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E测试基本知识_第1页
ATE测试基本知识_第2页
ATE测试基本知识_第3页
ATE测试基本知识_第4页
ATE测试基本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TE自动测试基本知识 1 ATE简单说明2 测试界面及操作说明3 ATE的测试工艺要求 1 ATE是为公司电话机的机芯功能测试设计开发的功能测试仪 一 简介 2 它能自动循环测试电话机的振铃 CID来电显示 包括FSK和DTMF两种格式 免提发 受话 手柄发 受话 拨号等功能 3 这一部仪器以工控机为基础 内建A D I O卡 外加自己开发的接口控制电路 一台工控机可以带两个接口控制电路 控制两个测试架 同时测试两部机芯 二 仪器的连接及各部分说明 1 仪器的连接 显示器 显示测试结果 PC 控制中心 过程控制及结果判断 接口控制电路 测试信号的产生 调制 接收 气缸 测试架 信号与机芯接口 ATE整机组成 1 CALLID测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ND069 1997制作的 其中FSK信号是挂机状态 单数据消息格式 DTMF信号是标准格式 2 发受话测试是依据阳光仪的测试方案做的 3 拨号测试是模拟人手拨号后 对信号进行A D后得出的数据进行傅利叶逆运算积分出来的频率值 再作出判断的 4 测试顺序 振铃FSK 振铃DTMF 振铃 免提发受话 拨号 手柄发受话和侧音 结束 2 测试原理 3 对比 三 测试界面及操作说明 1 测试软件界面如下图 2 选择测试机型界面在上图中点击测试系统 选择新建 出现如下图的测试型号选择提示对话框 选择电话机芯的型号 点击按钮 系统自动在主画面下建立一条测试线 3 建立测试线测试线建立后 如下图 此时可以选择测试的来电显示号码和DTFM拨出号码及是否保存测试数据的选项 此时便可开始进行测试 如果要两个并行测试 可以再建立一条测试线 测试完毕后 系统显示测试结果 合格 或 不合格 及各项目测试值 4 测试参数设置 当需要修改测试机芯的参数或新增测试机型时 选择系统菜单下的项 系统出现对话框如下图 在各对话框中写入相应信息后 选择按钮保存或依据提示进行保存 不需要保存时 选择退出 四 选择测试机型界面及步骤 以HCD 17 为例 1 用鼠标双击显示器桌面的 TCL HCD 程序图标 打开测试程序界面 2 单击菜单栏上的 测试系统 菜单 在出现的子菜单上点击 新建 命令 打开 测试机型选择 对话框 3 选择 HCD17GT3007 文件 点击OK命令打开测试窗口1 重复打开测试窗口2 最多建立两个测试窗口 4 拿取机芯PCB板 将RING开关拨至右边后 平稳放入测试架针床上 确认定位良好 5 双手同时按下测试架底座两旁的 启动1 和 启动2 按钮 机芯压板自动下压PCB板 到位后开始测试 原来这么简单 6 在前面两声振铃时观察测试架上的LCD显示镜有无显示设定的FSK及DTMF来电显示号码 7 聆听测试架喇叭有无铃声及声音是否失真 电话来了 铃声很清晰 8 等待机芯所有功能测试完机芯压板自动抬起后 取出PCB板 观看显示器判定此机芯是否合格 如不合格 在PCB板上写上相应的故障代码 待修理维修 合格的机芯则在线板面上用色笔作好后用防静电纸皮隔开装入防静电胶盆内 9 当机芯压板长时间不抬起时 说明正测试机芯不合格 单按一下 启动1 或 启动2 压板会自动抬起 取出机芯写上故障代码待修理维修 再放入另一机芯继续测试 五 ATE测试人员工作要点 1 每下一种机型 严格按照该种机型的工艺卡操作 严禁非技术 管理 人员擅自更改已设置好指标参数的测试程序 文件 2 因ATE电脑为测试专用 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测试人员进入非测试页面进行其它操作 以免误删除系统文件或造成文件丢失 3 认真阅读工艺卡的各项内容 包括产品名称 测试架 测试程序 使用文件 工艺要求等 4 在测试过程中同一故障坏机较多时要及时通知管理人员 以便及时 有效的控制坏机 或是由因元件更改等原因引起的 以便及时更改测试指标 5 测试人员在机芯测试合格后根据作业指导卡要求用色笔在机芯面做标识 注明工位号 如 工位号是1的测试在机芯面板上写上1 以此类推 6 工作台面要保持清洁 机芯要摆放整齐 拿取机芯时要轻拿轻放 不可乱扔机芯 注意对元件的保护 未测试和已测试机芯要区分明确 7 装箱人员在装箱时要注意不同的机型不可混装在同一胶盒内 机芯要用纸皮或防静电纸皮隔开 且数量要准确 注意测试人员是否有无做标识 如无做标识 必须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