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ppt课件_第1页
第四章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ppt课件_第2页
第四章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ppt课件_第3页
第四章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ppt课件_第4页
第四章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第四章 载流子的漂移运动和迁移率 迁移率和电导率随温度和杂质浓度的变化 载流子的散射 强电场效应 霍尔效应 磁阻效应 4 1载流子的漂移运动和迁移率 一 漂移运动和漂移速度 外加电压时 半导体内部的载流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作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漂移运动 载流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 漂移速度 载流子定向漂移运动的速度 二 欧姆定律 金属 电子 半导体 电子 空穴 微分形式 电流密度J A m2 通过垂直于电流方向的单位面积的电流 E为电场强度 电流I A 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电流方向的某一面积的电量 三 电导率 的表达式 设 Vdn和Vdp分别为电子和空穴的平均漂移速度 以柱形n型半导体为例 分析半导体的电导现象 ds表示A处与电流垂直的小面积元 小柱体的高为 Vdndt 在dt时间内通过ds的截面电荷量 就是A B面间小柱体内的电子电荷量 即 A Vdndt B ds Vdn 其中n是电子浓度 q是电子电荷 电子漂移的电流密度Jn为 在电场不太强时 漂移电流遵守欧姆定律 即 其中 为材料的电导率 E恒定 Vdn恒定E J Vdn 平均漂移速度的大小与电场强度成正比 其比值称为电子迁移率 因为电子带负电 所以Vdn一般应和E反向 习惯上迁移率只取正值 即 上式为电导率和迁移率的关系 单位场强下电子的平均漂移速度 对于空穴 有 n和 p分别称为电子和空穴迁移率 单位为cm2V 1s 1 对n型半导体 对p型半导体 在饱和电离区 n型 单一杂质 no ND 补偿型 no ND NA 本征 补偿型 po NA ND P型 单一杂质 po NA 载流子热运动示意图 4 2载流子的散射 载流子散射 载流子在半导体中运动时 不断地与热振动着的晶格原子或电离了的杂质离子发生碰撞 用波的概念 即电子波在半导体中传播时遭到了散射 E 散射几率P 单位时间内一个载流子受到散射的次数 时 N0为t 0时没有遭到散射的电子数 平均自由时间 其中 2 迁移率和电导率与平均自由时间的关系 m me P y z x 111 111 y x z 推导电导有效质量示意图 z 在 111 方向 与z轴夹角为 x 在zz 平面上 并 z 轴 y 同时 x 轴和z 轴 以Ge为例 导带极值有4个 即4个能谷或4个旋转椭球等能面 E 设导带电子浓度no 一个能谷的电子形成的电流密度在x y z 中的分量 一个能谷的电子在电场Ez方向形成的电流密度 低温 掺杂浓度高 电离的杂质在它的周围邻近地区形成库仑场 其大小为 V V 电离杂质散射示意图 v v 电离施主散射 电离受主散射 格波的波矢q 2 方向为格波的传播方向 一个晶体中具有同样q的格波不止一个 其数目取决于晶胞中的原子数 晶胞中有一个原子 则对应于每个q有3个格波 晶胞中有两个原子 则对应于每个q有6个格波 波的传输方向与原子的振动方向相同 横 纵 光学波 声学波 纵 横 长波 a q 110 金刚石晶格振动沿 110 方向传播的格波的频率与波矢的关系 平衡时 波的传播方向 振动时 平衡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疏 密 疏 振动 纵声学波 膨胀状态 原子间距增大 压缩状态 原子间距减小 纵声学波示意图 A B Ec Ev 导带 禁带 价带 Eg 纵声学波 原子疏密变化 Eg变化 附加势 形变势 纵声学波的散射几率Ps与温度的关系为 3 光学波的散射 横波 纵波 平衡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疏 密 疏 密 疏 密 纵波 离子晶体 纵光学波 离子晶体 极化场 纵光学波的散射几率Po 格波散射几率Pc 对原子晶体 主要是纵声学波散射 对离子晶体 主要是纵光学波散射 低温时 主要是电离杂质的散射 高温时 主要是晶格散射 4 3迁移率和电导率随温度和杂质浓度的变化 一 迁移率与温度和杂质浓度的关系 1 不同散射机构 的表达式 纵声学波 纵光学波 电离杂质的散射 2 实际材料 的表达式 GaAs Si Ge 3 影响 的因素 1 温度的影响 低温时 主要是电离杂质的散射 T 高温时 主要是晶格散射 T T T3 2 T 3 2 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2 杂质浓度Ni的影响 Ni 1017 cm3 与Ni无关 Ni 1017 cm3 随Ni的增加而下降 Ni 1017 cm3 s 迁移率与杂质浓度的关系 3 m 的影响 mn mp n p Ge mn 0 12mo Si mn 0 26mo n Ge n Si 二 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与温度和杂质浓度的关系 电阻率的一般公式 n型半导体 1 与ND的关系 T恒定 ND 1017 cm3 no ND s ND 1017 cm3 no nD ND s 轻掺杂 重掺杂 取对数后为线性关系 取对数后偏离线性关系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20 18 19 15 16 17 3 14 2 10 13 1 3 2 1 0 杂质浓度 电阻率 2 与T的关系 ND恒定 1 本征 T ni i T i T i 小 T 与T的关系 2 正常掺杂的半导体材料 弱电离区 no n D i T nD i T no T T 饱和区 no ND s T T no ND T T 本征区 T ni T 低温 饱和 本征 4 4强电场效应 在强电场中 迁移率随电场的增加而变化 这种效应称为强电场效应 E v cm J V 103 105 E E1 2 平均漂移速度 平均漂移速度Vn随电场增加而缓慢增大 Vn J E1 2 载流子 晶格振动散射 能量交换 无电场时 载流子与晶格散射时 将吸收声子或发射声子 与晶格交换动量和能量 最终达到热平衡 载流子的平均能量与晶格相同 两者处于同一温度 2 强电场时的散射理论 有电场时 载流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 随后又以声子的形式将能量传给晶格 设单位时间内 载流子的平均能量的变化为d dt 为能量 单位时间载流子从电场中获得的能量同给予晶格的能量相同 假设在 时间内 电子交给晶格的能量为 E 在强电场下 载流子的平均能量 热平衡状态时的 载流子和晶格系统不再处于热平衡状态 载流子温度Te 晶格温度Tl 电场不是很强时 载流子 声学波散射 电场进一步增强后 载流子 发射光学波声子 载流子获得的能量大部分又消失 平均漂移速度可以达到饱和 1 较强电场 V E1 2 自学 载流子能量 声子能量 自学 自学 载流子能量 自学 自学 自学 散射后电子的能量变化为 2 强电场 V与E无关 自学 V与E无关 自学 3 多能谷散射 耿式效应 负阻效应 自学 自学 7 5 4 3 2 6 5 10 10 10 10 10 10 10 电场强度 E V m 平均漂移速度Vd cm s 对GaAs 自学 极值点在坐标原点 mn 0 068mo 极值点在 100 mn 1 2mo 称此效应为负阻效应 自学 1 P型半导体霍尔效应的形成过程 一 P型半导体霍尔效应 4 5半导体的霍尔效应 z y x 电场力 f qEx 磁场力 fL qVxBz y方向的电场强度为 Ey 霍尔电场 平衡后 fEx fL qEy 令 RH P为P型材料的霍尔系数 2 求霍尔系数 RH P和载流子浓度p 设样品长度为l 宽度为b 厚度为d VH为霍尔电压 3 求霍尔角 及空穴迁移率 和电导率 Ex Ey qEy fL E P型材料 J 1 霍尔效应的形成过程 Ex Ey E J 两种载流子同时存在 霍尔效应 1 霍尔效应的形成过程及霍尔系数RH y方向 洛伦兹力引起的空穴电流密度 y方向 2 y方向上的电子电流密度 Jn y y方向总的空穴电流密度为 自学 自学 1 T RH 本征半导体RH与T的关系 自学 2 p型半导体 饱和区 自学 过渡区 T p nb2 但p nb2 0 RH 0 且RH 当nb2 p时 RH 0 T nb2 p RH 0 但nb2 RH 当 时 RH达到负的最大值 自学 1 T RH 本征区 饱和区 P型半导体RH与T的关系 自学 3 N型半导体 饱和区 自学 温度再升高 少子浓度升高 无论温度多高 RH始终小于0 并且随T升高 始终下降 自学 1 T RH 饱和区 N型半导体RH与T的关系 自学 ND或NA升高 RH下降 RH T变化规律一样 自学 四 霍尔效应的应用 1 判别极性 测半导体材料的参数 n p 结合 可测出 2 霍尔器件 3 探测器 4 6半导体的磁阻效应 由于磁场的存在引起电阻的增加 称这种效应为磁阻效应 一 磁阻效应的类型 按电磁场的关系分 纵向磁阻效应 B E 电阻变化小 不产生VH 横向磁阻效应 B E 电阻变化明显 产生VH 按机理分 由于电阻率 变化引起的R变化 物理磁阻效应 由于几何尺寸l s的变化引起的R变化 几何磁阻效应 磁阻的大小 或 二 物理磁阻效应 1 一种载流子 P型 电场加在x方向 磁场在z方向 达到稳定时 Ex vx lf qEy V Vx V Vx V Vx的空穴 运动偏向霍尔场作用的方向 V Vx的空穴 偏向磁场力作用的方向 只考虑一种载流子的材料的磁阻效应 通常用 Tm为磁阻系数 H为霍尔迁移率 它表示载流子在单位磁场强度下的偏转强度 2 同时考虑两种载流子 Bz 0 E Ex时 电子逆电场方向运动 形成电场方向电流Jn 空穴沿电场方向运动 形成电场方向电流Jp 总电流 J0 Jn Jp J Jp Jn a Jn Jp Ey b J Bz x x Bz 0时 沿x方向的总电流应是两电流的矢量之和 电阻升高 此种磁阻效应表示为 为横向磁阻系数 RHo为弱磁场时的霍尔系数 0为无磁场时的电导率 所谓弱场 一般指 三 几何磁阻效应 1 长条样品 N型 Bz 0 E Ex Bz 0 I J Bz E E J I Bz J E J E I Bx 2 园盘形样品 称为Corbino效应 I I Bz 磁场作用下 任何地方都不积累电荷 不产生hall电场 从圆盘中心流出的电流密度 在达到周围的电极之前 总是形成与半径方向成hall角 的弯曲 电流以螺旋状路径流通 l大大加长 电极之间电阻显著增大 磁光效应 包括朗道能级 量子化霍耳效应 热磁效应 光磁电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