶液 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 0 01mol l 因此 1l 溶液中 h 数目为 0 01na a 正确 100g 质量分数为 46 的 h2a 水溶液中 水的质量为 54g 即物质的量为 3mol 氧 原子总数为 3na b 正确 由电离方程式可以知道 h2a 的一级电离为强电离 二级电离为弱电离 所以 ha 不发生水解 溶液中不存在 h 2a c 错误 na2a 溶液中存在 na h ha a2 oh 由电荷 守恒可知 d 正确 10 答案 d 解析 含有铁离子的溶液中先滴加氯水 再滴加少量 kscn 溶液 也会出现溶液变成血红色现 象 不能确定一定含有 fe 2 a 错误 碎瓷片的主要作用防止溶液产生暴沸 b 错误 同类型的难 溶电解质 ksp 小的先沉淀 而 agcl ag2cro4的类型不同 不能由现象直接比较 ksp c 错误 银器 金属铝与食盐水构成原电池 铝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硫化银在正极被还原为银 d 正确 11 答案 b 解析 w x y z 依次为 n f na s 简单离子半径为 y x w 221 ff b c 错误 由 11 cosff 而且0 2 112 ff 有 12 cossinff 当cos sin 时 可能相等 1 ff 2 17 答案 d 解析 在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 电场强度从 0 点开始向 b db d 两边先增大后减 小 在 o 右侧的电场强度方向沿 od 方向 在 0 左侧的电场强度方向沿 ob 方向 根据对称 性可知 b d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同 方向不同 电势相同 故 ab 错误 无法判断从 0 到 b 0 到 d 电场强度是一直增大 还是先增大后减小 故无法判断电子的加速度的变化 情况 c 错误 在垂直纸面且经过 bd 两点的圆上 所有点的电势相等 并且电子受到的电 场力指向 0 点 与速度方向垂直 电子可绕 0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d 正确 18 答案 b 3 解析 根据 b t 图象 由楞次定律可知 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一直为顺时针 但在 t1 时刻 磁场的方向发生变化 故安培力的方向在 t1时刻发生变化 则 a 错误 b 正确 根 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2 0 1 2 b a e tt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e i r 由电流强 度的定义式得 q i t r 4ar 联立得 02 1 8 b at q rt 则 c d 错误 19 答案 ab 解析 在r的滑动触头p由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 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 电流表的示数 将增大 0 r 与 分得的电压增大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 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减小 电容器的电荷量减小 故a正确 将r的阻值调至 2 r的两端的电压为 r 4 v r总 2 2 v 根据公式q cu 代入数据解得电容器的电荷量为 故b正确 电源的输出功率 4 1 10 c 2 2 2 16 r 14v16 r 1 w 1 r 2 r 2 r 1 2 r 1 pi r 外 w 当r 0 时 电源输出功率 最大 故c错误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0 e i r ur 故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u 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i 的比值不变 故d错误 20 答案 cd 解析 a 星对 b 星的万有引力和 b 星对 a 星万有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大小相等 a 错 三颗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它们的角速度相等但 a 与 b c 的线速度不等 b 错 a 星受到 b c 星引力的合力充当 a 星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a 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 为 2 0 2 2cos302 3 aab m ffg l 故 c 正确 b 星受到 a c 星引力的合力充当 b 星体圆 周运动的向心力 b 星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2 22 2 2cos1207 bcbabcbab m ffff fg l 故 d 正确 21 答案 bd 解析 小球下落到xh 时 小球刚接触弹簧 直到 1 xhx 前弹力小于重力 小球一 直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之后弹力大于重力 加速度反向且逐渐增大 直至到达最低 4 点 故 a 错 由题图乙可知 解得 1 mgkx 1 mg x k 由 f x 图线与横轴所围图形的面积 表示弹力所做的功 则有 21 2 wk xh 弹 由动能定理得 21 0 2 mgxk xh 解得 2 11 2 1 xhxxhx 故最低点坐标不是 1 2xhx 故 b 正确 且由题图可知 mg 由对称性可知当 1 kx 1 2xhx 时 小球加速度为g 且弹力为 但不是最低点 故 c 错 小球在 2mg 1 xhx 处时 动能有最大值 根据动能定理有 1 ekm0hxwmg 弹 依 题可得 1 1 2 w 所以mgx 弹 1 2 km mgx emgh 故 d 正确 22 6 分 每空各 2 分 1 2 4 m s 2 重力加速度的一半或 2 g 9 7 m s 2 解析 1 v5 21 60 26 40 10 2 0 1 2 m s 2 4 m s 2 由 m2 m1 gh 1 2 m 1 m2 v 2知 v 2 2 m2 m1 gh m1 m2 即图线的斜率k m 2 m1 g m1 m2 2 g 带入数据解得g 9 7 m s 2 23 9 分 第 1 问各 4 分 第 2 问 2 分 第 3 问 3 分 答案 1 将电流计与定值电阻并联 1 分 1 0a 3 分 2 每空各 1 分 a c 3 如图所示 5 24 12 分 答案 1 60 n 方向竖直向下 2 2 5 m 解析 1 小物块在c点时的速度大小 vc v0 cos 60 小物块由c到d的过程中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r 1 cos 60 1 2mv d 2 1 2mv c 2 代入数据解得vd 2 5 m s 小物块在d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 mg mv d 2 r 代入数据解得fn 6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n fn 60 n 方向竖直向下 2 由于小物块最终未滑离长木板 说明它们的最后速度相等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共 vmmmvd 带入数据解得smv 2 5 共 评分标准 本题共 12 分 正确得出 式各给 2 分 其余各式各给 1 分 25 20 分 解析 粒子的轨迹如图所示 1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做匀加速运动 竖直方向做匀速 运动 由题得知 根据vx at qe m t v0 a qe m 6 x v x 2t 联立解得 e mv 2 0 2qd 2 出电场时 vx vy v0 根据 x v x 2t y vyt v0t 得 y 2x 2d 出电场时与 y 轴交点坐标为 0 2d 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为 r 则有 rsin 180 y 2d 而 135 解得 r 2 2d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为 v 2v0 根据r mv qb 解得 b mv 0 2qd 3 在第一象限运动时间为 t1 135 360 t 3 d 2v0 在第四象限运动时间为 t2 1 2t 2 d v0 所以自进入磁场至在磁场中第二次经过 x 轴所用时间为 t t1 t2 7 d 2v0 评分标准 本题共 20 分 正确得出 式各给 2 分 其余各式各给 1 分 26 答案 1 增大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1 分 fe3o4 1 分 7 2 不能 1 分 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溶液浓度低 单位体积的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so2 能力弱 1 分 3 2na2s2o4 na2s2o3 na2so3 so2 2 分 4 2h s 2o3 2 h 2o s so2 2 分 5 c oh c so 3 2 c h c hso 3 c na 2 分 6 17 92l 2 分 7 k 2w ka 1 ka2 b 2 2 分 答案详解 1 增大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fe3o4 2 不能 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溶液浓度低 单位体积的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so2能力弱 3 根据题目信息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配平 2na2s2o4 na2s2o3 na2so3 so2 4 酸性条件下硫代硫酸根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硫单质 二氧化硫和水 2h s 2o3 2 h 2o s so2 5 亚硫酸氢钠溶液中的亚硫酸氢根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溶液呈酸性 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 系为 c oh c so 3 2 c h c hso 3 c na 6 硫代硫酸钠在漂白工业中用作 脱氯剂 s2o3 2 的硫化合价被氯气从 2 价氧化到 6 价 氯气 中氯的化合价从 0 价还原到 1 价 反应的对应关系 1mols2o3 2 对应 4mol 的 cl 2 31 6g 硫代硫酸 钠的物质的量为 0 2mol 吸收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0 8mol 标况下的体积为 17 92l 7 亚硫酸钠溶液中亚硫酸根分两步水解 so3 2 h 2o hso3 oh kh 1 c hso3 c oh c so 3 2 hso3 h 2o h2so3 oh kh 2 c h2so3 c oh c hso 3 两级水解常数相乘 kh 1 kh2 c h2so3 c 2 oh c so 3 2 由 kw ka 1 kh2 kw ka2 kh1 kh1 kh2 c h2so3 c 2 oh c so 3 2 k2w ka 1 ka2 c h2so3 c so3 2 b2 进行转换得到 c h 2so3 c so3 2 k2w ka 1 ka2 b 2 27 答案 1 圆底烧瓶 1 分 2 洗掉反应剩余的大部分硫酸和醋酸 2 分 洗掉碳酸氢钠 1 分 3 d 1 分 4 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或者是提高乙酸异戊酯的产率 1 分 5 做吸水剂和催化剂 2 分 6 冷却后再补加沸石 重新加热蒸馏 1 分 7 60 2 分 8 高 1 分 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和乙酸 2 分 答案详解 1 装置 a 是圆底烧瓶 8 2 反应后的溶液要经过多次洗涤 在洗涤操作中 第一次洗涤的主要目的是除去大部分催化剂硫 酸和醋酸 第一步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既可以除去未洗净的醋酸 也可以降低酯的溶解度 但第 一步洗涤后生成的酯中混有碳酸氢钠 所以第二次水洗 主要目的是除去产品中残留的碳酸氢钠 故答案为 洗掉反应剩余的大部分硫酸和醋酸 洗掉碳酸氢钠 3 由于酯的密度比水小 二者互不相溶 因此水在下层 酯在上层 分液时 要先将水层从分液 漏斗的下口放出 待到两层液体界面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放出 所以 正确的为d 故答案为 d 4 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 增加一种反应物的浓度 可以 使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 因此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 故答案为 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或者是提高乙酸异戊酯的产率 5 实验中加入少量浓硫酸的目的是 做吸水剂和催化剂 故答案为 做吸水剂和催化剂 6 在蒸馏操作中 忘记加入沸石应冷却后再补加沸石 重新加热蒸馏 答案 冷却后再补加沸石 重新加热蒸馏 7 乙酸的物质的量为 n molg g 60 0 6 0 1mol 异戊醇的物质的量为 n molg g 88 4 4 0 05mol 由于乙酸和异戊醇是按照 1 1 进行反应 所以乙酸过量 生成乙酸异戊酯的量要按照异戊醇的物质 的量计算 即理论上生成 0 05mol乙酸异戊酯 实际上生成的乙酸异戊酯的物质的量为 molg g n 130 9 3 0 03mol 所以实验中乙酸异戊酯的产率为 mol mol 05 0 03 0 100 60 故答案为 60 8 在进行蒸馏操作时 若从 110 便开始收集馏分此时的蒸气中含有异戊醇和乙酸 会收集少量 的未反应的异戊醇和乙酸 因此会导致产率偏高 故答案为 高 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和乙酸 28 15 分 答案 1 ch4 g co2 g 2h2 g 2co g h 246kj mol 2 分 2 0 002mol l 1 min 1 1 分 正 co2 60min 故 60min 时 逆 co2 小于 20 min 时 正 co2 充入 h2增加了生成物浓度 平衡逆向移动 导致合成气产率降低 移除一部分合成 气降低了生成物浓度 平衡正向移动 可以提高合成气产率 入选 适当提高反应升高温度 由于该反应吸热 化学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可以提高产率 入选 改用高效催化剂不影 响化学平衡移动 转化率不变 产率也不变 由于反应已经进入平衡状态 再延长反应时间不 能提高反应的限度 转化率不变 故答案为 bc 图 a 假设 co2转化了 x 则根据关系式 co2 ch4 ch4也转化了 x 则有 co2 x 4 ch 2 x 二者的转化学率比值等于 2 为一定值 所以 p 点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a 错 b 项 反应热 h 与化学平衡与否无关 b 错 c 项 h2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而且 p 点正 好落在直线上 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c 正确 d 项 图中给出了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载体对 co 产率的影响 载体不同 催化剂体系就不同 不同的催化剂在给定的反应条件下不影响产物的产 率 ni 基载体的催化效果优于 zro2 能够提高 co 的产率 说明此时的 p 点一定不是平衡状态 d 错 根据三段式 可求平衡时各物种的物质的量如下 起始 mol 2100 转化 mol 0 50 511 平衡 mol 1 50 511 ch4 g co2 g 2h2 g 2co g 则 根据 pv nrt 同温度同体积 压强 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反应开始 n总 3 0mol p总 3 0mpa 平衡时的 n总 4 0mol 则 p总 4 0mpa 4 3 ch 8 2 1 co 8 2 1 co h 4 2222 2 42 11 1 3 1 5 0 5 php co kp p chp co p h2 p co 1 mpa p ch4 1 5 mpa p co2 0 5 mpa 则 3 根据图表出示的数据 该工艺的副反应是甲烷的热裂解 产生积碳附着在催化剂表面 sr 助剂的最佳质量含量应该能起到两点作用 其一 使得原料气的转化率尽可能大 其二 催化剂 表面积碳的质量含量尽可能低 结合这两点 最佳的质量含量应该为 3 4 根据题目的要求 甲烷失去电子 一部分给了 o 2 一部分直接在电极上转移电子给 h 元素 转化为 h2 在负极直接产生合成气 co 和 h2 总过程应该为 ch4 2e o2 co 2h 2 29 10 分 除特殊标记外 每空 1 分 1 活细胞 蛋白质或 rna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 温度 酶的种类 ph 反应时间 溶液的量 淀粉的浓度 酶的浓度等 3 右 温度降低会引起酶 a 的活性下降 酶催化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增加 低温 0 4 4 斐林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 会导致反应体系温度发生改变 影响实验结果 2 分 30 8 分 每空 1 分 1 非细胞 基因突变 4 种核糖核苷酸 2 体液免疫 效应 t 细胞 密切接触 使其裂解死亡 抗体 3 记忆细胞 10 31 9 分 除特殊标记外 每空 1 分 1 分解者 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2 分 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 营养结构复杂 2 垂直 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25kj 3 间接 就地 32 12 分 除特殊标记外 每空 1 分 1 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2 分 2 4 aabb 1 1 1 1 测交 3 aabb aabb 或 aabb aabb 2 分 1 1 4 能 rraabb rraabb 33 答案 1 ace 5 分 选对 1 个给 2 分 选对 2 个得 4 分 选对 3 个得 5 分 每选错 1 个扣 3 分 最低得分 0 分 2 初态时 p1 p0 gh 96 cmhg t1 288 k l1 20 cm 终态时 p2 p0 g l l2 86 cmhg l2 40 cm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1l1s t1 p2l2s t2 所以t2 p2l2 p1l1t1 86 40 96 20 288 k 516 k 当温度升高后 竖直管中的水银将移至水平管中 设水银柱刚好全部进入水 平部分 则此时被封闭空气柱长为 l 50 cm 压强 p p0 76 cmhg 由 t pls t slp 1 11 得 此时的温度t pl p1l1 t1 76 50 96 20 288 k 570 k 评分标准 本题共 10 分 正确得出 式各给 2 分 其余各式各给 1 分 11 34 1 答案 cde 5分 选对1个给2分 选对2个得4分 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 个扣3分 最低得分0分 2 解析 1 光在该圆柱体中的传播速度为v c n 3 108 m s 2 假设光线 pc 经折射后经过 b 点 光路图如图所示 假设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则由折射定律有 n sin sin 3 又由几何关系有 2 解得 60 30 则bc 2rcos 3r 10 3 m 所以t bc v 1 10 9 s 答案 1 3 108 m s 2 1 10 9 s 评分标准 本题共 10 分 正确得出 各给 2 分 各给 1 分 35 1 1s 22s22p63s23p63d64s2或 ar 3d64s2 1 分 p 1 分 2 3s 2 1 分 3 大于 1 分 4 o 1 分 h2o cl 2 分 18n a或 18 6 02 10 23 2 分 5 三角锥形 2 分 n2o 或 co2 2 分 6 3 4 99 5 a an 2 分 1 铁是 26 号元素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可知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 22s22p63s23p63d64s2或 ar 3d64s2 砷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 ns2 npx 故答案为 p 12 2 从表中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可以看出 a 的第二电离能小 第三电离能较大 说明易失 去 2 个电子 则 a 的化合价为 2 价 应为 mg 元素 价电子排布式为 3s 2 3 根据失去一个电子后的价电子排布式确定第二电离能的大小 cu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d10 处 于全充满状态 而锌失去一个电子后的排布式为 3d 104s1 最外层处于半充满状态 故铜的第二电 离能大于锌的第二电离能 4 在晶体 ticl h2o 5cl2 h2o 中含有 ti cl h o 四种元素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电负性越 大 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 o 元素 所以 o 的电负性最大 晶体 ticl h2o 5 cl2 h2o 中内界离子是 ticl h2o 5 2 中心离子是 ti3 配位体是 cl h 2o 配 位数是 6 外界离子是 2 个 cl 配离子 ticl h 2o 5 2 中含有共价键 配位键 ticl h 2o 5 2 中 含有 6 个配位键 也属于 键 水分子中含有 2 个 键 故 1mol ticl h2o 5 cl2 h2o 中含有 18mol 键 5 nh3分子中 n 原子是 s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