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应试重点及模拟题.docx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应试重点及模拟题.docx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应试重点及模拟题.docx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应试重点及模拟题.docx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应试重点及模拟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应试重点及模拟题已考案例类型(1)建材火电2005年、2006年(2)轻工、化工2005年(3)社会区域2005年(4)机电2006年(5)公路2005年(6)水电2006年(7)油田开发2006年(8)规划2006年(9)竣工验收2005年、2006年(10)危险废物处置2005年未考的案例类型(1)冶金(2)输变电(3)轨道交通(4)跨河桥梁(5)机场 一、输变电项目应试重点及模拟试题项目特征问题:电磁污染在进行此类项目的影响分析,设置评价专题及确定评价重点、评价范围及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环境保护措施论证时,均首先应考虑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等污染要素及其影响。其他污染要素(气、水、噪声、生态)及影响与一般污染型建设项目相似。可能的考点:1、输变电项目评价的专题设置2、输变电项目评价重点3、输变电项目评价环境影响识别(输变电工程主要环境影响)4、输变电项目评价范围5、输变电项目的主要评价因子和预测因子6、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因子分析7、变电所电磁环境影响预测8、送电线路环境保护措施9、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环评中应注意的问题。参考答案及相关知识点1、输变电项目评价的主要内容(专题设置)?自然与社会环境调查?环境现状监测、调查与评价?工程分析?电磁污染、噪声、环境空气、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等环境影响预测?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对策?清洁生产?环境监测与管理?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公众参与(参照“技术导则”中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内容构成部分)2、输变电项目评价重点?工程分析?电磁环境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措施3、输变电项目评价环境影响识别(输变电工程主要环境影响)3.1 建设期:变电所和输电线路施工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大气环境的影响,水环境的影响,声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的影响3.2 运营期:变电所与输电线路运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污染;无线电干扰;环境噪声;变电所生活污水影响。4、输变电项目评价评价范围4.1 噪声:(1)变电所:厂界噪声评价范围为围墙外1米,环境噪声评价范围为半径100米的噪声敏感区及敏感目标。(2)线路:边相导线两侧各50米带状区域范围4.2 工频电磁场:(1)变电所:以变电所为中心500米的范围。(2)输电线路:送电走廊两侧各30米带状区,其中,送电走廊为各边相导线投影外20米区域。(因此,评价范围也可说成是:各边相导线投影外50米带状区)4.3 无线电干扰:(1)输电线路:送电走廊两侧2000米带状范围内。(2)变电所:所址围墙外2000米的区域。4.4 生态环境:(1)输电线路:送电走廊两侧500m带状范围(2)变电所:所址围墙外500m范围。4.5 水土保护:主要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包括输电线路和变电所永久占地、临时占地等。5、项目的主要评价因子和预测因子大气、水、声都是常规和通用的:如大气有SO2、NO2、扬尘(TSP、PM10)等;废水有COD、BOD5、氨氮、SS等;噪声有等效连续A声级(用于环境噪声评价)、最大A声级及其持续时间(用于输电线路偶发噪声)、A声级(用于变电所设备噪声源)等。(评价与预测相同)特殊评价因子包括:(1)电磁辐射:工频电、磁场强度(评价和预测因子相同)(2)无线电干扰:0.5MHz的无线电干扰(评价和预测因子相同)(3)生态环境:评价因子为植被覆盖率、植被类型和特征等;预测因子为项目建设对植被破坏与恢复程度。(4)水土保护:水土流失量(评价、预测因子相同)6、环境影响因子分析6.1 输电线路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和运营期)施工期(1)临时占地将使部分家作物、果树、高大乔木等遭到短期损坏。(2)工程沿线拆迁房屋、砍伐森林、改变局部自然生存环境。(3)材料、设备、运输车辆产生噪声和扬尘。(4)修筑施工道路扰动现有地貌,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产生扬尘(5)塔基场地平整、基础开挖扰动现有地貌,造成一定量水土流失、扬尘、固废和机械噪声。(6)土建时的混凝土及基础打桩等产生噪声(7)施工现场人员居住场所搭建临时生活取暖炉灶,产生的环境空气污染。(8)人员及车辆进出等将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对野生动物产生一定影响。运营期(1)输电线路永久占地,改变了原有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2)输电线路下方及附近存在的电、磁场对人、畜和动植物产生影响。(3)输电线路干扰波对邻近有线和无线电装置产生影响。(4)高压线路电晕可听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6.2 变电所:施工期:由于地表的开挖,工程车辆的行驶,施工人员生活等,施工区域将产生水土流失、扬尘、噪声、弃土(渣)、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等。主要影响对象是生态环境。运营期:(1)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变电所内高压线以及电气设备附近,因高电压、大电流而产生较强的电、磁场;变电所内500KV电气设备、导线、金属绝缘子串亦可能产生局部电晕放电,都可能产生无线电干扰源,通过出线(沿导线方向)以及通过空间垂直方向朝着变电所外传播高频干扰波。(2)废水:变电所值班日常生活污水。(3)固废:变电所值班日常生活垃圾,以及事故时的废变压器油(属于危险废物,应集中处理)。(4)噪声:变电所内断路器、电抗器、变压器、火花及电晕等产生较高的连续电磁性和机械性噪声。7、变电所电磁环境影响预测变电所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等电磁环境影响预测,没有可供使用的推荐预测计算模型。因此,电磁环境的预测主要靠类比的方法。类比对象的选择原则:?工程特征相似:具有相同的电压等线;建设规模、设备类型、运行负荷相同或相似;占地面积与平面布置相同或相似。?地理环境特征相似:周围环境、气象条件、地形相同或相似。8、送电线路环境保护措施8.1 线路选择:避开城镇规划区、开发区、居民区等敏感区和敏感目标,与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敏感区保持安全距离。8.2 电磁环境影响防护措施:(1)划定线路保护范围:一般地区,各线路电压边导线外1米,距离500KV电压边导线为20米(2)居民防护措施:300KV送电线路不应跨越长期住人的建筑物,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应小于9.0米;上述距离在最大偏风情况下不应小于8.5米;同时对住人房屋要求导线偏风至该占地地面1米处未畸变场强不得大于4kV/m,超过这个标准予以拆迁。(3)通信设施防护措施:保持最大距离。(4)采用电磁屏蔽设备防治输电线路电磁污染。9、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环评中应注意的问题9.1 从环境保护角度,做好工程选线、选址、选型工作。选线:输变电线路路径应避开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城镇规划区、机场、军事目标及无线电收信台等重点保扩目标。选址:变电所、开关站选址要尽量少占农田、远离村镇,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等。选型:设备选型应考虑采用低噪声及降低无线电干扰的主变压器、电感器、风机等设备;杆塔选型应做合理性与可行性的论证。9.2 以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针对线路沿线及变电所周围环境敏感目标进行预测和评价。运行期在输电线路和变电所附近存在较复杂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场强。该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做好上述三项电磁环境指标的评价工作。具体工作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根据电磁环境评价范围和工程环境特点确定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工频电场、磁场的评价范围为边导线外50m(20m 走廊带+30m);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为2000m,如线路周边无敏感的无线电收信台,重点为100m内的村庄和环境敏感目标。所以应重点调查拟建工程线路两侧100m内和变电所500m内的敏感目标,给出居民区内的人数、户数、环境特征以及与本工程之间的方位、距离、高差关系。第二步:对电磁环境三项指标进行预测。根据模式计算和类比监测表明,三项电磁环境指标中,环境制约因素是工频电场。工频电场预测内容应包括:线路高14m时(通过村庄居民区的设计高度),线下地面1.5m高处工频电场强度分布,及使边导线外5m处工频电场4kV/m时线路应抬升的高度。第三步:根据预测计算结果(包括参照类比监测值),针对具体的村庄或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进行评价,提出污染防治对策。一般用三种防治对策:(1)线路避让摆动。当线路经过地区有较大村庄或通过居民密集乒时,线路应尽量摆动避开;(2)抬高线位方法。当线路周边为居民密集区或村庄房屋较集中时,可采用抬高线位方法,尽量减少拆迁移民。此时应给出抬高线位后,距边导线最近敏感目标的距离和工频电场预测值。(3)拆迁方法。当线路周边房屋较少或房屋建设质量较差时,宜采用拆迁方法。此时应给出拆迁的户数、拆迁后最近建筑距边导线的距离及工频电场预测值。9.3 声环境影响评价应重点针对变电所,并兼顾线路。变电所集中了主变压器、电抗器、风机等众多声源,且具有中低频特征,应按相应评价工作等级进行厂界噪声预测及综合噪声对周边敏感目标的影响预测。 500kV交流输电线路噪声影响虽然较小,但在阴雨天气噪声影响明显,应进行线路噪声影响的类比监测分析。9.4 做好施工期生态影响评价,变电所生活污水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拆迁安置及公众参与等工作。9.5 变电所产生的危险废物的收集管理和处置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某500 kV输变电工程某500kV输变电工程由500kV变电所及500kV同塔双回、接送电线路组成,线路全长291.3km。其中,500kV送电线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由某电厂起至500kV变电所止,线路路径长度237.5km;另一部分由W甲、乙线双“兀”入500kV变电所,线路路径长度253.8km。线路跨越2条河流。变电所建设地点位于某市高岭镇飞云寨村境内。工程静态投资76000万元。线路工程永久占地9.14hm2,临时占地155.62hm2;变电所永久占地9.93h m2,临时占地2.7h m2。初步分析表明,本项目环境敏感点为社会关注区之一的人口密集区,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线路两侧一定范围内和变电所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村屯、有人员活动地带以及排水受纳地表水体某河流。【问题】1简述本项目的评价重点。2简述本项目的评价范围。3输变电项目特有的评价因子有哪些?4论述本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5如果预测项目运营将对人口密集区内居民产生不利影响,该如何采取措施?【参考答案】1简述本项目的评价重点。以工程分析、施工期影响、电磁环境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措施为评价工作的重点。具体为:(1)工程施工期的土地利用和拆迁安置;(2)工程运营期工频电场及磁场、噪声、无线电干扰的环境影响;(3)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可比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最佳环保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相关知识点本项目属于生态影响型项目,施工期线路假设涉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更和居民的拆迁安置,因此施工期对生态和社会的影响属于重点评价内容之一;同时,线型工程在选址、选线期的比选和运营后的环保措施亦为重点之一。由于在输电线路和变电所项目附近,运营期将存在较复杂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场强,因此,该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要重点做好这三项电磁环境指标的评价工作。线路工频电磁场评价应针对敏感目标按评价程序进行。应重点说明各敏感目标的户数、人数,环境特征(地形特征及建筑物类型等)及与本工程之间的关系(方位、距离、高差等)。明确拆迁居民房是工程拆迁还是环保拆迁(在边导线5 m以外仍超过工频电场4 kV/m标准的拆迁房屋属环保拆迁),还应明确预测环保拆迁的户数、拆迁后距线路最近的一户居民与线路的距离及工频电场预测值。随着“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超高压与特高压输电建设项目将会增多,输电线路同周边群众的关系尤要关注。输电线路工频电磁场的影响预测评价应是项目评价的重点,需按评价程序进行。2简述本项目的评价范围。(1)噪声变电所:厂界噪声评价范围为围墙外1 m,环境噪声评价范围为半径100m的敏感区和附近居民区。线路:边相导线两侧50m带状区域范围内。(2)工频电磁场变电所评价范围为以变电所为中心500m以内。输电线路评价范围为送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其中送电线路走廊为线路两侧边导线投影外各20 m的区域。(3)无线电干扰输电线路走廊两侧2000m带状范围内。变电所围墙外2000m的区域。(4)生态环境,输电线路和变电所周围500m范围。(5)水土保持主要输电线路和变电所永久占地、临时占地等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考点知识来源:(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规定工频电场、磁场的评价范围为送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其中送电线路走廊为线路两侧边导线投影外各20m的区域。3输变电项目特有的评价因子有哪些?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的评价属于常规评价,评价因子与一般项目类似,输变电项目的特征评价因子有:(1)电磁辐射:工频电磁场强度;(2)无线电干扰:0.5 MHz的无线电干扰;(3)生态环境:植被特征与覆盖;(4)水土保持:水土流失。4论述本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1)送电线路环境影响 施工期:临时占地将使部分农作物、果树、高大乔木等遭到短期损坏。工程沿线拆迁房屋、砍伐森林、改变局部自然环境。材料、设备、运输车辆产生噪声和扬尘。修筑施工道路扰动现有地貌,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产生扬尘。塔基场地平整、基础开挖扰动现有地貌,造成一定量水土流失、扬尘、司废和机械噪声。土建时的混凝土及基础打桩等产生噪声。施工现场人员居住场所搭建临时生活取暖炉灶,产生的环境空气污染。人员及车辆进出等将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对野生动物产生一定影响。运营期:土地的永久占用,改变了原有土地功能。输电线路下方及附近存在的电磁场对人、畜和动植物产生影响。输电线路干扰波对邻近有线和无线电装置产生影响。高压线路电晕可听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变电所环境影响施工期:由于地表的开挖、工程车辆的行驶、施工人员生活等,施工区域将产生水土流失、粉尘、噪声、弃土(渣)、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等,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运营期: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变电所内高压线以及电气设备附近,因高电压、大电流而产生较强的电磁场;变电所内500kV电气设备、导线、金具绝缘子串亦可能产生局部电晕放电,从而产生无线电干扰,通过出线、顺导线方向以及沿空间垂直方向向变电所外传播高频干扰波。 废水:变电所值班日常生活污水。固废:变电所值班日常生活垃圾。事故时的废变压器油属于危废,必须交由有资质的单位集中处理。噪声:变电所内断路器、电抗器、变压器、火花及电晕等产生较高的连续电磁性和机械性噪声。5如果预测项目运营将对人口密集区内居民产生不利影响,该如何采取措施?如果预测项目运营将对人口密集区内居民产生不利影响,一般采用如下三种措施之一或者三种措施结合使用。(1)线路避让摆动。当线路经过地区有较大村庄或通过居民密集区时,线路应尽量摆动避开。(2)抬高线位方法。当线路周边为居民密集区或村庄房屋较集中时,可采用抬高线位方法,尽量减少拆迁移民。(3)拆迁方法。当线路周边房屋较少或房屋建设质量较差时,宜采用拆迁方法。此时应给出拆迁的户数、拆迁后最近建筑距边导线的距离及工频电场预测值。由于本项目线路经过居民密集区,建议采用前两种措施。 二、机电项目1主要相关产业政策、环评技术导则及行业污染控制标准1.1 “十一五”期间电子材料行业发展规划1.2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 1007088)1.3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怠速法)(GB 1462l一2002)1.4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GB146222002)1.5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GB 181762002)1.6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2工程分析要点 2.1 工程概述 工程名称、建设性质、地点、规模、项目组成(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等)、产品方案、建设投资、职工人数、工作制度、生产天数等。 2.2 生产工艺分析 详细说明原料来源、生产工艺方法、操作控制条件,物料平衡、水平衡和重要的元素平衡。根据采取工艺的不同,用带污染物排放点的污染源流程图及相对应的表来说明产污过程、排放点位置、污染物成分、数量、浓度、去向。对使用的辅料(如使用的化学品等要说明物化性质和毒理性质,同时要考虑非主体工程的污染源和无组织排放。 2.3 污染源及环保措施分析 2.4 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一般项目可不考虑) 2.5 清洁生产分析,从原料、生产工艺、设备选型、环境管理、产品指标等3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3.1 主要污染因子 3.11 废水污染因子:电子行业废水中可能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AOX等有毒、有害物质;电镀车间、涂装车间、酸洗车间、铅蓄电池厂、电炭厂、电缆厂、电工仪器厂等废水可能含重金属离子(如铬、汞、铅、镉、铜、镍、铁、钴)和CN-、S2油等。 3.1.2 废气污染因子:一般包括SO2、NOx、烟尘、粉尘、有机物等。电镀车间、酸洗车间、涂装车间、铅蓄电池厂、绝缘材料厂、油料加工车间含酸雾、油雾、漆雾等;绝缘材料厂、电缆厂、电机厂、涂装车间含有机气体(如苯类、酚类、醇类等);焊接车间含焊药烟尘、金属氢氧化物。要考虑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及非正常工况和事故排放量。 3.1.3 固体废物:按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固废、生活垃圾分别考虑。 3.1.4 噪声及振动:除生产设备运行噪声外,机械行业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存在工艺噪声,如热加工中的锻造、轧制,冷加工中的铣、刨、磨、钻等;有振动产生是机械行业的又一特性,如锻锤、落锤、压力机、冲床、造型机、气体压缩机、各类风动工具以及机动车辆。 3.2 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3.2.1 对于废气,首先从源头控制,选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原料,选用含硫低的燃料,污染物治理则根据排污特点采取除尘、集中湿式洗涤净化等措施。燃煤锅炉烟气一般要安装脱硫除尘设施。喷涂废气要针对废气主要成分采取经济技术可行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吸附法、吸收法、低温冷凝法、高温燃烧法和催化燃烧法等。 3.2.2 对于废水,首先考虑除油、沉淀、冷却处理后综合利用,再根据需要采取中和、二、三级处理后达标排放。含有第一类污染物的废水(如含铬电镀废水)要在车间处理达标。 3.2.3 设备噪声要考虑设备选型、厂区平面布局、减振、隔声等措施;生产工艺噪声要考虑隔声、吸声和布局。 3.2.4 工业废物分类处理,必须考虑综合利用,废有机溶剂、含铬污泥等危险废物必须送有资质安全处理危险废物的单位统一处理,厂内贮存方式要符合相关规定。3.2.5 电子信息产品要注重清洁生产分析,在设计时,要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易于降解、便于回收利用的方案;在生产或制造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易回收处理、有利于环保的材料、技术和工艺。4、其他应注意的问题4.1 注意具体项目与产业政策符合性及相关规划的兼容性,注意选址、布局与当地城市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的符合性,对于改扩建项目要进行原料结构调整与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分析,计算污染物排放“三笔帐”,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区域总量平衡”,必要时提出区域污染削减方案。关注行业清洁生产分析。 42 废水中含有第一类污染物是机电行业污染的突出特点,因此要在车间排污口达标排放。排水系统要采取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别治理。在制定环境和污染源监测方案时,要注意监测点位的位置和监测项目相对应。 43 噪声和振动是机械行业的重要污染因素,要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价,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4 在不同的项目和工艺中,废气中的特征污染物可能有酸雾、油雾、漆雾、苯系物、酚类、醇类、金属氢氧化物。应采用清洁原料和清洁生产工艺。对废气无组织排放,应给出卫生防护距离。45 环境风险分析要考虑运输过程的事故风险、生产工艺设备的事故风险、污染处理设施的事故风险等,提出详细的应急措施及实施计划。注意原料输运、使用、贮存全过程的事故环境风险。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必须贯彻“全过程管理”的原则。TSSOP封装用引线框架技术改造项目某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和硬质合金级进冲模生产。该公司投资2943.2万元对生产能力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新增:集成电路引线框架3亿只/a、硬质合金级进冲模5 副a(包括大修理)。集成电路引线框架主要作用是连接电路芯片和印制电路板上的线路。本项目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见表1。表1 主要原材料消耗情况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材料来源需要量1铜带C194丰山上海219.56t2氰化银钾光洋化学1.5t3包装材料国内140655套件4氰化银光洋化学200kg5压层纸57*3000NISSIN150卷TSSOP引线框架主要生产工艺包括:冲压、电镀、贴膜、检验及包装等工序。硬质合金级进冲模主要生产工艺包括:冲压、电镀、贴膜、检验及包装等工序。经初步调查,厂址北面约100m处为某医院,东南面约200m处为住宅小区;该市主导风为东北风。【问题】1技改项目工程分析,应收集哪些资料?2项目运营期主要污染源有哪些?3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如何处理?本项目的危险废物有哪些?4废水处理措施论证应注意哪些问题?【参考答案】1技改项目工程分析,应收集哪些资料?技改项目工程分析应收集的资料有:企业现有工程的生产工艺、污染物排放情况、“三废”治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及效果;技改项目的生产工艺、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技改项目拟采用的“三废”治理设施。知识点补充:技改项目不仅要收集与项目有关的资料,还要收集现有工程的资料,特别要注重与技改项目有依托关系的资料,如供水、供电、供气、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等;还要收集现有工程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三废”处理设施不足之处,便于“以新带老”,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2项目运营期主要污染源有哪些?引线框架生产工艺包括冲压和电镀两个大的工段,电镀工段先对镀件电化学除油、活化处理,然后进行电镀。(1)噪声污染源:冲压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空压机、冲压机等设备。(2)废气污染源为:电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废气,含有硫酸雾、HCN。(3)废水污染源为:电镀预处理产生酸碱废水(pH313);预镀铜工序镀后回收槽产生的浓氰废水(pHl0,CN浓度200mgL);预镀银、退银、脱膜等工序的水洗槽产生的低氰废水;电镀生产线银回收系统产生的废水(pH10,CN浓度200mgL,Ag+浓度100 mgL);废气处理产生的废水(pH10,CN-浓度770 mgL)。(4)固体废物有:废乳化液;电解槽废液;电镀水处理污泥;化学试剂废弃包装;镀槽过滤渣;粗银粉;冲压生产边角料;成品废弃外包装。考点知识补充:电子类项目工程分析应针对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原材料进行,以便确定项目的主要污染源。例如:针对本项目的原料,可知生产过程会产生氰化物、银、铜;针对工艺流程,可知产生电镀废气、废水、废渣;针对生产设备,可知高噪声设备源。3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如何处理?本项目的危险废物有哪些?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进行划分,危险废物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一般固废尽量回收外销进行综合利用。本项目的危险废物有:废乳化液;电解槽废液;电镀水处理污泥:化学试剂废弃包装;镀槽过滤渣。相关知识:遇到电子类项目工业固废时,首先根据工业固废的性质确定其是否是危险固废。一般,危险固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非危险废物一定要进行综合利用。本项目可利用的工业固废有粗银粉、冲压生产边角料、成品废弃外包装。危险废物的判断:国家危险废物名录47类;根据废物的危害特性鉴别,包括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传染性、放射性等4废水处理措施论证应注意哪些问题?对于技改项目应对企业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效果进行论证,一般根据项目验收结果进行论证,另外对水处理的能力进行论证。应注意以下问题:水处理的能力是否满足技改后的水处理能力?水处理工艺是否适合处理技改后废水?如技改后废水水质与现有废水水质相同,应对现有水处理工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如技改后废水水质与现有废水水质不相同,需要对水处理工艺进行调整。注意:进行技改项目“三废”处理设施论证时,不仅要对现有设施处理效果进行论证,还要对处理能力进行论证,判断现有的处理设施能力是否满足技改后的能力,如不够,要对处理设施进行扩建。机电类项目废水处理要注意区分一、二类污染物。喷漆、涂装车间案例某城市工业区内一汽车制造厂扩建年加工5万辆汽车车身涂漆车间,生产工艺为清洗除油水清洗磷化水清洗涂漆水清洗干燥喷中漆烘干喷面漆烘干。清洗除油采用NaOH和合成洗涤剂,磷化使用磷酸锌、硝酸镍,涂底漆使用不含铅的水溶性涂料,中漆和面漆含甲苯、二甲苯,烘干采用热空气加热方式。生产过程废气污染源主要有喷漆过程产生的废气。喷漆室废气量为86104m3h,漆物浓度680mgm3,漆雾含甲苯12 mgm3,由30米高的排气筒排放,两个烘干室废气量均为21104m3h,含甲苯浓度86 mgm3,废气采用直接燃烧法处理,净化效率96.5,分别由各自30米高的排气筒排放,两排气筒相距50米。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有含油废水、磷化废水和喷漆废水,均入汽车制造厂污水综合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有漆渣、磷化滤渣,污水处理站的污泥,厂址东侧有一乡镇。问题:1给出喷漆室可采用的漆雾净化方法。(三种即可)答:活性碳吸附、水膜喷淋吸收、静电净化。2计算各烘干室排气筒甲苯排放速率及两个排气筒的等效高度。答:U甲苯=862.1100000.035/1000000=0.063kg/h H=15m3给出涂漆废水的主要污染因子,列举理由说明本工程污水处理方案是否可行?答:主要污染因子为pH、CODcr、BOD5、SS、磷酸盐、总镍、总锌。污水处理方案不可行,因为总镍为第一类污染物,其排放浓度必须在车间控制,项目采用废水综合处理,所以不可行。4本工程产生的工业固废中哪些属于危险废物?答:漆渣、污水站污泥(含有镍重金属)。5危险废物拟在厂区临时存放,以下符合危险废物处置原则的有哪些?(选项略)6公司拟自建危废焚烧炉,焚烧炉的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回答的问题是什么?(三项)答:(1) 选址是否可行。(2) 是否符合工业区总体规划。(3) 废气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情况。 三、市政开发类项目案例-房地产开发项目1、主要相关产业政策、环评技术导则及行业污染控制标准1.1关于加强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的通知(环监1995100号)1.2关于加强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管理的通知(环发1999210号)1.3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1.4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58号,2006年3月1日起执行)1.5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2、工程分析要点2.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平面布置(附图)、区域地理位置图。项目组成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配套项目和环保工程、主要工艺,明确项目功能、经济技术指标、设计入住人口、总投资。2.2 工程分析2.2.1 建设期对建设期产生的噪声、扬尘、建筑废渣、原材料运输影响交通、植被破坏、施工人员生活废水、生活垃圾等进行分析,并明确施工方案中的相应防治措施。2.2.2 建成后废气应考虑可能存在的锅炉房(若有储煤场,要考虑煤尘对环境的影响)、集中式车库排放的废气;废水主要考虑居民生活污水,如有商务(如餐饮、洗衣等)服务功能建筑还要考虑餐饮废水、洗衣废水;固体废物主要为居民生活垃圾、餐饮垃圾、商务垃圾等;噪声主要考虑公用设施(如锅炉房、中央空调等)设备运行噪声和可能存在的娱乐服务设施(KTV、舞厅、游乐场等)社会噪声;如果是高大建筑,还应考虑高楼风、光遮挡的影响;对于玻璃幕墙建筑,要考虑光污染的问题,大型标志性建筑要考虑对周围景观的影响。对环保工程,如污水处理与排放或生活垃圾转运站,要考虑恶臭等问题。 2.3 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统计 2.4 清洁生产 (主要从施工方案设计、建筑材料选择上考虑)3、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3.1 主要污染因子燃煤烟气:SO2、NOx、烟尘废水:SS、BOD5、COD、动植物油、氨氮等固体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最大A声级及其持续时间特殊污染因子:光遮挡、光污染、局地风场(高楼风)影响等根据环境现状和所在地区污染源调查,必要时要考虑区外污染源(交通噪声)对未来居民生活的影响。3.2 防治措施 3.2.1 建设期污染防治对策 根据建设期工程特点,分析项目占地影响(农业生态环境、植被)、施工扬尘、施工废水、施工噪声、建筑废渣和生活垃圾等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在敏感地段要考虑施工车辆引起的周围地段交通影响,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必要时提出进一步修改项目设计和施工计划的建议。 3.2.2 建成后污染防治对策通常采用燃用低硫煤、安装脱硫脱氮装置、高烟囱排放等措施控制燃煤锅炉房大气污染,对储煤场采取全封闭、苫盖和喷水抑尘的措施;废水分类治理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如有集中式垃圾储运点要提出恶臭防治措施;对于光遮挡、光污染、局地风场等影响,必须从设计入手予以解决,提出减少幕墙面积、更换幕墙材料、调整高大建筑布局等建议。4、应注意的问题 4.1 必须注意项目建设与当地城市建设规划、环保功能区划的符合性,同时关注区域内配套设施建设情况,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中水利用设施、集中供热设施等。 4.2 敏感地区要作好公众参与工作,收集整理公众参与的结果,纳入环评,供决策部门参考。 4.3 作好区域环境现状调查,特别是有可能对区内环境造成影响、影响未来居民生活质量的污染源,如邻近的公路、近期规划中的公路、大型变电站、高压输变电线路、大型工业企业等,在环境影响预测中对此类影响予以适当考虑,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4.4 对于含娱乐服务场所的项目,关注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对周围居民的影响,特别是噪声污染,提出相应污染防治措施。 4.5 对于高大建筑,要注意其光遮挡、光污染、局地风场等影响,标志性高大建筑要考虑对景观的影响。4.6 规划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一般占地面积大,必要时要考虑对所在区域的生环境影响。大型城市商品住宅项目案例某商品住宅建设工程首期占地面积为204123 m2,建筑面积为240000m2。开发建设1幢酒店式公寓和30幢住宅楼;居住总人151 2 680人;机动车停车位520个,其中地上80个,地下440个。公建配套工程由室内游泳池、地下车库、变电站、生活垃圾站等组成。本项目选址区西侧为某市饮用水水源、渔业用水区,属地面水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东侧为一条交通干道;北侧隔马路是一所中学,中学北侧为一风景名胜古迹,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侧为一高级写字楼,周围100m范围内建筑物最高为40m。项目周围水电设施齐全,并建有市政污水管网。供暖采用自建燃煤锅炉房,可研报告规定烟囱沿住宅爬楼设置,高度为40 m,制冷采用中央空调系统。【问题】1本项目的工程分析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内容?2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时,应收集哪些资料?3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4该项目烟囱高度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何改正?5项目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6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的主要预测指标和内容有哪些?【参考答案】1本项目的工程分析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部分内容:(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地点、性质、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平面布置图、区域地理位置。项目组成:包括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等,说明环保工程的主要工艺,明确项目功能、经济技术指标、设计入住人口、总投资等。(2) 污染源及其污染物量分析。运营期的污染源应包括:锅炉废气、生活污水、汽车尾气、交通噪声、生活垃圾。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的分析常根据燃料消耗量、入住人口数、停车场车辆、车流等进行核算。建设期的污染源应包括: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噪声、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的分析常根据施工定员、施工方式、施工机械等进行核算。(3) 清洁生产:从施工方案设计和原材料选择上考虑。(4)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污水处理方案分析、噪声治理等。考点分析及相关知识点项目概况常通过项目组成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公用工程消耗表进行体现。房地产类项目主要影响在于建设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一般建设期时间短,影响不大,但本项目周边敏感点较多,西侧有饮用水水源,北侧有中学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建设期环境影响不可忽视。举一反三:房地产项目废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采暖、热水、供气等所用锅炉、茶浴炉的燃料燃烧废气,地下车库集中排放的汽车尾气以及餐饮炊事燃烧废气和烹调油烟等。废水污染源主要来自洗浴、冲厕、餐饮等的生活污水。噪声污染源主要包括开发项目内、外的交通噪声和空调、冷却塔、风机、水泵等设备噪声以及人群各种活动的社会噪声。由于各类噪声源的位置不同,噪声影响具有方向性、时间性很强的特点,因此对噪声源和噪声影响必须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时段进行具体分析。本项目的噪声污染源包括来自开发项目内、外的噪声,外部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固体废物主要是居民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其组成和人均产生量与各地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经济水平有关。另外,随着城市的发展,房地产项目污染源还可能包括光遮挡、光反射等污染,在环评工作中应引起重视。2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时,应收集哪些资料?预测该项目环境影响时需要调查收集的资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水环境污水排放去向:本项目周围有市政污水管网,应该调查本项目离污水管网的距离,拟接入的污水管网的管径,纳入的污水处理厂名称,污水处理厂的实际处理负荷和最大设计能力、处理效率及处理后污水的排向等。同时,必须调查项目选址区西侧的饮用水水源相关情况,包括水文资料(水域面积、水深、水量等)、水体水质、与本项目的距离、与本项目的相对高度等。(2)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现状:TSP、SO2、NOx日均值。分别调查西侧饮用水水源、北侧中学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侧的高级写字楼与本项目的距离和人口分布规模等。当地污染气象资料,包括风速、风向、大气稳定度;项目周围污染源资料;当地环境空气常规监测资料;项目东侧交通干道的路宽、车流量、车型、设计车速。项目建设地的植被覆盖情况、坡度、坡长、开挖面积等。(3) 声环境分别调查北侧中学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侧的高级写字楼与本项目的距离、方位,并在图上标明具体位置,同时调查这三个地方的人口分布规模等。建设施工各机械设备和锅炉、水泵等辅助设施的数量、噪声源强和厂界的距离。项目东侧交通干道的路宽、车流量、车型、设计车速及与本项目的相对距离。(4) 固体废物垃圾站的数量和位置;西侧饮用水水源、北侧中学、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侧的高级写字楼与本项目的垃圾站设置点的距离。(5) 景观由于本项目规模较大,位于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应考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主要调查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级别、规模、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分情况,与相对本项目的方位、高差、距离、有无遮挡等内容。考点分析及相关知识点主要是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关于环境现状调查与影响预测、收集项目背景资料的内容。从项目所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入手,其主要的影响包括对水环境、空气、噪声的影响,因此收集资料主要针对这三个方面,再考虑进行这三个方面的环境影响定量的预测所需要的资料,见相应的技术导则。本项目规模较大,位于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应考虑城市景观的影响,还应参考文物保护法,提出文物保护要求;同时,项目设置了垃圾站,应该考虑垃圾站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尤其是水源保护地的影响。举一反三:对房地产类项目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一般包括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对地区环境的污染状况,根据目前房地产项目特别是居住区居民入住后反映和投诉情况统计表明,突出的环境问题有:交通噪声和设备噪声;微波发射塔、高压线、变电站等电磁污染;周边一些影响较大的工业污染源;餐饮业油烟等异味污染。对上述问题在环境现状调查中应予以重视。本项目中出现的情况属于交通噪声和设备噪声。今后无论在案例考试还是在实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遇到此类相关情况,请加以注意。3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项目位于交通干线旁边,周边有水源保护地、学校、高级写字楼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属于环境敏感目标,因此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对这些敏感点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施工机械在靠近敏感点处运行,施工运输车辆应尽量避免经过这些敏感点等。尤其要注意禁止施工过程的污水排入西侧的水源保护地。水源保护区内污水管网等设施应采取防渗措施。项目开挖面积较大,施工期的主要影响有施工扬尘、施工噪声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考点分析与答题建议应从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考虑,确定环境敏感区域、敏感点与环境保护目标;根据项目特征判断出主要的施工活动有地基开挖、物料运输、建设结构施工、装修施工等,由此从主要环境要素角度考虑相应的施工内容对应的环境要素。还要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文物保护区控制范围内的环境管理规定。4该项目烟囱高度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何改正?该项目烟囱高度设计不一定合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规定,燃煤燃油锅炉烟囱排放高度除需遵守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3m以上。本项目南侧为一高级写字楼,周围100m范围内建筑物最高为40m。由于本项目锅炉为燃煤锅炉,烟囱高度为40m,不符合“燃煤燃油锅炉烟囱排放高度除需遵守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3m以上”的要求。改正措施可以为:烟囱高度增高至43 m,或者烟囱高度不变,污染物排放速率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考点分析与答题建议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一、法律法规、相关政策运用(一)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中的执行情况”。具体是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中关于烟囱高度的规定,如何评价烟囱高度的合理性。注意燃煤锅炉和燃气锅炉对烟囱高度要求的差异。本类题目有时还应进一步根据项目周围的环境空气功能要求和本城市的总量控制要求,利用模型计算锅炉烟囱排放污染物对本地区环境空气的贡献和影响,并提出其合理的排放高度要求。5项目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1) 本项目对外环境的影响?生活污水纳管可行性分析,生活污水的产生和排放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影响。?地下车库汽车尾气和锅炉废气对学校、高级写字楼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生活垃圾的产生和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餐饮油烟的大气环境影响等。社会区域,案?项目建设对文物保护单位的景观影响。(2) 外环境对本项目的环境影响交通干线交通噪声对住宅声环境的影响。交通干线汽车尾气对项目附近大气环境的影响。考点分析与答题建议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一)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二)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从项目组成和项目运行时的主要内容判断。职工生活、餐饮、汽车、供暖等,从这些方面对水、大气、噪声、固体废物等的影响来分析。同时,尤其注意对设置在某一环境质量可能不达标区域的住宅项目,必须考虑外环境对拟建项目的影响,即项目选址可行性方面的内容。举一反三:房地产类项目常遇到的特有环境问题如下,参加考试和实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应注意:高大建筑物的光污染(玻璃幕墙建筑)、日照遮挡、局地风环境和污染物扩散条件;交通噪声的影响;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特别是附近有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时:环保工程,如污水的处理排放、垃圾中转站,考虑恶臭影响。6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的主要预测指标和内容有哪些?运营期主要的大气环境影响有:车库废气、锅炉废气以及饭店厨房的油烟等,因此,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指标应包括TSP、SO2、NOx以及油烟。同时,交通干线的汽车尾气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并进行预测,预测指标为TSP、NOx和非甲烷总烃。应根据评价等级确定环评预测的内容,一般情况下预测的内容包括: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各指标的一次浓度和日平均浓度,锅炉对周围敏感点的浓度贡献值,各预测指标的一次浓度和日平均浓度。考点分析与答题建议从交通、供暖和生活主要的特征大气污染物和环境空气标准中控制的指标两个方面考虑,可以确定主要的预测指标。耍考虑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关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内容。必要时,要考虑外环境污染源产生的废气对拟建项目的影响。 城市公用商贸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