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织物抗弯刚度 悬垂性和抗折皱性测试 制作人 田飞 一 抗弯刚度测试 定义 抗弯长度 试样伸出平台部分 因自重而弯曲下垂 接触与水平台底棉成一定角度的斜面监测线 读取伸出长度 伸出长度的一半是试样的抗弯长度 也称为悬垂硬挺度 抗弯刚度 单位宽度试样在无张力状态下弯曲到单位曲率的弯曲力矩 由抗弯长度的立方与试样单位面积质量向乘求得 也称硬挺度 原理 将条状试样平放在仪器的测量平面上 然后缓慢向前推移 使试样一端逐渐脱离平面支托呈悬臂状 受试样本身重力作用 当试样一端下弯到与41 5 斜面相接触时 测出伸出长度 计算织物抗弯长度和抗弯刚度 M507织物硬挺度测试仪 实验步骤 1 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品 按平行法或梯形法裁取经向和纬向试样各4条 试样尺寸20cm 2 5cm 2 校正仪器平台水平 将试样正面向上放在平台上 一端与平台前沿对齐 放上压板并使指示线与标尺的 零 刻线重合 3 以一定速度向前推动压板 带动试样同步前移 直到试样伸出断与斜面接触 记录标尺读数 精确至0 1cm 4 抬起压板 将试样反面向上依上述方法再测一次 5 以正反两面测得数值算术平均值为该试样伸出长度的一次读数 6 按织物平方米重和体积重量试验规定的方法测定试样单位面积质量 四 结果计算1 分别计算经向和纬向各四次读数的平均值 2 按式 1 和 2 分别计算经向 纬向的平均抗弯长度和总平均抗弯长度 有效值取至小数点后一位 C L 2 1 2 式中 L 试样伸出长度 cmC 抗弯长度 cm CT 经向平均抗弯长度 cm CW 纬向平均抗弯长度 cm C总 总平均抗弯长度 cm 3 按式 3 和 4 分别计算经向 纬向的平均抗弯刚度和总平均抗弯刚度 保留三位有效数 B G C3 10 1 3 4 式中 B 织物抗弯刚度 mg cm G 织物单位面积质量 g m2BT 织物经向平均抗弯刚度mg cm BW 织物纬向平均抗弯刚度 mg cm B总 织物总平均抗弯刚度 mg cm 二 悬垂性测试 织物的悬垂性是指织物因自重而下垂的性能 它是织物视觉形态风格和美学舒适性的重要内容之一 涉及织物使用时能否形成优美的曲面造型和良好的贴身性 悬垂性应该用悬垂程度和悬垂形态两类指标表示 悬垂程度指织物在自重作用下 其自由边界下垂的程度 用悬垂系数F表示即试样下垂部分的投影面积与其原面积之比的百分率 原理 将圆形试样置于圆形支持盘间 用与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光线照射 得到试样的投影图 通过光电转换原理 直接从电流表读出相应的织物悬垂系数 或用描图法求得悬垂系数 该值越大 悬垂性越差 试验操作YG811型光电式织物悬垂性测试仪结构简图 A法 直接读数法1 开机 预热10min 2 按测量键 调整零点 3 将试样托放在夹持盘上 使OA线与一支架相吻合 加上盖 轻轻向下按三次 静止3min后蜂鸣器响 记下读数 4 按复位键 重复步骤2 调零后 依次测出同一块试样的OB OC OD三个读数 B法 描图称重法1 剪取与试样大小相同的制图纸 在天平上称重 2 把仪器调整到描图法状态 3 将试样托放在夹持盘上 使OA线指向操作者 再依次放上有机玻璃划样块 制图纸以及上盖 轻轻向下按三次 静止3min 开始描图 然后剪下图形 再次称重 按下试求出悬垂系数 式中 F 悬垂系数 G1 与试样相同大小的纸重 mg G2 与试样投影图相同大小的纸重 mg G3 与夹持盘相同大小的纸重 mg 计算计算每份样品的平均悬垂系数 修约至整数位 三 织物抗折皱性测试 织物的抗皱性是指织物在使用中抵抗起皱和抗皱复原的性能 有时 抗皱性也可以理解为引起织物变形的外力消失后 由于织物的急 缓弹性而使织物逐渐回复到起始状态的能力 因此 抗皱性也可称为折痕回复性通常以折痕回复角表示织物的折皱回复能力 原理 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 在规定条件下折叠加压保持一定时间 卸除负荷后 让试样经过一定时间的回复 然后测量两翼之间形成的角度 以测得的角度来表示织物的折痕回复能力 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方法分为两种 1 水平法折痕线与水平面平行2 垂直法折痕线与水平面垂直每个样品至少裁剪20个试样 经 纬向各10个 测试时每个方向的正面对折和反面对折各5个 垂直法和水平法的试样形状和尺寸 水平法操作步骤 1 将试样长度方向两端对齐折叠 并用宽口钳夹住 放在压锤座上 使试样正确定位 轻轻加上10N的压力重锤 加压时间为5min 5s 2 加压时间一到 卸去负荷 将夹有试样的宽口钳转移至回复角测量装置的试样夹上 使试样的一翼被夹住 另一翼自由悬垂 通过调整试样夹 使悬垂下来的自由翼始终保持垂直位置 3 试样卸压后5min读取折痕回复角 如果自由翼轻微卷曲或扭转 则以该翼中心和刻度盘轴心的垂直平面作为折痕回复角读数的基准 结果计算 分别计算以下各折痕回复角的算术平均值 计算至小数点后一位 修约至整数位 1 经向 纵向 折痕回复角 包括正面对折和反面对折 2 纬向 横向 折痕回复角 包括正面对折和反面对折 3 总折痕回复角 经纬向折痕回复角算术平均值之和表示 参考文献 1 何丽华 赵文贤 织物硬挺度测定仪 J 山东纺织科技 1985 02 31 36 2 黄新林 织物悬垂性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章节伤寒考试题
- 2025编导考试真题及答案山西
- 2025年国网校园招聘试题及答案
- 园林景观设施维护管理方案
- 2025蚌埠二中考试试卷真题及答案
- 安全培训征求意见课件
- 传染病建筑通风系统设计与优化策略
- 2025年沙河事业单位真题
- 2025安泽县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安徽事业考试真题及答案
- VTE课件讲解教学课件
- 2024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7课时4SectionB(1a-1d)分层作业(含答案)
- 高原性肺水肿
- 2025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2课认识气温计课件
- 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件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 车间顶防火改造方案(3篇)
- 新技术耳石复位申请书
- 2025年五粮液笔试考试题及答案
- 髓母细胞瘤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