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课件 1 福建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 纲要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2009 1 精品课件 2 一 能源发展现状二 能源需求及供应分析三 能源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四 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五 能源输送保障六 政策措施七 近期工作重点 主要内容 精品课件 3 前言 福建是一个能源资源缺乏的省份 建立稳定 可靠 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至关重要 精品课件 4 一 能源发展现状 能源资源 福建能源资源主要是水力资源 有少量煤炭资源和一定的风能 潮汐能等 目前未发现石油 天然气资源和核电燃料 煤炭资源 全省累计探明保有资源储量11 5亿吨 剩余可采储量约5亿吨 预计我省煤炭可采期约30年 水力资源 技术可开发的水力资源有1341万千瓦 年发电量约457亿千瓦时 2007年全省水电装机占技术可开发量的73 精品课件 5 风力资源 陆地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为607万千瓦 2007年装机23 4万千瓦 潮汐能 理论装机容量达3425万千瓦 可开发装机容量1033万千瓦 占全国的49 2 居首位 太阳能 全年日照时数为1400 2200小时 辐射量在419 502 104千焦 平方厘米 年 一 能源发展现状 能源资源 精品课件 6 一 能源发展现状 能源消费 2007年福建能源消费总量7574万吨标准煤 比1990年增长4 2倍 年均增长10 2 其中 消费原煤 成品油和电力的年均增速分别为9 6 12 6 12 4 2007年能源自给率仅为34 1 精品课件 7 一 能源发展现状 能源消费 煤炭消费 煤炭在我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主要比例 2007年消费5500万吨 其中电力行业消费量约3000万吨 占全省的54 5 电力消费 2007年全社会用电量1000亿千瓦时 增长15 4 工业用电708 2亿千瓦时 占71 精品课件 8 油气消费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消费原油354万吨 消费成品油约106万吨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消费天然气0 4亿立方米 液化天然气0 5万吨 消费高炉煤气51亿立方米 一 能源发展现状 能源消费 精品课件 9 一 能源发展现状 能源生产与利用 能源生产 2007年福建煤炭产量约2086万吨 水电装机980万千瓦 发电量311 6亿千瓦时 风电装机23 4万千瓦 发电量3 1亿千瓦时 火电装机1391万千瓦 发电量723 6亿千瓦时 2007年生产成品油247万吨 现有万吨以上生物柴油生产企业生物柴油产量15万吨左右 生物质发电装机4 1万千瓦 精品课件 10 一 能源发展现状 能源效率及节能减排 能源效率及节能减排 十一五 初期节能降耗初显成效 2006 2007 2008年能耗年均下降3 4 2007年福建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为53 1 精品课件 11 一 能源发展现状 能源效率及节能减排 2007年淘汰落后水泥产能909万吨 造纸产能6万吨 炼铁产能0 4万吨 酒精产能0 1万吨 关停小火电机组42 4万千瓦 全省煤炭资源回收率35 煤矸石利用率约50 煤矿采区回采率约85 二氧化硫 化学需氧量分别比上年减排5 和3 电力行业实现二氧化硫减排0 344万吨 非电行业实现二氧化硫工程减排0 973万吨 电网结构不断优化 2005 2006 2007年电网线损为4 8 4 75 4 69 呈下降趋势 精品课件 12 一 能源发展现状 能源运输能力 2007年福建铁路营业长度1648km 完成货物发送量3595万吨 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拥有462个 年通过能力1 69亿吨 集装箱771万标准箱 福建炼化公司原油加工能力400万吨 年 拥有10万吨原油码头等油品储运设施 已建成规模260万吨 年的LNG接收站 配套建设福州至漳州的输气干线和五个沿海城市天然气供应管网系统 已建可靠泊8 16 5万立方米LNG船的专用码头一座和储存量32万立方米的储罐 精品课件 13 一 能源发展现状 主要问题 1 福建能源供求总量矛盾突出 能源生产仍跟不上能源需求的增长 能源生产与需求之间缺口日益加大 对区外调入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大 2 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 能源品种结构仍然相对单一 石油 天然气 水电等清洁 高效能源比例较低 偏离世界能源普遍发展趋势和全国平均水平 3 能源生产及消费所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节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 精品课件 14 二 能源需求及供应分析 国民经济 能源发展预测 2008年全省GDP突破1万亿元 提前完成 十一五 发展目标 预计 十一五 经济年均增长12 两岸 大三通 的实现使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明显 十二五 依托临港工业的全面发展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 年均增长10 左右 完成工业化进程后 十三五 面临经济发展转型 年均增长7 2020 2030年年均增长5 精品课件 15 二 能源需求及供应分析 国民经济 能源发展预测 根据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以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依据 同时分析世界人均消费水平和能源利用经济效率的发展趋势 预测2030年我省能源人均消费水平略低于日本1999年的水平 单位GDP能耗接近台湾1999年的水平 精品课件 16 二 能源需求及供应分析 电力一次能源供需分析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分析预测 考虑近期福建省节能降耗目标和重点 提出电力需求预测方案 精品课件 17 根据高方案电力市场需求预测 各水平年需要电力一次能源分别为 4157 7066 9210 11305 12980万吨标煤 二 能源需求及供应分析 电力一次能源供需分析 精品课件 18 各水平年电力一次能源自给率为39 24 18 14 考虑规划建设的燃气电厂360万千瓦 核电1800万千瓦以及特高压交直流送入后 还需调入2275 3406 3846 5552万吨标煤 二 能源需求及供应分析 电力一次能源供需分析 精品课件 19 天然气市场 预测2010年天然气市场容量为45 3亿立方米 2015年为57 6亿立方米 2020年为80 2亿立方米 分别折合约315万吨 400万吨 558万吨 根据LNG接收站的总规模500万吨 年 其中一期260万吨 供需基本平衡 原油及成品油 按照石油消费弹性系数预测 2010 2015 2020 2030年原油消费分别约470 770 930 1260万吨 成品油消费分别约320 520 630 860万吨 二 能源需求及供应分析 油气供需分析 精品课件 20 煤炭 预测我省2010 2015 2020和2030年煤炭消费需求量分别为 7800 9000 9300 13000万吨 2015 2020年期间由于接受西部水电900万千瓦 使2020年煤炭调入增量明显下降 福建省煤炭总产量调控目标 2010年全省煤炭产量2300万吨 2015年及以后煤炭产量增加至2500万吨 各水平年需调入煤炭分别是5500 6500 6800 10500万吨 二 能源需求及供应分析 煤炭供需分析 精品课件 21 铁路经济运输半径内无煤炭供应基地 铁路运输对缓解煤炭调入压力作用不大 还需通过海运调入 但受国内运力制约 难以满足一次能源需要 因此进口国外一次能源同时从省外输入电力将成为保障福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同时受环保条件的限制 我省二氧化硫排放空间将越来越小 考虑燃气 核电发展和区外送入电力 各水平年电力一次能源需调入量将减少264 2009 3663 5667万吨标煤 其中由于特高压送入电力而减少1500万吨标煤 二 能源需求及供应分析 煤炭供需分析 精品课件 22 二 能源需求及供应分析 精品课件 23 三 能源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 发展战略 立足省情 合理开发利用本省有限的能源资源 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的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 积极利用国内 国外两种资源 参与国内外能源合作 引进煤炭 油气 西部水电等能源资源 加快建设核电 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 延伸两翼 对接两洲 构建安全 可靠 畅通的煤 电 油 气输送网络 建立能源战略储备和安全预警应急体系 努力构筑安全 高效 清洁 经济的多元化能源供应保障体系 精品课件 24 三 能源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 主要目标 2030年全省煤炭产量稳定在2500万吨 水电 风电发电量超过400亿千瓦时 一次能源总消费量达21000万吨标煤 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降到46 清洁能源提高到54 能耗从2007年的0 91吨标煤 万元下降到0 5吨标煤 万元 全省电力装机约9500万千瓦 燃煤机组比例下降至47 区外来电比例11 5 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19 核电比重达到19 原油加工量2400万吨 按照能源发展思路 通过引入天燃气 核电 区外来电 到2030年我省可减少原煤消耗约7500万吨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25万吨 基本建立我省安全 稳定 清洁 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精品课件 25 三 能源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 电力工业 以保障 满足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目标 从电力系统的整体经济性 稳定性 安全性出发 统一规划 适度超前 合理调整电源结构 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发电 加快发展核电 合理开发抽水蓄能电站作为本省调峰 调频电源 优化电源布局 加强负荷中心的电源开发和建设 促进电源与电网协调发展 积极引进省外来电 缓解煤炭运输以及环保压力 精品课件 26 三 能源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 电力工业 多元化发展电源 1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发电水电 规划 十一五 后三年新增水电装机76万千瓦 十二五 新增60万千瓦 至2015年水电开发率超过83 风电 规划 十一五 十二五 十三五 风电装机达60 120 200万千瓦 至2030年福建风电装机约300万千瓦 精品课件 27 三 能源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 电力工业 2 加快发展核电 根据一次能源的制约情况 争取 十二五 期间能新开工1个核电站 十三五 投产 远景2030年规划核电装机为1800万千瓦 3 优化发展煤电燃用省内煤电厂 十二五 及以后不宜再增加燃用本省煤的燃煤电厂 燃用省外煤电厂 规划 十二五 建成646万千瓦燃煤电厂 十三五 新增煤电装机150万千瓦 2021 2030年新增煤电装机1500万千瓦 精品课件 28 4 积极引进省外来电为满足能源需求和环保要求 应加快推进特高压电网进入我省 减少煤炭消耗 2015年通过交流特高压接纳省外来电200万千瓦 可节省原煤400万吨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万吨 2020年通过交直流特高压接纳省外来电约1100万千瓦 可节省原煤2000万吨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35万吨 三 能源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 电力工业 精品课件 29 三 能源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 电力工业 5 开展后续抽水蓄能电站工作根据调峰需求 除已开工建设的仙游抽蓄外 规划 十二五 开工建设南部抽蓄120万千瓦 十三五 投产 2020 2030期间再新增抽蓄120万千瓦 6 适度发展燃气电站根据福建LNG接收站一期的建设规模 十一五 规划建设莆田 晋江 厦门三座燃气电厂 装机供360万千瓦 随着民用 工业用气量的增加 从一期接收站的规模分析 难以增加发电用天然气量 因此规划期不考虑新增燃气机组 精品课件 30 三 能源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 电力工业 规划至2010年 2015年 2020年 2030年福建省电源总装机 含区外送入 分别约3600 5400 6800 9600万千瓦 2015年煤电 燃气 核电 抽蓄 水电 风电 外电分别占53 7 11 2 21 2 4 其中洁净电源占47 精品课件 31 三 能源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 电力工业 2020年 2030年区外送入容量分别为福建省总装机容量的16 12 精品课件 32 三 能源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 电力工业 福建省各类电源装机比例见右图 精品课件 33 三 能源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 电力工业 科学布局电源点大型港口电厂 十二五 期间应合理控制北部福州 宁德地区电源发展速度和节奏 加大南部泉州 漳州地区电源开发的力度 核电站 在沿海福州 泉州 厦门和漳州等负荷发展快的电网负荷中心布局核电 适时考虑在闽西北的南平 三明一带布局核电 抽水蓄能电站 在具备较好的建厂 站 条件且位于或靠近峰谷差大 有较大调峰需求的负荷中心地区 如沿海的福州 泉州 厦门等地区建设抽蓄 精品课件 34 三 能源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 电力工业 风电 在沿海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地区 择优开发陆地及浅近海域风电 生物质能发电 在农村地区 根据农作物 沼气等资源条件 合理安排生物质能电厂 省外来电 在福州 泉州 厦门等负荷中心地区选择合适落点 积极引进省外来电 精品课件 35 三 能源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 煤炭工业 加强我省煤炭资源管理 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 促进煤炭产业健康发展 加大煤炭资源勘测 增加煤炭储量 保障煤炭工业持续稳产 延长煤炭开采期 改善煤炭安全生产状况 改变增长方式 提高煤炭工业资源利用率 做到安全有保障 环境污染小 实现可持续发展 精品课件 36 三 能源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 油气工业 面向国际市场 实现油源 气源多元化 建设成为 立足福建 辐射周边地区 的海峡西岸油 气产业基地 十一五 期间扩建福炼公司的炼油生产能力达1200万吨 年 配套建设福州至漳州成品油输送管道 开展漳州 龙岩 赣州成品油管道前期研究工作 拓展省内燃气市场 在现有沿海五个设区市基础上 研究其他设区市和城 镇供气方案 适时开展福建LNG项目二期工程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 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台湾海峡油气资源勘探等前期工作 精品课件 37 四 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二氧化硫排放及酸雨现状 福建省2007年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综合评价指数继续名列全国前茅 但酸雨污染较严重 污染减排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2007年福建省二氧化硫44 57万吨 其中火电行业22 28万吨 全省城市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 029毫克 立方米 比上年略有上升 2007年福建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约77 97亿元 精品课件 38 四 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未来环境状况分析 2010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要控制在42 4万吨以内 电力行业总量不超过17 3万吨 2008 2010年减排措施 预计2010年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总量为16 7万吨 占全省SO2排放的40 预计2015 2020 2030年发电用煤比2010年新增1100 1600 4500万吨标煤 考虑90 脱硫效率后新增二氧化硫排放量约2 5 3 6 10 2万吨 因此还需其他非电行业进一步减排 才能满足 十一五 以后燃煤电厂的排放空间需求 精品课件 39 四 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节能措施 根据国家节能要求 贯彻实施福建省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和重点节能工程行动方案 重点在工业 交通运输 建筑 商用和民用等领域开展节电 节煤 节油工作 一 工业节能 限制高耗能企业发展 电力工业新建机组全部采用6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或超超临界机组 采用高效 洁净发电技术 至2015年除自备电厂外的小火电机组全部退役 采用先进的输 变 配电技术和设备 降低输变电损耗 精品课件 40 四 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节能措施 二 交通运输节能 建立并严格实施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及相应的配套措施 改善公路 水路运输条件 提高能源利用效益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 推动智能交通系统发展 建设城市绿色交通体系 三 建筑节能 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全面实施节能50 的设计标准 编制建筑节能相关的技术标准 构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标准体系 并实施严格的监管机制 精品课件 41 四 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节能措施 四 商用和民用节能 执行国家 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 规范节能产品市场 制定政府机构节能目标和管理办法 完善政府机构能源统计 评价和考核体系 五 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建立 健全用电设备的节能标准 标识准入制度 加大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电力需求的力度 完善对电网企业和电力用户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激励机制 通过经济手段转移高峰负荷 继续开展科学用电系列宣传活动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培训 形成长效机制 精品课件 42 五 能源输送保障 为实现多元化 多途径的能源供给 必须构建安全 可靠 畅通的油 气 电 煤的输送网络 延伸和拓展能源交换平台 开放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进一步加快和完善能源输配管网系统的建设 保证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 精品课件 43 五 能源输送保障 输煤通道 铁路 未来福建铁路网将以 一纵两横 快速铁路为骨架 最终形成 两纵三横 的总体路网布局 总规模4000公里 其中快速铁路网1400公里 已相继开工温福 福厦 向莆 龙厦 厦深 五条在建铁路里程达1000公里以上 上述铁路均为国家一级复线铁路干线 并将建设大量的支线连接沿海港口 使港口与内陆的铁路运输十分便利 计划于2010 2012年相继建成投入营运 精品课件 44 五 能源输送保障 温福铁路 2009年建成运营 规划货运能力1900万吨 年福厦铁路 2010年竣工通车 规划货运能力1000万吨 年 厦深铁路 2012年建成通车 设计货运1200万吨 年 向莆铁路 2012年建成通车 规划货运能力2000万吨 年 龙厦铁路 远期3000万吨 年 精品课件 45 五 能源输送保障 输煤通道 港口 十一五 期间 加快建设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和福州 湄洲湾主枢纽港 发展宁德港 漳州古雷港 重点建设大型集装箱 油气化工 煤炭矿石 工业港区四大港口运输系统 到2010年 福建沿海港口的吞吐量将超3亿吨 规划形成厦门湾和福州港2个亿吨大港 到2020年 福建沿海港口吞吐量将超6亿吨 形成3个亿吨以上大港 精品课件 46 加强与省外联系 在 十二五 初期建成福建与华东主网联网加强工程 初期降压500千伏运行 十二五 末建成温州 福州 泉州 赣州双回特高压通道 形成北与浙江电网 西与江西电网相连的双回链式特高压电网 为引进西电 2015 2020年建成乌东德 泉州 1000kV直流工程直流工程 五 能源输送保障 输电通道 电网工程 精品课件 47 十一五 规划建设沿海相对独立的3 4回500kV主网并向三明 南平 龙岩延伸 2009年形成覆盖全省的500kV大环网结构 五 能源输送保障 输电通道 电网工程 十二五 形成沿海500kV第二通道 同时加强宁德 南平 三明以及漳州 漳北 卓然输电通道 十三五 及以后沿海南北500kV主网仍维持双通道基本结构 宁德 南平 三明 福州 宁德形成500kV双环网 全省仍维持500kV大环网格局 精品课件 48 天然气输气管网 充分利用现有福州 漳州输气管道输配能力及进行局部改造 满足省内各类用户的用气需求 通过建设福鼎 福州 福州 南平 南平 三明 龙岩 龙岩 漳州 漳州 诏安的输气干线 逐步形成 两纵两横 管网格局 以省内 两纵两横 供气环网为供气平台 布置相应供气支线 五 能源输送保障 2020年前形成 两纵两横 的输气干线 精品课件 49 天然气输气管网 通过诏安南下至潮汕管线 福鼎北上至温州管线 灵活调度福建 广东 浙江等三省气源 充分实现供气互保 使福建输气管线融入全国天然气主干网络系统之中 并将宁德 诏安分别作为广东和浙江方向的接收预留点 长汀 邵武支线作为江西方向内陆气源接收预留点 与现状秀屿LNG接收站结合 在省内形成 多源多向供气 的安全供电格局 五 能源输送保障 2020年后形成 南北延伸 多源多向供气 的格局 精品课件 50 石油及成品油管网 福炼一体化配套成品油管道一期工程将贯通福 莆 泉 厦沿海成品油主要消费区 管道全长345公里 分南 北两条线路建设 北线为泉州 福州 管道全长160公里 南线为泉州 厦门 管道全长185公里 配套油库共5个 泉港 泉州 厦门东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