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五册文言文语段阅读练习_第1页
初中语文第五册文言文语段阅读练习_第2页
初中语文第五册文言文语段阅读练习_第3页
初中语文第五册文言文语段阅读练习_第4页
初中语文第五册文言文语段阅读练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第五册文言文语段阅读练习 山东平邑兴蒙学习 李传鹏(一)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与谁归?1、文中的“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的是( ) A、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进退问题。 B、指“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不同感情。 C、指“迁客骚人”的“感极而悲”、“其喜洋洋”这两种“览物之情”。 D、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两种心态。2、文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是”解作( ) A、这些 B、这样 C、正确 D、同现代汉语“是”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译文正确的是的一项是( ) A、不因为外面的影响和自己的失去而悲。 B、不因物好就喜欢,也不因失去它而悲哀。 C、不因为外界环境好高兴,也不因为自己原失意而痛苦。 D、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4、对“微斯人,吾与谁归?”一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作“无”或“没有”解。 B、“斯人”特指滕子京。 C、译文是“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D、“吾谁与归”是个宾语提前句。5、这段文字所引出的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或异二者之为。6、对文中带点的词“二者之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迁客骚人”的行为。 B、“古仁人”的心理活动。C、“迁客骚人”与“古仁人”的行为。 D、“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即“或喜”、“或悲”的两种心情)。(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本文选自 ,作者孟子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把他和( )并称。2、本文划分段落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指的是( ) A、道德 B、道理 C、施“仁政”,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D、道路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5、自然段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6、自然段中“城”、“池”、“兵革”的意思分别是 、 、 。7、文学常识填空:(8分)(1)孟子的作者姓孟名_,是_时儒家思想家。(2)醉翁亭记的作者是_代散文家_。(3)世说新语是_时_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集。(4)饮酒诗的作者_是_时期的田园诗人。9按提示填空或据上下句默写(8分)。 (1)李白行路难中,通过景物描写行路难的诗句是:“_,_”;表达作者坚信理想会实现的诗句是:“_,_”。(2)陶渊明饮酒诗中,描写诗人隐居生活悠闲的诗句是:“_,_。”(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二、阅读(50分)(一)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一段文字,回答10-14题。(20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1)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2)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6分)(1)所以:_ (2)恒过:_ (3)行:_(4)喻:_ (5)入:_ (6)忍:_11写出通假字所通的字并加以解释:(2分)(1)“曾”通_,意为_ (2)“拂”通_,意为_12选出“于”字在句式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句(3分)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管夷吾举于士C、征于色,发于声 D、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13翻译画线句为现代汉语:(6分) 译文:(1) _(2) _14选段能体现中心的句子是_。(3分)(二)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1520题。(22分)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揖摧;薄暮冥冥,虎萧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15、解释加点的词语(6分)(1)胜状_ (2)骚人_ (3)去国_(4)仁人_ (5)庙堂_ (6)微:_16、写出文段中的四对反义词:(4分)(1) _和_ (2) _和_(3) _和_ (4) _和_17翻译文中画线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现代汉语:(2分)译文:_ _ _ _ _18文章末段提到的“二者之为”是哪二者?试找出原文句表示。(4分)答:_ _ _ _ _19文中的“进”是指_;文中的“退”是指_。(摘录原句填空,4分)20文段中体现全文主旨的句子_ _ _。(2分)【9-20答案】9(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略二、(一)10(1)用来 (2)常犯过失 (3)所做的(事) (4)了解 (5)在国内(朝中) (6)使坚 韧 11(1)增,增加 (2)弼,辅助 12B 13略 14(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15(1)美好景色 (2)诗人 (3)离开国都(京城) (4)品德高尚的人 (5)朝廷上 (6)没有 16(1)喜 悲 (2)进 退 (3)先 后 (4)忧 乐 17略 18(1)“感极而悲者矣”;(2) “其喜洋洋者矣” 19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 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兵革非不坚利也 ( ) 池非不深也( ) 委而去之( ) 多助之至( )2、 文中“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的正确解释是: (1分) 3、“得道者”在文中的含义是:( ) (1分)A得到道义的人 B.讲求道理的人 C.得到胜利的人 D.施行仁政的君主4文章论述“战必胜”的原因是:( ) (1分) 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要迁往别处。 B凭借险要的地形,强大的武力。 C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 D依靠正确的战略战术。5用文中语句填空。(2分)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 _ _。(1分)7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是: ,其中最重要的是: 。(2分)(六)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这段文字选自孟子?公孙丑。孟子,名_,是 学派的又一位大师。(1分)2在文中空白处填写出原文。 (2分)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 1分 ) A曾益其所不能 B困于心,衡于虑 C入则无法家拂士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4解释下边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5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1分) A广故数言欲亡 B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C温故而知新 D既克,公问其故6与“舜发于畎亩之中”的“于”字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1分) 战于长勺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然后知生于忧患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7对“所以动心忍性”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1分)A.因为这样,所以他的心惊动起来,性情也坚韧起来。B.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的原因。C.通过这些,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D.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内心警觉,他的性格坚定。8本文议论中心十分明确,开头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为例,暗示_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造就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_更应如此,“_ ”一句是从_ 面充分论证了这一点。(4分)9全文先后使用的论证方法有_ _ _,_ _。(2分)10本文中心论点是 “ ”,从全文看,作者着重强调或议论的重心应是其中的“_ _”。(2分)1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两句分别从人们的_与_两方面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的道理,如把它译为现代汉语,前一句的意思是_ _。(3分)(七)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分)A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 或异二者之为C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 解释文中加点词: (2分)尝:_为:_以:_则:_3“古仁人”指什么人?联系全文看这里说的“古仁人”是与_ _相对而言的。 答: (2分)4“二者之为”是指什么?(用上面词语概括) (1分) 答: 5文中是怎样概括“古仁人之心”的?(1分) 答: 6文中的“进”指_ _,“退”指_ _。(2分)7将“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成现代汉语。(1分) 译文: 8 形式上看,“吾谁与归?”是 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_ _9表达作者阔大情怀、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 _ _。(1分)【五-七答案】(五)1、 兵器 护城河 放弃 极点 2、限制百姓,使他们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3、D 4、C 5、得道 天下顺之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7、天时、地利、人和;人和。(六)1、轲 儒家3、D 4、在外面,指国外;被举用,被选拔 5、B 6、B 7、C 8逆境(或困境、困难环境) 治理国家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