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光电仪器设计概论ppt课件_第1页
第一章 光电仪器设计概论ppt课件_第2页
第一章 光电仪器设计概论ppt课件_第3页
第一章 光电仪器设计概论ppt课件_第4页
第一章 光电仪器设计概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电仪器设计 讲课老师 徐燕小办公室 明德120邮箱地址 QQ 411025590 纪律要求及考核方式 课堂纪律要求保持安静穿着整齐认真听讲考核方式平时 30分 考勤15分 作业15分考试 开卷70分 本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掌握机 光 电技术结合的仪器总体设计有关基础理论知识 初步掌握仪器总体设计和系统设计的方法 初步具有正确的估算和分析仪器精度的能力 第一章光电仪器设计概论 1 1概述 1 2光电仪器组成 1 3光电仪器的静态特性 1 4光电仪器的动态特性 1 1概述 仪器是传递和转换信息的工具 它是各类仪器仪表 传感器及观察 监控 测试 分析设备的总称 美国 阿波罗 登月计划 总投资200亿美元 用于测量和试验的费用达100 110亿美元 占总投资的40 仪器仪表学科在自然科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仪器仪表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光电仪器则是仪器仪表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光学技术 机械技术 电工与电子技术 光机技术 光电子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精密工程技术 光电仪器属于光机电一体化产品 具备小型化 轻型化 高精度 多功能 可靠性高 柔性化 智能化等特点 光电仪器的发展水平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设计发展的基本阶段 直觉设计阶段 经验设计阶段 半理论半经验设计阶段 现代设计阶段 根据制作者本人的经验或其头脑中的构思完成 将经验或构思用图纸表达出来 根据图纸组织生产 通过试验与测试手段取得可靠数据后选择合适结构进行设计 也称为中间试验阶段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设计工作实现自动化 研究对象及分类 基于光学原理 采用光电转换技术的各类光电精密仪器 光电仪器按不同方式有不同的分类 例如 按工作的光谱区域 可分为紫外线 可见光和红外线 按照明方式不同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类 按用途不同 可分为计量 摄影 军用 医用等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计量类光电仪器 国际测量技术发展趋势的特点 传统测量仪器向数字化 光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 测量方式向自动化 智能化 在线测量方向发展 加工过程监测向系统网络化方向发展 仪器仪表学科目前发展概况 仪器仪表在当代社会的重要作用 在科学研究中 仪器仪表是 先行官 在军事上 仪器仪表是 战斗力 现代仪器仪表还是当今社会的 物化法官 在国民经济运行中 仪器仪表是 倍增器 对国民经济有着巨大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力 仪器仪表在实验教学 气象预报 大地测绘 诊治疾病 指挥交通 探测灾情等社会生活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遍布 农轻重 海陆空 吃穿用 仪器仪表技术的特点 仪器技术是信息技术中的源头技术 仪器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 现代仪器仪表发展的关键技术 仪器技术是信息技术 传感技术 系统集成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 人机界面技术 可靠性技术 仪器仪表学科目前发展概况 我国光电仪器发展状况 目前 我国仪器仪表产品的综合水平大体相当于国际80年代中期水平 其中属90年代水平的约20 30 我国仪器仪表产品与国外的主要差距 技术性能低 质量差 在精度上较国际水平约低1 2个等级 如工业控制计算机 单机平均无故障时间国外为1 8万多小时 而国产单机则为2千小时 品种系列不全 成套水平低 世界上仪器仪表大约有25000种 而我国机械部所属的只有12000多种 标准化程度低 在我国的仪器仪表标准中 国际标准的覆盖率只占18 绝大多数产品没有可靠性指标 标准化 通用化 系列化工作仍旧存在许多问题 新技术采用缓慢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 国外一些厂家产品的开发周期一般为1 2年 少则半年或几个月 我国的仪器仪表企业 新技术采用慢 产品更新周期一般为3 4年 少则也需要两年 产品结构落后 功能少 智能化程度低 国际上已由单元组合式向功能组件组装式发展 而国内多为单元组合式 国外已把微处理器作为仪器仪表的组成部件 而国内则处于初步应用阶段 我国光电仪器发展状况 国内仪器仪表发展趋势 标准化 系列化 高效率 高智能化 高精度 高可靠性 1 2光电仪器的组成 例1 1比长仪上做绝对法测量 例1 2激光跟踪雷达的工作原理 1 2光电仪器的组成 根据仪器中各部件的功能 可将光电仪器分为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 1 2光电仪器的组成 光电仪器的组成框图 CCD法测量激光光束质量的组成框图 1 信息源及传输介质 信息源就是被测对象或测量目标 传输介质是介于信息源与仪器之间的媒介 2 光学系统 感受转换部件 感受被测量 拾取原始信号 3 转换放大部件 将感受转换来的微小信号 通过各种原理 如光 机 电 气 进行进一步的转换和放大 4 基准部件 基准器或标准器 决定仪器精度的主要环节 5 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 将探测器转换来的被测量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效采集与存储 并进行分析处理 6 计算与显示装置 数据加工和处理 校正 计算及显示等部分 7 机械结构部件 基座和支架 导轨与工作台 轴系以及其他部件 1 2光电仪器的组成 1 3光电仪器的静态特性 对于仪器系统来说 当被测量x不随时间变化 即dx dt 0 或作缓慢变化时 可按静态测量处理 应着重讨论它的静态特性 静态测量中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当输入信号为定值或变化十分缓慢时 仪器系统的输出信号特性称为静态特性 静态测量中仪器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一般可用下式表示为y a0 a1x a2x2 a3x3 anxn x式中 x y 分别为输人和输出信号 a0 a1 a1 a3 an 标定系数或刻度因子 线性度 B A 100 静态测量中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仪器的静态特性指标 1 分度值及分辨力分度值是仪器最小分度所代表的被测量的值 它是一台仪器可能读出的最小读数值 不包括估读值 分度值对于如数字式仪器来说 将仪器所能测得的被测量的最小增量称为分辨力 分度值有别于分划间隔 分划间隔是指刻尺或度盘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 2 灵敏度及放大比灵敏度是指仪器对被测量变化的反应能力 s y x当输入与输出为同一量纲时可用放大比来代替灵敏度 当灵敏度为定值时 仪器系统为线性的 3 测量范围及示值范围测量范围是指在允许误差极限内仪器所能测出的最大被测量与最小被测量之间的范围 示值范围是仪器所显示或指示的最低值到最高值的范围 4 示值重复性示值重复性是指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对同一量重复测量时仪器示值的最大变化范围 重复测量次数一般为10 15次 变动范围一般允许为分度值的1 3 1 5 5 示值误差示值误差是指仪器示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 仪器的静态特性指标 仪器的静态特性指标 6 滞差 回程误差 滞差是指由于测量中行程方向不同 对应于同一输入信号产生输出不同信号的差异 产生滞差的原因 仪器内的间隙 摩擦 死区 机械材料和电气材料与器件的滞后特性 如弹性元件或磁性元件的滞后特性 的缘故 7 灵敏阈 灵敏限 门限 能引起仪器示值可见变化所需的最小输入量 这一项表示仪器感受微小量的敏感程度 小于这个量的变化 仪器就反映不出来了 在数显仪器中常称之为分辨率 仪器的静态特性指标 8 漂移当输入信号不变时 由于仪器内部温度变化或元器件不稳定所引起的输出信号的变化就是漂移 9 仪器误差和测量误差仪器误差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