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 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 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能感受体内 外环境的变化 并相应地调节人和动物多方面的活动 对内能协调各器官 各系统的活动 使他们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 对外使人和动物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 二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 一个神经元包括哪些部分 神经元 神经纤维与神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树突 髓鞘 细胞核 胞体 轴突 轴突末梢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电刺激实验 静息时 静息电位 外正内负 适宜刺激 适宜刺激 产生负电位 传递负电位 适宜刺激 神经细胞接受刺激后 产生负电波沿神经纤维传递 这个负电波叫做动作电位 也就是神经冲动 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 并沿神经纤维传递的反应 称作兴奋 因此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 兴奋 动物或人体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某些组织或细胞 四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物质基础 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离子浓度不同 内K 外Na 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静息时 静息电位 外正内负 极化 物质基础 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离子浓度不同 内K 外Na 细胞膜的通透性不同 极化 适宜刺激 去极化 反极化 动作电位 外负内正 物质基础 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离子浓度不同 内K 外Na 细胞膜的通透性不同 极化 去极化 反极化 复极化 神经冲动的产生 当人体细胞兴奋时 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A 收缩反应B 分泌活动C 膜电位变化D 神经冲动 练一练 Page 19 3 2011 浙江理综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电位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b段的Na 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 b c段的Na 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 c d段的K 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 d e段的K 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C 直击高考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适宜刺激 在兴奋点与相邻部位间出现电位差 形成局部电流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适宜刺激 在兴奋点与相邻部位间形成局部电流 膜内从兴奋部位传向相邻未兴奋部位 膜外相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适宜刺激 神经冲动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从兴奋部位传向两侧相邻未兴奋部位 冲动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原兴奋部位恢复静息状态 总结 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刺激 产生动作电位 形成局部电流 回路传导 膜内由兴奋区到未兴奋区膜外由未兴奋区到兴奋区 双向传导到未兴奋区 传导特点 1 双向性2 不衰减性3 绝缘性 五 突触的信号传递 ABCD 刺激在A点 兴奋传到D点时 电表的指针偏转几次 方向如何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在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 树突或轴突处组成突触 图二 1 突触 1 突触的结构 神经递质 你了解多少 1 产生 2 分泌结构 3 受体 4 种类 5 作用 6 去向 由高尔基体产生 线粒体参与供能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上糖蛋白 按功能分为两种 使后膜兴奋或抑制 作用后被分解 为什么突触小体中含有较多的线粒体 为兴奋传导或递质分泌等提供能量 2 传递的过程 3 传递时信号变化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兴奋或抑制 与特异性受体结合 4 主要突触组成 轴突与胞体 轴突与树突 轴突与轴突 轴突与肌肉 腺体 单向传递 原因 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 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 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 原因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缺氧 二氧化碳增加或酸碱度的改变等 都可以改变突触部位的传递活动 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 因此某些药物也可以特异性的作用于突触传递过程 阻断或者加强突触的传递 如新斯的明 毒扁豆碱 有机磷农药等使肌肉痉挛 箭毒素 肉毒杆菌毒素使肌肉松弛 5 突触传递的特点 1 神经递质以怎样的方式释放 2 递质被突触后膜吸收吗 递质怎样作用于后膜的 3 后膜接受递质刺激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4 递质作用于后膜一定会产生动作电位吗 5 突触中发生的信号转变为 6 神经冲动的传导和传递都需要能量吗 速度 6 阻止神经冲动的传递方法有哪些 突触后膜具有特异性识别神经递质的物质 该物质的物质基础是 A 糖蛋白B 胆固醇C 磷脂D 多糖 练一练 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 突触小体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 A 电信号到电信号B 电信号到化学信号C 化学信号到化学信号D 化学信号到电信号 练一练 下图表示某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 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刺激a处 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 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 刺激b处 不会引起a和c处电位变化C 刺激c处 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D 刺激a处 b c同时发生兴奋或抑制 练一练 六 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 1 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反射弧组成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梢部分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反射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反射弧模式图 神经中枢 一般为脑和脊髓 链接到膝反射 传入神经元判断 1 内的神经节2 内的突触方向 下列关于感受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是感受刺激的结构B 是产生感觉的结构C 是转换能量形式的结构D 参与感觉和反射的形成过程 练一练 脑结构 凹凸不平 凸的是回 凹的是沟或裂 成年约2200cm2 人脑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大脑很大不同在于 人脑还具备了语言 学习 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区 中央沟 运动区 中央前回 体觉区 中央后回 视觉中枢 听觉中枢 听觉性语言中枢 视觉性语言中枢 书写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人脑的高级功能 W区 视运动性语言中枢 S区 运动性语言中枢 写 说 V区 视觉性语言中枢 读 H区 听觉性语言中枢 听 白洛嘉区 韦尼克区 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 参与此过程的高级中枢是 A 语言中枢B 躯体感觉中枢C 躯体运动中枢D A B和C 练一练 人脑的高级功能 1 精细机能定位2 皮层大小与运动 感觉精细复杂有关 3 交叉 倒置 脸部除外 支配 中央前回 躯体运动中枢 中央后回 躯体感觉中枢 1 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各部分大小无关 与它运动的精细 复杂程度有关2 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 倒置的3 躯体各部分在第一运动区都有它的代表区 4 皮层中的功能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联系是 对侧性的 结论 八 人的体温及其调节 主要内容 人的体温及其意义体温的调节 想一想 带婴儿看病时 为什么要等他们停止哭闹几分之后再给他们量体温 婴幼儿哭闹会使体温升高 因此要等他们停止哭闹几分后 再给他们量体温 什么是体温 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是什么 人体又怎样使自己的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的呢 什么叫人的体温 人身体内部的温度 临床上常用什么温度来代表体温 1 口腔温度2 腋窝温度3 直肠温度 1 人的体温及其意义 平均为37 2 平均为36 8 平均为37 5 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 体温过低或过高有何危害 1 低于28 时 人会丧失意识2 低于22 时 可能导致死亡3 高于41 时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 出现说胡话 神志不清等症状4 高于43 时 有生命危险5 成年人体温每升高1 心率每分钟增加10次 儿童可增加15次 体温的相对恒定有何意义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从而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使各种细胞 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紊乱 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 可见 体温的相对恒定 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2 体温的调节 人的体温来源于何处 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什么结果 产热量 散热量 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是靠完善的体温调节结构和功能来实现的 产热 产热器官 安静状态 主要是内脏 肌肉和脑 肝脏产热最多 运动状态 主要是肌肉 人体表面温度 环境温度时 散热 散热途径 1 皮肤 主要 2 呼吸道加温空气和蒸发水分3 随尿和粪便的排出 皮肤散热的方式 直接散热蒸发散热 辐射散热对流散热传导散热 体温 环境温度 唯一散热方式 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哪里 下丘脑 温度感受器的分布和种类分别是 分布 种类 人体的皮肤 黏膜和内脏器官中1 对温觉敏感的温觉感受器2 对冷觉敏感的冷觉感受器 体温调节过程 寒冷环境 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垂体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肾上腺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骨胳肌战栗 皮肤血管收缩 立毛肌收缩 代谢活动增强 皮肤血流量减少 出现 鸡皮疙瘩 产热量增加 散热量减少 体温恒定 刺激 兴奋 炎热环境 温觉感受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舒张 血流量增加 汗液分泌增多 汗腺 散热量增加 体温恒定 刺激 兴奋 骨骼肌 内脏 大脑 下丘脑 产热 散热 动态平衡 皮肤汗腺及血管活动 体温调节 想一想 有人说 春捂秋冻 有益健康 也有人讲 知冷知暖 不会生病 哪一种说法更有道理 对不同的人来说 这两种说法各有道理 前者强调机体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后者强调采取适当措施来维持体温的恒定 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在治愈后 夏季要比烧伤前怕热 这是因为皮肤烧伤时损伤了 A 大量神经末梢B 皮下脂肪组织C 大量汗腺D 皮脂腺 练习 C 练习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 正确的是A 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B 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C 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收缩D 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C 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 会引起 A 冷觉感受器兴奋B 温觉感受器抑制C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D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D 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 当他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 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下图趋势相符合的是 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 身体耗氧量变化 肾上腺素分泌量 汗液的分泌量A B C D 相对值 环境温度 200 20 30 A 当人处在寒冷环境时冷觉感觉器兴奋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分析综合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散热减少 肾上腺素增加 代谢加快 立毛肌收缩 骨胳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管理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快捷酒店员工奖励合同书(示范文本)
- 2025车辆租赁合同半年版
- 2025年劳动合同的特点
- 2025药品销售合同简化版
- 2025合作协议下载模板
- 2025设备租赁合同格式范本
- 搓丝基础知识培训心得
- 活动策划能力测试:模拟面试题目与解答
- 南方物业面试经验分享:面试题库与面试技巧探讨
- 《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穿透式管理实施指南》知识培训
- 企业研究院管理制度
- 工业管道安全评估方法-全面剖析
- 施工现场排水方案
- 居家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计划
- 《国内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现状文献综述》4200字
- 2025年教资语文科三试题及答案
- 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研究
- JJF2096-2024软包装件密封性试验仪校准规范
- CNAS-CC170-2015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 拒绝乘坐黑车交通安全课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