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 对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分析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的起点 在市场经济中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 价格是经济主体之间联系和传递信息的方式 指引着资源的有效配置 那么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呢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需求曲线 第三节供给曲线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第五节经济模型 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咖啡的价格 茶叶的价格 劳动的工资 土地的地租等 企业生产函数把投入和产出联系起来 公众相对效用决定的偏好或无差异曲线 企业的供给 边际成本等于价格 消费者的需求 相对边际效用的比例 生产要素的供给 负效用 闲暇的偏好 持有的财产 引致需求 边际产品的比例 产品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 个人需求指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两点需要注意 在一定时期内 需求数量是个流量 每天多少 每年多少 不但要有购买欲望 还要有支付能力 D P Q 价格 P 收入 I 相关产品的价格 Pr 替代品 Substitutes 互补品 Complements 消费者偏好价格预期 Pe 需求函数 需求量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表示为 Qd f P I Pr Pe 其中 Qd为需求量 P称为价格因素 其他则称为非价格因素 为简化分析 假设非价格因素保持不变 只有价格在变 需求函数就变成了P和Qd的关系 称为需求曲线 demandcurve Qd f P 7 6 5 4 3 2 1 8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P Qd D D 某人的需求曲线 某人对某商品的需求 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表明 在更低的价格下 消费者愿意购买更多的产品 需求规律 理由是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非价格因素的影响 在任何一个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都增加了 需求曲线向右移 称为需求增加 比如 收入增加 P Q P0 D1 D2 Q1 Q2 P Q P1 Q1 Q2 P2 家电市场家电降价 需求量的变化 其他非价格因素都保持不变 只有价格在变化 比如 在很短的时间里 其他因素来不及变化 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 用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化来表示 P Q P0 Q1 Q2 D1 D2 需求的变化 非价格因素变化对需求量数量的影响 用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来表示 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如 电价降低 互补品降价 使得各个价格下的需求量都增加了 D向右移动 称为需求增加 假设需求函数是 Q 10 2 P 3 I 1 假设非价格因素保持不变 I 2需求曲线是 Q 16 2 P 2 非价格因素变化 比如 收入I增加到3 则需求曲线是 Q 19 2 P曲线向右移动 表示需求增加 市场需求曲线 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加总 甲 乙 市场 供给 supply 在一定时期内 在其它非价格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在各种价格水平下 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 或服务 的数量 两点需要注意 一定时期内的 供给数量是个流量 每天多少 每年多少 不但要有提供出售欲望 还要有提供出售的能力 P Q S 价格 P 生产成本 C 劳动力 资本 原材料相关产品价格 Pr 价格预期 Pe 补贴和税收等等 供给函数 供给数量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表示为 QS f P C Pr Pe 其中 QS为供给量 P称为价格因素 其他则称为非价格因素 为简化分析 假设非价格因素保持不变 只有价格在变 供给函数就变成了P和QS的关系 称为供给曲线 supplycurve QS f P 某商品的供给曲线 某商品的供给 1 7000 Qs P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8000 2 0 3 4 5 6 7 8 S S P Q P0 S1 S2 Q1 Q2 非价格因素的影响 在任何一个价格水平下的供给量都增加了 供给曲线向右移 称为供给增加 比如 原材料成本下降 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表明在更高的价格下 厂商愿意提供更多的产品 供给规律 原因 较高的产量意味着较大的成本 只有产品价格较高时 才能使生产者增加产量 产品价格越高 生产就越有利可图 供给的变化 非价格因素变化对供给数量的影响 用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来表示 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左移 市场供给曲线 是厂商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 甲厂 乙厂 市场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将需求和供给叠加在一起如果市场既没有产品过剩 也没有产品短缺 则不存在变动趋势 称为市场均衡 或市场出清 均衡价格或市场出清价格的特征 QD QS没有短缺 没有过剩 没有价格变化的压力 买者想买的和卖者想卖的相等 双方都是满意的并愿意持续下去 S D 短缺 过剩 P Q P1 Pe Qe P2 E E称为均衡点Pe 均衡价格Qe 均衡数量 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存在过度供给竞卖使生产者降价需求量增加 供给量减少市场连续调整 直到均衡价格为止 如果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1 价格高于市场出清价格2 供大于求 Qs Qd 3 生产者降价 价格下降 趋向于出清价格 P1 P2 过剩 P Q1 Q2 Q3 D S Q 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存在短缺竞买使得厂商涨价需求量减少而供给量增加市场连续调整 直到达到均衡价格为止 P3 P2 P Q1 Q2 Q3 D S 假设价格是P2 于是 1 Qd Q2 Qs Q12 短缺 Q2 Q13 生产者涨价4 供给量增加且需求量减少5 在P3 Q3达到均衡 短缺 Q 1 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 以决定市场均衡价格 出清价格 2 如果处于非均衡状态 市场自发调节 缓解短缺或过剩 并返回市场均衡 3 市场机制是否有效 取决于市场是否是竞争的 问题 我们如何分析市场的各种因素对市场价格和交易数量的影响 比如 人们收入水平提高 工资成本上升 贸易自由化 税收 预期等因素 P1 P3 P Q1 Q2 Q3 D S Q S 原料价格下降 供给增加S移动到S 在价格P1下 存在过剩Q2 Q1新的均衡 P3 Q3价格下降 数量增加 P1 P3 P Q1 Q2 Q3 D S Q 收入增加 需求曲线移动到D 新的均衡 P3 Q3价格上涨 数量增加 D 收入增加且原材料价格下降 需求D增加的程度超过供给S增加的程度 均衡价格和数量增加到P2 Q2 D D S S Q1 Q2 P1 P2 P Q 当供给和需求同时移动 对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取决于 1 移动的相对大小和方向 2 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形状 供求定理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 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2 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P1 P2 P3 P Q1 Q2 Q3 Q 0 D1 D2 D3 E2 E1 E3 P1 P2 P3 Q1 Q2 Q3 0 Q P S S2 S1 S3 D E3 E1 E2 P1 P2 E1 E2 S1 S2 D1 D2 Q1 Q2 0 P Q 1 经济模型的种类 图 表 公式 文字 2 经济模型的结构 假设与含义假设是出发点 含义是结果3 经济模型 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经济模型是形成和应用经济理论的工具 要接受经济现实的检验 并能预测和指导经济现实 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经济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外部条件 可变的常数 1 静态分析 staticanalysis 分析达到均衡后的状态及其条件 2 比较静态分析 comparativstaticanalysis 分析有关经济条件发生变化后 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 3 动态分析 dynamicanalysis 分析经济运行实现均衡的过程 供需分析是定性的 只能解决变动方向 不能回答定量的问题 定量地 我们可以问 当价格下降1 需求会增加百分之几 当人们的收入水平增加1 需求会增加百分之几 苹果的价格降低1 梨的需求会降低百分之几 设有函数关系 y f x 问题 x变动1 y变动百分之几 弹性反映了y对x变化的敏感程度 数值上越大 越敏感 弹性大于零 表示y和x同方向变动 反之 则反方向变动 弹性是无单位的量 便于比较 例如 若弹性等于 1 5 则表示x增加1 y会减少1 5 若弹性等于0 5 则表示x增加1 y会增加0 5 若弹性等于0 则表示x变化1 y不变化 需求函数 Qd f P Y Pr 其中 P 价格 Y 收入 Pr 相关产品的价格 常用的需求弹性有三种 需求价格弹性 priceelasticityofdemand 需求收入弹性 Incomeelasticityofdemand 需求交叉弹性 crosselasticityofdemand 分为 点弹性弧弹性 代数法 例 已知需求方程为 P 1000 4Q 确定价格为20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解 当P 200时 Q 200 几何法 D A P Q C B 0 Q 0 P 例 线性需求的弹性 A B D Q P Q1 Q2 P1 P2 0 例 弹性计算当P 10 Q 1000 当价格下降到P 6时 Q 1200 计算价格弹性 ed 0 完全无弹性 ed 1 弹性充足或富有弹性 elastic ed 弹性无穷大 弹性不足 弹性小于1 价格提高25 需求量减少10 价格下降1 需求增加不到1 对价格的反应不灵敏 反应迟钝 比如 食盐 衣食住行 P Q 4 5 100 90 需求 0 P Q 4 5 100 50 需求 0 弹性充足 弹性大于1 价格提高25 需求量减少50 价格下降1 需求增加超过1 对价格的反应灵敏 比如 汽车 房子等高档消费品 P Q 4 5 0 完全无弹性 弹性等于零 需求量对价格没有反应 比如 胰岛素 战略物资 需求 P Q 4 需求 0 完全弹性 弹性等于无穷大 价格高于4元 需求量等于0 价格等于4元 消费者购买任何数量的商品 价格低于4元 需求量无穷大 比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如表所示 1973 1981年 汽油价格急剧上涨 起初 消费者只能节约少量的汽油 有些假期旅行被取消了 许多上班者开始坐公共汽车上班 但这种选择是有限度的 1973 1975年 每辆车的平均耗 油量每年从736加仑减到685加仑 降低了7 但如果有更多的时间供调整 消费者就有可能进一步减少耗油量 小型的节油车更为普及 轿车每加仑汽油的平均英里数从1973年的13 3增加到1981年的15 7 有些人还调动工了工作 或搬到离工作较近的地方去住 这些变化使小轿车的平均行驶英里数在同时期内从9800英里减少到8700英里 所有这些变化使美国在1973 1981年间 每辆车每年消耗的油量从736加仑减少到555加仑 减少了约25 显然 对汽油的长期需求弹性 要比短期需求弹性大得多 销售收入 TR PQ 问题 降价会增加销售收入吗 当价格变化时 生产者总收入的变化依赖于需求的价格弹性 富有弹性 1 的价格下降 销售量的增加 1 总收入 PQ 增加 单位弹性 1 的价格下降 销售量的增加 1 总收入 PQ 不变 缺乏弹性 1 的价格下降 销售量的增加 1 总收入 PQ 减少 当价格发生变化时 涨价 dP 0如果 ed 1 则dTR0 提价导致收入增加 如果 ed 1 则dTR 0 价格变化不影响收入 谷物的需求缺乏弹性 这时 销售量增加所增加的收入 黄色区域面积 小于因价格下降所减少的收入 粉红色区域面积 原理推广 若商品需求弹性缺乏 降价促销必然减少销售收入 谷物价格 谷物数量 P1 P2 Q1 Q2 0 S1 S2 D 丰收前收入P1Q1 丰收后收入P2Q2 定义 当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 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所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当需求函数是连续函数时 需求收入弹性可表示为 当eM 0 为正常品 当eM 1 为奢侈品 如豪宅 轿车当0 eM 1 为必需品 如衣食住行当eM 0 为劣等品 如土豆白菜 奢侈劣等是相对的 且随时代发展而变化 例 弹性计算假设需求函数是 Q 10 2 P 3 M计算当P 2且M 10时的收入和价格弹性 显然 Q 10 2 2 3 10 36eM dQ dM M Q 3 10 36 0 833ed dQ dP P Q 2 2 36 0 111 预测在已知需求收入弹性 未来收入变化的趋势情况下 可以对产品的未来市场需求量进行预测 产业规划分析企业产品结构策略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生产收入弹性大产品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增长机会 而在经济衰退时期 这类企业可能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 需求收入弹性大的商品利润大 风险也大 需求收入弹性小的商品利润小 风险也小 不同收入弹性的组合 既减少风险也有一定利润 据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福格尔研究 1910 1970年间 美国汽车需求收入弹性为2 6 即人均收入增长1 汽车需求增长2 6 结果美国汽车迅速普及 目前中国汽车产量为150万辆左右 如果人均收入年增长率为6 汽车收入弹性为2 6 到2015年中国家庭和企业将购买1000万辆以上汽车 达到美国目前每年购置汽车的数量水平 如收入以6 增长率持续发展到2024年 2 6收入弹性意味着那时汽车购置数量为4500万辆以上 超过目前全世界汽车购置总量 考虑到美国汽车收入弹性太高 不适应预测中国市场情况 假设弹性比美国减少1 3 最终预测结果也只有程度上差别 这样一来 年度购置1000万辆汽车和4500辆汽车数量的临界点到来只是有所延迟 相关年度为2022年和2036年 注 报告时间为1999年 实际当年中国汽车产量为183万辆 轿车产量为57万辆 资料来源 罗伯特福格尔 美中经济发展之比较 中国 经济转型与经济政策 CCER简报汇编 第66 74页 定义 当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 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另外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需求交叉弹性与商品之间的关系 若exy 0 x和y两种商品为替代品 如鲜奶和奶粉 若exy 0 x和y两种商品为互补品 如录像机和录像带 若exy 0 x和y两种商品互不相关 分析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 分析企业内部不同产品之间的关系 制定营销战略 如 墨盒和打印机 Win2000和WinXP 分析进口商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以及国际贸易收支 行业的划分 供给价格弹性 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 商品价格的变化1 引起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点弹性 弧弹性 几何上 A B C Q P 时间因素 时间越长 调整越充分 弹性越大 生产 边际 成本随产量变化的情况 边际成本 随产量增加递增缓慢 则弹性大 产品的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短 弹性一般较大 供给曲线较陡 说明写字楼的供给基本上是固定的 若商家增多 写字楼的需求从D0增大到D1 结果是价格由P0上升到P1 数量也增加了 但远不如价格上升的快 商业中心写字楼的供给是有限的 写字楼的价格上升可能会使原来用于其他用途的楼改为写字楼 但数量也是有限的 因此 S曲线很陡 几乎是垂直的 D1 D0 S P Q P1 P0 0 Q1 Q0 80年代 随身听的供给曲线为S0 需求曲线为D0 均衡价格为P0 数量为Q0 进入90年代 由于技术进步和生产厂商的增加使供给增加 供给曲线移动到S1 同时 随着收入的增加 需求也增加了 但远没有供给增加的那样多 需求曲线移动到D1 新的均衡价格为P1 数量为Q1 供给增加的幅度大于需求增加的幅度 使得数量增加而价格大幅度下跌 Q0 Q1 P0 P1 D0 D1 S0 S1 P Q 0 在苏联解体之前 1991年 苏联的铝工业主要为军事服务 当冷战缓和时 对铝的需求量减少 因而俄罗斯和前苏联其他新独立的国家开始向世界市场出售铝 四年之内 俄罗斯的出口上升了600 推动世界铝市场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造成铝价急剧下降 从1990年的每镑80美分跌到1993年11月的47美分 由于铝价下跌 1993年底美国大约有20 的铝生产能力被闲置 约5000名工人失业 S1 铝价 铝数量 80 47 S D 由于美国铝制造商的强烈抱怨 促使美国政府与俄罗斯政府协商 1993年1月 世界主要铝生产国会聚布鲁塞尔商讨铝市场供过于求问题解决方案 结果之一是俄罗斯同意在以后两年减少15 的产量 以期望供给曲线左移 使价格回升 到1994年2月 世界市场铝价确实回升到56美分 政府对价格的干预 直接干预最高限价最低限价 间接干预税收补贴 在战时 物资紧张 或在平时 由于通货膨胀 政府为了保障人民起码的生活水平 往往要对一些基本生活资料规定最高限制价格 一般 限制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P1 P0 才有意义 在价格为P1时 供给减少到Q1 需求增加到Q2 发生商品短缺 短缺数为 Q2 Q1 短缺会引起一系列反常现象 如 配给 排队 搭配次货 黑市等 Q1 Q2 S D P0 P1 P黑 P Q 0 为了保护生产者 政府有时要规定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保护价 主要用于对某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产业进行支持 如农业 衰退中的产业 美国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就是一个例子 这时 供大于求 产品发生过剩 Q2 Q1 保护价的弊病是造成产品过剩 比如 对于农产品过剩 政府必须考虑对策 如扩大农产品需求 以刺激需求 政府收购 用于出口和外援等 S D P Q Q1 Q2 P0 P1 0 从量税是对生产者征收的 对需求曲线没有影响 设每单位产品征T元的税 征税后 只有产品价格提高T元 生产者才会提供和以前相同的产量 因此 供给曲线要向上平移 平移距离为T 新的均衡价格较旧的均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北中兴冀能实业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三批)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房屋租赁合同二手5篇
- 初级咖啡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国际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贵州省遵义市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含参考答案)
- 畜牧饲养技术引进及责任承担合同
- 特岗考试知识点题目及答案
- 船舶轮机员考试题及答案
- 售后服务流程卡客户问题解决与反馈工具
- 单招汽修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学校辍学学生劝返工作记录卡
- 《细胞工程学》考试复习题库(带答案)
- 粤教花城版小学音乐歌曲《哈哩噜》课件
- 第六讲:RCEP服务贸易与投资解读课件
-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有理数专题《有理数中的数学思想》教学设计
- 加油站反恐防暴应急预案
- 展筋丹-中医伤科学讲义-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检测检验作业指导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咪达唑仑说明书
- 第二章药物转运及转运体
- 装备外观代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