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打磨计划范文.doc_第1页
课例打磨计划范文.doc_第2页
课例打磨计划范文.doc_第3页
课例打磨计划范文.doc_第4页
课例打磨计划范文.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例打磨计划范文 课例打磨计划撰写时间xx年12月13日15:38【研究主题】计算教学中如何使算理和算法有效结合【课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上册第6365页,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责任人】泰安师范附属学校姚宗岭负责制定磨课计划;认真组织课例打磨的实施全过程;协调专家、名师给予充分指导,群组其他成员及时参与研讨;及时调度打磨进程;收集备课、研讨、观课、上课、议课、反思、总结等过程性材料,并将材料及时上网;撰写磨课总结。 【执教人】泰安师范附属学校刘万元负责提交原始教学设计;根据集体研讨的意见及时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上课并教学实录;组织观课、议课;根据议课的情况对教学设计进一步修改;撰写课堂教学总结和磨课总结。 【指导专家和名师】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康武,北京教育学院张丹齐鲁师范学院郑庆全、李红婷青岛市实验学校李玲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赵国防潍坊市奎文区幸福街小学孙颖东营市实验小学魏瑞霞【协作研究成员】刘朝、徐金荣、付荣伟、李卫红、张月莲、刘霞、张明睿、申兆霞、黄军红、朱爱春、李昭、郭玉杰、彭敏、徐鹏、阚晔、罗文萍、梁海洋、李桂芬、张会、赵峰、张争妍、刘昕、姚继霞、吴桂珍、李俊华、刘博、齐润芳、陈振良、张会、李娟协作研究成员即为群组成员,全程参与课例打磨过程。 对教学设计提出修改意见,参与观课、议课活动,收集观课数据,写出评课报告,进行磨课总结。 【本专题研究内容和目标】1.进一步明确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反思当前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聚焦当前计算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算理和算法如何有效结合。 3.深入理解算理和算法的内涵。 通过整数乘法的算法和算理,引领教师全面小学阶段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算法和算理。 4.进一步明晰算理与算法的关系,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协调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5.探讨教学中促使算理和算法有效结合的具体措施。 【保障措施】1.依靠专家引领,深刻挖掘核心研讨内容的内涵,保证研究方向的正确性。 2.加强与本校领导、市区教研员、当地专家的沟通,争取他们给予理论与实践的支持与帮助,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 3.团结群组成员,群策群力,打磨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保证研究过程的真实、高效。 4.依靠专家指导、同伴互助、反思性实践,寻求理性支撑,保障研究的深度与高度。 5.工作有计划、设备有着落,保证研究进度。 【打磨流程及时间安排】打磨流程内容和目标截止时间负责人参与人员制定磨课计划讨论确定研讨主题、内容、目标,学习课标、相关理论,寻求理论支持。 选择支撑专题研究的教学内容。 制定并上传课例打磨计划。 执教人确定教学内容,分析课标、教材、学生,根据个人经验进行第一次备课,上传教学设计的第xx.8.3姚宗岭群组成员第一次备课xx.8.5刘万元一稿。 上传“同课异案”。 xx.8.5姚宗岭部分群组成员第一次研讨针对第一稿教学设计开展第一次在线研讨,邀请专家、名师给予指导,所有群组成员发表意见、建议。 在网上修改教学设计。 深入解读课标和教材,学习相关理论。 搜集相关教学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吸取其精华。 上传相关资源。 汇总第一次研讨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第一次备课反思和总结。 上传相关资料。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学生前测,了解学生的已有基础,为修改教学设计提供实践依据。 上传相关资料。 根据第一次研讨情况和学生前测情况修改第一稿教学设计,进行第二次备课,上传教学设计的第二稿。 召开观课前准备会议,讨论确定观课的观测点和观课量表。 根据第二稿教学设计,进行第一次执教。 xx.8.15姚宗岭指导专家、名师,群组成员刘万元及群组成员第一次备课总结xx.8.16刘万元进行学生前测xx.9.4刘万元群组部分成员第二次备课xx.9.5刘万元第一次执教、观课(可在此期间组织“同课异构”活动)xx.9.7姚宗岭刘万元及群组成员xx.9.8刘万元指导专家、名师,群组成员上课的同时组织观课活动,收集观课数据。 姚宗岭上完课后,进行必要的学生后测,了解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修改教学设计提供实践依据。 上传相关资料。 姚宗岭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实录,上传第一次上课实录。 xx.9.9刘万元组织观课后研讨会议,分析观课时收集的数据,进行议课、评课。 观课教师写出并上传观课报告。 xx.9.10姚宗岭第二次备课总结汇总第一次观课情况和学生后测情况,进行第二次备课反思和总结。 上传相关资料。 xx.9.11刘万元第三次备课根据第二次备课总结情况,进行第三次备课,上传教学设计的第三稿。 根据第三稿教学设计,进行第二次执教。 组织观课活动。 观课教师写出并上传观课报告。 教学实录,进行教学反思,上传第二次上课实录。 执教人进行课例打磨总结。 群组成员进行课例打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