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复旦大学-李天栋ppt课件_第1页
微观经济学.-复旦大学-李天栋ppt课件_第2页
微观经济学.-复旦大学-李天栋ppt课件_第3页
微观经济学.-复旦大学-李天栋ppt课件_第4页
微观经济学.-复旦大学-李天栋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李天栋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教材 微观经济学 第四版 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第六版罗伯特 S 平狄克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Scarcity 自由物品 无需努力即可获得 数量无限经济物品 须付代价方可得到 数量有限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 经济物品 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就是稀缺性 稀缺性带来选择 Choose 问题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何时生产 1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 Economics 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 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 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1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机会成本 OpportunityCost 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的最大收益 人们总是选择机会成本最小的方案 如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1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产可能性边界 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 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1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图 生产可能性边界 Y X B A C D E 15 14 12 9 5 0 1 2 3 4 5 F G H 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 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充分就业 资源如何配置 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内 存在闲置资源 失业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 目前资源和生产技术下无法达到 1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资源配置和经济体制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就是所谓经济体制问题 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混合经济 1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 居民户 厂商及单个产品市场 为考察对象 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产品的供求如何决定其产销量和价格生产要素的供求如何决定其产销量和价格主要内容 价格理论 供求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理论 成本理论 厂商均衡理论 收入分配理论 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分析 1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 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就业 通货膨胀 国家财政 进出口贸易 国际收支 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 国民收入 就业量 消费 储蓄 投资 物价水平 利息率 汇率 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 要分析的根本问题 经济资源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或就业量商品 货币市场如何决定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国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波动与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主要内容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就业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 财政与货币政策理论 1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实证经济学 PositiveEconomics 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 客观规范经济学 NormativeEconomics 考察应该是什么 主观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 2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个量分析 IndividualAnalysis 微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 AggregateAnalysis 宏观经济学采用边际增量分析 MarginalAddingAnalysis 因变量 自变量 d因变量 d自变量 1 2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内生变量 EndogenousVariables 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 ExogenousVariables 经济模型外部的因素决定的变量存量 Stock 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 如 国民财富流量 Flow 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 如 国民收入 1 2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局部均衡 PartialEquilibrium 假定市场间不相互发生影响一般均衡 GeneralEquilibrium 将整个经济视为一个整体 市场间相互发生影响静态分析 StaticAnalysis 只考察任一时点上的均衡状态比较静态分析 ComparativeStaticAnalysis 对经济现象有关变量的一次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动态分析 DynamicAnalysis 对经济现象的连续过程进行分析 1 2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模型 EconomicModel 把经济理论用变量的函数关系来表示 可以有叙述法 代数法 几何法 理性人 RationalMan 假定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理智的 不会感情用事 利益最大化 既定目标最优化 第二章需求 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2 1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 Demand 某一特定时期内 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 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个人需求市场需求需求曲线 DemandCurve 表示需求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的曲线 2 1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表 2 1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规律 LawofDemand 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 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反向的依存关系 即 P D P D 需求规律一定成立吗 吉芬商品 GiffenGoods 注 吉芬商品属于低档品炫耀性消费品 2 1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替代效应 SubstituteEffect 收入效应 IncomeEffect 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正常商品 NormalGoods 劣等商品 InferiorGoods 其他商品价格互替商品 SubstituteGoods 互补商品 ComplementaryGoods 对未来的预期 2 1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函数 DemandFunction 2 1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 既定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需求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 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 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 2 1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2 1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2 2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 Supply 厂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商品的数量 供给曲线 SupplyCurve 表示商品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的曲线 2 2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表 2 2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规律 LawofSupply 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 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的依存关系 即 P S P S 供给规律的例外 技术发展 规模经营导致成本锐减劳动力的供给 2 2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影响供给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生产要素的价格其他商品的价格对未来的预期供给函数 SupplyFunction 2 2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 既定供给曲线上的点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既定时 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 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 2 2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2 2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 均衡价格 2 3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 EquilibriumPrice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 均衡产量 EquilibriumQuantity 均衡价格下的交易量 2 3均衡价格 2 3均衡价格 2 3均衡价格 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供给不变 需求变动D P Q D P Q 2 3均衡价格 2 3均衡价格 2 3均衡价格 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需求不变 供给变动S P Q S P Q 2 3均衡价格 2 3均衡价格 2 3均衡价格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供给 需求同时变动S D Q P S D Q P S D P Q S D P Q 2 3均衡价格 2 3均衡价格 2 3均衡价格 2 3均衡价格 2 3均衡价格 2 3均衡价格 2 3均衡价格 2 3均衡价格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供给 需求同时变动 2 3均衡价格 供求规律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均呈同方向变动 均衡价格与供给呈反方向变动 而均衡产量与供给呈同方向变动 2 3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1 支持价格政府为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 对该行业产品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支持价格导致产品过剩 政府或收购过剩商品 或限制该商品生产 2 3均衡价格 2 3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2 限制价格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物品的价格而对它们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限制价格造成短缺 容易出现抢购或黑市交易 政府此时通常采取配给制 发放购物券 2 3均衡价格 2 3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3 政府税收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从量税 从价税 从量税根据商品销售数量征税 从价税根据商品销售收入征税 对厂商征税 供给曲线左移 对消费者征税 需求曲线左移 2 3均衡价格 2 3均衡价格 2 3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3 政府税收对均衡价格的影响税收负担政府征收的税额由厂商和消费者共同负担 曲线相对陡峭的一方 供给曲线对应厂商 需求曲线对应消费者 承担较大份额的税负 2 3均衡价格 2 3均衡价格 2 3均衡价格 第四节 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2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弹性 Elasticity 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 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其大小可用两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之比表示 2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需求的价格弹性 PriceElasticityofDemand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弧弹性点弹性 2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2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2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2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别 Ed 0 完全无弹性价格再怎样变动 需求量都不会变动 火葬 特效药 Ed 弹性无穷大在既定价格上 需求量无限 一旦高于该价格 需求量为0 Ed 1 单元弹性需求量与价格按同一比率变动 Ed 1 富有弹性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奢侈品 2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2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强度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 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大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和可替代程度替代品越多 可替代程度越高 需求弹性越大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广 需求弹性越大 2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总收益 TotalRevenue TR P Q商品富有需求弹性 P TR P TR 商品缺乏需求弹性 P TR P TR 2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2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2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需求的价格弹性影响销售总收益的实例谷贱伤农丰收 谷物供给 谷物价格 供给增加 需求不变 谷物需求缺乏弹性 降低的价格并没有带来需求量的大幅增加 总收益 农民收入反而减少 2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需求的收入弹性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Em 0 正常品Em 1 奢侈品0 Em 1 必需品Em 0 劣等品 2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需求的交叉弹性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Exy 0 互替品Py Qy Qx 互替品 ExyQy Qx 互补品 Exy 0 相互独立商品 2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供给的价格弹性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供给弹性的弧弹性公式供给弹性的点弹性公式 2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供给弹性的类别Es 0 完全无弹性价格再怎样变动 供给量都不会变动 土地 文物 Es 弹性无穷大在既定价格上 供给量无限 商品严重过剩时 Es 1 单元弹性供给量与价格按同一比率变动Es1 富有弹性供给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供给曲线与纵轴相交 2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2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生产的难易程度容易生产的产品 供给弹性大生产规模和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生产规模大 调整周期长 供给弹性小成本的变化单位成本变化小 供给弹性大 2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弹性理论与经济决策需求弹性的运用收入弹性的运用交叉弹性的运用供给弹性的运用 第五节 蛛网模型 2 5蛛网模型 蛛网模型 CobwebModel 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产量带来影响 进而产生均衡变动 产品的特点 不易储存 需尽快出售市场信息不灵通 本期供给量由上期价格决定 当期需求量由当期价格决定 2 5蛛网模型 蛛网模型的形式封闭式蛛网模型Es Ed收敛式蛛网模型EsEd 2 5蛛网模型 2 5蛛网模型 2 5蛛网模型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 3 1基数效用论 效用 Utility 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基数效用可用基数1 2 3 等具体数字来衡量的效用 3 1基数效用论 总效用 TotalUtility 消费若干数量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效用的加总 TU Uxi平均效用 AverageUtility 消费若干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时 平均每单位商品或劳务可提供的效用 AU TU X 3 1基数效用论 边际效用 MarginalUtility 消费商品或劳务的一定数量中最后增加或减少的那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感觉到的满足的变化 3 1基数效用论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3 1基数效用论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 边际效用趋于下降 并在总效用达到最大值后成为负值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生理或心理因素物品多样性用途按重要程度排序 3 1基数效用论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应用 钻石与水 悖论收入应向穷人转移支付 3 1基数效用论 消费者均衡 所得分配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 要使购买各种物品的总效用达到极大 消费者所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之比必须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 注 表示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 其在一定时期内对消费者来说是稳定不变的 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 并不是指消费者的欲望得到完全满足 而是指货币收入和商品价格为一定的条件下得到了能够得到的最大效用 3 1基数效用论 需求规律的边际效用说明边际效用递减 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买的越多 边际效用越小 愿意支付的单位货币越少 价格越低 需求曲线右下倾斜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 3 2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效用可以排序 但无法度量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基数效用理论的核心 边际效用序数效用理论的核心 无差异曲线 3 2序数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Curve 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 无差异指的是效用的无差异 3 2序数效用论 3 2序数效用论 边际替代率 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 为保持同等效用水平 消费者增加1单位X物品就必须放弃的Y物品的数量 无差异曲线上总效用不改变 因此 3 2序数效用论 边际替代率与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上点的斜率 3 2序数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右下倾斜 凸向原点边际替代率递减同一无差异曲线图上 任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3 2序数效用论 预算线 BudgetLine 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为一定的条件下 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不同商品之组合 M PX X PY Y纵轴截距 M PY横轴截距 M PX预算线斜率 PX PY预算线是在收入和价格一定的条件下的消费可能性曲线 3 2序数效用论 3 2序数效用论 3 2序数效用论 3 2序数效用论 3 2序数效用论 3 2序数效用论 双重预算线受收入和时间双重约束的预算线 3 2序数效用论 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如何使有限的收入取得最大的效用或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只有当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时 才达到消费者均衡 预算线斜率 PX PY无差异曲线斜率 MRSXY dY dX MUX MUY消费者均衡 PX PY MUX MUY或MUX PX MUY PY 3 2序数效用论 3 2序数效用论 再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 核心为边际效用 当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时 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 序数效用论 核心为无差异曲线 当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时 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结论完全一致 3 2序数效用论 收入变动与消费需求收入 消费线当商品价格不变而收入变动时 预算线发生平移 与无差异曲线簇相切 切点的轨迹形成收入 消费线 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收入和某一商品的购买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与收入的比率 恩格尔定律 随着收入增加 食品支出占比下降 住宅 穿着支出占比基本不变 其他支出占比上升 3 2序数效用论 3 2序数效用论 价格变动与消费需求价格 消费线商品X的价格变动 引起预算线转动 与无差异曲线簇相切 切点的轨迹形成价格 消费线 需求曲线描述消费者需求量和所消费的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关系 3 2序数效用论 3 2序数效用论 替代效应X商品价格下降 首先意味着X商品相对便宜 对X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即X商品价格下降带来用多消费X商品替代原先对Y商品的消费 收入效应X商品价格下降 意味着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 从而引起对X商品的需求发生改变 正常品收入效应为正 劣等品 吉芬商品收入效应为负 3 2序数效用论 价格下降的总效应正常品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劣等品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吉芬商品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3 2序数效用论 3 2序数效用论 3 2序数效用论 3 2序数效用论 第三节 不确定情况下消费者行为 3 3不确定情况下消费者行为 预期效用函数E U p 1 p W1 W2 pU W1 1 p U W2 期望效用消费者在不确定情况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 期望值效用消费者在不确定情况下所拥有的财富的加权平均数的效用 期望值消费者在不确定情况下所拥有的财富的加权平均数 3 3不确定情况下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对风险的偏好风险规避期望效用期望值效用风险中立期望效用 期望值效用 3 3不确定情况下消费者行为 3 3不确定情况下消费者行为 3 3不确定情况下消费者行为 3 3不确定情况下消费者行为 风险升水一笔完全确定的收入转化为两笔不确定的收入时消费者由于面临风险而付出的代价 第四章企业和生产理论 第一节 企业及其目标 4 1企业及其目标 企业 Firm 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生产经营性组织 为什么会有企业 分工 专业化生产带来高效率规模经济交易活动内部化 降低交易成本 4 1企业及其目标 企业的形式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人控制企业经营目标利润极大化 第二节 生产函数 4 2生产函数 生产一切能够创造或增加效用的人类活动 生产要素 FactorofProduction 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 4 2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 ProductionFunction 产品产出量与为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投入的要素量之间的关系 Q f x1 x2 xn 生产函数与一定的生产方法和技术水平相对应 4 2生产函数 技术系数 TechnologicalCoefficient 产品生产中投入的各种要素之间的配合比例 固定技术系数 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可变技术系数 可变比例的生产函数齐次生产函数线性齐次生产函数 n 1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1 4 2生产函数 短期和长期短期 厂商来不及调整生产规模的时间跨度 只有一部分生产要素 劳动 原材料 可变 长期 厂商可以调整生产规模的时间跨度 一切生产要素 劳动 资本等 均可变 短期生产函数Q f L 长期生产函数Q f L K 第三节 短期生产函数 4 3短期生产函数 总产量 TotalProduct 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后 所得到的产出量总和 平均产量 AverageProduct 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 AP TP x边际产量 MarginalProduct 增加或减少1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 MP TP x 4 3短期生产函数 总产量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4 3短期生产函数 4 3短期生产函数 4 3短期生产函数 劳动投入各区间各产量的变化 09TPL MPL 0 APL 4 3短期生产函数 总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MPL dQ dL00 二阶导数 0 MPL增加L 4TPL拐点 MPL极大40 二阶导数9TPL下降 一阶导数 0 MPL 0 4 3短期生产函数 总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APL Q L06TPL先增后降 APL下降 4 3短期生产函数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APL Q L MPL dQ dL0APLL 6MPL APL APL极大L 6MPL APL 4 3短期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 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在达到某一点之后 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 即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成立的前提条件 技术系数可变技术水平不变增加的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效率 4 3短期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投入区域第I区域 平均收益递增阶段L的增加 带来MP AP 和L相比 K投入太多 增加L可更充分利用K 第II区域 平均收益递减阶段 经济区域 L的增加 带来MP 0 TP仍递增 但MP AP AP已下降 理性厂商的生产区域 但投入多少 生产多少 还取决于成本函数 第III区域 负边际收益阶段L的增加 带来MP 0 TP递减 减少L 反而可增加TP 和K相比 L投入太多 4 3短期生产函数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4 4长期生产函数 等产量曲线 IsoquantCurve 其他条件不变时 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边际技术替代率 MarginalRateofTechnicalSubstitution MRTS 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 当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时 与另一生产要素所减少的数量的比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为等产量曲线上点的切线的斜率 MRTSLK K L MPL MPK 4 4长期生产函数 4 4长期生产函数 等产量曲线的性质某一生产函数的等产量曲线图中 有无数等产量线 且不相交 等产量曲线上点的斜率即该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LK 其值递减 等产量曲线通常凸向原点 4 4长期生产函数 特殊形状的等产量曲线要素不可替代的等产量曲线直角折线要素完全替代的等产量曲线右下倾斜的直线 4 4长期生产函数 4 4长期生产函数 等成本线 IsocostCurve 生产要素价格一定时 花费一定的总成本所能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轨迹 C PL L PK K等成本线斜率为PL PK 4 4长期生产函数 4 4长期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组合成本一定 产量最大的均衡产量一定 成本最小的均衡 4 4长期生产函数 4 4长期生产函数 4 4长期生产函数 扩展线 ExpansionPath 代表不同产量水平的最优投入组合点的轨迹 4 4长期生产函数 第五节 规模报酬 4 5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 ReturntoScale 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时 生产规模变动引起产量的变化情况 规模报酬递增生产专业化提高生产要素不可分性管理合理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管理效率下降 4 5规模报酬 规模经济 EconomicsofScale 随着生产规模扩大 产品平均成本下降 规模不经济随着生产规模扩大 产品平均成本增加 4 5规模报酬 范围经济 EconomicsofScope 利用相同设备或相关联的生产要素生产多种产品时形成的经济 第五章成本理论 第一节 成本和成本函数 5 1成本和成本函数 成本 Cost 厂商为了得到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所付出的代价 显性成本与隐含成本显性成本 ExplicitCost 企业从事一项经济活动时所花费的货币支出 会计成本隐含成本 ImplicitCost 企业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所花费的成本 使用自有要素的机会成本 5 1成本和成本函数 成本函数产品数量与相应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 第二节 短期成本 5 2短期成本 固定成本 FixedCost 购买不变要素的费用支出 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 变动成本 VariableCost 购买可变要素的费用支出 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 总成本 TotalCost 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 5 2短期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FixedCost AFC FC Q平均变动成本 AverageVariableCost AVC VC Q平均成本 AverageCost AC TC Q AFC AVC边际成本 MarginalCost MC dTC dQ 5 2短期成本 5 2短期成本 5 2短期成本 5 2短期成本 VC FC TC的形状及关系VC曲线从原点出发 先递减增长 到达拐点 点 之后转而递增增长 FC曲线与产量无关 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TC VC FC 曲线VC上移FC的距离 先递减增长 再递增增长 拐点为 点 在 点垂直上方 5 2短期成本 AVC AC MC AFC的由来AVC与VC原点与VC曲线上点的连线的斜率就是AVC AC与TC原点与TC曲线上点的连线的斜率就是AC MC与TC VC TC VC 曲线上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MC AFC与FC固定不变的FC随产量的增加 其与产量的比值越来越小 即为AFC 5 2短期成本 AVC AC MC AFC的形状AVC AC MC都呈U形 AFC向右下方倾斜 无穷趋近横轴 AVC AC MC AFC的关系MC上升阶段先后与AVC AC最低点相交 AC AVC随产量的增加而趋向接近 AC AVC间的垂直距离就是AFC 产量曲线与成本曲线的对偶性 总产量曲线 TPL 与总成本曲线 TC TPL先递增增长再递减增长 对应TC先递减增长再递增增长 平均产量曲线 APL 与平均成本曲线 AC APL先增后减 对应AC先减后增 APL最高点对应AC最低点 边际产量曲线 MPL 与边际成本曲线 MC MPL先增后减 对应MC先减后增 MPL最高点对应MC最低点 产量曲线与成本曲线的对偶性 第三节 长期成本 5 3长期成本 短期决策与长期决策短期决策寻求最优产出率 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 K不变 确定可变要素 L 的投入数量或组合比例 以获得最低平均成本 长期决策在所有生产要素 K L 都可变的条件下 寻求最佳生产规模来生产事先计划的产量 一旦规模选定 其产量决策又转化为短期决策 厂商的经营决策在短期 战略规划在长期 长期规划决定了所对应的特定短期中的运行状况 5 3长期成本 长期总成本 Long runTotalCost LTC 厂商在长期生产特定产量所花费的成本总量 它由产量水平和工厂规模决定 LTC与STC的联系LTC是STC的包络线 两者形状相同 LTC与STC相切但不相交 LTC与STC的区别LTC从原点出发 STC起始于原点之上 LTC形状由规模报酬先递增后递减决定 STC形状由可变要素边际收益率先递增后递减决定 5 3长期成本 5 3长期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 Long runAverageCost LAC 每单位产品的长期成本 LAC LTC QLAC与SAC的联系LAC是SAC的包络线 都呈U形 LAC与SAC相切但不相交 切点和对应的LTC与STC的切点处于同一垂线上 当且仅当LAC处于最低点 唯一对应的SAC也在最低点与其相切 LAC与SAC的区别LAC最低点 最佳工厂规模 SAC最低点 最优产出率LAC呈U形由规模报酬决定 SAC呈U形由可变要素边际收益率先递增后递减决定 5 3长期成本 5 3长期成本 LAC下降的原因规模报酬递增 通过 干中学 提高效率 LAC的不同形状U形 最佳工厂规模唯一 竞争的最终结局是垄断 L形 产量达到某一点后 规模报酬不变 该点后的产量都是最佳工厂规模 锅底形 在某两点之间的产量水平都可实现最佳工厂规模 5 3长期成本 5 3长期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 Long runMarginalCost LMC 每增加一单位产量LTC的增量 LMC dLTC dQLMC与LACLMC交LAC于LAC的最低点 在LAC最低点 LAC LMC SAC SMC四线交于一点 5 3长期成本 第六章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厂商的产量决策 第一节 有关厂商行为的几个概念 6 1有关厂商行为的几个概念 市场 Market 一种商品或服务买卖的场所 市场结构的类型完全竞争 PerfectCompetition 垄断竞争 MonopolisticCompetition 寡头垄断 Oligopoly 完全垄断 Monopoly 6 1有关厂商行为的几个概念 6 1有关厂商行为的几个概念 厂商 Firm 根据一定目标 利润最大化 为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独立经营单位 行业 Industry 又称产业 制造或提供同一或类似产品或服务的厂商的集合 6 1有关厂商行为的几个概念 厂商收益厂商销售产品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总收益 TotalRevenue TR TR P Q平均收益 AverageRevenue AR AR TR Q P边际收益 MarginalRevenue MR MR TR Q dTR dQ 6 1有关厂商行为的几个概念 利润总收益 总成本 TR TC经济学中的利润指经济利润 超额利润 几个利润概念的区分会计利润 销售总收益 会计成本 外显成本 经济利润 超额利润 销售总收益 经济成本 经济成本 外显成本 隐含成本 正常利润 隐含成本 经济成本 会计成本 6 1有关厂商行为的几个概念 利润最大化MR MC 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6 2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完全竞争市场不包含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大量的买主和卖主 P既定 产品同质 单个厂商无法提价 要素自由流动 厂商进出自由 信息充分 不会有高价购买或低价出售 6 2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面临的是水平的需求曲线 d P AR MR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该行业所有厂商的需求曲线之和 向右下倾斜 6 2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6 2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瞬时均衡和短期均衡 6 3完全竞争市场的瞬时均衡和短期均衡 瞬时 交易期 市场期 时间短到每个厂商和全行业都无法调整自己的产销量 厂商和行业的供给量都是固定的 瞬时均衡供给曲线单独决定均衡产量 需求曲线单独决定均衡价格 6 3完全竞争市场的瞬时均衡和短期均衡 6 3完全竞争市场的瞬时均衡和短期均衡 短期厂商只来得及变动可变成本 但来不及调整固定成本的时期 厂商短期均衡P MC 因在完全竞争情况下 MR P 6 3完全竞争市场的瞬时均衡和短期均衡 6 3完全竞争市场的瞬时均衡和短期均衡 6 3完全竞争市场的瞬时均衡和短期均衡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的盈利状况P AC 0盈利P AC 0利润为零P AC 0亏损AVC P AC 亏损但会继续生产 因可收回全部VC及部分FCP AVC 亏损并停产 因连VC都无法得到全部补偿P AVC 短期停产点 6 3完全竞争市场的瞬时均衡和短期均衡 6 3完全竞争市场的瞬时均衡和短期均衡 6 3完全竞争市场的瞬时均衡和短期均衡 6 3完全竞争市场的瞬时均衡和短期均衡 6 3完全竞争市场的瞬时均衡和短期均衡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厂商位于AVC曲线最低点以上部分的MC曲线 供给曲线上每一点均为对应市场价格的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的产量点 即均衡产量点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所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叠加 6 3完全竞争市场的瞬时均衡和短期均衡 6 3完全竞争市场的瞬时均衡和短期均衡 第四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6 4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长期既指厂商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整生产规模的时期 又指厂商有时间进入或退出行业的时期 行业的长期调整方式行业中厂商数量的变动有经济利润 新厂商进入 行业供给增加 价格下降 经济利润消失存在亏损 老厂商退出 行业供给减少 价格上升 亏损消失原有厂商经营规模的变动扩大规模 成本降低 获得经济利润 其他厂商跟进 行业供给增加 价格下降 经济利润消失 规模不再变动 6 4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通过厂商数量及经营规模的调整 达到既无经济利润 又无亏损的状态 P LAC 6 4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6 4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长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上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 产品价格等于长期平均成本 因此行业产量变动带来的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动情况 外部经济情况 要素价格变动 决定行业长期供给曲线的形状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向右上倾斜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向右下倾斜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水平线 6 4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完全垄断市场 第五节 完全垄断市场概述 6 5完全垄断市场概述 完全垄断的特点产品只由一家企业供给 企业就是行业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垄断企业可在不同销售条件下实行差别价格完全垄断的条件将其他企业排斥在行业外规模经济形成自然垄断控制稀缺资源拥有专卖权形成政府垄断或私人垄断 6 5完全垄断市场概述 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即行业的需求曲线 向右下倾斜完全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AR P 就是其需求曲线完全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曲线MR dTR dQ 向右下倾斜且位于需求曲线下方 6 5完全垄断市场概述 完全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与需求弹性的关系 6 5完全垄断市场概述 第六节 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 6 6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 完全垄断厂商的均衡决定按MR MC确定产量根据需求曲线确定该产量对应的价格 6 6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 6 6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 6 6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 6 6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 完全垄断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之处 垄断企业总在需求弹性大于1处生产垄断企业控制市场和价格 有能力并会让P AC 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垄断企业具垄断势力垄断势力 MonopolyPower P MC市场的需求弹性越小 垄断企业的垄断势力越大 6 6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 6 6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 价格歧视 PriceDiscrimination 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一级价格歧视 完全价格歧视 垄断者对每一个消费者所购买的每一单位的产品分别定价 二级价格歧视 多重定价 对给定的消费者 依据其购买量的多少来确定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 市场分割 进行市场分割 对不同团体的顾客收取不同的价格 6 6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 6 6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 6 6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 三级价格歧视实现市场分割的条件垄断者能够把不同市场或市场的各个部分有效分割各子市场或消费团体具有不同的需求弹性如何进行价格歧视均衡条件 MC Q MR1 Q1 MR2 Q2 需求弹性大的市场定价较低 需求弹性小的市场定价较高 6 6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 6 6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 竞争和垄断的利弊分析竞争 价格低 产量大垄断 价格高 产量小但 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优势 有利于技术进步 第七章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第一节 垄断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7 1垄断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存在产品差别 ProductDifferentiation 内在品质不同外观形象不同经济空间不同推销方式不同进出行业较易 厂商数目较多厂商对产品价格略有影响力 7 1垄断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垄断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行为垄断竞争厂商面临向右下倾斜但较完全垄断厂商平坦的需求曲线 按MR MC确定产量根据需求曲线确定该产量对应的价格垄断竞争厂商在短期可能获得超额利润 无超额利润或亏损但在长期只会无超额利润 且产量水平在AC最低点左边 7 1垄断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7 1垄断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7 1垄断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7 1垄断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7 1垄断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非价格竞争垄断竞争厂商产品间有一定替代性 使厂商更着重于非价格竞争 产品变异变换产品的颜色 款式 质地 做工和附带服务等以形成产品差别推销活动广告 第二节 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厂商数极少 新厂商进入行业较困难产品既可同质 也可存在差别厂商之间互相依存厂商行为具有不确定性 7 2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古诺模型 CournotModel 描述只有两个寡头厂商时的市场均衡前提假定 市场上只有两寡头厂商 生产同一种同质产品每一厂商在决定自己的产出时都把对方的产出视为既定 7 2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7 2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模型推导 7 2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伯特兰特模型 BertrandModel 生产同质产品的两个厂商按边际成本来定价 与古诺模型相比 价格更低 产量更高 7 2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斯威齐模型 SweezyModel 价格刚性的寡头垄断市场 跟跌不跟涨拐折的需求曲线 KinkedDemandCurve 7 2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7 2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卡特尔 Cartel 寡头垄断厂商用公开或正式的方式进行勾结的形式 主要任务 为各成员厂商的产品规定统一价格在各成员厂商之间分配总产量定价原则 利润最大化 MR MC组织特征 不稳定性 7 2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7 2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价格领导 PriceLeadership 行业中一个或极少数几个大厂商变动价格 其他厂商随之跟进 晴雨表型价格领导价格领导者根据市场行情首先宣布反映整个行业成本和需求情况变化的价格 其他厂商则按这一价格对自己的价格进行调整 支配型价格领导价格领导者占市场容量较大 具有支配力量 7 2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成本加成定价法 Cost plusPricing 在估计的平均成本的基础上 加上一个赚头 据以确定价格 P AC 1 r 7 2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第三节 博弈论 7 3博弈论 博弈论 GameTheory 研究相互依存的厂商的决策行为 7 3博弈论 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 某参与者只有唯一的最优策略 占优策略均衡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对于其他参与者的任何策略选择 其最优策略都是唯一的 7 3博弈论 纳什 Nash 均衡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 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 只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的策略选择给定的条件下 其选择的策略最优 7 3博弈论 囚徒困境优势策略均衡不管其他人采取什么策略 每个博弈者都会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所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 第八章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 8 1生产要素的需求 生产要素土地 劳动 资本 企业家才能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从收入角度看 要素价格影响消费者的商品需求数量和需求结构 生产要素的价格又是生产者使用要素的成本 从成本角度看 要素价格影响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品种和数量 进而影响产品产量和价格水平 8 1生产要素的需求 生产要素的特点派生需求 DerivedDemand 受对产品的需求制约联合需求 JointDemand 受其他要素价格制约 8 1生产要素的需求 边际物质产品 MarginalPhysicalProduct MPP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 每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量 又称边际生产力 MarginalProductivity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其他要素不变 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随投入的增加最终将递减 边际收益产品 MarginalRevenueProduct MRP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 每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增加产量带来的收益 MRP MPP MR若产品市场属于完全竞争 则MR P且不变 若产品市场属不完全竞争 则MR P且递减 8 1生产要素的需求 MPP与MRP的关系 8 1生产要素的需求 边际要素成本 MarginalFactorCost MFC 增加一单位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成本支出 若要素市场属于完全竞争 MFC P要素且不变 若要素市场属不完全竞争 MFC P要素且递增 8 1生产要素的需求 厂商使用要素决策边际收益产品 MRP 边际要素成本 MFC 完全竞争产品市场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VMP P要素VMP ValueofMarginalProduct 边际产品价值 MPP P产品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MRP P要素 8 1生产要素的需求 8 1生产要素的需求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 8 2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 1 工资的决定劳动供给劳动者在不同劳动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数量 24小时 工作时间 闲暇时间替代效应 W 工作吸引力 工作时间 工作替代闲暇 收入效应W 收入 工作时间 能够多享受闲暇 工资率低时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SL 工资率高时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SL 8 2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 工资的决定SL DL工资差异的原因劳动质量不同 非补偿性工资差别 非货币利益不同 补偿性工资差别 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歧视 8 2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 8 2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 2 利息率的决定资本供给资本所有者在各个不同的利息率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资本数量 利息率高 SK 资本需求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预期利润率 利息率利息率高 DK 利息率的决定SK DK 8 2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 8 2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 3 地租的决定土地的供给就一个国家 地区 而言 S土地固定不变 就一个行业而言 地租 S土地 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 其为递减 D土地右下倾斜地租的决定S土地 D土地 8 2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 8 2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 级差地租农产品价格由劣等地生产成本决定 中等地和优等地的生产者获得的超额利润转化为土地所有者的级差地租收入 准地租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 准地租 固定总成本 经济利润经济租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中超过他所要求收入的余额部分 8 2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 8 2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 8 2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 4 利润的决定超额利润的来源利润是承担风险的报酬利润是创新的结果垄断 第三节 贫富差别 8 3贫富差别 贫富差别的衡量洛伦兹曲线 LorenzCurve 基尼系数 GiniCoefficient 8 3贫富差别 8 3贫富差别 收入不平等的原因劳动收入差别来自财产收入的不平等平等和效率平等和效率难以兼得 需要兼顾在效率优先的原则下兼顾平等在效率优先的原则下尽可能考虑平等不同时期有所侧重 第九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 一般均衡 9 1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分析追求整个经济体系的各种变量的总体均衡 一般均衡只是一种趋势 产品市场均衡考虑消费者收入因素的情况下 某产品供求变动 导致价格变动 从而影响其替代品及互补品价格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均衡要素市场变化 产品市场变化某一要素市场变化 其他要素市场变化 第二节 帕累托最优 9 2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 ParetoOptimality 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不使任何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己境况变得更好的资源配置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下已没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