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球电影奖项中国大陆 (China)金鸡奖 Golden Rooster Awards 中国电影金鸡奖创办于1981年,当年是中国农历鸡年,故名“中国电影金鸡奖”,简称“金鸡奖”。中国电影金鸡奖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邀请中国国内最具权威的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和电影事业家组成评奖委员会,通过充分讨论、民主协商,选出最佳故事片、科教片、美术片、记录片、以及最佳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录音、美术、音乐、导演处女作等二十余个奖项。由于金鸡奖评委会组成的权威性、评选程序的严密性和评奖标准的学术性,因而被称为“专家奖”。金鸡奖以金鸡啼晓象征百家争鸣,同时也包涵着激励中国电影艺术家闻鸡起舞,努力创新,奋发向上的意义。金鸡奖的评选分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进行,最终的获奖名单在中国电影金鸡百花电影颁奖典礼上当场揭晓。金鸡奖以昂首啼晓之金鸡雕像作为自己的奖杯。百花奖 Hundred Flowers Awards 大众电影百花奖创办于1962年,简称“百花奖”。大众电影百花奖是由中国历史最长、发行量最大的电影杂志大众电影,根据当年中国国产电影发行放映情况,提出候选名单、刊发选票、组织读者、观众投票的评奖活动。大众电影百花奖设最佳故事片三名、最佳男女主角各一名、最佳男女配角各一名等五个奖项。近年来观众投票数量大约5070万张左右,是中国大陆参与人数最多的电影评奖活动。百花奖主要反映了广大观众对电影的评价和喜好,因而被称为“群众奖”。百花奖以盛开的百花取名,象征影坛百花齐放,春色满园,鼓舞电影艺术家创作出更多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好影片。百花奖以百花女神雕像作为自己的奖杯。华表奖 Ornamental Column Awards 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其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每年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种影片进行评选。华表奖的前身是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始评于1957年。中断了22年后,从1979年继续进行评奖活动,一年一届。1985年文化部电影局整建制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后,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除1986年与1987年、1989年与1990年合并评外,仍为一年一届,1994年开始启用现名。上海国际电影节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始办于1993年。经国际制片人协会考察通过,上海国际电影节成为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即非专门类竞赛型电影节。电影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和上海文广影视集团承办。至2002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依据国际制片人协会章程,每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由4项主要活动组成,即“金爵奖”国际电影评选、国际影片展映,国际电影交易市场以及国际电影学术研讨会。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爵奖”下设8个奖项,均由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评委评审产生。十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会场上海影城的红地毯上相继留下了奥立佛斯通、大岛渚、索菲亚罗兰、徐克等一批国际知名电影人的足迹,诸多国际级巨星的到来使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杯熠熠生辉。每届电影节均吸引数百部国内外影片前来参展、参赛,中国影片多次获得电影节大奖。电影节创办至今,先后迎来了近万名中外宾客、130多万人次观众。如今,每年6月为期9天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成为上海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景观和上海及周边地区影迷们的重要文化节日。中国长春电影节 Changchun Film Festival 中国长春电影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电影节1992年为第一届,此后每两年举办一次。电影节期间主要举办的活动有:1、举行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2、进行故事片评奖;3、举办电影交易市场;4、组织中外影片展映;5、举办中国影视剧本交易活动;6、结合长春电影制片厂50周年厂庆举办中外电影工作者联谊活动;7、开展丰富多彩的经贸、科技、旅游活动。8、闭幕式发奖,在发奖仪式之后放映本届电影节获奖影片。长春电影节的举办是为了扩大各国电影艺术的交流,增进中外电影界人士的友谊,推动电影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电影节以友谊、交流、发展为宗旨,组委会聘请中外电影界著名艺术家、理论家7至9位,组成评奖委员会,对参赛的华语片、外语片进行评奖,设金鹿杯、银鹿杯。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是经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由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永久性的国家电影节。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每两年一届,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现名,首届于1994年6月在珠海市举行。电影节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海峡两岸及香港地区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宗旨,口号是:团结、交流、创新、繁荣。电影节不仅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摄影奖等奖项,分别颁发奖杯和奖金。中国珠海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童牛奖 Calf Awards 中国电影童牛奖系全国电影四大奖之一,是专为奖励优秀儿童少年影片、表彰取得优秀成绩的儿童少年电影工作者而设立的。1985年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受国家广电部、教育部、文化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委托创办了中国电影童牛奖。其宗旨是团结少年儿童电影工作者,在党的文艺方针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不断提高我国儿童少年电影的创作水平,为广大小观众拍摄出更多更好的儿童少年电影,让健康优秀的精神食粮伴随孩子们成长。取名“童牛奖”,是因为在农历牛年创办的这一奖项,体现了少年儿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敢精神和电影工作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创作态度。该奖两年评选一次,从2002年起改为每年评选一次。为了鼓励更广泛的电影工作者为儿童少年而创作,评奖项目基本涵盖了儿童少年电影不同年龄段,不同风格、样式的电影及电影创作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优秀故事片三部(按观众年龄档次:低幼、36年级学龄儿童、初中到高一年级各一部),优秀儿童少年美术片、科教片、纪录片长短片各一部。优秀创作者单项奖分设剧作、导演、演员、摄影、美工、音乐、录音、特技、剪辑、化妆、服装、道具等。根据每届创作情况,可增设戏曲片奖、译制片奖以及特别奖、荣誉奖、鼓励奖等;如当届某奖项无适当影片或人选时可空缺,各奖项均不求其全。童牛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逢单年评奖前两年度全国生产的儿童少年影片及优秀创作人员。评选办法:由各电影制片单位推荐,再征求当届评选地区儿童少年代表对影片的意见,最后由著名电影艺术家、评论家、事业家、教育家及少年儿童工作者组成的童牛奖评选委员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选出各奖项获奖者。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Beijing Student Film Festival奖项名称: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办时间: 1993主办单位: 中国电影基金会 中国电影报社 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 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 More .奖项介绍“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部、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创建于1993年,是当今中国每年始于春季的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历届有多部获奖影片后来在国内政府奖、金鸡奖、百花奖和东京、柏林、西班牙等国际电影节获得各种奖项。 “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电影前辈凌子风、著名导演谢铁骊、谢晋等曾为大学生电影节题词,希望大学生电影节能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大学生电影节”还是中国青年导演初试艺声的舞台,霍建起、张扬、金琛、施润玖等新生代导演曾在这里首次获奖,最佳处女作奖和艺术创新特别奖的设立传达出大学生们对影坛新鲜力量的期待和鼓励。“大学生电影节”不但赢得电影创作者和大学生观众的青睐,还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同,在广电部2001年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中,赵实部长两次提到“大学生电影节”对我国电影事业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大学生电影节日益成为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民间电影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80余家媒体对电影节进行系列报道,电影节闭幕暨颁奖晚会在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欢聚一堂栏目、北京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多次播出,取得较大反响。“大学生电影节”于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间召开。电影节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她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参赛影片几乎囊括最新优秀国产影片,学生评委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本届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观赏效果、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艺术创新特别奖等奖项,在大学生投票推选的基础上,由大学生和青年评论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定。电影节主会场设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此外还将在北京20余所著名大学放映参赛影片,观影人次达20余万人次。“大学生电影节”还将举办专题影展、专题讨论和专题讲座等众多学术活动,集中学界、业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讨最新热门影视话题。老中青年导演与演员,在新片首映式、参赛片剧组见面会、著名导演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中与大学生欢聚一堂。“大学生电影节”不仅是大学生的电影盛会,也是电影人的青春聚会。“大学生电影节”还对大学生自己拍摄的录像作品进行评奖。“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是国内唯一面向大学生的影视文化赛事。今年的参赛片规模和评奖规模进一步扩大,参赛对象扩展到香港,关注群体成直线上升。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是国内惟一将内地和港台电影作品同时纳入视野的电影评选活动,由南方都市报发起,创办于2001年,旨在通过两岸三地电影人的交流,电影的多方面对比,创造一个更开放、活泼、新锐的电影评论环境,全面推动中国电影的创造。-中国香港 (Hongkong)香港电影金像奖 Hong Kong Film awards “香港电影金像奖”于1982年由电影双周刊创办。这是从电影双周刊每年邀请影评人评选十大电影的扩大和延续。目的是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亦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亦希望藉此促进香港电影的贸素,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1982年与香港电台合作举办第一届的颁奖礼,当时只有十大华语及外语片奖及五个奖项。其后与星岛报业合办第二届与第三届,以后就由电影双周刊独力举办。评判团由香港资深电影人担任,同时邀请世界知名导演、演员担任评奖嘉宾。最初只设立了五项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剧本奖”、“最佳男、女演员奖”,以后又陆续增设了“最佳男、女配角奖”、“最佳新演员奖”、“柯达特别大奖”、“最创新意奖评判团大奖”、“有特别表现影片评判团大奖”等,1990年,又设立了“终身成就奖”,以上奖项全部授予香港摄制的影片。另外,为了扩大金像奖的影响和规模,评判团还设立了“十大华语片奖”和“十大外语片奖”。1996年(第十六届),金像奖制定了新的评奖规则:提名奖(第一轮投票)中的最佳影片奖由所有电影从业人员投票选出,其他专业奖项由各电影专业团体分别选出,身兼数职的电影制作人员可利用多重身份投票,但最佳影片奖只能投一次票;第二轮投票确定最终获奖的名单。香港电影金像奖于1982开始举行,并于1993年12月正式注册成为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有限公司。金像奖董事局由十个本港专业电影协会派员组成,包括电影双周刊,香港影业协会、香港电影导演会、香港戏院商会、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香港动作特技演员公会、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香港演艺人协会、香港电影美术学会及香港电影剪辑协会。董事局每月召开常务会议,解决会内的决策性问题,至于跟进、执行工作和协会内外的行政及管理事务则交由金像奖秘书处负责处理。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为一非牟利团体,祇靠每年的电视台、电台广播版权费及海外发行收入来维持日常基本开支。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 Hong Kong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由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主办,始于1995年。每年1-2月举行评选,评选范围为上一年度在香港公开上映的华语电影。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Golden Bauhinia Awards奖项名称: 香港电影金紫荆奖创办时间: 1996主办单位: 香港影评人协会奖项介绍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是由香港影评人协会主办,始于1996年,每年举办一次,本协会共有会员四十多人,其中包括电影教育、电影研究、电影工作者方面的专业人士及学者。目的是推动香港电影文化的发展,鼓励创作更多优秀电影,总结一年香港影坛的成绩。“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终身成就大奖”,还有“十大外语片”及“十大华语片”两奖项,令本会的特色和奖项代表性与意义能够延续,并寄望未来有更完满的发展。香港电影双周刊评奖由香港电影双周刊杂志创办于1981年,由影评人投票选出,分为“十大华语片”及“十大外语片”。评选范围是当年在香港地区放映的影片。1996年以后该评奖纳入“香港电影金紫荆奖”。-中国台湾 (Taiwan)台北电影节由台北市政府主办、台北市文化局承办,台湾电影文化协会、台湾艺术大学执办。始于1998年,每年一届。是台湾地区重要的电影盛会,从第四届开始把主题定位于“城市、市民、学生”,并由以国际城市为主题的“城市影展”、以“台北电影奖”“台北主题奖”为况赛单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国内外学生作品为主的“国际学生电影金狮奖”三部分级成。金马奖 Golden Horse Film Festival 金马奖自民国五十一年创办,是政府为促进国片制作事业,对优良国片及优秀电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项竞赛奖励。金马二字取自於金门、马祖的头一字组合而成。亦符合全球主要影展界以金字招牌为号召的潮流。台北金马影展是台湾年度的重要电影文化盛事,主要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份是金马奖华语影片竞赛。第二部份为台北金马国际影片观摩展,广邀世界各国当年度的杰出电影作品参展,目的在将世界级的优秀电影介绍给国内观众,拓展国人观影视野,并期激发更多的创作活力。近年并增加国际数位短片竞赛,邀请世界数位短片作品进行竞赛,处近以数位媒材作为影像创作的新趋势。民国七十九年开始,第二十七届金马奖由行政院新闻局交由中华民国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其下并设立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敦聘九至十五位电影学者及从业人员担任执行委员,设主席一人、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一人负责推动会务,下设三个组,行销宣传组负责所有厂商合作、造势及周边活动、媒体宣传及文宣刊物制作等业务,竞赛组负责华语影片竞赛、金马奖颁奖典礼及国际数位短片竞赛等,影展组则负责影展内容策划、影片及影人邀约、字幕翻译制作、拷贝运送及影展现场执行等各项事宜。-美国 (Usa)奥斯卡奖 Academy Awards 当前世界上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颁发。奖项由来: 1927年5月,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成立的宴会上有人建议,为了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对有成就者应给予奖励。与会者一致同意并由当时参加会议的米高梅公司美工师塞德里克.吉本斯在桌布上画了个草图,后由刚从艺术学校毕业的青年艺术家乔治.斯坦利塑成铜像。这尊铜像是个手握长剑、站在一盘电影胶片上的男性人体塑像,高10.25寸,表面镀金,所以叫金像奖。当时叫这个奖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年度奖,简称“学院奖”。名称由来: 1931年的一天,学院的新任图书管理员玛梅丽特.赫丽发现办公室里的金像很象她叔叔奥斯卡。一个记者把她的话在第二天报导了。从此“奥斯卡”之名逐渐被人们运用,学院奖反而很少被人提及。最初奥斯卡奖的授予,采取宴会形式,以后改为发奖大会,后又在发奖大会上增加了文娱节目,自第一届以来,除了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举行一次。历史记录: 1929年1月,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电影创作进行了评选,5月16日在好莱坞的罗斯福饭店举行了第一次授奖典礼,共颁发了十五尊金像。1928年制作的翼是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影片;第一位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是珍妮.盖诺;第一位最佳男演员奖获得者是埃米.詹宁斯,他于1950年在德国去世。主要项目: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和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其他还有最佳摄影、美工、服装设计、原剧本、改编剧本、改编配乐、剪辑、视觉效果、作曲、音响奖。此外还颁发一些特别荣誉奖。每次竞选都分两个阶段:提名和投票阶段。投票由电影艺术与科学院的三千余会员进行。他们从集体投票中选出最佳影片,然后分门别类按专业选举最佳演员、导演、编剧、摄影等,表决揭晓后进行授奖仪式。由名演员作司仪,由前奥斯卡奖获得者授奖。金球奖 Golden Globes金球奖,始终笼罩在奥斯卡的阴影之下,更像是奥斯卡前的一次预演。金球奖始自1943年,由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主办,是美国影视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金球奖共设有24个奖项,金球奖的被提名者名单通常是在圣诞节前公布,颁奖晚会则选在一月中旬举行。金球奖颁奖晚会的举办地点曾多次变动,不过近几年似乎已经固定在贝弗利山的希尔顿饭店。作为每年第一个颁发的影视奖项,金球奖被许多人看作是奥斯卡奖的风向标。近十几年来二者结果的对比似乎也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圣丹斯电影节 Sundance Film Festival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是专为没有名气的电影人和影片设立的电影节。由罗伯特雷德福于1984年一手创办,经过这些年的积累,这个美国本土的小电影节已成为独立制片业的重要精神支柱,许多好莱坞的新锐导演都视其为执导主流商业大片的跳板。而好莱坞大制片公司要找新秀,“圣丹斯电影节”又是不容错过的人力资源库。一年一度的圣丹斯电影节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国犹他州的帕克城举行,为期11天。金草莓奖 Razzie Awards由约翰威尔逊在1981年设立,由“金草莓奖基金会”组织评选,是与奥斯卡唱对台戏、专评好莱坞最差影片和最差演员的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得奖名单在每年3月24日即奥斯卡颁奖前夜公布。得奖名单有时并非该年度最烂(但多半也好不到哪里去),而是以亏为主旨,因此一些大成本电影或大牌歌手跨界演出,往往会因树大招风而中奖!每年还故意选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前一天公布得奖名单。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Montreal World Film Festival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Los Angel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始自1975年,与纽约影评人协会奖、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称之为美国三大影评人奖。创始人是当时任洛杉矶时报影评人的查理卓别林和自由撰稿人鲁斯巴切勒。目前,该协会拥有53名会员,涵盖洛城当地报纸、杂志、电台、电视频道的有名影评人,是所有影评人协会中会员成分最广泛的。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从来不像纽约同行们一样标榜品味,该奖根本无惧于选择那些票房巨片,同时也愿意肯定那些艺术性高的小成本影片。除了评奖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成员还积极参与电影相关事物当中。在过去三十多年来,该协会曾资助和举办了很多电影界的盛事,并捐赠了不少基金给洛城的电影机构,特别是那些涉及到电影资料保护的项目。美国电影学会奖 AFI Awards USA美国电影协会创办,2002年1月15日颁发第一届学会奖。简称AFI Awards(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Awards),每年一届。美国电影学会1996年为庆祝电影诞生一百年,举办了美国影史百大经典电影的票选活动,博得良好口碑,因此之后每年都针对不同主题举办盛大票选,2001年起更设立了年度十大美国电影,表扬这十部电影的幕前幕后所有主要电影工作者,不细分奖项,皆大欢喜。-法国 (France)戛纳国际电影节 Cannes Film Festival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而其间因二次世界大战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财务因素等,曾断断续续进行数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动服日渐稳定,且增设了“导演双周”,到1971年后,市场交易就愈来愈热门了。在短短双周之内,影展的活动分为了六个项目:“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份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然而,主席常会影响到大奖评审的客观性,所以,最近几年常遭人诟病。另外,在非竞赛的部份,主要则是提拔新人,以及让杰出的非商业影片有机会公开映演,且“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几乎已发掘了不少有潜力或已成功的导演。有关奖项部份,则分为“金棕榈奖”、“评委会特别奖”,第一个奖属於大奖,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导演的最高荣誉,第二个奖常选一到三部优良作品颁发,另外则有一些名目不少的个人奖,如:“最佳导演奖”、“最佳演技奖”、“国际青年批评家奖”等不一。竞赛部份通常从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为开幕或闭幕的影片,不参与竞赛法国凯撒电影奖 法国国内电影的最高评奖,有“法国奥斯卡”之称,由法国电影艺术与技术学会和法国电视二台合作举办。并组织评选投票产生。它以法国著名雕塑家巴勒达西尼凯撒命名(因凯撒奖奖座由他设计)。始于1976年,每年一届。首届设13个单项奖,即最佳法国片、导演、编剧、男女主角等。1982年开始增设最佳处女作奖。1984年又增设最佳男女青年演员希望奖。-意大利 (Itlia)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Venice Film Festival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威尼斯国际电影设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它始办于1932年,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参加该电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影片参赛。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节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直到1946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其它大型国际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还提出不同的口号。电影节的大致内容如下:第一,评奖活动。威尼斯电影节设立的奖项很多,有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奖、国际天主教组织奖、国际电影新闻协会奖、记录片奖,等等。评奖之前要组成有权威性的评审委员会,我国导演谢晋、陈凯歌都当过评委。中国电影自八十年代以来频频在威尼斯得奖。-英国 (English)英国电影学院奖 British Academy Awards英国电影学院创建于1947年,原主要表彰对象是英国电影及由英国籍演员演出的外国影片,相当于英国的奥斯卡奖,但近年来提名较开放,只要在英国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获提名,奖项改为面向世界各国的影片进行评奖,使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现在的奖项设置已与奥斯卡奖类似。1959年与电影制片人和导演公会合并,改名为电影和电视学会,1975年又改名为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1947年开始评奖,每年一次,2月25日开奖。首届设最佳影片、最佳英国片、最佳纪录片奖。第2届增设最佳专题片奖。第3届增设联合国奖。第6届增设最佳英国女演员、最佳英国男演员、最佳外国女演员、最佳外国男演员、最有前途的新人5项奖。以后几乎每几届就有新的奖项产生。-日本 (Japan)东京国际电影节 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始于1985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T.I.F.F)是当今世界9大A级电影节之一。由东京国际映像文化振兴会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电影节定于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举行。旨在发掘新人和奖励青年导演,要求正式参赛片导演的作品不能超过三部。因而入围导演多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个获得国际电影节联盟承认,和夏纳、威尼斯等著名电影节齐名的、亚洲最大的电影节。从1992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次。日本电影旬报奖创刊于1919年的电影旬奖于1924年开始进行年度佳片评选,最初只选出最佳外国电影;1925年起对外国片分艺术片、娱乐片两类开展评选;1930年起又分“日本现代电影”、“日本古装电影”、“外国无声电影”、“外国有声电影”进行评选;之后,固定为年度10部最佳日本电影、10部最佳外国电影、最佳日本影片导演、最佳外国影片导演四个项目的评选,“年度十佳”是战前最权威的电影奖项。随着战后电影繁荣时期的到来,电影旬报年度评选项目越来越多,渐趋“奥斯卡化”,分为最佳日本影片、最佳外国影片、最佳导演、编剧、男女主演、男女配角、新秀男女演员等,并扩大了读者参与程度,上述奖项,由读者同样选出一遍。-德国 (Geman)柏林国际电影节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法与实践考题
- 医生个人年度总结
- 物业管理服务合同范本:社区安全与消防管理
- 儿童服饰品牌连锁加盟与区域市场拓展合同
- 老龄化社区二手房买卖及适老化改造合同
- 娱乐场所客户体验优化及安全管理协议
- 商业地产租户与物业公司物业租赁与运营合同
- 离婚复婚后再离婚关于财产分割及债务处理的协议
- 离婚房产归女方共同债务分担及子女抚养协议
- 虚拟现实应用服务器购销及VR内容制作合同
- 解除定向委培协议书
- 气血疏通中级班教材
- 肾病(血透)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考核试题
- 杨国语-新生儿心律失常
- 汽车维修店租赁协议
- GB/T 19964-2024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 变电站主辅设备监视及一键顺控课件
- 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各单元重点短语整理清单素材
- 二十周年校庆领导致辞
-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 内科护理学讲义-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