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石油仪器维修手.doc_第1页
11石油仪器维修手.doc_第2页
11石油仪器维修手.doc_第3页
11石油仪器维修手.doc_第4页
11石油仪器维修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 油 仪 器 维 修 手 册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编写前言 由于石油测试仪器所使用的环境条件较差以及自身的不完善性,在使用中或多或少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根据故障的现象,准确划分故障出现的区域,正确判断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些问题是比较直观的,而有些问题就必须通过判断、比较或替换法来解决。尽管我公司生产的各种石油测试仪器在功能和结构上有所不同,但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都是大同小意的。首先要区分是电路故障还是机械结构问题。对于机械结构问题来说,一般是比较容易直观发现和解决的;对于电路故障来说,要区分是电源通道故障,还是信号通道故障,通过检查判断,循序渐进逐步解决问题。本维修手册分类列举了许多石油仪器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所反映的故障都是在以往使用中发生过的。维修手册可作为维修工作中的参考,维修时不要只局限于一个问题现象的解决,要开阔思路,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通过举一反三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维修手册编写中可能存在不完善或不妥的地方,请给予指正。编写:黄建辉校对:左 强2008年01月目 录一. CJ-4/6井深测试仪.4二. CZY-2综合仪及传感器10三. ZJY-3液面自动监测仪21四. CLJE/F流量计26五. LHY-2流量回放仪35六. ZCD-4/A自动充电器38七. JDY系列压力计39 一. CJ-4/6井深测试仪1. 故障现象:测不出液面解决方法:当遇到测不出液面时,首先要区别是仪器问题还是井矿问题。在测试中如果油井套压较低,液面又较深,而测试曲线上又有井口波和清晰的节箍波,这种情况多数为井矿不好或超出仪器所能测试的范围。反之则仪器存在问题。. 观察测试曲线是否有井口波和节箍波;. 将信号线一头插在主机上,操作主机进入液面测试状态,此时用手间歇触摸信号插头的另一端,察看是否有干扰波形;. 检查液面信号电缆及插头接触是否正常;. 检查主机及微音器信号插座是否正常;. 检查微音器是否损坏。微音器的电容值应在7.5nF以上。2. 故障现象:标检时,测试纪录纸曲线精度超差(一般为曲线波形长度不够)解决方法:该故障标检精度超差,在实际测试中测试的液面曲线也会不准。在标准信号源正常情况下:. 检查笔录仪上的压纸片是否压纸过紧(造成摩擦力增大);. 检查笔录仪上走纸传动机构是否灵活;. 适当调整压纸轮弹簧扭力的大小;. 检查笔录仪上拖纸用的尖齿轮是否磨损(或与走纸轮同心度不好)。3. 故障现象:笔录仪走纸时带不动纪录纸,并有电机失步声解决方法:. 在空载情况下检查机械传动机构是否存在较大的阻力;. 检查调制板上电机驱动电路的三极管(2V11、2V12、2V13、2V14)是否有损坏;. 检查步进电机是否损坏。4. 故障现象:笔录仪纪录时,电磁笔尖可随信号正常摆动,但不能画线(或画线不清晰)解决方法:该问题主要与高压部分有关。. 察看笔尖是否与纪录纸接触良好;察看笔尖是否磨损;. 检查笔尖高压连线是否正常;. 检测笔录仪高压插座上是否有高压输出;. 检查纪录纸是否受潮或表面涂层药粉不好。5. 故障现象:笔录仪纪录时笔尖可画线,但不能随信号正常摆动解决方法:在滤波放大板正常情况下:. 检查笔尖上的固定螺钉是否松动;. 检查笔录仪部分信号通道是否有断线;. 检查磁电笔组件是否损坏。6. 故障现象:打开电源开关或测试时,笔尖就偏向一边解决方法:该问题主要发生于电源板、滤波放大板的电源或信号通道中。. 打机退出“测试”状态后,进入“自检”状态下的“零位通道”检查,查看A、B通道零位状态下的电压值是否为2400mv左右;. 检查电源板上的+12V(CW7812C)和-12V(CW7912)电源输出是否正常。7. 故障现象:进入测试后,笔录仪刚一走纸就自动返回到开机时的状态解决方法:该问题主要是由于驱动电源带载能力不够,造成电源电压突降,使主机重新复位所致。. 检查主机内各个插座接触是否可靠;. 检查笔录仪的地线接触是否可靠;. 检查高压在纪录时是否与地短路;. 检查电源板上的3DD164B是否损坏。8. 故障现象:进入测试后,笔录仪刚一走纸屏显就进入到测试完毕后的选择状态解决方法:该问题主要是由于键盘的按键“确认”或“0”键的簧片发生粘连所致。. 将按键的薄膜掀起,取出簧片,清理底板,校正簧片后再复原;. 更换整个键盘。二. CZY-2综合仪及传感器1. 故障现象:主机不能与传感器通讯解决方法:在传感器正常情况下:. 用替换法检查无线模块是否损坏;. 用替换法检查主机CPU板上的单片机是否损坏;.检测CPU板上的1D6(AHC367)或1D12(MAX3232EWE)是否损坏。2. 故障现象:主机不能与计算机通讯 解决方法:在计算机通讯口和通讯电缆正常情况下:. 检查主机CPU板上的1C28电容(芯片MAX3232EWE附近)是否击穿;. 用替换法检查主机CPU板上的单片机是否损坏;. 检测CPU板上的1D6(AHC367)或1D12(MAX3232EWE)是否损坏。3. 故障现象:主机电池充电不足 解决方法:在电池组每节电池都正常情况下:. 检测CPU板上的芯片1N4的第2脚电压值是否为3.75V3.8V. 调节电位器1R24满足上列电压值。顺时针调节为减小,反时针调节为增大。4. 故障现象:打开传感器后无蜂鸣声或不能与主机通讯 解决方法:在确认主机无故障的情况下:. 检查传感器的电池电压是否为7.2V以上;. 检查传感器的电源开关是否损坏;. 判断蜂鸣器是否损坏(蜂鸣器损坏不影响测试);. 检查传感器的无线模块上的天线是否开焊;. 用替代法确认无线模块是否损坏;. 用替代法确认单片机是否损坏;. 用替代法确认芯片MAX3232是否损坏。5. 故障现象:打开传感器电源开关后,蜂鸣器一直响解决方法:在其它连线正常情况下,该故障多数为单片机P89C4051损坏。6. 故障现象:传感器充不进电解决方法:. 检查七芯插座上第6点(正极)、第7点(地)是否断线;. 检测N6(bq2002PN)芯片的8个脚电压值是否正常。各脚电压值(参考)如下:. 将自恢复电阻R31或(V10二极管)拔起一个脚,再将电流表串入电路中,观察在充电状态下是否有300mA电流。1 .若电流值不合适,可调节R26电位器。2 .若没有充电电流,检查一下V10二极管是否断路。3 .若没有充电电流,检查一下固定在底板上的三极管TIP42C是否与底板短路或损坏;. 检查电池组是否有损坏。7. 故障现象:测试中位移值乱变解决方法:在确认主机无故障的情况下. 在主机上“设置”菜单下的“零位通道”检查中,察看位移初始值是否为80Hz2Hz;. 在主机上“设置”菜单下进入“标定通道”,在选择“1位移”,再选择“1手动”。打开传感器电源后,按“8”键,查看原标定值是否正确;. 反复拉出位移线几次,察看位移值是否每次都能回到80Hz;a. 若能回到80Hz,则重新标定一次位移;b. 若不能回到80Hz,就利用位移波形专用调试程序,重新调整位移采集波形。c. 若波形调整不能满足要求,则可能光电管性能变差,或两个电位器调节的偏离太多。8. 故障现象:测试时检测不到位移(测试时间超过20秒以上)解决方法:当检查位移波形无输出(频率值不变)时:. 检查光电管是否损坏。若损坏需更换时,注意光电管的方向;. 检查芯片MV393是否损坏。9. 故障现象:在低温下(约10以下)传感器与主机可以通讯,但测试时检测不到位移(拉放位移线时,在零位通道80Hz频率值不变)。当温度回升后(0以上),拉放位移线时就可检测到位移(频率值也能相应改变)。解决方法:该问题主要是由于低温造成芯片或光电管脚焊点虚焊所致。只要将芯片管脚或光电管脚重新焊一下就可以。10. 故障现象:拉放位移线时,易卡线(易刹车)解决方法:. 检查位移线的拉放力量是否合适,若不合适就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绕线或放线的方法,将发条的力量调整合适。绕线或放线时注意要控制好绕线轮,避免突然释放而损坏发条;. 检查机械结构是否存在较大的摩擦;. 检查滑块组件上的过线孔是否磨损;. 检查刹车弹簧是否扭力过大。11. 故障现象:位移线只能拉出,不能收回(且无力) 解决方法:. 检查绕线轮上的固定销或固定螺钉是否存在;. 检查发条是否损坏。发条损坏一般是在靠近中心轴部位发生断裂。在应急状态下又无备件更换时,可将发条的断裂位置(一小段)用火烧红,让其退火后再弯曲与原来差不多的形状。12. 故障现象:测试中载荷图形整体偏上或偏下(不在理论载荷线范围内)解决方法:该故障主要与校对或零位(包括满度)调整有关。. 重新标定载荷传感器;. 在“设置”的“2通道标定”下的“载荷”中(选取“手动”,再按8键),查看零载荷时的频率值是否为100250Hz;. 再将载荷传感器加载到满量程时,查看此时的频率值是否为 3800Hz左右(最大值不能为4095Hz);. 若零位值和满量程值都不符合要求,就必须同时调整前置放大板上的两个电位器。调整时需要在零载荷和最大载荷时,协调调整两个电位器,逆时针旋转数值增大,顺时针数值减小。前置放大板示意图如下:13. 故障现象:测试中载荷图形为一条满量程直线解决方法:该问题主要是载荷信号输出发生了很大的偏置。. 首先检查校对表和量程是否正确;. 检测传感器前置放大板上弹性体桥路输出端电阻值是否平衡。. 检查弹性体引出线是否有断线或应变片损坏。14. 故障现象:在测试中枪机击发后,A、B通道曲线同时向下(偏离中心线),但仍可反映出节箍波或液面波解决方法:. 检查静态时A、B通道零位电压值是否为2400 mV左右;. 检测滤波放大板上的2.5V电压是否正确。三. ZJY-3液面自动监测仪1. 故障现象:当第一次测试完液面波并确定后,在进入液面自动测试时,屏显提示“请先液面测试”,而不能进入液面自动监测。解决方法:该问题主要是主机程序控制出错造成。遇到该问题时,需要重新关开一次电源开关,再进入到“设置”菜单下的“3仪器自检”,执行“4存储器检查”后,即可得到解决。(注意:存储器检查后,原来存储在仪器中的资料就不存在了)。2. 故障现象:在第一次测试液面时,没有测试到井口波和液面波解决方法:在主机正常情况下. 当主机发出液面测试命令后,观察井口装置的阀杆组件是否有动作;. 观察井口装置被击发后是否有放气(套管气)声,或使用气瓶时充气阀是否有充气动作;. 检查井口装置上的放气堵丝孔是否被堵死;. 检查井口装置上微音器室是否灌油;. 检查微音器是否损坏;. 检查信号电缆上的第5脚(地线)和第6脚(信号端)是否导通。3. 故障现象:当主机发出测试液面命令后,井口装置上的阀杆组件没有上拉动作(或动作较小),没有击发声音(或声音较小)解决方法:在主机正常情况下,该问题主要出现在信号电缆或井口装置上。. 检查信号电缆上的第7脚和第10脚(高压端)是否导通;. 检查井口装置上固定电磁阀的螺钉是否松动;. 检查电磁阀拉杆与放气阀杆组件连接的销钉是否脱落;. 检查电磁阀线圈或连线是否正常(可在插座上的地7脚和第10脚测量其电阻值);. 打开电磁阀的外罩,察看电磁衔铁是否松动上移。4. 故障现象:第一次测试液面时能测试到液面波,随着自动监测时间的推移,所测试的液面和压力值出现了乱跳(没有跟踪上液面波)。解决方法:在主机正常情况下,该问题主要是由于井口装置上的放气堵丝孔被堵死所致,清理后即可正常。5. 故障现象:在自检(或标检)波形时A或B通道出现向上限幅直线(或向下限幅直线) 解决方法:该问题主要是滤波放大板的通道输出不正常:. 逐级检查通道的每级放大器输出是否正常。正常时静态电压为2.5V左右,当加载信号时电压值会发生变化(可用示波器检查输出波形);. 检查数字电位器X9C104S(2D1、2D2或2D4)是否损坏。其损坏后会使2.5V基准电压不正常。四. CLJE/F流量计1. 故障现象:不采点(不工作)解决方法:解决流量计不采点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应检查电池电压是否为7.2V以上;. 检查正极插孔内的电源线,或查找电路板上电源线是否断线;. 检查C1滤波电容(大电容)是否管脚开焊或损坏。. 检查A板上电源模块N1(TIS7350)在通电时第2、3脚是否有正常的电压输入,第5、6、7脚是否有4.9V电压输出;. 检查A板上电源模块N2(TIS7350)在通电时第2、3脚是否有正常的电压输入,第5、6、7脚是否有4.9V电压输出;. 检查单片机的第20脚在通电时是否有4.9V电压(20脚应与N1的第5脚相通);. 检查8MHz晶体是否损坏;. 在通电状态下检查排电阻6R各个脚的电压值,其值应为:1脚2脚3脚4脚5脚6脚7脚8脚9脚4.9V4.9V0V4.9V4.9V2.5V4.9V4.9V0V. 检查单片机是否损坏。2. 故障现象:流量曲线混乱或流量为零解决方法:解决流量计流量曲线混乱或流量为零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检查换能器端面和导流管内是否有多余的死油;. 用通讯软件中的“仪器检查”,查看流量计在静水中的流量相位值和时间值是否正常。(流量相位值和时间值在静水中应为一个较稳定的值);. 检查A、B板之间的连线是否有断线;. 检测上、下换能器的绝缘电阻,应为40M以上;. 检测两个密封塞的引线对地电阻,应为无穷大();. 用替换法检查B板是否损坏。3. 故障现象:回放数据时,流量和压力测试曲线不完整(只有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解决方法:该问题主要是流量计在井下测试时出现了断电现象造成的。 . 检查电池组部分是否正常(电池电压是否正常,有无内部短路,正极插头是否磨损或接触不良);. 流量计的电源线是否有接触不良或断线;. 流量计电路A板上D1单片机的第1脚到N1电源的第5、6、7脚是否有短接线(为改制后的)。接线图如下:4. 故障现象:流量计没有按照设置的时间表进行第一点测试(第一采点时间被延长,以后的工作时间都正常)。解决方法:. 察看流量计电路A板上D1单片机的第1脚到N1电源的第5、6、7脚是否有短接线(与上相同);. 检查各个晶振是否接触不良。5. 故障现象:压力值为零(或没有压力曲线) 解决方法:. 用通讯软件检测压力频率值在不加压时是否正常;. 用通讯软件回放检测压力校对表和量程标称值是否正常;. 检查压力传感器的4根信号线是否有开焊;. 用万用表检测压力传感头的桥路是平衡的,但用通讯软件检测静态压力频率值时却已不正常,说明压力传感头已损坏。压力传感器更换说明:由于在用的流量计批次不同,所安装的压力传感器也不同,目前有两种压力传感器:AK-2F(粗引线)和AK-2J(细引线)。当更换与原来型号不同的传感器时,两种传感器不能直接互换,需要相应的调整电路板上的电阻(具体调整多少请咨询设计)。6. 故障现象:测试压力有点偏差或无压力时压力不为零(曲线不落基线)解决方法:在压力传感器正常情况下:. 重新作压力校对表;. 在没有条件作校对表的情况下,先确定测试数据中某一个点(按序号记)的压力值和温度值,再根据该压力值与正确压力值偏差的大小,在压力校对表中确定该压力值所属压力标称值和温度的范围,适当增加或减少压力的频率值,并发送到流量计中。再察看所选点的压力值是否被修正。一般需要反复操作几个回合才能完成。(此方法只能临时使用,若修改校对表值后仍存在偏差问题,就必须重新作压力校对表)7. 故障现象:工作电流大于60mA以上 解决方法:查找电路上是否有短路。8. 故障现象:无工作电流或电流很低 解决方法:该故障主要是电源部分不正常:. 查找电路上电源线是否断线。. 检查C1滤波电容(大电容)是否管脚开焊或损坏。9. 故障现象:流量计不能与回放仪通讯 解决方法: . 检查流量回放线(通讯电缆)是否正常;. 检查流量计上五芯插座的第3、4脚到电路板上的通讯线是否断开;. 检查单片机是否损坏。10. 故障现象:电池电压充不足解决方法:在充电器正常情况下:. 检查第一节电池上端的外包装绝缘皮是不是全部包好(若露出一点也易造成短路);. 检查电池组每节电池是否有损坏;. 检查电池组每节电池之间的连线是否有断线或接触不良(检查过后要重新包装)。11. 故障现象:温度测试出错解决方法:. 检查电路板上的温度传感器管脚是否短路;. 判断温度传感器是否损坏。五. LHY-2流量回放仪 1. 故障现象:打印资料时,打印的数据部分正常,打印曲线时不正常,要么只打一个纵坐标,要么打印曲线为乱码解决方法:该故障只是在打印时出现问题,其它操作功能都正常。. 用替代法检测稳压源CW7805K是否带载能力变差(不打印测试时测试5V电压是判别不出来的。有的打 印机在打印曲线图形时需要的电流较大);. 检查打印机是否损坏。2. 故障现象:开机时打印机无动作,按一下“SEL”键时指示灯不灭,按“LF”键时无反应(不能走纸)。但若将打印机的齿轮轴用手转动一下,重新开机后打印机又有动作(可以打印)解决方法:该故障主要是打印机的打印头部分检测位置传动有问题。当检测打印位置在初始位置时(磁极与舌簧管对应时),电机就带不动转轴。磁极与舌簧管错开时,就可打印。此种情况需更换打印头部分或更换整个打印机。3. 故障现象:回放仪的各项操作功能都正常,当用存储卡保存数据时,虽然有数据变化,但并没有保存到存储卡上解决方法:该问题的判断一般为以下两步:. 用替换法检查存储卡是否损坏;. 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检查CPU板上单片机(80C31)的第1、2脚的对地电压值是否为1000 mv以下;六. ZCD-4/A自动充电器ZCD-4自动充电器主要用于水量自动调节装置充电,其输出为12V。在电路中,限流电阻为20(R8、9、10、11),控制比较电压电阻为44.9K。ZCD-4A自动充电器主要用于流量计充电,其输出为7.2V。在电路中,限流电阻为47(R8、9、10、11),控制比较电阻为24.9K(R15、22、29、43)。故障现象:充电时间短解决方法:该问题主要反映了充电器给电池充电时,在短时间内充电指示灯(绿灯)就出现闪烁(不在充电),使得被充电池不能充满。当遇到这种问题时,只要将电阻R15、R22、R29、R43再增加2 K就可解决问题。七. JDY系列压力计1. 故障现象:不采点(不工作测试)解决方法:该问题重点检查电源通道是否正常,通过YHF-2压力回放仪检查看其是否有无工作电流。. 检查电池组是否满足工作电压要求;. 检查电源线是否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